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是戛纳,不是嘎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是戛纳,不是嘎纳

戛纳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海滨的休闲小镇,人口只有几万人,却能够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一年四季,戛纳被大型活动占据,其中,最有名气,并引起全球瞩目的还是每年5月的国际电影节。

 

文 | Banate

编辑 | 馨羽

戛纳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海滨的休闲小镇,人口只有几万人,却能够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除了每年2月的金合欢节,5月有国际电影节,还有国际赛船节、国际音乐唱片节、含羞草节等活动。一年四季,戛纳被大型活动占据,其中,最有名气,并引起全球瞩目的还是每年5月的国际电影节。

每到5月,都有两周的时间,这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明星们,因为国际电影节在这里开幕,电影最高荣誉之一的金棕榈奖颁奖。和法国的其他城市一样,戛纳最好的旅游季节是6到10月,国际电影节选在五月中,也是颇具深意吧,比最好的季节提前一点点,人没那么多,风景也不差,一切都刚刚好。

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了戛纳电影节。最高奖为“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原本电影节最高大奖是评委会大奖,后来有反复,直到1974年,金棕榈奖才被重新设置为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

1957年威廉·惠勒执导的《四海一家》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作家、影评人、音乐家等,由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则以提拔新人为主。因为美国的奥斯卡奖更多的是针对英语影片,几乎成为了美国本土影片的专项奖,所以外国电影在奥斯卡获奖的机会非常小,所以中国的电影人相对更看中去戛纳参评。戛纳电影节与其他很多电影节不同的是,演员奖无主角和配角之分,编剧奖无原创和改编之分。

中国电影和戛纳电影节的渊源要追溯起来,得回到1959年,那次台湾导演田琛执导的《荡妇与圣女》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史上首部参与金棕榈大奖角逐的中国电影。现在网上能查到的关于这部电影的图片都几乎为零,可见时间的久远。在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记忆里,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最早的应该是香港的胡金铨执导的《侠女》,这部电影把中国的武侠片带入世界电影的视线。贾樟柯后来用《天注定》致敬《侠女》。再后来香港邵氏的李翰祥导演执导的三部东方古装电影《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连续入围戛纳主竞赛。到了1982年,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成为内地第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但从那之后,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内地电影才在戛纳电影节上取得一定的地位。中国内地导演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了金棕榈奖,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和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都获得了评委会大奖,第五代中国导演带领中国电影逐渐在世界电影史上崭露头角。

迄今为止,中国产生过两个戛纳影帝,他们分别是1994年《活着》的葛优和2000年《花样年华》的梁朝伟。可惜的是,2016和2017年中国电影连续两年无法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仿佛中国电影又陷入了一个低谷。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还没有连续三年无入围作品的前例,好在今年中国电影在贾樟柯的新片《江湖儿女》的带领下又冲进了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同时,年仅28岁的新锐导演毕赣也带着他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参加了“一种关注”单元的角逐;王兵长达八个小时的纪录片《死灵魂》也将在电影节期间进行特别展映;章明的作品《冥王星时刻》入围了“导演双周”平行单元。本届戛纳电影节由澳大利亚影星、奥斯卡影后凯特 布兰切特出任评委会主席,而中国演员张震亮相了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作为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位亚洲评审,也算是对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一个极大的鼓励。

本届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切

戛纳金棕榈在世界电影史上所留下的永恒光芒,值得人们追捧和记忆,所有优秀的电影和优秀的电影人都不会被埋没,做有诚意的作品,与国际接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影视产业链,这必将是中国电影人为之努力的重点。红毯上的闪光灯一现,最多不超过两分钟的展示,这些都不能成为电影人的机会,只有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强才是机会。真心的祝福中国电影有好的作品呈现给世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是戛纳,不是嘎纳

戛纳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海滨的休闲小镇,人口只有几万人,却能够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一年四季,戛纳被大型活动占据,其中,最有名气,并引起全球瞩目的还是每年5月的国际电影节。

 

文 | Banate

编辑 | 馨羽

戛纳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海滨的休闲小镇,人口只有几万人,却能够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除了每年2月的金合欢节,5月有国际电影节,还有国际赛船节、国际音乐唱片节、含羞草节等活动。一年四季,戛纳被大型活动占据,其中,最有名气,并引起全球瞩目的还是每年5月的国际电影节。

每到5月,都有两周的时间,这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明星们,因为国际电影节在这里开幕,电影最高荣誉之一的金棕榈奖颁奖。和法国的其他城市一样,戛纳最好的旅游季节是6到10月,国际电影节选在五月中,也是颇具深意吧,比最好的季节提前一点点,人没那么多,风景也不差,一切都刚刚好。

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了戛纳电影节。最高奖为“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原本电影节最高大奖是评委会大奖,后来有反复,直到1974年,金棕榈奖才被重新设置为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

1957年威廉·惠勒执导的《四海一家》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作家、影评人、音乐家等,由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则以提拔新人为主。因为美国的奥斯卡奖更多的是针对英语影片,几乎成为了美国本土影片的专项奖,所以外国电影在奥斯卡获奖的机会非常小,所以中国的电影人相对更看中去戛纳参评。戛纳电影节与其他很多电影节不同的是,演员奖无主角和配角之分,编剧奖无原创和改编之分。

中国电影和戛纳电影节的渊源要追溯起来,得回到1959年,那次台湾导演田琛执导的《荡妇与圣女》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史上首部参与金棕榈大奖角逐的中国电影。现在网上能查到的关于这部电影的图片都几乎为零,可见时间的久远。在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记忆里,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最早的应该是香港的胡金铨执导的《侠女》,这部电影把中国的武侠片带入世界电影的视线。贾樟柯后来用《天注定》致敬《侠女》。再后来香港邵氏的李翰祥导演执导的三部东方古装电影《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连续入围戛纳主竞赛。到了1982年,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成为内地第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但从那之后,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内地电影才在戛纳电影节上取得一定的地位。中国内地导演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了金棕榈奖,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和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都获得了评委会大奖,第五代中国导演带领中国电影逐渐在世界电影史上崭露头角。

迄今为止,中国产生过两个戛纳影帝,他们分别是1994年《活着》的葛优和2000年《花样年华》的梁朝伟。可惜的是,2016和2017年中国电影连续两年无法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仿佛中国电影又陷入了一个低谷。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还没有连续三年无入围作品的前例,好在今年中国电影在贾樟柯的新片《江湖儿女》的带领下又冲进了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同时,年仅28岁的新锐导演毕赣也带着他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参加了“一种关注”单元的角逐;王兵长达八个小时的纪录片《死灵魂》也将在电影节期间进行特别展映;章明的作品《冥王星时刻》入围了“导演双周”平行单元。本届戛纳电影节由澳大利亚影星、奥斯卡影后凯特 布兰切特出任评委会主席,而中国演员张震亮相了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作为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位亚洲评审,也算是对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一个极大的鼓励。

本届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切

戛纳金棕榈在世界电影史上所留下的永恒光芒,值得人们追捧和记忆,所有优秀的电影和优秀的电影人都不会被埋没,做有诚意的作品,与国际接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影视产业链,这必将是中国电影人为之努力的重点。红毯上的闪光灯一现,最多不超过两分钟的展示,这些都不能成为电影人的机会,只有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强才是机会。真心的祝福中国电影有好的作品呈现给世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