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咖“跨圈”剧集多“挂名”,或只是行业断层下的无奈之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咖“跨圈”剧集多“挂名”,或只是行业断层下的无奈之举

电影大咖们进军电视圈,是市场变化下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逼迫下的顺势而行。

作者:荼蘼

自2018爱奇艺世界大会以及欢喜传媒的“导演合伙人制”依次曝光电影导演入局网剧后,可谓是给影视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波动。随着网络市场的日渐壮大,早已吸引了不少影视制作公司资本与制作的注入,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大咖们进军网剧市场不过是顺势而行。

电影圈大咖进军电视圈,表面上看来是“自降身价”为电视圈带来一支强心剂,实则却是行业“中年危机”下,剧集填补了这一“断层”。面对网剧市场如此一块大蛋糕,又怎会无动于衷?入局本是好事,但就怕不是为“创作内容”而来,毕竟此前也有不少失败案例。而此次电影咖们集体进军电视圈,到底是诚心而来的“潜心之作”,还是红利下的“商业捞金”,还待观望。

是什么造成了电影大咖们集体进军电视圈?

为何电影大咖们集体进军电视圈,这与他们自身的内在原因和当下影视市场的外在因素密不可分。

其一,高片酬剧集的诱惑不断。前几天关于“崔永元曝出范冰冰阴阳合同”以及就这事件“范冰冰工作室严厉声明”的消息一出,瞬间引起行业人士对这一事件的强烈关注。而此次事件中“范冰冰4天片酬6000万”的消息,又再次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推向舆论浪尖。

近几年来,在粉丝经济疯狂和市场“看脸”的规则下造成明星片酬越来越高的现象已然成为全民皆知的事。虽然流量鲜肉、鲜花们动辄上亿的片酬,在“限薪令”的政策下有所压制,但面对电视圈如此之大的诱惑,电影圈的大咖们会心动也是人之常情。加之好剧本和好导演的加持,更顺势推动了他们入局的步伐。

其二,年龄40+女演员的求生欲。在观众的认知里大部分电影圈的实力派女演员都差不多步入了中年阶段。对于这些常年驻扎在电影圈的中生代女演员来说,能够碰到一个适合自己角色的影片是越来越难,好剧本也是越来越少。而对于中年戏骨“跨年龄层的出演”又会容易出现“演员扮嫩”的不当之说,因此在“饥渴”之时,碰上好剧本又能跨圈何乐而不为。

好比周迅接了《如懿传》、章子怡主演《帝凰业》、而汤唯的电视荧屏首秀则献给了《大明皇妃·孙若微传》等,不过不难发现的是这些电影咖们进军电视圈大多都是以古装剧为荧屏首秀,这大概是因相对于现代剧,古装剧会更接近电影式制作些。

其三,中生代导演的没戏可拍,当下市场流量不够。演员进军电视圈,而导演便入局网剧市场。导演与演员一样都面临着“没戏可拍”的窘境,这或许也是当下电影市场的一大困境。

细数这几年上映的电影中,中生代名导执导的电影里唯有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冯小刚的《芳华》以及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口碑较好;而由张艺谋执导的《长城》以及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却反响平平;包括陆川最近一次执导的电影《九层妖塔》在豆瓣也仅有4.2的评分。

而电影圈又被新生代导演执导的《闪光少女》《唐人街探案2》《无问西东》以及海外片《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看不见的客人》《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等占据了上风。可见中生代导演与演员一样都出现了“中年危机”,而此时的网剧市场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跨圈”的探索,更是一次接近与了解年轻受众的机会和尝试。

拍电影与拍网剧大有区别,入局网剧是观望还是潜心之作?

在多种因素导致电影圈大咖们举步维艰之际,不仅他们看到了网剧市场的红利之大,视频网站也看中了他们“中生代”这个断层期。于是在今年,电影大咖们进军网剧市场进入集体爆发时期。

从目前公布的电影大咖入局网剧的名单中:徐静蕾监制青春科幻剧《同学两亿岁》、黄建新执导海上冒险剧《四海鲸骑》、陈凯歌监制民国悬疑剧《外八行》、冯小刚监制古代权谋剧《剑王朝》、赵薇监制都市爱情剧《谁都渴望遇见你》、陆川执导现代悬疑系列网剧《西部警事》、韩三平监制自传传奇剧《我的朋友叫冠军》以及陈嘉上监制穿越武侠轻喜剧《唐砖》等作品来看,大多都只是挂上了监制之名罢了,持观望态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更不外乎这只是制作方和平台间的一种商业交易。

