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抢先看:
①、判断指数估值高低需要用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两个指标
②、衡量估值高低,要用指数自身的历史估值来纵向对比
③、长期投资不能一把梭买入,不妨看成枪战游戏,合理分配自己的仓位
在上一篇指数基金投资的文章《这是巴菲特唯一向所有人推荐过的投资,而且你触手可及》中,我列举了八个目前市场主流的几个指数品种。
后来分享一篇基金估值数据的文章时时,很多读者留言想了解怎么查指数估值的方法。
实际上,指数基金作为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品种,只需要关注“什么时候买”和“怎么买”两个问题就可以,前者是估值问题,后者是仓位问题。
今天就来接着上一次的话题,继续深入讨论指数基金投资。
01
因为指数基金是立足中长期投资的,所以在当下这个时间,买便宜的品种最重要,也就是所谓低估值。
那问题是,怎么样衡量估值高和低?一般只要看两个指标: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这两个数据越低越好。
市盈率,按字面看就是“市价和盈利的比率”,也就是股价和净利润的比值。
如果PE估值太高,证明股价远超过企业可以挣到的钱,那明显就是高估值泡沫,反过来就是低估黄金,他的公式是这样的:
市盈率(PE)=市值÷净利润=股价÷每股盈余
虽然市盈率的适用范围很广,但因为这个指标是盯净利润的,对于那些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比如证券、煤炭、钢铁这些行业不适用,因为这些行业利润波动很大,所以要引入市净率(PB)。
市净率看字面也不难理解,就是“市价和净资产的比率”,跟市盈率只是换了一个指标,他的公式是:
市净率(PB)=市值÷净资产=股价÷每股净资产
上次介绍的八个指数品种,今天(5月25日)的估值数据如下表:
来源:wind ,注:标普500因为时差,所以是24号的数据
具体可以在哪里查到这些数据,这个不太重要所以我留到最后,关键是用法。
从数据看,沪深300比中证500低了一半不止,那是不是意味着沪深300更低估,更值得定投?
错,估值不能这样横向对比,应该根据指数自己的历史估值来纵向对比。
以沪深300和中证500为例,这两个指数有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很能说明问题。
我统计了从2011年到今年,每周的市盈率数据,并且按照市盈率从低到高排序。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A股从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经历了一轮漫长的熊市,然后又经历了2015年的大牛市,还有股灾崩盘,基本上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牛熊周期,所以拿现在的估值放到这里的历史对比,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看看中证500,目前指数的市盈率大概是25.81倍,大概处于4.7%的水平。
意思是,在过去七年多的时间里,中证500只有4.7%的时间估值比现在低。
换言之,现在中证500的估值已经回到上一轮熊市的区间,估值非常低。
再看沪深300,现在指数的市盈率是12.97倍,处于61.2%的水平。也就是说,在过去七年时间里,现在的估值已经超过过去60%的时间。
对比一下两个数据,中证500市盈率25.81倍,沪深300市盈率12.97倍,看上去沪深300便宜多了,但实际上目前更低估的是中证500。
但是要注意,历史只能给一个参考,让你知道现在的估值水平在什么位置,低估值的也可能进一步下跌,而高估值的同样有可能继续升高,直到吹出泡沫之后崩盘,这都不是绝对的。
02
锁定了低估值的品种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买的问题。
买入方法无外乎两种:一把梭全仓杀入,涨了就卖掉,跌了装屎;或者做好详细的计划,分批逐步投入。
从收益上看,肯定是一把梭抄底的收益更高,但没有人能够精确预见底部,因为那些做梦抄底的人,大部分都亏惨了。
投资是概率的游戏,而提高胜率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战线拉长,分笔多次投入。
