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6年了,黄圣依终于等来这句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6年了,黄圣依终于等来这句话

6岁的安迪,妈妈是知名演员,爸爸既是商人也是演员。

“我不喜欢和她在一起”

“我习惯了”

这是黄圣依6岁的儿子——安迪说的话。

对于妈妈,安迪的态度是躲避、不亲近,甚至是厌烦。这怎么可能呢?明星家的孩子不应该是集宠爱于一身的,就像童话中小公主、小王子,有名牌穿,有喜欢零食,一出生起点就比太多人高……

但是自从芒果TV的《妈妈是超人》播出后,很多人对于杨安迪除了是心疼,还有感叹“太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因为黄圣依缺席孩子的成长,安迪表现的过分“成熟”与对妈妈的疏离。

心疼孩子的同时,其实也在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亲子关系也是如此,是不是自己孩子的成熟和懂事,是被动型的成长。

1.

“我习惯了”。

节目组问爸爸妈妈出去工作你会不会感觉到孤单,安迪是这样说的。

6岁的安迪,妈妈是知名演员,爸爸既是商人也是演员。

当别的小孩子还在为去一次游乐场欢呼雀跃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游乐场,滑雪场,这还不幸福吗?答案是:不幸福。妈妈在节目中,对他的了解问卷中,只打了28分。

准备的零食也全都不是他最喜欢的,就连对于妈妈给自己挑的衣服,也是排斥与不耐烦。

对于儿子与自己的疏离,黄圣依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为了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童年,所以才没有将安迪留在自己身边。

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在,独自成长。在问道:“你想爸爸妈妈变老吗?”他回答:“想,这样就可以做自己很多事情了”。

自己很多事情?是给妈妈挑最丑的衣服?大大方方拒绝与妈妈拍照?是妈妈问自己她的优点的时候,不用尴尬,直接说不知道?是哪怕妈妈对自己的食量不清楚,也不用在乎?

但是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安迪在用行动告诉黄圣依,我是个孩子,我需要妈妈。就算外表装的再成熟,内心也是柔软的。

就像面对与奶奶的分离,那一刻的情感才像一个小孩子,大胆的表达我想你,我不想走,我知道奶奶会哭,不是因为奶奶给我想要的东西,仅仅是情感的寄托,但是奶奶与妈妈的爱怎么会一样呢?

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如果没有,那就伪装自己,而安迪用的却是超于同龄孩子的脑洞。

6岁的孩子,知道居然知道月球上有行星、陨石、空间站,去外太空要带氧气管。

在最粘腻父母的年龄,甩开了妈妈的手,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一方面告诉妈妈,我一个人挺好,不需要你;另一方面,妈妈现在和我在一起了,给了我温暖,但是大多时间你无法陪伴在身边,我要怎么熬过去?所以干脆封闭自己。

独立和懂事是孩子成长进步的一个表现,但是却不免让人心疼,太懂事的孩子,内心真的开心吗?

2.

妈妈我爱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情感也是,对于儿子的愧疚,通过《妈妈是超人》第三季前两期节目,黄圣依开始反思自己。

在安迪幼儿园升小学的考核中,老师提问“你回忆一下脑海中和爸爸妈妈最开心、快乐的场景”,安迪沉默了很久没有回答。

老师反问“有这样的时候吗?”他只是低头不语,故作镇定,手不自觉的玩弄着桌角。

站在门外的黄圣依听到里面的对话,瞬间眼眶泛红,对于儿子,她缺席太多。所以回到家,决定开始带着孩子开始两个人独处的体验时光。

情感体验是拉近两个人之间最好的方式。

在安静的小房子,带着儿子挖萝卜、摘草莓,很少做饭的她,甚至开始尝试给儿子做喜欢的“西红柿鸡蛋汤”两人一起营救小乌龟,也像普通妈妈一样,给儿子讲睡前故事。

两个人的关系在慢慢发生改变。

一起拔萝卜。

从前讨厌和妈妈拍照的安迪,主动请摄影师拍与妈妈合照。

羊跑到房间的时候,不是一个人闷声解决问题,而是大声激动喊着“妈妈”寻求帮助。

黄圣依在采访中说安迪从来都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他是一个不爱表达内心的男孩子。

最近一次节目中,安迪参加“炫耀妈妈主题活动”中,拿着画板,在台上紧张的介绍着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是演员,会跳舞,会画画……

