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5G标准投票高通?联想为何引发众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5G标准投票高通?联想为何引发众怒?

2016年11月3GPP上的5G标准失利只是国人质疑联想的一个导火索。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才是众多网友对联想真实的态度。

新时代商业报道 | 余七步

在3GPP的5G标准表决会上,联想究竟有没有为华为的Polar短码投赞成票?

一时间,这场发生在2016年11月3GPP上的5G标准讨论得到了广泛关注,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兴趣。

这个话题之所以会如此火爆,一则因为有关会议的具体内容、投票情况、会议报告等最近几天曝光,二则因为联想联想及旗下摩托罗拉所投的关键两票很有可能是导致华为失利的原因。

新鲜而有价值的话题,有争议且关系民族企业甚至民族发展的大事,一石激起千层浪。

5G标准

国际电信标准分为1G/2G/3G/4G,5G标准正在研发中,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

从2G、3G、4G、到即将开启的5G,每一代网络都有对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国际组织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旨在为通信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

通常,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向3GPP提交自己制定的标准,然后通过开会投票和讨论,最后形成全球通用且都得遵守的通讯协议标准。

在2G/3G时代中,无线通信的核心专利一直都在高通的掌控之中。2G时代,高通掌控专利以及GSM技术,中国企业付出高昂的专利费获得使用。3G时代,中国企业提出3G方案 - TD-SCDMA,虽然不那么成熟,但在当时同美国方案CDMA2000(电信),欧盟方案WCDMA(联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但明显水平上还有所差距。步入4G时代,中国企业通讯技术终于可以与高通专利技术相比肩。

眼看着步入5G时代,中国企业可以引领通讯行业,成为专利技术主导者。

结果,还是以一票之差的劣势输给了高通。

这样的结果,国人自然无法接受……

尤其是当时会议中,联想投票华为的截图流出,各大媒体与网友纷纷炮轰联想。

联想辟谣

对于来自媒体与网友的猜测与指责,联想第一时间发生辟谣。

今天早上九点,联想集团通过多种渠道发出声明称“在3GPP(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由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且附上了当时投票的证明图片。

本想此声明一出,风波可以停歇。但却事与愿违。

质疑不断

今天下午1:29,腾讯一线又发文章称“5G标准联想投票华为真相:一次反对一次赞成”。

文章中提到“据网络社交平台网友的说法,编码方案是开了两次会确定下来的,一次是在2016年10月葡萄牙里斯本的会(86次会议),主要确定数据编码(分为长码和短码),另一次是在美国11月的会(87次会议)。”

并透露说,有参加87次会议的当事人证明,87次会议联想投了赞成票给华为。

这就是说,在86次会议上,联想是反对华为方案的,投了反对票。而在86次会议上,确定了长码用LDPC方案。

这么说来,87次会议投了赞成票,但最终胜出的依然是高通。

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就不怪网友们大力吐槽联想了。

86次会议上的关键两票,联想都投给了高通,导致高通在短码上胜出。87次会议上,联想虽然投了赞成票给华为,但这两票依然没有扭转乾坤。

最终的结果是短码长码两败。

而至于大家所讨论的短码好还是长码好?新时代商业报道非常赞同此观点:

“至于短码好还是长码好,从理论上来看各有优势。背后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企业可以在网络关键技术标准上与国外分庭抗礼,未来不再受制于人。”

背后缘由

说起背后缘由,不得不回到原点。

前段时间一直在网络热议的文章“腾讯有没有梦想”,这个话题似乎更适合联想。

1984年,从体制中走出来的柳传志在时代的推搡助力下,开创了联想。

就计算机行业而言,早起的“鸟儿”都活得不错。当年柳传志代理销售IBM微机, 很快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打开销路。当年,他和他的同伴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公司内部的科学家们认为应“增加科研力量,承担起提高中国计算机研究水平的历史责任” 。

而柳传志坚持“联想未来的方向,不是我们定出来的,而是人家需要什么。因而,市场需求的导向是联想成长的前提”。

柳传志的思路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市场发展的。但回溯联想三十四年的发展变化,与其说联想没有梦想,不如说这个品牌让人失去联想。

1. 业绩下滑,股市下跌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集团发布了2017/2018第三财季,集团总营收规模达到了129.3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同比增长6%,毛利润达到17.51亿美元,扣除相关成本之后,联想集团第三财季的税前利润达到了1.5亿美元。