从道理上讲,因为A股的风格是牛短熊长,所以买入之后大概率会继续跌。
如果一次性买入,万一以后真的继续跌了,没钱继续买入平摊成本,就算以后见底回升大涨一波,你也可能还没有回本。
只有在下跌的时候,逆势不断买入,在多次下跌过程中不断摊薄自己的成本。这样在行情来临的时候,才有足够多的挣钱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定投微笑曲线”。
至于长线投资的规划怎么做,不妨把投资A股看成一场“打熊”游戏。
在这场游戏里,你的任务是保卫自己的财产,但是会有“大绿熊”会冲过来侵蚀你的财产,所以你的任务是把绿熊打到。
但这个大熊boss手下还有很多小熊,你不知道最大的敌人什么时候才会冒出来,但大熊会派他的小兵不断来进攻你,你必须用手里唯一的枪去击毙他。这个游戏,活到最后才是赢家。
如果投资股市是这个游戏,那我的任务就很明确了,数清楚自己有多少子弹,然后合理分配。
小兵熊来的时候,可以一枪击毙就不用两枪三枪,否则后面当大熊boss冲过来的时候,不够子弹打他。
从过去A股的历史看,一个牛熊周期可能大概要7~10年,因为板块有很多,所以周期会有不同。
那我取一个中间数,大概就是8.5年,也就是102个月。
假设每个月定投1~2次,那如果我要度过一个牛熊周期最多要定投204次,取整数200吧。
换言之,你要把手里的闲余资金分成200颗“子弹”,一枪枪打出去,直到最后把boss打屎,活到最后的你就赢了。
比方说,我手里有10万块没用的,那就把10万分成200发子弹,每发就是500块,固定的。
注意,我上面说的是“闲余资金”,别拿准备买车、买楼、交孩子学费的钱来投资,这是首要的。
投资是用来改善生活的,不能用来剥夺你的生活必需。
资金来源决定了心态,如果你把买房的钱拿来炒股,准备一套换两套,最后很有可能连厕所都买不了。
这个“打熊”游戏看起来挺简单,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万一我没钱怎么办?
或者我的储蓄少得可怜,200发子弹可能分下来,每发就几十块,这样投资就很尴尬了。甚至可能是“月光族”,工资月月清,那咋整?
对于这些“无产阶级”,首要做的是“节流”。
查查自己过去半年的支付宝账单,微信钱包账单,你肯定会发现有不必要的开支,把这些省下来,就是你的子弹。
好好盘算一下自己每月不必花的钱,确定下来之后就给自己定一个小计划,比如每月剩下1000块,如果按照每月定投两次的频率,每发子弹就是500块。
如果算一轮下来,资金确实太少,那你就应该“开源”了,安心工作,好好挣钱,所以我之前说,好好工作才是关键。《大涨254%的绩优牛股最后23个跌停,如何才能避免翻车?》
03
指数估值的查询方法,官方有一个中证指数公司,上面有几个比较主流的指数估值数据,但貌似只能查当天的数据,而且品种不是很多。
来源:
http://www.csindex.com.cn/zh-CN/downloads/index-information
除了官方的,我自己最常用的是收费金融软件wind,因为wind提供的数据在金融业内比较权威,很多研究报告都会引用,而且数据确实齐全,还有历史走势图,他们的界面长这样。
其他的据说还有一些其他网站有提供指数估值数据,例如且慢、集思录、理杏仁这些平台。
但因为他们不是官方平台,而且知名度也不像wind这么高,所以我没用过。
以往我做定投的时候都是直接查wind,不用做表格,但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做出来给有需要的读者。
指数品种很多,如果你在关注哪个指数基金,但是我又没有涉及到的,那就直接在留言区说吧,我把上面说的估值数据,还有高低位置都整理出来,给有投资需要的读者参考,然后定期更新。
04
啰啰嗦嗦说了很多,总结一下:
①、判断指数估值高低需要用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两个指标
②、衡量估值高低,要用指数自身的历史估值来纵向对比
③、长期投资不能一把梭买入,不妨看成枪战游戏,合理分配自己的仓位
今天探讨的都是方法,为了照顾部分小白读者,所以还是比较多科普性质的内容,看不懂这些基础的,后面没法深入。
至于具体操作问题,例如除了中证500,还有哪些低估指数基金适合定投;用定期不定额的“打法”来增厚收益;搭建低相关性的组合,等等之类的话题,要留待下一次再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