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拿兴趣换金钱,靠谱吗?读《兴趣变现》有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拿兴趣换金钱,靠谱吗?读《兴趣变现》有感

“中国品牌取名字最好使用二声,且为开口音。”

2016年,马云爸爸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即made in internet。改变原来先有商品再找客户的模式,转而根据客户需求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商业模式从此发生逆向巨变,在这个新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是生产者,只要你能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连接生产者和客户之间的纽带就是——兴趣

说到兴趣,不得不提到一本新书——《兴趣变现》——由有美国“内容营销之父”的乔•普利兹和中国内容营销首席布道官孙庆磊合著。书中内容中西合璧,举例丰富,观点新颖,而且相比于新零售较为笼统的概念,《兴趣变现》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商业模式:用兴趣聚拢忠实用户,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产品的内容创业2.0时代,已经到来!武功秘籍都准备好了,拿兴趣换钱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靠谱了。

《兴趣变现》这本书介绍了把兴趣转变为财富的6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自己的甜蜜点。甜蜜点是打高尔夫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击球的最佳落点,也就是能与球碰撞出最为“甜蜜”的美好感受的那个点。内容创业始于甜蜜点,即自身知识领域与热情的交叉点。

第二步,确定内容的翘点。与单纯的追逐热点不同,内容翘点具有两个特点:1、与众不同的印象。2、更细分的领域。内容翘点是维生素,不是止痛药,其目的就是用独特的方式满足大家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解决用户的痛点。

第三步,厚积薄发做内容。如果说前两点是比谁更聪明,那么第三点就是比谁更勤奋。内容创作,出创作本身之外,还要注意四个方面:发布渠道、素材积累、节奏规划、重新塑造。这部分是你创作大厦的地基,也是你创作王国的根本所在。

第四步,收获高水平的粉丝。粉丝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能否将兴趣顺利变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除了不追逐热点,保质保量的提供内容之外,意见领袖的推荐尤其重要,“修行在个人”的前提是“师傅领进门”。

第五步,多元化拓展。兴趣想要变现,关键靠的是“睡后收入”。一篇内容要想产生最大的效益,就需要认真琢磨不同平台的风格,并将内容修改得适应当前的平台后再行发布。另外,当你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就要从孤军奋战转变为组团作战了。

第六步,选择盈利模式。当你找到了甜蜜点,确定了内容翘点,构建了内容基础,并成功拓展了渠道,那么恭喜你,盈利的时间终于到了。做咨询、接广告、内容付费、线下活动、产品周边,五种盈利模式供你选择。

和观赏电影一样,正片看完了,咱们来看看这本书的拍摄花絮。除了兴趣变现六步法之外,《兴趣变现》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初看只是有趣,细想受益无穷的思维方式,帮助大家顺利的走过变现的六个步骤。 

比如作者孙庆磊回忆他在万达任职时期的一段往事,孙庆磊带队为几个新项目命名,团队一共提出了500多条名字,都不合王健林的心意,最后王健林道出玄机,“中国品牌取名字最好使用二声,且为开口音。”

细想一下,的确如此。比如早些年电视上的经典广告,娃哈哈的读音其实是“娃(wá)哈(hā)哈(hā)”;再比如,称霸白酒行业的“茅(máo)台(tái)”;大家耳熟能详的“华(huá)为(wéi)”;当然还包括王老板的“万(wàn)达(dá)”。知道了这个秘诀,你在给自己的IP取名字的时候,是不是就有章可循了呢。

另外,作者孙庆磊一直在纠正一个大众误区,那就是兴趣和兴趣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能变现。比如,你的兴趣是看电影、听音乐和旅游,动机是享受,即对享受别人创造的成果感兴趣;假如你的兴趣是摄影、写作和做手工,动机则是创造,即对动手创造一个新事物感兴趣。

也就是说,兴趣有两种类型:享受型和创造型。有的人喜欢享受,成了买家。有的人喜欢创造,成了卖家。兴趣的类型非常重要,假如你再去面试的时候,HR问你有什么兴趣,你可千万别说,我的兴趣是看电影和旅游;你可以这样说,我的兴趣是影视评论和分享旅行攻略。可想而知,能够实现变现的必然是创造型的兴趣。

回顾一下兴趣变现的六步法:找到甜蜜点、确定内容翘点、厚积薄发做内容、收获高水平的粉丝、多元化拓展、选择盈利模式。前三点要求个体想明白,然后做到;而后三点是人们必须深入到互联网之中,经过与他人互动,最终产生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和科技融合在一体,才能实现兴趣变现。

在传统的观念中,生物分类为六个大界:非胞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即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而大名鼎鼎的K.K把科技定义为生物界的第七界,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不仅属于动物界,还是科技界的一份子。

毋庸置疑,在动物界人类已经站到了顶端的顶端。那么在科技界,科技智能会不会替代人类成为主宰呢?人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科技的进步呢?是对抗还是融合?或者换一个更危言耸听的问法,科技什么时候会代替我们人类接管这个星球呢?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在超越人类。即使是在人类一直引以为傲的围棋领域,大家还记得去年的阿尔法GO大杀四方的表现吧;大家也一定还记得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里描述的未来景象吧。

