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巴清传》《如懿传》又上热搜,今天的古装剧是否“戏”多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巴清传》《如懿传》又上热搜,今天的古装剧是否“戏”多了?

古装剧的2018年,风向已经悄然改变。

作者:圈叔

不久前,网上流出一张《巴清传》的硬广定价通知,尽管通知中隐去了硬广价格,但却泄露出《巴清传》的播出时间暂定为2018年7月6日,而播出平台为东方卫视的黄金剧场东方剧场。除此之外,《如懿传》也被曝出将于暑假播出。

《巴清传》和《如懿传》在上线前都一波三折,甚至面临彻底放弃的危机。除此之外,多部古装剧也屡屡传出换挡延播的消息。古装剧整体式微的2018年,将释放出怎样的市场动向?

最严“限古令”或将来袭

早在五年前2013年的5月,广电总局曾颁布的“22条规定”,对古装剧的播出比例进行了严格控制: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年该卫视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这一规定被业界称为“限古令”。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为了匡正影视市场乱象,同时大力扶持现实题材作品创作,2018年或将迎来史上最严“限古令”,其中一条“严禁戏说胡编乱改历史的古装宫斗剧一线卫视播出”便让不少剧集纷纷中招。

 “最严限古令”尚未证实,但就当前总局对于古装剧的播出规定来看,卫视黄金档一年播出700集电视剧的话,古装剧的播出集数则不能超过105集。而《巴清传》66集,《如懿传》88集,合计154集,因而必然无法先后在黄金档播出。受制于此,《巴清传》和《如懿传》若要在同卫视暑期档上线,必然其中一部要面临晚十点的周播剧场。根据目前的消息,《如懿传》暂定为周播剧。

当下,电视剧受众的观影习惯还不适应周播模式,而《如懿传》88集的体量完成周播,时间跨度拉长在5个月上下,很难留下固定观影群体。之前的《青云志2》《大唐荣耀2》等剧集都在转为周播剧后收视一滑再滑,影响力大不如前。如何在电视台播出排期的“夹缝”之下求生存,俨然成为当下古装剧必然面对的问题之一。

难走的上星播出之路

黄金剧场还是周播剧场仅仅是《巴清传》《如懿传》上星之路中的坎坷一环,这两部“命途多舛”的古装剧在反反复复的上星过程更上演了着另一番戏剧化的“精彩”。

《巴清传》原名《赢天下》,由《武媚娘传奇》原班人马打造,斥资5亿,从题材到主创团队都很相似。杀青后,版权费随即被哄抬至9亿以上。

好景不长,《巴清传》就遭遇了一连串的变故:湖南卫视退出《赢天下》的版权之争;《赢天下》的名字疑似存在映射“让一个女人在老大家乡‘赢天下’”之嫌而被迫改名;秦粉以7000余字长文向广电相关部门举报:《巴清传》存在篡改秦朝历史、抄袭日式服装、血腥暴力色情等“N宗罪”;主演之一的马苏与PG one的不正当关系浮出水面;男主高云翔涉嫌性侵,李晨临时救场;女主范冰冰疑似被崔永元曝出《手机2》片酬4天6000万的天价以及这一事件所掀开的明星“大小合同”猫腻……

 《如懿传》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其斥资3亿,打造《甄嬛传》姊妹篇,但是审查之路一波三折,因为内容敏感三审未过。剧情中涉及大量宫斗情节,且手段尺度过猛,甚至有“三观不正”的嫌疑,而当时送审的100集超大体量也难以摆脱“注水”的诟病。另外,两位主角1.5亿的天价片酬也引发争议、原著《后宫如懿传》继《后宫甄嬛传》后,再陷“抄袭门”,网络上反抄袭的讨伐声至今未止。

每次出现的这些负面新闻,无一不将剧集顶上微博热搜榜单,观众们“一边骂又一边期待”。两部大剧在各自的“黑历史”中热度经久不衰,如果此次定档的消息属实,两部剧都能如期上线,那么之前的那么多负面新闻,反而成为了“省力高效”的宣传通道。

 不过,这势必对剧集最终的口碑有所影响,如果赢了风评而失了口碑,流于噱头而败于内容,实在将有愧于所谓的“巨制”“大作”之称。

市场已经不再是那个市场

事实上,不止《如懿传》《巴清传》,许多古装剧都面临着难以播出的可能,虽然部分人将这一现象归咎于“限古令”,但实际上,古装剧发展到今天,其质量良莠不齐、歪曲历史、戏说成风的痼疾一直都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才是造成当下局面的根本原因。

对于资本而言,其实并不难理解争先恐后收割古装剧红利的逻辑,戏越拍越多,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真正的作品却总是缺席,可以实现播出成绩和口碑双赢的更是屈指可数。

据统计,各大卫视黄金档加起来一年最多可以播出4500集古装剧,但2017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电子政务平台备案公示的古装剧共有200余部,近1万集,这些剧根本大大超过了播出的份额。2017年拍摄却不能播出的古装剧,如果按6000集计算,以每集投资100万元计算,也就是60亿元有可能纯属打了水漂。

《如懿传》《巴清传》遇到的“定档难”和“不好卖”已然成为古装剧的愕然警钟。限古令从一开始制定到现在进一步收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变相提高了古装剧的制作门槛,使得各方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来打磨作品,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国产电视剧的大势所趋,控制数量和提高质量,只有好作品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

古装剧的2018年,风向正在悄然改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巴清传》《如懿传》又上热搜,今天的古装剧是否“戏”多了?

