正在阅读:

范丞丞韩庚经纪公司正式冲IPO,业绩不稳定与业务迷茫成难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范丞丞韩庚经纪公司正式冲IPO,业绩不稳定与业务迷茫成难题

如果不出意外,乐华文化最多将会在半年后披露正式的IPO申请文件,一年半以后能够上发审委。

作者:浮萍

最近什么综艺节目最火?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创造101》。

这个在腾讯视频上播出的聚焦女团的选拔、成长的节目,让很多人看到了女团们的真实状态,她们或许不完美,但是都积极、努力地向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爱奇艺已经播完的《偶像练习生》一起,点燃了春夏之交的综艺市场。

如同《偶像练习生》从87家经纪公司、1908位练习生中选出100位一样,《创造101》的101位女孩,也是从457家公司及院校的13778名练习生中选出的,每一位能够站上舞台的选手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如果将这两个最火的节目叠加,练习生背后的经纪公司谁家最火?

答案一定是乐华文化,这个成立于2009年,拥有韩庚、周笔畅等人的经纪公司。在已经结束的《偶像练习生》决赛产生的9人中,乐华独占3席,成为这个节目中最大的赢家,尤其是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更是赚足了眼球。

在正在热播的《创造101》中,乐华旗下的吴宣仪、孟美岐都是种子选手,在节目中表现良好,人气也非常高。

坚持偶像产业9年时间,终于在2018年乘着偶像产业的风口,迅速受到外界关注的同时,乐华也终于在IPO一事上有了重大的进展。根据北京证监局的消息,乐华文化已经正式接受上市辅导,辅导券商为招商证券。

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乐华文化最多将会在半年后披露正式的IPO申请文件,一年半以后能够上发审委。

但2018年正是一个多事之秋,超低的过会率对于想要登陆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乐华文化能做的就是看2019年风到底往哪里吹,会不会一如2018年一样严格、坚决。

与韩庚相互成就,乐华文化有偶像基因

乐华文化是有偶像产业基因的。

目前旗下最出名的艺人韩庚,就是韩国Super Junior-M的队长,是中国第一批在韩国完整接受练习生训练,并取得成绩的艺人,2009年与SM公司解约并回国发展,其经纪约就落在了乐华文化。

这么多年来,乐华文化和韩庚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韩庚也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人气和知名度,直到今年大火的《前任3》,再一次让韩庚备受好评。

韩庚与乐华文化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乐华文化帮助韩庚发展演艺事业,也因为韩庚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变成业内著名的经纪公司,因此在乐华文化挂牌新三板的时候,韩庚本人也持有272万股,双方从资本方面加深了绑定发展的关系。

有了韩庚的成功先例,乐华文化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这两个节目上的表现就不难理解了,经过2016年的业务迷茫期之后,乐华文化开始押注偶像产业链。

这两档节目中,乐华文化都是采用“1+2+5”策略,即一位明星导师、两个已出道或有一定曝光度的练习生、五位完全的新人。

在《偶像练习生》中的导师是担任舞蹈导师的程潇、两位已经出道回炉参加节目的是朱正廷和Justin;而在《创造101》里面的导师是舞蹈导师王一博,而2位有曝光度的是吴宣仪、孟美岐,他们都是乐华旗下的艺人。

这样有梯队、有层次的打法在节目中很有效,在已经结束的《偶像练习生》中,乐华选送的7位练习生被外界称为“乐华七子”,以组合形式集体出道的呼声强烈,尤其是范丞丞,在姐姐范冰冰和未来姐夫李晨的频繁互动下,现在已经成为微博热搜常客,商业活动接受的频率也逐渐加大,只要再培养培养,完全可以冲击娱乐圈C位。

业绩不稳定、业务迷茫成IPO路上绕不开的难题

今年开始成为人们话题中心的乐华文化,从资本和业务上来看依然问题重重。

从资本上来说,其曾经试图被上市公司收购,是一起典型的资本套利行为。

早在2015年12月4日,上市公司共达电声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春天融和100%股权、乐华文化100%股权,其交易总额高达41.2亿人民币,对春天融和和乐华文化的估值分别为18亿和23.2亿元人民币。