俨然这个时候,安迪的眼中,妈妈是超人,是自己的炫耀的资本,最后一向高冷的安迪大声的说着:妈妈,我爱你。

我想这应该是黄圣依最幸福的一刻,也是来到这档节目最大的收获了。

3、

都是第一次当你妈妈,第一次当你的孩子,我们需要一起成长:把爱收进日常里。

孩子的世界是最简单的,安迪能敞开心扉,不仅仅是安迪终于能表达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黄圣依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缺少陪伴和关爱。

带着孩子去参加亲子游戏,主动走进和了解儿子,曾经许诺带安迪去迪士尼,也主动补上。

母亲节收到儿子亲手制作的卡片。

关系慢慢融洽。

妈妈们对孩子的陪伴方式都各不相同,霸道总裁式的安迪喜欢和妈妈做“朋友”,而节目中的小暖男嗯哼,从来不吝啬对妈妈的赞美,“妈妈最漂亮”,“妈妈我爱你”,主动给妈妈洗脚,怕妈妈感冒,将并美式换成热美式。

很多人都羡慕霍思燕,享受妈妈这样的角色,游刃有余的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简直是人生赢家。

但是其实,只要你用心去陪伴孩子,感受他的一点一滴,也同样能得到他的“爱的回馈”。

而黄圣依在改变中,也收到最好的回应。儿子会亲手做母亲节卡片,会主动拥抱,也开始主动关心妈妈……

黄圣依是害怕孩子曝光,所以将孩子养在奶奶身边,她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亲子关系中一个缩影。

大部分普通家庭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外出务工,不得已将他们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无法陪伴他们长大。

据《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中国有2300万的孩子在成长中是缺失父母的陪伴的。而独自成长对于孩子的生活、情绪、表达都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的孩子都在被迫的“长大”和“成熟”,爷爷奶奶的爱,与爸爸妈妈给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父母身边,孩子可以纵情打闹,表达爱,但是在爷爷奶奶面前,就变成了乖巧懂事的小大人。

对于安迪,他的幸福感,不是游乐场,不是滑雪场,而是妈妈的一碗西红柿鸡蛋汤,正如《妈妈是超人》中传递的情感态度,将爱融化在日常中。

不能陪伴左右,一个电话、视频,让孩子知道,我在想你,你今天收获了什么,做了什么,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不用伪装自己,享受这个年纪的童真与骄纵。

孩子,原谅妈妈,第一次做你的超人,会疏忽,会慌乱。

慢慢来,不要急,妈妈陪你一起长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6年了,黄圣依终于等来这句话

6岁的安迪,妈妈是知名演员,爸爸既是商人也是演员。

“我不喜欢和她在一起”

“我习惯了”

这是黄圣依6岁的儿子——安迪说的话。

对于妈妈,安迪的态度是躲避、不亲近,甚至是厌烦。这怎么可能呢?明星家的孩子不应该是集宠爱于一身的,就像童话中小公主、小王子,有名牌穿,有喜欢零食,一出生起点就比太多人高……

但是自从芒果TV的《妈妈是超人》播出后,很多人对于杨安迪除了是心疼,还有感叹“太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因为黄圣依缺席孩子的成长,安迪表现的过分“成熟”与对妈妈的疏离。

心疼孩子的同时,其实也在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亲子关系也是如此,是不是自己孩子的成熟和懂事,是被动型的成长。

1.

“我习惯了”。

节目组问爸爸妈妈出去工作你会不会感觉到孤单,安迪是这样说的。

6岁的安迪,妈妈是知名演员,爸爸既是商人也是演员。

当别的小孩子还在为去一次游乐场欢呼雀跃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游乐场,滑雪场,这还不幸福吗?答案是:不幸福。妈妈在节目中,对他的了解问卷中,只打了28分。

准备的零食也全都不是他最喜欢的,就连对于妈妈给自己挑的衣服,也是排斥与不耐烦。

对于儿子与自己的疏离,黄圣依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为了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童年,所以才没有将安迪留在自己身边。

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在,独自成长。在问道:“你想爸爸妈妈变老吗?”他回答:“想,这样就可以做自己很多事情了”。

自己很多事情?是给妈妈挑最丑的衣服?大大方方拒绝与妈妈拍照?是妈妈问自己她的优点的时候,不用尴尬,直接说不知道?是哪怕妈妈对自己的食量不清楚,也不用在乎?

但是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安迪在用行动告诉黄圣依,我是个孩子,我需要妈妈。就算外表装的再成熟,内心也是柔软的。

就像面对与奶奶的分离,那一刻的情感才像一个小孩子,大胆的表达我想你,我不想走,我知道奶奶会哭,不是因为奶奶给我想要的东西,仅仅是情感的寄托,但是奶奶与妈妈的爱怎么会一样呢?

