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又出事了。
因长期伏案工作,25岁的小张被查出骨质增生,第四颈椎椎间盘突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
可怕的是,这些病状通常只发生在70多岁老人身上。
别低头看手机了
正所谓25岁的人,70岁的颈椎。
更可怕的是,如今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年纪最小的患者竟然只有12岁。
小野揉着僵硬的肩膀,突然想到知乎上一个热门问题:“年轻时得了绝症或大病是如何面对的?”
在知乎上,这个问题的浏览量竟高达7244万次。看得出来,现在的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担心猝死。
在6880个回答里面,点赞较高的作者都是身染重疾,濒临过死亡的病人,他们有人患过渐冻症、白血病,还有人因碰触高压电而不幸截肢,我们想象不出敲下这些文字的他们当时有多么害怕和绝望。
知乎上的病友们把他们的现状写了下来,而我们今天推荐的电影是把病友们的现状拍了出来。
这部法国电影就是——
[病友们]
Patients
大概因为没有那么多人真正经历过绝望,所以国内外感兴趣的观众不多。IMDb不到一千人,豆瓣不到两百人,但是评价都在7分以上。
法国商业电影网站Allocine更是给出4.4星好评(满分5星)。
与此同时,它还获得了包括法国凯撒电影奖的8项提名,深受网友和媒体好评。
那么这部法国新片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治愈众人,普度众生?
▼
电影[病友们]是苦涩的,是让你感到彻骨绝望的苦涩。
因一场泳池意外,主人公班的脊椎严重受损,造成不完全性四肢瘫痪,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每天看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头顶的日光灯。
△已经数出小方格的总数
情况稳定后,班转入复健中心接受康复训练。起初,他连最简单的翻身、换衣服、大小便、洗澡这些日常事务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完成。
在病床上,他刻骨铭心地体验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饼干渣掉到衣服上,够不到;想用遥控器换个台,够不到;想给别人打电话聊天,也够不到。
△把观众急得够呛
眼前这一切就是在说:“从现在起,你就是个废人了。”
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下,唯一支撑班活下去的是梦想,他一直坚信自己还有机会学习体育,还有机会当体育老师。
直到有一天,大夫告诉他,如果肌肉在意外发生后几个月还没完全恢复,那么它就不可能会回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说,他再也不能打篮球了。
△希望破灭
健康没了,尊严没了,心心念念的梦想也没了。
当人跌落谷底最深处时,总有机会迎来绝处逢生,触底反弹,班也一样。
此时,这部电影也是甜蜜的。苦涩太多,反而把来之不易的甜蜜衬托得愈加珍贵。
在[奇葩说]中,柏邦妮提出:“心里面有很多苦的人,得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而马东回答:“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丝甜就能填满。“
对于深陷桎梏的瘫痪病人来说,这句话更为适用。幸好班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残障病友们。
△左一是法利,爱笑的男人运气不会很差
法利,生性乐观坚强,四岁开始坐轮椅,在他人嘲笑中度过了20年岁月。现在的他每天都在想方设法“杀时间”,打电话、睡觉、聊天,只求心安。
除了法利,还有自幼父母双亡,自己又遭遇车祸的图桑,整天郁郁寡欢,心情低落的史蒂夫。
值得一提的是,班还遇到了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红衣女神——沙米亚。
△看到班,沙米亚眼神乱瞟
班和沙米亚的轮椅之恋,病友开轮椅冲进森林的壮举,“拳拳到肉”的拳击大战,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充满强烈的穿透力,让人感受到病友心中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甜蜜摸手杀
▼
除了苦涩和甜蜜,电影[病友们]更是让人信服的。
本片导演是高大病体(Grand Corps Malade),原名法比恩·马索,从小喜欢写诗的他却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以打比赛为生。
不幸的是,他19岁那年一次跳水事故造成脊椎错位,医生当时诊断说他这辈子都不能走路了,曾经绝望到想自杀。
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他的情况逐渐好转,后来他可以借助拐杖走路,再加上190cm的身高,于是自称高大病体。本片就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来。
