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全面铺开 地方政府会有动力推动确权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全面铺开 地方政府会有动力推动确权吗?

新一轮土改要给农民的土地颁发“身份证”,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来摸清农民的家底。中央政府已陆续出台相关重要改革文件,多数地方政府却积极性不高,改革方案仍需重大调整并配套相应措施。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根据《农民日报》12月27日的报道,截至12月,上海市奉贤区按照农业部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试点工作的要求,已在上海全市率先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该报援引奉贤区农委主任的话说,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不仅解决了以往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不清、地块位置不明的情况,也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大副度减少,进一步保护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不清、保护农民利益,中国正加大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步伐。12月23日闭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再选择8-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每个地市选择一个县开展整县试点,覆盖面积达到5亿亩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四分之一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明年有望获得确权颁证,未来土地流转将更加顺畅。根据国土资源部在2013年12月30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耕地总量为20.31亿亩。

2014年,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已被多次列入中央政府相继出台的重要改革文件中,而其重要前提之一便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一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农村土地产权权属不清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12月23日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如果权力边界不能准确划分,适度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土地确权颁证是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邵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称,农村土地确权将赋予农民更完整的土地权利。他说:“农地确权登记最大的好处是,固化农民的权利,并且这个权利是可以交易的,其实是给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金融下乡建立一个坚定的产权基础,原来农村耕地承包是根据人口的变化来改变的,产权不稳定,地也很分散,登记之后就固定,三权分置就可以交易。”

据农业部统计,2014年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已在山东、四川、安徽三省内的所有地区展开,加上其他各省整县试点,目前试点覆盖面积已达3.3亿亩。

而这距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3年12月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给出的“5年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承诺,还相距甚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11月20日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正式确定,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一宗土地四个方位与相邻土地的交接界线)不清等问题。

虽然中央政府定下了农地确权登记任务时间表,但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待确权改革都不太积极。针对不积极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解释说,农地确权后将大大缩小地方政府随意划地交易的操作空间,直接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缩水,被多数地方政府视为“麻烦事”。

“中央政府出台这个政策,不但可以保护耕地,还可以保障农民利益。但是却限制了地方政府,目前地方政府有很强烈的占地冲动,靠卖地、征地可以获得财政收入。”郑风田说,“一旦农民有了权证,农民的维权意识会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方政府强制土地流转、片面追求流转规模与速度等现象。”

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农地确权颁证登记在实际操作中的过程很复杂,农地确权的直接成本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根据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但并未具体说明补助金额的比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12月24日在FT中文网也撰文称,理论上讲,每宗地的确权过程包括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而中国的农村耕地确权包括清理大数量的零碎地块、指认边界,都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目前的农地确权改革成本不能被确权收益所覆盖。

根据《南方农村报》6月14日的报道,村民误工费、村干部补贴都属于土地确权的工作经费,而土地确权最大的开支是支付给商业测量公司的测量费用。广东德庆4个试点村的航拍图、户外实地测量、制图、软件系统建设、制作土地证等工作都由测量公司承包,估计支付给测量公司的费用就要40多元/亩,再加上宣传发动等方面的经费,确权经费平摊到每亩约50-70元。

据陶然估计,就目前各地农地确权试点情况看,亩均成本基本上在40元到上百元,全国现有耕地20.27亿亩,即使保守按50元测算,全国农地确权总成本也会超过1000亿元,实际操作后包括与信息化相关的商业利益介入后估计还会更高。即使中央给一定补贴,地方也还要出大部分。

安徽省是为数不多的积极开展农地确权登记颁证登记试点工作的身份。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11月,安徽省发布《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涡阳县、颍泉区等20个县(区)进行土地流转试点,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安徽省农委农村经营管理处处长赵高翔12月23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目前安徽全省已有2800多万亩耕地通过确权,目前的确权面积占全省耕地33%以上。

但即使如此,安徽省的土地确权登记中也遇到一些现实难题,据安徽省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姚育东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目前土地确权的难题主要是基础性工作的缺失,比如,在土地承包几十年之后,很多档案资料都已经缺失;村与村合并、乡镇与乡镇合并、撤乡并村等导致土地承包的基础档案资料发生变更,土地归属不明。村一级、村民小组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往往存在扯皮现象。

而根据陶然的调查,各地实践中农地确权模式也难以统一。有些地方并非去实测土地面积并确权到农户,而是仅仅确权到村集体或村小组。还有部分农村土地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但如果不能确权到户,确权基本上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本轮土地改革的重点是给农民的土地发“身份证”,通过确权发证把农民的家底弄清楚,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而此前,由于产权不清,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一度被地方政府侵害的事情频频发生,并引发一系列的征地矛盾。

据新华社12月9日报道,广东兴宁市上百亩稻田早已撂荒,至少有几十亩的水田被黄泥土填埋。当地村民称,这些基本农田大部分都已被征用,要建设一个名为“客家小镇”的旅游项目。而涉及土地流转的村民们称,土地流转从未开过村民大会,价格都是政府定的,还采取各种手段胁迫村民签合同,大部分土地被强迫一次性流转给了开发商。

而上述《意见》已明确规定:“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

虽然中央已向基层政府释放一个强力信号,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不能以各种借口去拿农民的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但目前尚未出台配套相应措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12月23日表示,抓紧修订《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双方的既定目标有不一致,中央如何更好地激励地方并约束地方权力,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郑风田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全面铺开 地方政府会有动力推动确权吗?