就像赵薇监制的网剧《谁都渴望遇见你》将会在自己的法国酒庄取景,便不外乎有商业宣传的嫌疑;以及张艺谋签约欢喜传媒,在未来至少六年时间里执导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便能得到1亿5000万股票+1亿创作资金的优厚条件;包括早前说好的斥4亿巨资由王家卫执导的如《纸牌屋》般的超级网剧至今两年都无一点音讯。

面对网剧市场如此一块大蛋糕又怎会无动于衷,入局本是好事,但就怕不是为“创作内容”而来,毕竟没有潜心研究当下网络受众的心理与喜好,没有以一颗“电影心”来制作网剧,也不过是沦为“捞金”后的噱头罢了。加上之前电影导演执导网剧的失败案例尽在眼前。

今年1月9日由话剧名导赖声川执导的网剧《王子富愁记》上线以来却仅有9701万次的播放量。此前还号称要以边拍边播的美剧模式,打造“100集的超级网剧”,如今不仅被压缩成30集,还被网友一路吐槽。

还有管虎执导的悬疑网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虽然网友对镜头的角度和画面质感都大为称赞,但剧情的拖沓以及演员和配音等槽点,让该剧只获得5.2的评分,网播量也扑街,可以算作电影导演拍网剧的经典失败案例。

电影导演跨圈网剧,初入新场地或许会有水土不服,而对于他们入局网剧“首局失利”,与其作品创作模式和风格以及网剧受众观看习惯的不对位存在很大关系。好比赖声川这种渐入佳境、循序渐进的拍摄手法,就不太适合当下生活快节奏、观剧也快节奏的网剧受众。

虽然目前有刘德华监制的金融迷你剧《东方华尔街》豆瓣评分8.3;以及陈正道执导的玄幻爱情剧《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豆瓣评分7.6,截至6月1日的网络播放量高达15.4亿的成功之作。但毕竟失败与成功的例子都太少,还不足以撑起入局必会成功的经验之说,也无法否定他们的入局具有“挂名”的可能性。

电影大咖们进军电视圈,是市场变化下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逼迫下的顺势而行。原本网剧的精品程度就是“可上可下”,而这便取决于制作方与演员的用心。电影咖们入局网剧市场本就是一次互相成就的“商业与艺术”合作,一个提供资源与平台,一个负责技术与创作。虽然未来还存在很多不定因素,但还是相信这些在电影圈里历经了几十年的“专业人”,呈现的必该是专业水准的精品之作,终不负观众的期望与等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咖“跨圈”剧集多“挂名”,或只是行业断层下的无奈之举

电影大咖们进军电视圈,是市场变化下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逼迫下的顺势而行。

作者:荼蘼

自2018爱奇艺世界大会以及欢喜传媒的“导演合伙人制”依次曝光电影导演入局网剧后,可谓是给影视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波动。随着网络市场的日渐壮大,早已吸引了不少影视制作公司资本与制作的注入,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大咖们进军网剧市场不过是顺势而行。

电影圈大咖进军电视圈,表面上看来是“自降身价”为电视圈带来一支强心剂,实则却是行业“中年危机”下,剧集填补了这一“断层”。面对网剧市场如此一块大蛋糕,又怎会无动于衷?入局本是好事,但就怕不是为“创作内容”而来,毕竟此前也有不少失败案例。而此次电影咖们集体进军电视圈,到底是诚心而来的“潜心之作”,还是红利下的“商业捞金”,还待观望。

是什么造成了电影大咖们集体进军电视圈?

为何电影大咖们集体进军电视圈,这与他们自身的内在原因和当下影视市场的外在因素密不可分。

其一,高片酬剧集的诱惑不断。前几天关于“崔永元曝出范冰冰阴阳合同”以及就这事件“范冰冰工作室严厉声明”的消息一出,瞬间引起行业人士对这一事件的强烈关注。而此次事件中“范冰冰4天片酬6000万”的消息,又再次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推向舆论浪尖。

近几年来,在粉丝经济疯狂和市场“看脸”的规则下造成明星片酬越来越高的现象已然成为全民皆知的事。虽然流量鲜肉、鲜花们动辄上亿的片酬,在“限薪令”的政策下有所压制,但面对电视圈如此之大的诱惑,电影圈的大咖们会心动也是人之常情。加之好剧本和好导演的加持,更顺势推动了他们入局的步伐。

其二,年龄40+女演员的求生欲。在观众的认知里大部分电影圈的实力派女演员都差不多步入了中年阶段。对于这些常年驻扎在电影圈的中生代女演员来说,能够碰到一个适合自己角色的影片是越来越难,好剧本也是越来越少。而对于中年戏骨“跨年龄层的出演”又会容易出现“演员扮嫩”的不当之说,因此在“饥渴”之时,碰上好剧本又能跨圈何乐而不为。