古装剧的2018年,风向已经悄然改变。

作者:圈叔

不久前,网上流出一张《巴清传》的硬广定价通知,尽管通知中隐去了硬广价格,但却泄露出《巴清传》的播出时间暂定为2018年7月6日,而播出平台为东方卫视的黄金剧场东方剧场。除此之外,《如懿传》也被曝出将于暑假播出。

《巴清传》和《如懿传》在上线前都一波三折,甚至面临彻底放弃的危机。除此之外,多部古装剧也屡屡传出换挡延播的消息。古装剧整体式微的2018年,将释放出怎样的市场动向?

最严“限古令”或将来袭

早在五年前2013年的5月,广电总局曾颁布的“22条规定”,对古装剧的播出比例进行了严格控制: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年度播出古装剧总集数,不得超过当年该卫视黄金时段所有播出剧目总集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这一规定被业界称为“限古令”。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为了匡正影视市场乱象,同时大力扶持现实题材作品创作,2018年或将迎来史上最严“限古令”,其中一条“严禁戏说胡编乱改历史的古装宫斗剧一线卫视播出”便让不少剧集纷纷中招。

 “最严限古令”尚未证实,但就当前总局对于古装剧的播出规定来看,卫视黄金档一年播出700集电视剧的话,古装剧的播出集数则不能超过105集。而《巴清传》66集,《如懿传》88集,合计154集,因而必然无法先后在黄金档播出。受制于此,《巴清传》和《如懿传》若要在同卫视暑期档上线,必然其中一部要面临晚十点的周播剧场。根据目前的消息,《如懿传》暂定为周播剧。

当下,电视剧受众的观影习惯还不适应周播模式,而《如懿传》88集的体量完成周播,时间跨度拉长在5个月上下,很难留下固定观影群体。之前的《青云志2》《大唐荣耀2》等剧集都在转为周播剧后收视一滑再滑,影响力大不如前。如何在电视台播出排期的“夹缝”之下求生存,俨然成为当下古装剧必然面对的问题之一。

难走的上星播出之路

黄金剧场还是周播剧场仅仅是《巴清传》《如懿传》上星之路中的坎坷一环,这两部“命途多舛”的古装剧在反反复复的上星过程更上演了着另一番戏剧化的“精彩”。

《巴清传》原名《赢天下》,由《武媚娘传奇》原班人马打造,斥资5亿,从题材到主创团队都很相似。杀青后,版权费随即被哄抬至9亿以上。

好景不长,《巴清传》就遭遇了一连串的变故:湖南卫视退出《赢天下》的版权之争;《赢天下》的名字疑似存在映射“让一个女人在老大家乡‘赢天下’”之嫌而被迫改名;秦粉以7000余字长文向广电相关部门举报:《巴清传》存在篡改秦朝历史、抄袭日式服装、血腥暴力色情等“N宗罪”;主演之一的马苏与PG one的不正当关系浮出水面;男主高云翔涉嫌性侵,李晨临时救场;女主范冰冰疑似被崔永元曝出《手机2》片酬4天6000万的天价以及这一事件所掀开的明星“大小合同”猫腻……

 《如懿传》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其斥资3亿,打造《甄嬛传》姊妹篇,但是审查之路一波三折,因为内容敏感三审未过。剧情中涉及大量宫斗情节,且手段尺度过猛,甚至有“三观不正”的嫌疑,而当时送审的100集超大体量也难以摆脱“注水”的诟病。另外,两位主角1.5亿的天价片酬也引发争议、原著《后宫如懿传》继《后宫甄嬛传》后,再陷“抄袭门”,网络上反抄袭的讨伐声至今未止。

每次出现的这些负面新闻,无一不将剧集顶上微博热搜榜单,观众们“一边骂又一边期待”。两部大剧在各自的“黑历史”中热度经久不衰,如果此次定档的消息属实,两部剧都能如期上线,那么之前的那么多负面新闻,反而成为了“省力高效”的宣传通道。

 不过,这势必对剧集最终的口碑有所影响,如果赢了风评而失了口碑,流于噱头而败于内容,实在将有愧于所谓的“巨制”“大作”之称。

市场已经不再是那个市场

事实上,不止《如懿传》《巴清传》,许多古装剧都面临着难以播出的可能,虽然部分人将这一现象归咎于“限古令”,但实际上,古装剧发展到今天,其质量良莠不齐、歪曲历史、戏说成风的痼疾一直都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才是造成当下局面的根本原因。

对于资本而言,其实并不难理解争先恐后收割古装剧红利的逻辑,戏越拍越多,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真正的作品却总是缺席,可以实现播出成绩和口碑双赢的更是屈指可数。

据统计,各大卫视黄金档加起来一年最多可以播出4500集古装剧,但2017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电子政务平台备案公示的古装剧共有200余部,近1万集,这些剧根本大大超过了播出的份额。2017年拍摄却不能播出的古装剧,如果按6000集计算,以每集投资100万元计算,也就是60亿元有可能纯属打了水漂。

《如懿传》《巴清传》遇到的“定档难”和“不好卖”已然成为古装剧的愕然警钟。限古令从一开始制定到现在进一步收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变相提高了古装剧的制作门槛,使得各方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来打磨作品,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国产电视剧的大势所趋,控制数量和提高质量,只有好作品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

古装剧的2018年,风向正在悄然改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