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她专栏 | 母亲节到了,我想先谢谢孩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她专栏 | 母亲节到了,我想先谢谢孩子

一个有力量的父母,需要为家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曾进|骑象妈咪

TOP HER专栏作者

骑象少年创始人

前在行&分答联合创始人

重新开局

接近3年,京沪周周游,成为我的日常。

周五下午3点北京飞上海,周日夜间9点上海飞北京。

来回飞的好处是,大江大海,见惯不惊。

飞机延误5小时,凌晨4点到北京,我也不会可怜自己,或自我感动。

周一清晨10点,照常到公司开会。

别人问我,“累吗?”

我总说,“不累啊,还好。”

这是诚实的回答。

但我知道坏处在哪里。

我已学会过于平静处理各种意外,包括掩藏自己的情绪,包裹身体里的焦虑。

外壳像盔甲一样,拆卸不了。

今天,从北京回上海的路上,在内心里小小凭吊了下自己两年半在 “在行”创业的时光,为自己的勇敢和独立点了赞。

离职几个月,重新回到上海,再创业。

人间四月天。

在距离我家不到200米的地方,我和好友晓楠租了一套工作室,开始磨产品,忙到没有时间更新公号。

每天清晨6点,起床做饭;

7:07,送孩子上学;

7:30,浇花、工作。

下午5点,儿子到公司做作业。

6点到9点,和儿子吃饭、共度晚间时光。

夜里9点, 继续工作。

岁月如斯。

每天,欣欣然去自己小小的工作室,在长着绿植、开着鲜花,空荡荡的房间,写字、做事,满心欢喜。

看上去很美的地方,都有各种暗礁和挣扎。

然而,我还是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

我在想,为什么人生下半场这么开局?

无非为了自己,并兼顾到孩子。

2015年,我跑到北京去完成职业生涯的转型;

2018年,我回到家,在家附近做了一间小工作室。

第一次,是为了自己;

第二次,是为了自己和孩子。

比较两年前,我更放松、更自信,目标更明确了。

谢谢孩子,你让我更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

母亲节即至,写给还在不断要求进步的自己。

自我分化,自我成长

心理学里有一个术语,自我分化。

我花了很久才真正理解。

18岁,我读大学,背井离乡,开始独立生活。

常年的独立,异乡打拼,基本让我都变成了一个战士、一个游侠。

因为做记者的缘故,我更喜欢到处跑来跑去,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地方。

很长时间,我没有根的感觉。

即使进入婚姻,也是两个独立的人。

有了孩子,自己才真正开始长大。

我不得不跟上海发生更紧密地联系,医院、学校、金钱,以及人情世故。

更重要的是,我不得不在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之外,不断拉入各种关系,双方的父母、亲戚和阿姨等等。

而我,却是一个很要很大、很大独立空间的女人。

问题出现了。

(画家闫平,母与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我的设定——母亲、女主人的角色是缺位的。

内心深处,我还是一个小女孩。

哪怕外在的我,看上去很能干,风风火火,异常独立。

我还没有适应自己成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要打点好各种家庭关系,照顾好孩子。

我还是喜欢到处旅游、有鲜花、有美酒、窝在书房一天不出来的日子。

有了孩子,我在各种家庭关系中,要么逃离,要么自己从挣扎变得强势。

我不敢对父母说不,因为我依赖被宠的感觉。

我不敢在婚姻关系中要懂得索要和付出,我也不清楚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和需要付出的。

我压抑自己的情绪,也看不到自己的需求。

正像在工作中一样,我凭借理智能处理好很多事情。

然而,面对家庭和自我,我发现我远远不够成熟,自我分化并没有那么完整。

把自我从过去的父母、恋人、朋友那里重新分化出来,

把自我的理性和情绪重新分化出来,

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我花了很长很长时间。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是因为自己过于独立,过度独立的缘故。我不擅长去打量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孩子,把我强行拽入一个磁场。

因为,我是母亲。

(画家闫平,母与子)

我在想,如果没有孩子,我不会去关注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

因为独立,很难去在意亲密关系,依恋关系,我甚至不在意别人的反映和情绪。

有了孩子,我在不断观察孩子的情绪,看他过激的、夸张的表达时,观察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时,忽然看到了那些压抑的自我。

有时,我发现孩子比我更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的自我分化过程,是需要去找到自己的情绪和理智之间的平衡,而我则是首先去觉察自己的情绪。

成为母亲,我才真正用心去体会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欲望。

原生家庭 ,新生家庭

有些人永远没有长大,永远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不出来。

我曾经也这样,且毫无意识。

每个人都在父母的原生家庭里长大,处在被宠溺、或被过度崇拜、过度欣赏,

死心塌地扮演着自己擅长、舒服、自信的角色。

一旦组建了自己的新生家庭,很多人还在心理和行为模式上延续过去的自我,学不会告别过去。

如何对夫妻双方尽责,对孩子的尽责,形成自己的家庭风格?