好比周迅接了《如懿传》、章子怡主演《帝凰业》、而汤唯的电视荧屏首秀则献给了《大明皇妃·孙若微传》等,不过不难发现的是这些电影咖们进军电视圈大多都是以古装剧为荧屏首秀,这大概是因相对于现代剧,古装剧会更接近电影式制作些。

其三,中生代导演的没戏可拍,当下市场流量不够。演员进军电视圈,而导演便入局网剧市场。导演与演员一样都面临着“没戏可拍”的窘境,这或许也是当下电影市场的一大困境。

细数这几年上映的电影中,中生代名导执导的电影里唯有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冯小刚的《芳华》以及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口碑较好;而由张艺谋执导的《长城》以及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却反响平平;包括陆川最近一次执导的电影《九层妖塔》在豆瓣也仅有4.2的评分。

而电影圈又被新生代导演执导的《闪光少女》《唐人街探案2》《无问西东》以及海外片《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看不见的客人》《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等占据了上风。可见中生代导演与演员一样都出现了“中年危机”,而此时的网剧市场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跨圈”的探索,更是一次接近与了解年轻受众的机会和尝试。

拍电影与拍网剧大有区别,入局网剧是观望还是潜心之作?

在多种因素导致电影圈大咖们举步维艰之际,不仅他们看到了网剧市场的红利之大,视频网站也看中了他们“中生代”这个断层期。于是在今年,电影大咖们进军网剧市场进入集体爆发时期。

从目前公布的电影大咖入局网剧的名单中:徐静蕾监制青春科幻剧《同学两亿岁》、黄建新执导海上冒险剧《四海鲸骑》、陈凯歌监制民国悬疑剧《外八行》、冯小刚监制古代权谋剧《剑王朝》、赵薇监制都市爱情剧《谁都渴望遇见你》、陆川执导现代悬疑系列网剧《西部警事》、韩三平监制自传传奇剧《我的朋友叫冠军》以及陈嘉上监制穿越武侠轻喜剧《唐砖》等作品来看,大多都只是挂上了监制之名罢了,持观望态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更不外乎这只是制作方和平台间的一种商业交易。

就像赵薇监制的网剧《谁都渴望遇见你》将会在自己的法国酒庄取景,便不外乎有商业宣传的嫌疑;以及张艺谋签约欢喜传媒,在未来至少六年时间里执导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便能得到1亿5000万股票+1亿创作资金的优厚条件;包括早前说好的斥4亿巨资由王家卫执导的如《纸牌屋》般的超级网剧至今两年都无一点音讯。

面对网剧市场如此一块大蛋糕又怎会无动于衷,入局本是好事,但就怕不是为“创作内容”而来,毕竟没有潜心研究当下网络受众的心理与喜好,没有以一颗“电影心”来制作网剧,也不过是沦为“捞金”后的噱头罢了。加上之前电影导演执导网剧的失败案例尽在眼前。

今年1月9日由话剧名导赖声川执导的网剧《王子富愁记》上线以来却仅有9701万次的播放量。此前还号称要以边拍边播的美剧模式,打造“100集的超级网剧”,如今不仅被压缩成30集,还被网友一路吐槽。

还有管虎执导的悬疑网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虽然网友对镜头的角度和画面质感都大为称赞,但剧情的拖沓以及演员和配音等槽点,让该剧只获得5.2的评分,网播量也扑街,可以算作电影导演拍网剧的经典失败案例。

电影导演跨圈网剧,初入新场地或许会有水土不服,而对于他们入局网剧“首局失利”,与其作品创作模式和风格以及网剧受众观看习惯的不对位存在很大关系。好比赖声川这种渐入佳境、循序渐进的拍摄手法,就不太适合当下生活快节奏、观剧也快节奏的网剧受众。

虽然目前有刘德华监制的金融迷你剧《东方华尔街》豆瓣评分8.3;以及陈正道执导的玄幻爱情剧《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豆瓣评分7.6,截至6月1日的网络播放量高达15.4亿的成功之作。但毕竟失败与成功的例子都太少,还不足以撑起入局必会成功的经验之说,也无法否定他们的入局具有“挂名”的可能性。

电影大咖们进军电视圈,是市场变化下的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逼迫下的顺势而行。原本网剧的精品程度就是“可上可下”,而这便取决于制作方与演员的用心。电影咖们入局网剧市场本就是一次互相成就的“商业与艺术”合作,一个提供资源与平台,一个负责技术与创作。虽然未来还存在很多不定因素,但还是相信这些在电影圈里历经了几十年的“专业人”,呈现的必该是专业水准的精品之作,终不负观众的期望与等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