但据专业人士分析,扣除税收,2017年联想集团的当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应为2.89亿美元,前三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应为2.22亿美元。持有联想集团29.1%股份的联想控股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负责IT业务的联想集团亏损6.7亿元。

除此之外,股市也跌跌跌。尤其是2013年联想集团股价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以来,已累计下跌57%,现在股价是3.71港元,市值总市值:445.75亿港元,5年时间,市值整整减少了59亿美元。

更可怜的还有联想手机在中国的占有率。

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到1%,旗下的摩托罗拉手机品牌更是不见踪影,被合并到了“others”里头去了。

联想手机差异巨大的地域价格,也引得网友们愤愤不平。

总之,联想集团的“凉凉”无须高歌,已入人心。

这一切可能都缘由柳传志的初衷以及后来者重眼前利益的市场眼光,不重视科研,只在乎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从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平均每年4个亿美元,折合每年25亿人民币左右。这还不足华为的十分之一。

最初依靠外来科技力量打开市场的联想,直到今天依然在科技上缺乏创新。

或者说,是缺乏创新的动力。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联想不得不依靠外部原因重新打开市场。

这或许是目前传言联想之所以给高通投票,是因为他们需要高通骁龙855的首发,并通过获得长久关系来再次冲击市场。

2. 管理层混乱

除了联想的产品江河日下之外,联想的管理层变动,像极了一出永不谢幕的大戏。

吃瓜群众看多了,也就散了。

但对联想集团而言,却乐此不疲。柳青出走,常程、陈旭东、乔健等这些高级管理者被调来调去,时常出现管理者不懂业务,手忙脚乱慌张上阵的情况。不仅如此,联想时常裁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3月31日,联想全球总人数多于5.2万人,而上一年的表述是多于6万人。

从上到下的动荡不安,似乎成为了联想的常态。

这造成了联想没有“厚积”。或许,这也是他们急于寻求外界优势条件的最主要的内在缘由。

联想曾经有一句很经典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

从目前来看,如果联想没有意义,那么谁都不会再想联想。

o 本文由新时代商业报道原创,版权归新时代商业报道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联想集团

3.9k
  • 联想发布两大智能体创新交付模式,推动千行万业开启智能体时代
  • 联想携手生态伙伴发布系列智能体工作站与一体机解决方案,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5G标准投票高通?联想为何引发众怒?

2016年11月3GPP上的5G标准失利只是国人质疑联想的一个导火索。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才是众多网友对联想真实的态度。

新时代商业报道 | 余七步

在3GPP的5G标准表决会上,联想究竟有没有为华为的Polar短码投赞成票?

一时间,这场发生在2016年11月3GPP上的5G标准讨论得到了广泛关注,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兴趣。

这个话题之所以会如此火爆,一则因为有关会议的具体内容、投票情况、会议报告等最近几天曝光,二则因为联想联想及旗下摩托罗拉所投的关键两票很有可能是导致华为失利的原因。

新鲜而有价值的话题,有争议且关系民族企业甚至民族发展的大事,一石激起千层浪。

5G标准

国际电信标准分为1G/2G/3G/4G,5G标准正在研发中,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

从2G、3G、4G、到即将开启的5G,每一代网络都有对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而国际组织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旨在为通信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

通常,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向3GPP提交自己制定的标准,然后通过开会投票和讨论,最后形成全球通用且都得遵守的通讯协议标准。

在2G/3G时代中,无线通信的核心专利一直都在高通的掌控之中。2G时代,高通掌控专利以及GSM技术,中国企业付出高昂的专利费获得使用。3G时代,中国企业提出3G方案 - TD-SCDMA,虽然不那么成熟,但在当时同美国方案CDMA2000(电信),欧盟方案WCDMA(联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但明显水平上还有所差距。步入4G时代,中国企业通讯技术终于可以与高通专利技术相比肩。

眼看着步入5G时代,中国企业可以引领通讯行业,成为专利技术主导者。

结果,还是以一票之差的劣势输给了高通。

这样的结果,国人自然无法接受……

尤其是当时会议中,联想投票华为的截图流出,各大媒体与网友纷纷炮轰联想。

联想辟谣

对于来自媒体与网友的猜测与指责,联想第一时间发生辟谣。

今天早上九点,联想集团通过多种渠道发出声明称“在3GPP(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由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且附上了当时投票的证明图片。