很多夫妻要么延续自己的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要么即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让渡出来,拱手给自己的父母。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享受依赖父母的过程。

我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无缝连接,长了出来。

延续自己上一代的模式,并没有错,而是家庭成员和时代环境不一样了,自己要负责地尽心尽力打造自己的家,这样自己、孩子和家庭才会幸福。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后知后觉此点。

我还看到一些家庭,一方沉浸在自己对原生家庭有责任,忽略自己的新生家庭。

我一直很喜欢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理想家庭”的原则,

这代表了中国我们这一代中产阶层最缺乏的东西。

求婚时,松浦弥太郎跟自己的太太说,对家庭没什么要求,就是两个人或将来一定要晚上7点,全家人一起好好吃饭。

“一家人在晚餐时分打从心底开心地享用充满爱心的料理,为一天做总结。这就是我打算一辈子守护的理想的家庭。”

看上去很简单的要求,用一生来执行,才不平凡。

日本高速发展的时期,总有各种工作意外,但松浦弥太郎一一克服下来,真正做到了这点。

一个普通父亲,以平凡、可贵的仪式感,充满了对家庭的敬意。

读松浦弥太郎的《给40岁的崭新开始》,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有力量的成人,是能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人。

原生家庭,那是父辈的世界;

新生家庭,则是自己的新世界。

一分汗水,一分耕耘。

没有陪伴的家庭,丧失了其功能。

谢谢孩子,你让我意识到:

一个有力量的父母,需要为家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只有自己成为一个有温暖又有力量的人,自己的孩子才会如此。

重塑依恋

在家无聊的几个月,我做了一个《女性成长课程》,关于亲子教育、两性关系和女性自我成长的8天课程,跟着陈默、林贻真、李一诺、陶新华、姚玉红老师等学习。

一边学心理学,一边跟着老师听课,慢慢了解自己。

时不时,总有人半夸、半批评我,走脑、不走心;语速太快,脑容量超载。

(画家闫平,母与子)

一天,林贻真老师认真地看着我,对我说,“小曾,我发现你对别人的反馈没有回应。”

原来,她有一次微信给我聊天,说自己正在夜里加班做PPT,本意是求抱抱和安慰,我则直接回复了一个“我也在加班”的信息。

我知道,她在求抱抱,但我也不知道如何回应,或者害怕负担更多。

专家一眼看出来,我可能是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

我知道,只有孩子才疗愈了我的问题。

儿子极端敏感,会为各种人际关系困扰,时不时担心别人不喜欢他。

我开始慢慢给他讲自己的早年往事,自己踩过的各种友谊的坑。

譬如,我欣赏的同桌,我不会主动表达欣赏,只会以吵架引起关注,直到多年后,还是遗憾。

譬如,伤害我的人,让我愤怒的人,我不会强势表达自己的厌恶,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也还是遗憾。

还有,怎么努力,也无法满足对方,我还是要无底线去迎合好友,学不会拒绝。

在一点点给孩子痛说自己的坑时,我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在角落里压抑的自我。

当我觉察时,我才开始学会面对这些问题。

(画家闫平,母与子)

几个月前,一个冬夜,儿子穿着睡衣缠着跟我睡觉。

自我回到上海,他就要跟我一起睡觉。

那天,我拒绝了几次,很想一个人安静下来写东西。

儿子不管不顾,抱着枕头往我的房间跑。

我直接甩锅,“你可以去爸爸房间啊?”

儿子说,“不,妈妈,你需要我的爱。”

“为啥?”