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如果没有,那就伪装自己,而安迪用的却是超于同龄孩子的脑洞。

6岁的孩子,知道居然知道月球上有行星、陨石、空间站,去外太空要带氧气管。

在最粘腻父母的年龄,甩开了妈妈的手,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一方面告诉妈妈,我一个人挺好,不需要你;另一方面,妈妈现在和我在一起了,给了我温暖,但是大多时间你无法陪伴在身边,我要怎么熬过去?所以干脆封闭自己。

独立和懂事是孩子成长进步的一个表现,但是却不免让人心疼,太懂事的孩子,内心真的开心吗?

2.

妈妈我爱你。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情感也是,对于儿子的愧疚,通过《妈妈是超人》第三季前两期节目,黄圣依开始反思自己。

在安迪幼儿园升小学的考核中,老师提问“你回忆一下脑海中和爸爸妈妈最开心、快乐的场景”,安迪沉默了很久没有回答。

老师反问“有这样的时候吗?”他只是低头不语,故作镇定,手不自觉的玩弄着桌角。

站在门外的黄圣依听到里面的对话,瞬间眼眶泛红,对于儿子,她缺席太多。所以回到家,决定开始带着孩子开始两个人独处的体验时光。

情感体验是拉近两个人之间最好的方式。

在安静的小房子,带着儿子挖萝卜、摘草莓,很少做饭的她,甚至开始尝试给儿子做喜欢的“西红柿鸡蛋汤”两人一起营救小乌龟,也像普通妈妈一样,给儿子讲睡前故事。

两个人的关系在慢慢发生改变。

一起拔萝卜。

从前讨厌和妈妈拍照的安迪,主动请摄影师拍与妈妈合照。

羊跑到房间的时候,不是一个人闷声解决问题,而是大声激动喊着“妈妈”寻求帮助。

黄圣依在采访中说安迪从来都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他是一个不爱表达内心的男孩子。

最近一次节目中,安迪参加“炫耀妈妈主题活动”中,拿着画板,在台上紧张的介绍着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是演员,会跳舞,会画画……

俨然这个时候,安迪的眼中,妈妈是超人,是自己的炫耀的资本,最后一向高冷的安迪大声的说着:妈妈,我爱你。

我想这应该是黄圣依最幸福的一刻,也是来到这档节目最大的收获了。

3、

都是第一次当你妈妈,第一次当你的孩子,我们需要一起成长:把爱收进日常里。

孩子的世界是最简单的,安迪能敞开心扉,不仅仅是安迪终于能表达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黄圣依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缺少陪伴和关爱。

带着孩子去参加亲子游戏,主动走进和了解儿子,曾经许诺带安迪去迪士尼,也主动补上。

母亲节收到儿子亲手制作的卡片。

关系慢慢融洽。

妈妈们对孩子的陪伴方式都各不相同,霸道总裁式的安迪喜欢和妈妈做“朋友”,而节目中的小暖男嗯哼,从来不吝啬对妈妈的赞美,“妈妈最漂亮”,“妈妈我爱你”,主动给妈妈洗脚,怕妈妈感冒,将并美式换成热美式。

很多人都羡慕霍思燕,享受妈妈这样的角色,游刃有余的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简直是人生赢家。

但是其实,只要你用心去陪伴孩子,感受他的一点一滴,也同样能得到他的“爱的回馈”。

而黄圣依在改变中,也收到最好的回应。儿子会亲手做母亲节卡片,会主动拥抱,也开始主动关心妈妈……

黄圣依是害怕孩子曝光,所以将孩子养在奶奶身边,她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亲子关系中一个缩影。

大部分普通家庭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外出务工,不得已将他们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无法陪伴他们长大。

据《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中国有2300万的孩子在成长中是缺失父母的陪伴的。而独自成长对于孩子的生活、情绪、表达都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的孩子都在被迫的“长大”和“成熟”,爷爷奶奶的爱,与爸爸妈妈给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父母身边,孩子可以纵情打闹,表达爱,但是在爷爷奶奶面前,就变成了乖巧懂事的小大人。

对于安迪,他的幸福感,不是游乐场,不是滑雪场,而是妈妈的一碗西红柿鸡蛋汤,正如《妈妈是超人》中传递的情感态度,将爱融化在日常中。

不能陪伴左右,一个电话、视频,让孩子知道,我在想你,你今天收获了什么,做了什么,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不用伪装自己,享受这个年纪的童真与骄纵。

孩子,原谅妈妈,第一次做你的超人,会疏忽,会慌乱。

慢慢来,不要急,妈妈陪你一起长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