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十而立小霸王,卷土重来未可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十而立小霸王,卷土重来未可知

小霸王的故事,始于一场模仿。

出乎意料,已经年过30岁的小霸王,突然重回人们的视线。

这一次,出生于1987年,为80后留下无数童年回忆的小霸王,还能进入10后的童年么?

小霸王的故事,始于一场模仿。

1983年,历史上第一台红白机诞生。这款出自日本任天堂的游戏机一经出现,便迅速在全世界创造6000万部的销量。

因为价格昂贵和进口限制等因素,国内的孩子很难接触到游戏机。

很快,国内市场掀起了一股“模仿”浪潮,小霸王是其中一员。

1989年,濒临倒闭的小霸王花了5年的时间,从谷底出发,领跑国内的游戏机赛道。

“小伙伴围在一起,轮流拿着手柄打游戏只求通关。”

1991年6月,“小霸王”的第一则广告在央视亮相,“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洗脑般的流水歌成了时代的注脚。

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则关于小霸王游戏的有奖销售活动广告,国际武打巨星成龙为其代言,再加上200元左右的低廉价格既能享受到上万元电脑的使用感受,又能享受到游戏娱乐功能,小霸王学习机随即成了当年的现象级产品。

1994年,小霸王公司步入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产值达到了10亿元。

有人回忆:“小霸王公司门口等待拉货的车排队都能排一公里,甚至在大年三十凌晨,门口都挤满了等待的司机。”

当时,这款学习机一度占有近80%的市场份额。

“小霸王其乐无穷”的开机音乐跟着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的品牌火遍了大江南北。无数80后晚上睡觉时,手中都舍不得撒开这个游戏伴侣。

当年一手带着小霸王称霸中国的段永平,却在巅峰时选择离开。他带着小霸王留下的烙印,走出了另一段人生故事。

段永平接手小霸王之前,小霸王只是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间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子。

1961年,段永平出生于江西,16岁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技术工程师,抱着那个年代的铁饭碗。1988年,段永平取得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后,选择辞职南下。

1989年,段永平接手了处在倒闭边缘的小霸王,并决定转攻电子游戏机市场。

懂技术、懂经济,又懂营销的段永平,不仅用二三百元的学习机直接替代了高达万元的电脑,还让大家都以买小霸王学习机为豪。

“广告要打在最高的舞台上,让全中国人都看见”、“广告要选择家长最喜欢的偶像,让所有的人都爱看”、“广告要朗朗上口,大家都能传播”。

当时,小霸王年底分红都用成摞的报纸包现金。应聘的求职者接踵而至,工厂规模迅速扩张至3000多人。

只是,外界看到的是小霸王烈火烹油的辉煌,段永平却看不到自己希望。

1995年8月,小霸王还处在市场追捧,用户拥趸的舞台中央,而缔造这一神话的段永平并没有因此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多次提出小霸王股份制改造被集团公司拒绝后,段永平带着6名员工离开小霸王,自主创立步步高。

临走时与集团签下了君子协议:一年内不和小霸王在同行业竞争。

34岁时转战手机领域的段永平,继续创造者传奇,而他的秘籍,依然是营销。

“世界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 “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即使是后来的OPPO和VIVO,这些烙印犹在。

“我从小胸无大志,也没什么理想。不渴望 500 强,也不想打败谁,仅是希望找到别人需要的东西,然后去满足对方,就完了。至于最后能够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并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胸无大志”的段永平就这样从游戏机、学习机,再到智能手机,不断丰富着80后的生活。

段永平的离开,似乎也带走了小霸王的辉煌。之后的22年,小霸王一直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

三十而立的小霸王,决定再一次谷底反弹。

这一次,小霸王不再平价。先与AMD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定制一款AMD独家授权的芯片,又顺应时代浪潮推出VR主机及高端游戏主机,要进军文化教育市场,并如愿激起了80后的一阵情怀杀。

只是,30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了。

当年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新的玩家们所处的游戏环境,已经变了一副光景。

《王者荣耀》的热潮刚刚归于平静,吃鸡又掀起新的浪潮。在网游主导人们休闲时间的当下,小霸王要想在一片红海中抢占市场份额、抓住现在年轻人目光,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此前,小霸王方面曾表示,游戏主机里包含上百款自主设计的游戏,并且用户购买之后不会再产生后续的游戏付费项目。

但外界仍然有很多问题要问:前期的大规模投入以及研发的持续加码,能否带来市场认可?一款主打时代情怀的产品,能否带来独特的游戏体验?此外,其价格是否足具市场竞争力?