“你缺爱啊。”

那一刻,我愣住了。

他知道的,远远比我多。

谢谢孩子,你是我的天使,你让我那么体验到亲密和依恋。

谢谢孩子,你是我的天使,让我往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让我越来越有力量。

谢谢你,孩子。

作者 | 曾进

责任编辑 | Meng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她专栏 | 母亲节到了,我想先谢谢孩子

一个有力量的父母,需要为家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曾进|骑象妈咪

TOP HER专栏作者

骑象少年创始人

前在行&分答联合创始人

重新开局

接近3年,京沪周周游,成为我的日常。

周五下午3点北京飞上海,周日夜间9点上海飞北京。

来回飞的好处是,大江大海,见惯不惊。

飞机延误5小时,凌晨4点到北京,我也不会可怜自己,或自我感动。

周一清晨10点,照常到公司开会。

别人问我,“累吗?”

我总说,“不累啊,还好。”

这是诚实的回答。

但我知道坏处在哪里。

我已学会过于平静处理各种意外,包括掩藏自己的情绪,包裹身体里的焦虑。

外壳像盔甲一样,拆卸不了。

今天,从北京回上海的路上,在内心里小小凭吊了下自己两年半在 “在行”创业的时光,为自己的勇敢和独立点了赞。

离职几个月,重新回到上海,再创业。

人间四月天。

在距离我家不到200米的地方,我和好友晓楠租了一套工作室,开始磨产品,忙到没有时间更新公号。

每天清晨6点,起床做饭;

7:07,送孩子上学;

7:30,浇花、工作。

下午5点,儿子到公司做作业。

6点到9点,和儿子吃饭、共度晚间时光。

夜里9点, 继续工作。

岁月如斯。

每天,欣欣然去自己小小的工作室,在长着绿植、开着鲜花,空荡荡的房间,写字、做事,满心欢喜。

看上去很美的地方,都有各种暗礁和挣扎。

然而,我还是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

我在想,为什么人生下半场这么开局?

无非为了自己,并兼顾到孩子。

2015年,我跑到北京去完成职业生涯的转型;

2018年,我回到家,在家附近做了一间小工作室。

第一次,是为了自己;

第二次,是为了自己和孩子。

比较两年前,我更放松、更自信,目标更明确了。

谢谢孩子,你让我更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

母亲节即至,写给还在不断要求进步的自己。

自我分化,自我成长

心理学里有一个术语,自我分化。

我花了很久才真正理解。

18岁,我读大学,背井离乡,开始独立生活。

常年的独立,异乡打拼,基本让我都变成了一个战士、一个游侠。

因为做记者的缘故,我更喜欢到处跑来跑去,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地方。

很长时间,我没有根的感觉。

即使进入婚姻,也是两个独立的人。

有了孩子,自己才真正开始长大。

我不得不跟上海发生更紧密地联系,医院、学校、金钱,以及人情世故。

更重要的是,我不得不在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之外,不断拉入各种关系,双方的父母、亲戚和阿姨等等。

而我,却是一个很要很大、很大独立空间的女人。

问题出现了。

(画家闫平,母与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我的设定——母亲、女主人的角色是缺位的。

内心深处,我还是一个小女孩。

哪怕外在的我,看上去很能干,风风火火,异常独立。

我还没有适应自己成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要打点好各种家庭关系,照顾好孩子。

我还是喜欢到处旅游、有鲜花、有美酒、窝在书房一天不出来的日子。

有了孩子,我在各种家庭关系中,要么逃离,要么自己从挣扎变得强势。

我不敢对父母说不,因为我依赖被宠的感觉。

我不敢在婚姻关系中要懂得索要和付出,我也不清楚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和需要付出的。

我压抑自己的情绪,也看不到自己的需求。

正像在工作中一样,我凭借理智能处理好很多事情。

然而,面对家庭和自我,我发现我远远不够成熟,自我分化并没有那么完整。

把自我从过去的父母、恋人、朋友那里重新分化出来,

把自我的理性和情绪重新分化出来,

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我花了很长很长时间。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是因为自己过于独立,过度独立的缘故。我不擅长去打量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孩子,把我强行拽入一个磁场。

因为,我是母亲。

(画家闫平,母与子)

我在想,如果没有孩子,我不会去关注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

因为独立,很难去在意亲密关系,依恋关系,我甚至不在意别人的反映和情绪。

有了孩子,我在不断观察孩子的情绪,看他过激的、夸张的表达时,观察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时,忽然看到了那些压抑的自我。

有时,我发现孩子比我更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的自我分化过程,是需要去找到自己的情绪和理智之间的平衡,而我则是首先去觉察自己的情绪。

成为母亲,我才真正用心去体会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和欲望。

原生家庭 ,新生家庭

有些人永远没有长大,永远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不出来。

我曾经也这样,且毫无意识。

每个人都在父母的原生家庭里长大,处在被宠溺、或被过度崇拜、过度欣赏,

死心塌地扮演着自己擅长、舒服、自信的角色。

一旦组建了自己的新生家庭,很多人还在心理和行为模式上延续过去的自我,学不会告别过去。

如何对夫妻双方尽责,对孩子的尽责,形成自己的家庭风格?