2003年,高大病体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第一次听到诗喃(slam),从此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决定终生与诗喃相伴。
△高大病体在表演
诗喃是一种和说唱很像的音乐形式,每一段只有3分钟,虽然有人会像rap一样吐字说唱,但坚持传统的表演者还是按照老方式演唱,比如导演本人。
为你送上电影[病友们]的主题曲MV,除了幕后花絮,你还能欣赏到高大病体的独特唱功(虽然听不懂,但是旋律非常动人)。
目前,高大病体的口语诗已收录进法国中学生的法文教材里,供学生们吟诵欣赏。
此外,导演相中了法国男演员巴勃罗·保利(Pablo Pauly)来饰演年轻版自己。别看巴勃罗长得年轻,他已经演过22个角色,收获3次提名,2项大奖。
绿眼睛,高鼻梁,厚嘴唇,帅气的巴勃罗也是本片一大亮点。他笑起来,感觉整个世界都被点亮。
△导演(右一)和主演合照
2011年,他在电视剧[拉斯卡尔]中饰演其中一位男主,和剧中其他三位男生尽情施展搞笑天分,和本片中悲惨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看起来玩得很嗨
▼
残障人以前也是健康人,他们也有理想,有追求,只不过一次意外,他们永远失去了追梦的可能性。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反而勇敢地告诉世人: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
他们有人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2005年,日本催泪电影[一公升的眼泪]改编于身患罕见病的女生在14岁到21岁写下的日记——《一升的眼泪》,1986年首次出版时销售记录竟高达26万本。
女主角木藤亚也不幸患上一种罕见疾病,身体机能逐渐衰弱,手脚活动和语言功能也在慢慢消失。
在家人和暗恋男生的鼓励下,她决定无悔地度过每一天,直到生命结束。
她在日记中写道:“把手放在胸口看看,还听得见心跳的声音。我的心脏在跳动着,真开心。”
有人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1990年,英国传记电影[我的左脚],根据爱尔兰天才作家、画家克里斯蒂·布朗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当年荣获2项奥斯卡,还有其他20项提名和21个奖项。
电影中,主人公基提天生大脑麻痹,身体残疾,只有左脚能动,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带来许多烦恼,幸好母亲一直不离不弃。
△全片最后一幕
故事最后,他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家,而且他和自己喜欢的女人结婚,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2012年,台湾电影[逆光飞翔]中,裕翔弹琴技术高超,可惜患有眼疾。
为了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他决定离家去台北上大学。
从宿舍到琴房,对他来说就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吃饭、购物、洗衣服每一件小事都是难题,可他从未想过放弃,只想靠自己解决。
片中那句“如果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加努力,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成为无数人在苦难中继续前行的力量。
当然,还有人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2006年,意大利电影[听见天堂]根据意大利盲人音效师米克·曼卡西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同样看哭无数影迷。
米克从小就想成为电影大师,可却因为枪支走火,他意外失明,万分沮丧。幸好在盲校老师的执导下,他用耳朵代替眼睛,听见天堂。
2012年,法国电影[锈与骨]中,拳击手阿里因手骨断裂,工作和钱都没了,而虎鲸驯兽师斯蒂芬妮在一次表演不幸失去双腿,两个人同时陷入人生最低谷。
当阿里被敌人打倒在地,他看到斯蒂芬妮脚踩假肢缓缓走来,他受到鼓舞,一瞬间迸发无穷力量,一举击败对手。
呼吸、走路、吃饭、睡觉,对普通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小事。可对于身患重病的人来说,每件小事都是极其奢侈的幻想。
电影中,大多数主人公都是从废人开始,一步一步脱胎换骨,化茧成蝶,走上人生巅峰。
反观我们,虽然有手有脚,能跑能跳,但只顾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犹如废人。
别等到和主人公班一样全身残废,再万般心痛地说:
“我也想开敞篷车冲向夕阳,但我现在只有轮椅和这条走廊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