时移世易,小霸王能否复制当初的辉煌,还需要时间做出回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十而立小霸王,卷土重来未可知

小霸王的故事,始于一场模仿。

出乎意料,已经年过30岁的小霸王,突然重回人们的视线。

这一次,出生于1987年,为80后留下无数童年回忆的小霸王,还能进入10后的童年么?

小霸王的故事,始于一场模仿。

1983年,历史上第一台红白机诞生。这款出自日本任天堂的游戏机一经出现,便迅速在全世界创造6000万部的销量。

因为价格昂贵和进口限制等因素,国内的孩子很难接触到游戏机。

很快,国内市场掀起了一股“模仿”浪潮,小霸王是其中一员。

1989年,濒临倒闭的小霸王花了5年的时间,从谷底出发,领跑国内的游戏机赛道。

“小伙伴围在一起,轮流拿着手柄打游戏只求通关。”

1991年6月,“小霸王”的第一则广告在央视亮相,“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洗脑般的流水歌成了时代的注脚。

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则关于小霸王游戏的有奖销售活动广告,国际武打巨星成龙为其代言,再加上200元左右的低廉价格既能享受到上万元电脑的使用感受,又能享受到游戏娱乐功能,小霸王学习机随即成了当年的现象级产品。

1994年,小霸王公司步入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产值达到了10亿元。

有人回忆:“小霸王公司门口等待拉货的车排队都能排一公里,甚至在大年三十凌晨,门口都挤满了等待的司机。”

当时,这款学习机一度占有近80%的市场份额。

“小霸王其乐无穷”的开机音乐跟着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的品牌火遍了大江南北。无数80后晚上睡觉时,手中都舍不得撒开这个游戏伴侣。

当年一手带着小霸王称霸中国的段永平,却在巅峰时选择离开。他带着小霸王留下的烙印,走出了另一段人生故事。

段永平接手小霸王之前,小霸王只是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间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子。

1961年,段永平出生于江西,16岁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技术工程师,抱着那个年代的铁饭碗。1988年,段永平取得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后,选择辞职南下。

1989年,段永平接手了处在倒闭边缘的小霸王,并决定转攻电子游戏机市场。

懂技术、懂经济,又懂营销的段永平,不仅用二三百元的学习机直接替代了高达万元的电脑,还让大家都以买小霸王学习机为豪。

“广告要打在最高的舞台上,让全中国人都看见”、“广告要选择家长最喜欢的偶像,让所有的人都爱看”、“广告要朗朗上口,大家都能传播”。

当时,小霸王年底分红都用成摞的报纸包现金。应聘的求职者接踵而至,工厂规模迅速扩张至3000多人。

只是,外界看到的是小霸王烈火烹油的辉煌,段永平却看不到自己希望。

1995年8月,小霸王还处在市场追捧,用户拥趸的舞台中央,而缔造这一神话的段永平并没有因此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多次提出小霸王股份制改造被集团公司拒绝后,段永平带着6名员工离开小霸王,自主创立步步高。

临走时与集团签下了君子协议:一年内不和小霸王在同行业竞争。

34岁时转战手机领域的段永平,继续创造者传奇,而他的秘籍,依然是营销。

“世界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 “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即使是后来的OPPO和VIVO,这些烙印犹在。

“我从小胸无大志,也没什么理想。不渴望 500 强,也不想打败谁,仅是希望找到别人需要的东西,然后去满足对方,就完了。至于最后能够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并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胸无大志”的段永平就这样从游戏机、学习机,再到智能手机,不断丰富着80后的生活。

段永平的离开,似乎也带走了小霸王的辉煌。之后的22年,小霸王一直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

三十而立的小霸王,决定再一次谷底反弹。

这一次,小霸王不再平价。先与AMD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定制一款AMD独家授权的芯片,又顺应时代浪潮推出VR主机及高端游戏主机,要进军文化教育市场,并如愿激起了80后的一阵情怀杀。

只是,30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了。

当年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新的玩家们所处的游戏环境,已经变了一副光景。

《王者荣耀》的热潮刚刚归于平静,吃鸡又掀起新的浪潮。在网游主导人们休闲时间的当下,小霸王要想在一片红海中抢占市场份额、抓住现在年轻人目光,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此前,小霸王方面曾表示,游戏主机里包含上百款自主设计的游戏,并且用户购买之后不会再产生后续的游戏付费项目。

但外界仍然有很多问题要问:前期的大规模投入以及研发的持续加码,能否带来市场认可?一款主打时代情怀的产品,能否带来独特的游戏体验?此外,其价格是否足具市场竞争力?

时移世易,小霸王能否复制当初的辉煌,还需要时间做出回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