新一轮土改要给农民的土地颁发“身份证”,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来摸清农民的家底。中央政府已陆续出台相关重要改革文件,多数地方政府却积极性不高,改革方案仍需重大调整并配套相应措施。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根据《农民日报》12月27日的报道,截至12月,上海市奉贤区按照农业部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试点工作的要求,已在上海全市率先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

该报援引奉贤区农委主任的话说,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不仅解决了以往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不清、地块位置不明的情况,也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大副度减少,进一步保护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不清、保护农民利益,中国正加大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步伐。12月23日闭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再选择8-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每个地市选择一个县开展整县试点,覆盖面积达到5亿亩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四分之一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明年有望获得确权颁证,未来土地流转将更加顺畅。根据国土资源部在2013年12月30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耕地总量为20.31亿亩。

2014年,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已被多次列入中央政府相继出台的重要改革文件中,而其重要前提之一便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一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农村土地产权权属不清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12月23日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如果权力边界不能准确划分,适度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土地确权颁证是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邵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称,农村土地确权将赋予农民更完整的土地权利。他说:“农地确权登记最大的好处是,固化农民的权利,并且这个权利是可以交易的,其实是给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金融下乡建立一个坚定的产权基础,原来农村耕地承包是根据人口的变化来改变的,产权不稳定,地也很分散,登记之后就固定,三权分置就可以交易。”

据农业部统计,2014年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已在山东、四川、安徽三省内的所有地区展开,加上其他各省整县试点,目前试点覆盖面积已达3.3亿亩。

而这距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3年12月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给出的“5年内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承诺,还相距甚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11月20日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正式确定,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一宗土地四个方位与相邻土地的交接界线)不清等问题。

虽然中央政府定下了农地确权登记任务时间表,但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待确权改革都不太积极。针对不积极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解释说,农地确权后将大大缩小地方政府随意划地交易的操作空间,直接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缩水,被多数地方政府视为“麻烦事”。

“中央政府出台这个政策,不但可以保护耕地,还可以保障农民利益。但是却限制了地方政府,目前地方政府有很强烈的占地冲动,靠卖地、征地可以获得财政收入。”郑风田说,“一旦农民有了权证,农民的维权意识会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方政府强制土地流转、片面追求流转规模与速度等现象。”

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农地确权颁证登记在实际操作中的过程很复杂,农地确权的直接成本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根据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但并未具体说明补助金额的比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12月24日在FT中文网也撰文称,理论上讲,每宗地的确权过程包括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而中国的农村耕地确权包括清理大数量的零碎地块、指认边界,都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目前的农地确权改革成本不能被确权收益所覆盖。

根据《南方农村报》6月14日的报道,村民误工费、村干部补贴都属于土地确权的工作经费,而土地确权最大的开支是支付给商业测量公司的测量费用。广东德庆4个试点村的航拍图、户外实地测量、制图、软件系统建设、制作土地证等工作都由测量公司承包,估计支付给测量公司的费用就要40多元/亩,再加上宣传发动等方面的经费,确权经费平摊到每亩约50-70元。

据陶然估计,就目前各地农地确权试点情况看,亩均成本基本上在40元到上百元,全国现有耕地20.27亿亩,即使保守按50元测算,全国农地确权总成本也会超过1000亿元,实际操作后包括与信息化相关的商业利益介入后估计还会更高。即使中央给一定补贴,地方也还要出大部分。

安徽省是为数不多的积极开展农地确权登记颁证登记试点工作的身份。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11月,安徽省发布《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涡阳县、颍泉区等20个县(区)进行土地流转试点,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安徽省农委农村经营管理处处长赵高翔12月23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目前安徽全省已有2800多万亩耕地通过确权,目前的确权面积占全省耕地33%以上。

但即使如此,安徽省的土地确权登记中也遇到一些现实难题,据安徽省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姚育东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目前土地确权的难题主要是基础性工作的缺失,比如,在土地承包几十年之后,很多档案资料都已经缺失;村与村合并、乡镇与乡镇合并、撤乡并村等导致土地承包的基础档案资料发生变更,土地归属不明。村一级、村民小组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往往存在扯皮现象。

而根据陶然的调查,各地实践中农地确权模式也难以统一。有些地方并非去实测土地面积并确权到农户,而是仅仅确权到村集体或村小组。还有部分农村土地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但如果不能确权到户,确权基本上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本轮土地改革的重点是给农民的土地发“身份证”,通过确权发证把农民的家底弄清楚,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而此前,由于产权不清,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一度被地方政府侵害的事情频频发生,并引发一系列的征地矛盾。

据新华社12月9日报道,广东兴宁市上百亩稻田早已撂荒,至少有几十亩的水田被黄泥土填埋。当地村民称,这些基本农田大部分都已被征用,要建设一个名为“客家小镇”的旅游项目。而涉及土地流转的村民们称,土地流转从未开过村民大会,价格都是政府定的,还采取各种手段胁迫村民签合同,大部分土地被强迫一次性流转给了开发商。

而上述《意见》已明确规定:“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如何确定、形式如何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应归承包农户所有。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

虽然中央已向基层政府释放一个强力信号,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不能以各种借口去拿农民的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但目前尚未出台配套相应措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12月23日表示,抓紧修订《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双方的既定目标有不一致,中央如何更好地激励地方并约束地方权力,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郑风田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