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国人起了哪些文艺的中国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国人起了哪些文艺的中国名

 或许你有过这种经历,老板让你找一个外国专家,你得意地在网上搜到了“沈大伟”,领导怫然,这不是门口圆通快递的那小子吗?可实际上,沈大伟(DavidShambaugh)

 

或许你有过这种经历,老板让你找一个外国专家,你得意地在网上搜到了“沈大伟”,领导怫然,这不是门口圆通快递的那小子吗?可实际上,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是美国知名的中国与亚洲事务专家,著有《中国共产党:精简与调试》这样的大部头。同样,如果没有星球大战计划,相信也有不少人以为李根是村头儿的哪个二流子吧。

在国人还以每个sentence里带几个英语word洋洋得意时,越来越多的歪果仁选择“入乡随俗”。就说David的标准译法吧,更古一点的版本是大卫,现在多用戴维,美国总统的“北戴河”戴维营不会被说成“大伟营”。

你知道吗,钱钟书把《圣经-创世纪》中的亚当(Adam)翻译为“阿大”,因为他是上帝的第一个儿子,这背后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

可毕竟大多数中国人喜欢洋气,不少经典的汉译最后还被篡改,响当当的“凌志”就成了不伦不类的“雷克萨斯”,“佳美”成了“凯美瑞”,“花冠”成了“科罗拉”,“日产”成了“尼桑”,“伟哥”成了“万艾可”,总之原则就是多用些“去意义化”的表述以便与国际接轨,兴许不久将来“华伦天奴”要改口“瓦伦蒂诺”、“万宝龙”改口“芒布朗”、“范思哲”改口“瓦萨琪”了。

书归正传,与国人崇洋媚外不同,歪果仁们寻求归化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尽管也有不少外国人自命名为李小龙、周润发,甚至秦始皇,其傻帽程度和中国人叫Harry Porter,Obama,甚至还有Nixon不相上下,可不少歪果仁的中文名文化涵养深厚。

从古代梳理一二,大名人马可-波罗并没有个像样的中文名,原因是波罗时代的中国是没有文化的蒙古时期,再者,波罗先生究竟来没来过中国也还有些疑点。

至于利玛窦(Matteo Ricci)就大不一样了,他开创了一种传统,这与仅把姓氏翻译的像中文名不同(如范龙佩、乔丹、白兰度、聂鲁达、莫理循、安徒生、丁尼生、乔叟),利玛窦的翻译严格遵循了中文“连姓带名、姓前名后”的规矩。比方说美国节目主持人Jon Stuart被中国网友译为“囧司徒”就不合要求,如果是“司徒囧”,那也是好的。

这一规矩成为“中国通”的起名传统,你肯定不知道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是干啥的,或许还有人说是不是发明电话那位,可说起汤若望,略晓明清史的同学就想到了那个科学素养很高的欧洲传教士了。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这是写《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先生,钱学森临终还念叨着他。“李”来自于Nee,约瑟是Joseph。至于Giuseppe Castiglione为啥叫郎世宁,小编就不是特别清楚了。

说起费正清,脑海里浮现出唱《一剪梅》的小哥,Stop,那是费玉清。大名鼎鼎的汉学家、美国头号“中国通”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严格遵守中国姓名规矩的例证。研究儒学的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把Fred翻译成“复礼”,真可谓音似意合。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原名是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的原名Ezra Feivel Vogel;汉学家史景迁仰慕司马迁,原名其实是Jonathan D. Spence;《叫魂》作者孔飞力的原名是Alden Kuhn;哈佛大学的汉学家裴宜理女士的原名是Elizabeth J. Perry。

因为和中国有缘分而得到一个地道的名的歪果仁很多,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和柯棣华(Kwarkanath S. Kotnis)都是来华救援的,“求恩”和“棣华”都切合国际主义精神。

因政治得名的同样不在少数,著名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继承了光荣传统,不少美国大使都起中国名,Jon Meade Huntsman叫洪博培感觉差别有点大;芮效俭(J. Stapleton Roy)更不知从何而来。

前港督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也不大好辨认。前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Allen Romburg也有个中国名字,叫“容安澜”,确实有品位。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前共产党人、比利时的Henri Lederhandler起名李德汉,中苏关系恶化时,因支持中国被比利时共产党开出党籍。联想到毛主席曾化名“李德胜”,想必李德汉也是仰慕已久。

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也常会有中国名,可口可乐的鲁大伟(David Brooks)可不是中通快递的。

郝睿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中国区总裁Richard Hausmann,高平是加拿大旅游局驻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Derek Galpin,江森海是南锣鼓巷创可贴创意店的英国主人Dominic Johnson-Hill。

麦当劳前任总裁施乐生(Jeffrey Schwartz)、GE的罗邦民(Mark Norbom)、路虎的狄思豪(Scott Dicken),中录华纳的方东林(Tony Vaughan),数不胜数。同学们,不要轻易以为面试你的大佬是个中国人哦,外语要脱口而出才更有把握。

文艺歪果仁的不少,2B歪果仁的也很多,有个Roberto先生不知是不是天生瘦小,中文名叫“萝卜头儿”;有个荷兰人Oijevaar可能是工作太辛苦,索性就叫“熬夜娃儿”。听说留学生中还有“羊肉串儿”、“洗大碗”、“鸡米花”这般不找边际的名字。

如何起个靠谱的中国名,孔子学院应该好好教授一二,这一来也会更受歪果仁欢迎些。

作者 周舟

微信号:yingwenlianbo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国人起了哪些文艺的中国名

