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资“四大家族”占据75%市场份额 中国国产机器人如何“绝地反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资“四大家族”占据75%市场份额 中国国产机器人如何“绝地反击”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给全球机器人生产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这四家外资机器人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75%的市场份额。中国机器人公司如何反击?

图片来源:CFP

这已经是两个月内连续在中国举办的第三场有关机器人的展会了。12月21日,一场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展在地处中国西南的成都市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机器人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的代名词。“机器人换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让制造业公司笃信这些移动机器人会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后,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给全球机器人生产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这四家外资机器人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75%的市场份额。中国机器人公司如何反击?

广东嘉腾机器人的展位上,三台小巧的移动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正沿着地面预先铺设的轨道绕着圈,在国内的工厂,这些机器人将用来替代人力叉车,完成货物运输。展台的电视屏幕上,就播放着一家工厂使用该公司AGV小车的画面:电梯门打开,货物在自动化设备的助力下滑向移动机器人,由它们进行装载并按照既定轨道运输货物。

这家专注于“机器脚”的公司成立于2002年,近几年,它和同行们一样,开始享受到国内市场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来自国际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销售了约3.6万台工业机器人,凭借20%的份额跃居全球最大市场,而今年国内的机器人销量预计能达到创纪录的5万台。

嘉腾的移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保有量约为3000台,其客户名单中不乏神龙汽车、华为等知名企业。“机器人换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制造业公司们愿意为这些移动机器人埋单,以替代人工加叉车的故有物流形式。广东嘉腾市场部人士介绍称,有一家整车厂总计购买了近400台机器人,而根据测算,其半年内所节省的人力成本就足够收回购买这些机器人所花费的投资。

最近几年,嘉腾的收入也因此呈现翻倍增长。去年嘉腾的订单总额为5000万元,而今年则是9000万元左右,预计明年可达到1.5亿元。在国内移动机器人领域,这家公司能排进前三名。

国内的移动机器人市场还没有吸引到外资机器人“四大家族”的足够关注,这让国内机器人企业获得了主导行业的可能。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这四家外资机器人巨头被业内统称为“四大家族”,他们在国内重点发展的是用于汽车等行业的机械臂等设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称,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75%的市场份额为“四大家族”等外资企业所占据,国内的企业则集中在单关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市场,在多关节机器人等高端产品方面与国外技术有很大的差距。

在李瑞峰看来,这样的市场格局仍会持续一个阶段。未来,当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后,这一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对于国内机器人企业而言,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压力会非常大。

而中外企业的正面对决,也许很快就要到来。12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一场机器人产业论坛上,多位国内知名从业者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明年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将是国产与外资企业白热化竞争的关键一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个大馅饼怎么分呢?”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下称新松)总裁曲道奎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中国机器人企业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量。而国内的巨大市场正吸引外资机器人公司纷纷设厂、布局,而不像过去只是设立办事处。

最新的例子是,今年3月,“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首座海外工厂在上海投产,规划的每年5000台机器人产量将用于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以缩短客户的交货时间。

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漾也认为,明年将是中外机器人真正展开对决的关键时间节点,国内许多新的制造业项目将上马使得机器人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如果未来两年没有抓住机会,国内机器人企业可能会永远失去市场。

面对脚下这片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业内有一种担心:这个行业会不会重蹈汽车产业的覆辙——中国成了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国内汽车制造商却称不上强大。

而同样令人忧虑的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出现了与手机、汽车行业类似的情况。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控制器、驱动及伺服电机、减速机等主要依赖进口。

有统计称,临近2014年末,中国机器人企业突破了500家,而去年这一数字不过为300家,这意味着每两天就有一家新的机器人公司注册成立。不过,这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企业被认为大多缺乏竞争力。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减速机成本占比最高,约占33%-38%,驱动及伺服电机成本占到20%-25%,控制器占10%-15%,机器人本体在总成本中占比只有20%左右。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机电工程与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武新章说:“目前机器人的入门门槛很低,做机器人非常容易,三四个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开公司,从江浙买来机器人的塑件外壳,安装上进口或国产的减速机和伺服驱动,再找个大学开发控制器,这样一台工业机器人就完成了。”当年华强北也是这样制造手机的。