这起收购引起注目的是,两家公司背后站着诸多明星股东。

根据当时的资料,韩庚、周笔畅、黄征通过入股西藏华果果公司,在乐华间接持股,韩庚持有西藏华果果39.69%,折合成最终持有乐华文化2.47%。公司其他两位明星股东周笔畅和黄征也通过类似方式持有乐华文化约0.37%股份;春天融和则拥有黄渤、管虎等明星股东。

当时恰逢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影视公司的狂潮,因此监管层面对于跨界收购收紧,尽管共达电声方面再次修改收购方案,降低公司估值、更改收购方案,但是最终还是逃不了失败的命运。

转念一想,幸亏共达电声收购没有完成。不然乐华文化又要因承诺业绩没有完成,再次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

根据第一版的收购方案,乐华文化估值23.2亿的同时承诺2016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调整后估值18.9亿,承诺净利润1.5亿。根据乐华文化2016年的年报,其201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74亿、6448.38万元,同比增长127.07%、28.70%,显然实际6000多万的利润离承诺利润还差得远。

雪上加霜的是其业绩的不稳定性非常严重,在2017年公布的半年报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967.52万元、1873.35亿元,相比于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高达-71.18%、-66.55%。

在业务上乐华文化不仅有过迷茫,还坑了恒业影业这个队友。

在2016年4.74亿营收中,影视业务收入达到2.3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59.84%,超越一直以来依赖的艺人经纪收入,成为第一大营业收入来源。

乐华文化2016年主控的两部影片《梦想合伙人》《夏有乔木》都是提不上口碑的烂片,虽然有姚晨、郭富城、吴亦凡这些大明星、小鲜肉主演,仍然票房一塌糊涂,亏损巨大。

但乐华文化不用担心这点亏损,因为有人替它买单。根据资料,福建恒业影业先后保底了这两部电影,这意味着,福建恒业影业遭受了巨大的亏损,出品方乐华文化依然拿到该有的收益,所以在影视业务上才能有这么大的收入,几乎是暴增式的。

有过2016年不成功的尝试,在2017年乐华文化有意收缩影视业务战线,待到2018年彻底不再提影视业务,其业务重心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这些问题都将在日后成为其IPO路上绕不开的难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范丞丞韩庚经纪公司正式冲IPO,业绩不稳定与业务迷茫成难题

如果不出意外,乐华文化最多将会在半年后披露正式的IPO申请文件,一年半以后能够上发审委。

作者:浮萍

最近什么综艺节目最火?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创造101》。

这个在腾讯视频上播出的聚焦女团的选拔、成长的节目,让很多人看到了女团们的真实状态,她们或许不完美,但是都积极、努力地向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爱奇艺已经播完的《偶像练习生》一起,点燃了春夏之交的综艺市场。

如同《偶像练习生》从87家经纪公司、1908位练习生中选出100位一样,《创造101》的101位女孩,也是从457家公司及院校的13778名练习生中选出的,每一位能够站上舞台的选手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如果将这两个最火的节目叠加,练习生背后的经纪公司谁家最火?

答案一定是乐华文化,这个成立于2009年,拥有韩庚、周笔畅等人的经纪公司。在已经结束的《偶像练习生》决赛产生的9人中,乐华独占3席,成为这个节目中最大的赢家,尤其是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更是赚足了眼球。

在正在热播的《创造101》中,乐华旗下的吴宣仪、孟美岐都是种子选手,在节目中表现良好,人气也非常高。

坚持偶像产业9年时间,终于在2018年乘着偶像产业的风口,迅速受到外界关注的同时,乐华也终于在IPO一事上有了重大的进展。根据北京证监局的消息,乐华文化已经正式接受上市辅导,辅导券商为招商证券。

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乐华文化最多将会在半年后披露正式的IPO申请文件,一年半以后能够上发审委。

但2018年正是一个多事之秋,超低的过会率对于想要登陆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乐华文化能做的就是看2019年风到底往哪里吹,会不会一如2018年一样严格、坚决。

与韩庚相互成就,乐华文化有偶像基因

乐华文化是有偶像产业基因的。

目前旗下最出名的艺人韩庚,就是韩国Super Junior-M的队长,是中国第一批在韩国完整接受练习生训练,并取得成绩的艺人,2009年与SM公司解约并回国发展,其经纪约就落在了乐华文化。