很多夫妻要么延续自己的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要么即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让渡出来,拱手给自己的父母。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享受依赖父母的过程。

我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无缝连接,长了出来。

延续自己上一代的模式,并没有错,而是家庭成员和时代环境不一样了,自己要负责地尽心尽力打造自己的家,这样自己、孩子和家庭才会幸福。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后知后觉此点。

我还看到一些家庭,一方沉浸在自己对原生家庭有责任,忽略自己的新生家庭。

我一直很喜欢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理想家庭”的原则,

这代表了中国我们这一代中产阶层最缺乏的东西。

求婚时,松浦弥太郎跟自己的太太说,对家庭没什么要求,就是两个人或将来一定要晚上7点,全家人一起好好吃饭。

“一家人在晚餐时分打从心底开心地享用充满爱心的料理,为一天做总结。这就是我打算一辈子守护的理想的家庭。”

看上去很简单的要求,用一生来执行,才不平凡。

日本高速发展的时期,总有各种工作意外,但松浦弥太郎一一克服下来,真正做到了这点。

一个普通父亲,以平凡、可贵的仪式感,充满了对家庭的敬意。

读松浦弥太郎的《给40岁的崭新开始》,

我忽然意识到,一个有力量的成人,是能建立一个新世界的人。

原生家庭,那是父辈的世界;

新生家庭,则是自己的新世界。

一分汗水,一分耕耘。

没有陪伴的家庭,丧失了其功能。

谢谢孩子,你让我意识到:

一个有力量的父母,需要为家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只有自己成为一个有温暖又有力量的人,自己的孩子才会如此。

重塑依恋

在家无聊的几个月,我做了一个《女性成长课程》,关于亲子教育、两性关系和女性自我成长的8天课程,跟着陈默、林贻真、李一诺、陶新华、姚玉红老师等学习。

一边学心理学,一边跟着老师听课,慢慢了解自己。

时不时,总有人半夸、半批评我,走脑、不走心;语速太快,脑容量超载。

(画家闫平,母与子)

一天,林贻真老师认真地看着我,对我说,“小曾,我发现你对别人的反馈没有回应。”

原来,她有一次微信给我聊天,说自己正在夜里加班做PPT,本意是求抱抱和安慰,我则直接回复了一个“我也在加班”的信息。

我知道,她在求抱抱,但我也不知道如何回应,或者害怕负担更多。

专家一眼看出来,我可能是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

我知道,只有孩子才疗愈了我的问题。

儿子极端敏感,会为各种人际关系困扰,时不时担心别人不喜欢他。

我开始慢慢给他讲自己的早年往事,自己踩过的各种友谊的坑。

譬如,我欣赏的同桌,我不会主动表达欣赏,只会以吵架引起关注,直到多年后,还是遗憾。

譬如,伤害我的人,让我愤怒的人,我不会强势表达自己的厌恶,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也还是遗憾。

还有,怎么努力,也无法满足对方,我还是要无底线去迎合好友,学不会拒绝。

在一点点给孩子痛说自己的坑时,我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在角落里压抑的自我。

当我觉察时,我才开始学会面对这些问题。

(画家闫平,母与子)

几个月前,一个冬夜,儿子穿着睡衣缠着跟我睡觉。

自我回到上海,他就要跟我一起睡觉。

那天,我拒绝了几次,很想一个人安静下来写东西。

儿子不管不顾,抱着枕头往我的房间跑。

我直接甩锅,“你可以去爸爸房间啊?”

儿子说,“不,妈妈,你需要我的爱。”

“为啥?”

“你缺爱啊。”

那一刻,我愣住了。

他知道的,远远比我多。

谢谢孩子,你是我的天使,你让我那么体验到亲密和依恋。

谢谢孩子,你是我的天使,让我往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让我越来越有力量。

谢谢你,孩子。

作者 | 曾进

责任编辑 | Meng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