如果那一天终将到来,兴趣可能会是我们最后的筹码。而《兴趣变现》可能就是那粒唤醒你的红色药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拿兴趣换金钱,靠谱吗?读《兴趣变现》有感

“中国品牌取名字最好使用二声,且为开口音。”

2016年,马云爸爸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即made in internet。改变原来先有商品再找客户的模式,转而根据客户需求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商业模式从此发生逆向巨变,在这个新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是生产者,只要你能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连接生产者和客户之间的纽带就是——兴趣

说到兴趣,不得不提到一本新书——《兴趣变现》——由有美国“内容营销之父”的乔•普利兹和中国内容营销首席布道官孙庆磊合著。书中内容中西合璧,举例丰富,观点新颖,而且相比于新零售较为笼统的概念,《兴趣变现》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商业模式:用兴趣聚拢忠实用户,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产品的内容创业2.0时代,已经到来!武功秘籍都准备好了,拿兴趣换钱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靠谱了。

《兴趣变现》这本书介绍了把兴趣转变为财富的6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自己的甜蜜点。甜蜜点是打高尔夫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击球的最佳落点,也就是能与球碰撞出最为“甜蜜”的美好感受的那个点。内容创业始于甜蜜点,即自身知识领域与热情的交叉点。

第二步,确定内容的翘点。与单纯的追逐热点不同,内容翘点具有两个特点:1、与众不同的印象。2、更细分的领域。内容翘点是维生素,不是止痛药,其目的就是用独特的方式满足大家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解决用户的痛点。

第三步,厚积薄发做内容。如果说前两点是比谁更聪明,那么第三点就是比谁更勤奋。内容创作,出创作本身之外,还要注意四个方面:发布渠道、素材积累、节奏规划、重新塑造。这部分是你创作大厦的地基,也是你创作王国的根本所在。

第四步,收获高水平的粉丝。粉丝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能否将兴趣顺利变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除了不追逐热点,保质保量的提供内容之外,意见领袖的推荐尤其重要,“修行在个人”的前提是“师傅领进门”。

第五步,多元化拓展。兴趣想要变现,关键靠的是“睡后收入”。一篇内容要想产生最大的效益,就需要认真琢磨不同平台的风格,并将内容修改得适应当前的平台后再行发布。另外,当你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就要从孤军奋战转变为组团作战了。

第六步,选择盈利模式。当你找到了甜蜜点,确定了内容翘点,构建了内容基础,并成功拓展了渠道,那么恭喜你,盈利的时间终于到了。做咨询、接广告、内容付费、线下活动、产品周边,五种盈利模式供你选择。

和观赏电影一样,正片看完了,咱们来看看这本书的拍摄花絮。除了兴趣变现六步法之外,《兴趣变现》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初看只是有趣,细想受益无穷的思维方式,帮助大家顺利的走过变现的六个步骤。 

比如作者孙庆磊回忆他在万达任职时期的一段往事,孙庆磊带队为几个新项目命名,团队一共提出了500多条名字,都不合王健林的心意,最后王健林道出玄机,“中国品牌取名字最好使用二声,且为开口音。”

细想一下,的确如此。比如早些年电视上的经典广告,娃哈哈的读音其实是“娃(wá)哈(hā)哈(hā)”;再比如,称霸白酒行业的“茅(máo)台(tái)”;大家耳熟能详的“华(huá)为(wéi)”;当然还包括王老板的“万(wàn)达(dá)”。知道了这个秘诀,你在给自己的IP取名字的时候,是不是就有章可循了呢。

另外,作者孙庆磊一直在纠正一个大众误区,那就是兴趣和兴趣是不一样的,也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能变现。比如,你的兴趣是看电影、听音乐和旅游,动机是享受,即对享受别人创造的成果感兴趣;假如你的兴趣是摄影、写作和做手工,动机则是创造,即对动手创造一个新事物感兴趣。

也就是说,兴趣有两种类型:享受型和创造型。有的人喜欢享受,成了买家。有的人喜欢创造,成了卖家。兴趣的类型非常重要,假如你再去面试的时候,HR问你有什么兴趣,你可千万别说,我的兴趣是看电影和旅游;你可以这样说,我的兴趣是影视评论和分享旅行攻略。可想而知,能够实现变现的必然是创造型的兴趣。

回顾一下兴趣变现的六步法:找到甜蜜点、确定内容翘点、厚积薄发做内容、收获高水平的粉丝、多元化拓展、选择盈利模式。前三点要求个体想明白,然后做到;而后三点是人们必须深入到互联网之中,经过与他人互动,最终产生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和科技融合在一体,才能实现兴趣变现。

在传统的观念中,生物分类为六个大界:非胞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即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而大名鼎鼎的K.K把科技定义为生物界的第七界,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不仅属于动物界,还是科技界的一份子。

毋庸置疑,在动物界人类已经站到了顶端的顶端。那么在科技界,科技智能会不会替代人类成为主宰呢?人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科技的进步呢?是对抗还是融合?或者换一个更危言耸听的问法,科技什么时候会代替我们人类接管这个星球呢?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在超越人类。即使是在人类一直引以为傲的围棋领域,大家还记得去年的阿尔法GO大杀四方的表现吧;大家也一定还记得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里描述的未来景象吧。

如果那一天终将到来,兴趣可能会是我们最后的筹码。而《兴趣变现》可能就是那粒唤醒你的红色药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