“未来中国的机器人产量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10万台,但是这些机器人该怎么卖出去?”杨漾不无忧虑。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成熟的汽车领域,大部分国内整车厂的生产车间早已被“四大家族”的机器人所垄断。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汽车行业购买的机器人数量最多,比例约为50%到60%。汽车行业使用较多的是用于点焊的机械臂。

目前机器人在国内汽车行业应用的市场格局已经定型,只有部分自主品牌未来会因为政策导向而倾向于使用国产机器人。即使在相对擅长的价格方面,国产机器人也不具备优势。“‘四大家族’卖给汽车行业的机器人,不担心国产机器人进行降价。国产品牌能卖这个价格外资的也可以,但是国产机器人会因为没有规模效应而呈现亏损。”上述人士表示。

“四大家族”之一的某外资机器人企业高管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中外机器人在3C行业(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直面竞争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双方面对的市场相当大,可能还说不上残酷竞争。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也认为,在汽车等传统行业,和国外企业竞争根本没有优势。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需要在食品、卫浴等新兴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找到差异化的市场,才可能站住脚。

所幸目前国内机器人公司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数控)、新松等公司在积极进行控制系统、驱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

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的广州数控董事长何敏佳,把机器人的应用分为三个不同市场:单机、生产线以及全车间。“前两者更合适中国人做,在这个领域和‘四大家族’的竞争还不算大,他们会做更高端的事情。”

何敏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广州数控正在向家具、家电及卫浴建材等更广阔的工业领域寻找机器人应用的可能性。今年广州数控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增长率约50%。

新松则笃信技术至上。该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多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在走低品质、低价格和低端行业应用的道路。而新松机器人则已经构建了最全的产品线,且使用的几乎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自主技术,其三分之二的客户为外资企业,并出口十五个国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资“四大家族”占据75%市场份额 中国国产机器人如何“绝地反击”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给全球机器人生产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这四家外资机器人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75%的市场份额。中国机器人公司如何反击?

图片来源:CFP

这已经是两个月内连续在中国举办的第三场有关机器人的展会了。12月21日,一场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展在地处中国西南的成都市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机器人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的代名词。“机器人换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让制造业公司笃信这些移动机器人会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后,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给全球机器人生产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这四家外资机器人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75%的市场份额。中国机器人公司如何反击?

广东嘉腾机器人的展位上,三台小巧的移动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正沿着地面预先铺设的轨道绕着圈,在国内的工厂,这些机器人将用来替代人力叉车,完成货物运输。展台的电视屏幕上,就播放着一家工厂使用该公司AGV小车的画面:电梯门打开,货物在自动化设备的助力下滑向移动机器人,由它们进行装载并按照既定轨道运输货物。

这家专注于“机器脚”的公司成立于2002年,近几年,它和同行们一样,开始享受到国内市场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来自国际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市场销售了约3.6万台工业机器人,凭借20%的份额跃居全球最大市场,而今年国内的机器人销量预计能达到创纪录的5万台。

嘉腾的移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保有量约为3000台,其客户名单中不乏神龙汽车、华为等知名企业。“机器人换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制造业公司们愿意为这些移动机器人埋单,以替代人工加叉车的故有物流形式。广东嘉腾市场部人士介绍称,有一家整车厂总计购买了近400台机器人,而根据测算,其半年内所节省的人力成本就足够收回购买这些机器人所花费的投资。

最近几年,嘉腾的收入也因此呈现翻倍增长。去年嘉腾的订单总额为5000万元,而今年则是9000万元左右,预计明年可达到1.5亿元。在国内移动机器人领域,这家公司能排进前三名。