这么多年来,乐华文化和韩庚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韩庚也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人气和知名度,直到今年大火的《前任3》,再一次让韩庚备受好评。

韩庚与乐华文化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乐华文化帮助韩庚发展演艺事业,也因为韩庚从一个不知名的企业变成业内著名的经纪公司,因此在乐华文化挂牌新三板的时候,韩庚本人也持有272万股,双方从资本方面加深了绑定发展的关系。

有了韩庚的成功先例,乐华文化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这两个节目上的表现就不难理解了,经过2016年的业务迷茫期之后,乐华文化开始押注偶像产业链。

这两档节目中,乐华文化都是采用“1+2+5”策略,即一位明星导师、两个已出道或有一定曝光度的练习生、五位完全的新人。

在《偶像练习生》中的导师是担任舞蹈导师的程潇、两位已经出道回炉参加节目的是朱正廷和Justin;而在《创造101》里面的导师是舞蹈导师王一博,而2位有曝光度的是吴宣仪、孟美岐,他们都是乐华旗下的艺人。

这样有梯队、有层次的打法在节目中很有效,在已经结束的《偶像练习生》中,乐华选送的7位练习生被外界称为“乐华七子”,以组合形式集体出道的呼声强烈,尤其是范丞丞,在姐姐范冰冰和未来姐夫李晨的频繁互动下,现在已经成为微博热搜常客,商业活动接受的频率也逐渐加大,只要再培养培养,完全可以冲击娱乐圈C位。

业绩不稳定、业务迷茫成IPO路上绕不开的难题

今年开始成为人们话题中心的乐华文化,从资本和业务上来看依然问题重重。

从资本上来说,其曾经试图被上市公司收购,是一起典型的资本套利行为。

早在2015年12月4日,上市公司共达电声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春天融和100%股权、乐华文化100%股权,其交易总额高达41.2亿人民币,对春天融和和乐华文化的估值分别为18亿和23.2亿元人民币。

这起收购引起注目的是,两家公司背后站着诸多明星股东。

根据当时的资料,韩庚、周笔畅、黄征通过入股西藏华果果公司,在乐华间接持股,韩庚持有西藏华果果39.69%,折合成最终持有乐华文化2.47%。公司其他两位明星股东周笔畅和黄征也通过类似方式持有乐华文化约0.37%股份;春天融和则拥有黄渤、管虎等明星股东。

当时恰逢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影视公司的狂潮,因此监管层面对于跨界收购收紧,尽管共达电声方面再次修改收购方案,降低公司估值、更改收购方案,但是最终还是逃不了失败的命运。

转念一想,幸亏共达电声收购没有完成。不然乐华文化又要因承诺业绩没有完成,再次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

根据第一版的收购方案,乐华文化估值23.2亿的同时承诺2016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调整后估值18.9亿,承诺净利润1.5亿。根据乐华文化2016年的年报,其201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74亿、6448.38万元,同比增长127.07%、28.70%,显然实际6000多万的利润离承诺利润还差得远。

雪上加霜的是其业绩的不稳定性非常严重,在2017年公布的半年报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967.52万元、1873.35亿元,相比于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高达-71.18%、-66.55%。

在业务上乐华文化不仅有过迷茫,还坑了恒业影业这个队友。

在2016年4.74亿营收中,影视业务收入达到2.3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59.84%,超越一直以来依赖的艺人经纪收入,成为第一大营业收入来源。

乐华文化2016年主控的两部影片《梦想合伙人》《夏有乔木》都是提不上口碑的烂片,虽然有姚晨、郭富城、吴亦凡这些大明星、小鲜肉主演,仍然票房一塌糊涂,亏损巨大。

但乐华文化不用担心这点亏损,因为有人替它买单。根据资料,福建恒业影业先后保底了这两部电影,这意味着,福建恒业影业遭受了巨大的亏损,出品方乐华文化依然拿到该有的收益,所以在影视业务上才能有这么大的收入,几乎是暴增式的。

有过2016年不成功的尝试,在2017年乐华文化有意收缩影视业务战线,待到2018年彻底不再提影视业务,其业务重心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这些问题都将在日后成为其IPO路上绕不开的难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