本想此声明一出,风波可以停歇。但却事与愿违。

质疑不断

今天下午1:29,腾讯一线又发文章称“5G标准联想投票华为真相:一次反对一次赞成”。

文章中提到“据网络社交平台网友的说法,编码方案是开了两次会确定下来的,一次是在2016年10月葡萄牙里斯本的会(86次会议),主要确定数据编码(分为长码和短码),另一次是在美国11月的会(87次会议)。”

并透露说,有参加87次会议的当事人证明,87次会议联想投了赞成票给华为。

这就是说,在86次会议上,联想是反对华为方案的,投了反对票。而在86次会议上,确定了长码用LDPC方案。

这么说来,87次会议投了赞成票,但最终胜出的依然是高通。

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就不怪网友们大力吐槽联想了。

86次会议上的关键两票,联想都投给了高通,导致高通在短码上胜出。87次会议上,联想虽然投了赞成票给华为,但这两票依然没有扭转乾坤。

最终的结果是短码长码两败。

而至于大家所讨论的短码好还是长码好?新时代商业报道非常赞同此观点:

“至于短码好还是长码好,从理论上来看各有优势。背后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企业可以在网络关键技术标准上与国外分庭抗礼,未来不再受制于人。”

背后缘由

说起背后缘由,不得不回到原点。

前段时间一直在网络热议的文章“腾讯有没有梦想”,这个话题似乎更适合联想。

1984年,从体制中走出来的柳传志在时代的推搡助力下,开创了联想。

就计算机行业而言,早起的“鸟儿”都活得不错。当年柳传志代理销售IBM微机, 很快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打开销路。当年,他和他的同伴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公司内部的科学家们认为应“增加科研力量,承担起提高中国计算机研究水平的历史责任” 。

而柳传志坚持“联想未来的方向,不是我们定出来的,而是人家需要什么。因而,市场需求的导向是联想成长的前提”。

柳传志的思路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市场发展的。但回溯联想三十四年的发展变化,与其说联想没有梦想,不如说这个品牌让人失去联想。

1. 业绩下滑,股市下跌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集团发布了2017/2018第三财季,集团总营收规模达到了129.3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同比增长6%,毛利润达到17.51亿美元,扣除相关成本之后,联想集团第三财季的税前利润达到了1.5亿美元。

但据专业人士分析,扣除税收,2017年联想集团的当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应为2.89亿美元,前三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应为2.22亿美元。持有联想集团29.1%股份的联想控股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负责IT业务的联想集团亏损6.7亿元。

除此之外,股市也跌跌跌。尤其是2013年联想集团股价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以来,已累计下跌57%,现在股价是3.71港元,市值总市值:445.75亿港元,5年时间,市值整整减少了59亿美元。

更可怜的还有联想手机在中国的占有率。

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到1%,旗下的摩托罗拉手机品牌更是不见踪影,被合并到了“others”里头去了。

联想手机差异巨大的地域价格,也引得网友们愤愤不平。

总之,联想集团的“凉凉”无须高歌,已入人心。

这一切可能都缘由柳传志的初衷以及后来者重眼前利益的市场眼光,不重视科研,只在乎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从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平均每年4个亿美元,折合每年25亿人民币左右。这还不足华为的十分之一。

最初依靠外来科技力量打开市场的联想,直到今天依然在科技上缺乏创新。

或者说,是缺乏创新的动力。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联想不得不依靠外部原因重新打开市场。

这或许是目前传言联想之所以给高通投票,是因为他们需要高通骁龙855的首发,并通过获得长久关系来再次冲击市场。

2. 管理层混乱

除了联想的产品江河日下之外,联想的管理层变动,像极了一出永不谢幕的大戏。

吃瓜群众看多了,也就散了。

但对联想集团而言,却乐此不疲。柳青出走,常程、陈旭东、乔健等这些高级管理者被调来调去,时常出现管理者不懂业务,手忙脚乱慌张上阵的情况。不仅如此,联想时常裁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3月31日,联想全球总人数多于5.2万人,而上一年的表述是多于6万人。

从上到下的动荡不安,似乎成为了联想的常态。

这造成了联想没有“厚积”。或许,这也是他们急于寻求外界优势条件的最主要的内在缘由。

联想曾经有一句很经典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

从目前来看,如果联想没有意义,那么谁都不会再想联想。

o 本文由新时代商业报道原创,版权归新时代商业报道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