国内的移动机器人市场还没有吸引到外资机器人“四大家族”的足够关注,这让国内机器人企业获得了主导行业的可能。ABB、库卡、发那科以及安川这四家外资机器人巨头被业内统称为“四大家族”,他们在国内重点发展的是用于汽车等行业的机械臂等设备。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称,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75%的市场份额为“四大家族”等外资企业所占据,国内的企业则集中在单关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市场,在多关节机器人等高端产品方面与国外技术有很大的差距。

在李瑞峰看来,这样的市场格局仍会持续一个阶段。未来,当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后,这一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对于国内机器人企业而言,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压力会非常大。

而中外企业的正面对决,也许很快就要到来。12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一场机器人产业论坛上,多位国内知名从业者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明年的中国机器人市场,将是国产与外资企业白热化竞争的关键一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个大馅饼怎么分呢?”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下称新松)总裁曲道奎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中国机器人企业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量。而国内的巨大市场正吸引外资机器人公司纷纷设厂、布局,而不像过去只是设立办事处。

最新的例子是,今年3月,“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首座海外工厂在上海投产,规划的每年5000台机器人产量将用于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以缩短客户的交货时间。

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漾也认为,明年将是中外机器人真正展开对决的关键时间节点,国内许多新的制造业项目将上马使得机器人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如果未来两年没有抓住机会,国内机器人企业可能会永远失去市场。

面对脚下这片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业内有一种担心:这个行业会不会重蹈汽车产业的覆辙——中国成了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国内汽车制造商却称不上强大。

而同样令人忧虑的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出现了与手机、汽车行业类似的情况。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控制器、驱动及伺服电机、减速机等主要依赖进口。

有统计称,临近2014年末,中国机器人企业突破了500家,而去年这一数字不过为300家,这意味着每两天就有一家新的机器人公司注册成立。不过,这些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企业被认为大多缺乏竞争力。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减速机成本占比最高,约占33%-38%,驱动及伺服电机成本占到20%-25%,控制器占10%-15%,机器人本体在总成本中占比只有20%左右。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机电工程与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武新章说:“目前机器人的入门门槛很低,做机器人非常容易,三四个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开公司,从江浙买来机器人的塑件外壳,安装上进口或国产的减速机和伺服驱动,再找个大学开发控制器,这样一台工业机器人就完成了。”当年华强北也是这样制造手机的。

“未来中国的机器人产量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10万台,但是这些机器人该怎么卖出去?”杨漾不无忧虑。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成熟的汽车领域,大部分国内整车厂的生产车间早已被“四大家族”的机器人所垄断。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汽车行业购买的机器人数量最多,比例约为50%到60%。汽车行业使用较多的是用于点焊的机械臂。

目前机器人在国内汽车行业应用的市场格局已经定型,只有部分自主品牌未来会因为政策导向而倾向于使用国产机器人。即使在相对擅长的价格方面,国产机器人也不具备优势。“‘四大家族’卖给汽车行业的机器人,不担心国产机器人进行降价。国产品牌能卖这个价格外资的也可以,但是国产机器人会因为没有规模效应而呈现亏损。”上述人士表示。

“四大家族”之一的某外资机器人企业高管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中外机器人在3C行业(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直面竞争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双方面对的市场相当大,可能还说不上残酷竞争。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也认为,在汽车等传统行业,和国外企业竞争根本没有优势。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需要在食品、卫浴等新兴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找到差异化的市场,才可能站住脚。

所幸目前国内机器人公司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数控)、新松等公司在积极进行控制系统、驱动和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

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的广州数控董事长何敏佳,把机器人的应用分为三个不同市场:单机、生产线以及全车间。“前两者更合适中国人做,在这个领域和‘四大家族’的竞争还不算大,他们会做更高端的事情。”

何敏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广州数控正在向家具、家电及卫浴建材等更广阔的工业领域寻找机器人应用的可能性。今年广州数控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增长率约50%。

新松则笃信技术至上。该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多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在走低品质、低价格和低端行业应用的道路。而新松机器人则已经构建了最全的产品线,且使用的几乎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自主技术,其三分之二的客户为外资企业,并出口十五个国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