 或许你有过这种经历,老板让你找一个外国专家,你得意地在网上搜到了“沈大伟”,领导怫然,这不是门口圆通快递的那小子吗?可实际上,沈大伟(DavidShambaugh)

 

或许你有过这种经历,老板让你找一个外国专家,你得意地在网上搜到了“沈大伟”,领导怫然,这不是门口圆通快递的那小子吗?可实际上,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是美国知名的中国与亚洲事务专家,著有《中国共产党:精简与调试》这样的大部头。同样,如果没有星球大战计划,相信也有不少人以为李根是村头儿的哪个二流子吧。

在国人还以每个sentence里带几个英语word洋洋得意时,越来越多的歪果仁选择“入乡随俗”。就说David的标准译法吧,更古一点的版本是大卫,现在多用戴维,美国总统的“北戴河”戴维营不会被说成“大伟营”。

你知道吗,钱钟书把《圣经-创世纪》中的亚当(Adam)翻译为“阿大”,因为他是上帝的第一个儿子,这背后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

可毕竟大多数中国人喜欢洋气,不少经典的汉译最后还被篡改,响当当的“凌志”就成了不伦不类的“雷克萨斯”,“佳美”成了“凯美瑞”,“花冠”成了“科罗拉”,“日产”成了“尼桑”,“伟哥”成了“万艾可”,总之原则就是多用些“去意义化”的表述以便与国际接轨,兴许不久将来“华伦天奴”要改口“瓦伦蒂诺”、“万宝龙”改口“芒布朗”、“范思哲”改口“瓦萨琪”了。

书归正传,与国人崇洋媚外不同,歪果仁们寻求归化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尽管也有不少外国人自命名为李小龙、周润发,甚至秦始皇,其傻帽程度和中国人叫Harry Porter,Obama,甚至还有Nixon不相上下,可不少歪果仁的中文名文化涵养深厚。

从古代梳理一二,大名人马可-波罗并没有个像样的中文名,原因是波罗时代的中国是没有文化的蒙古时期,再者,波罗先生究竟来没来过中国也还有些疑点。

至于利玛窦(Matteo Ricci)就大不一样了,他开创了一种传统,这与仅把姓氏翻译的像中文名不同(如范龙佩、乔丹、白兰度、聂鲁达、莫理循、安徒生、丁尼生、乔叟),利玛窦的翻译严格遵循了中文“连姓带名、姓前名后”的规矩。比方说美国节目主持人Jon Stuart被中国网友译为“囧司徒”就不合要求,如果是“司徒囧”,那也是好的。

这一规矩成为“中国通”的起名传统,你肯定不知道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是干啥的,或许还有人说是不是发明电话那位,可说起汤若望,略晓明清史的同学就想到了那个科学素养很高的欧洲传教士了。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这是写《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先生,钱学森临终还念叨着他。“李”来自于Nee,约瑟是Joseph。至于Giuseppe Castiglione为啥叫郎世宁,小编就不是特别清楚了。

说起费正清,脑海里浮现出唱《一剪梅》的小哥,Stop,那是费玉清。大名鼎鼎的汉学家、美国头号“中国通”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严格遵守中国姓名规矩的例证。研究儒学的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把Fred翻译成“复礼”,真可谓音似意合。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原名是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的原名Ezra Feivel Vogel;汉学家史景迁仰慕司马迁,原名其实是Jonathan D. Spence;《叫魂》作者孔飞力的原名是Alden Kuhn;哈佛大学的汉学家裴宜理女士的原名是Elizabeth J. Perry。

因为和中国有缘分而得到一个地道的名的歪果仁很多,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和柯棣华(Kwarkanath S. Kotnis)都是来华救援的,“求恩”和“棣华”都切合国际主义精神。

因政治得名的同样不在少数,著名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继承了光荣传统,不少美国大使都起中国名,Jon Meade Huntsman叫洪博培感觉差别有点大;芮效俭(J. Stapleton Roy)更不知从何而来。

前港督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也不大好辨认。前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Allen Romburg也有个中国名字,叫“容安澜”,确实有品位。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前共产党人、比利时的Henri Lederhandler起名李德汉,中苏关系恶化时,因支持中国被比利时共产党开出党籍。联想到毛主席曾化名“李德胜”,想必李德汉也是仰慕已久。

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也常会有中国名,可口可乐的鲁大伟(David Brooks)可不是中通快递的。

郝睿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中国区总裁Richard Hausmann,高平是加拿大旅游局驻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Derek Galpin,江森海是南锣鼓巷创可贴创意店的英国主人Dominic Johnson-Hill。

麦当劳前任总裁施乐生(Jeffrey Schwartz)、GE的罗邦民(Mark Norbom)、路虎的狄思豪(Scott Dicken),中录华纳的方东林(Tony Vaughan),数不胜数。同学们,不要轻易以为面试你的大佬是个中国人哦,外语要脱口而出才更有把握。

文艺歪果仁的不少,2B歪果仁的也很多,有个Roberto先生不知是不是天生瘦小,中文名叫“萝卜头儿”;有个荷兰人Oijevaar可能是工作太辛苦,索性就叫“熬夜娃儿”。听说留学生中还有“羊肉串儿”、“洗大碗”、“鸡米花”这般不找边际的名字。

如何起个靠谱的中国名,孔子学院应该好好教授一二,这一来也会更受歪果仁欢迎些。

作者 周舟

微信号:yingwenlianbo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