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首轮融资就低调路演?天花板下的陆金所或欲速则不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首轮融资就低调路演?天花板下的陆金所或欲速则不达

眼下,监管层对A股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单独上市有限制,而登陆美股又需变更股权架构,陆金所最后只剩H股一条大腿可以抱,但它现在路演是不是太着急了?

互联网金融遭遇寒流的现状下,陆金所低调路演算得上没有脚铐的舞蹈。100亿刺红的美元下,投资者把未来的价值当成现金来看待。资本市场趋之若鹜之下,“互联网金融”上演出了一出一个人唱主角的《变色龙》,陆金所像那个永远戴着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监管层对A股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单独上市有限制,登陆美股又需变更股权架构,最后,只剩H股一条大腿可以抱的陆金所,路演是不是太着急了?

第一急,别里科夫的陆金所戴不起Lending club 的套子

别里科夫是谁呢?千方百计的隐藏自己,给自己套上一个又一个套子,自己欲盖弥彰,反而醒目地暴露在众人的面前。别里科夫的陆金所,在中国戴得起Lending club 的套子吗?从成长性和盈利状况可以说明两个公司商业模式的不同,路演时机的把握上感觉陆金所有点操之过急了。另外,除了监管政策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外,不清晰的盈利模式算是影响投资人的一个最大的瓶颈。

目前,陆金所的盈利模式主要靠担保费和对借款人的上架费。每笔担保服务加收1%到2%的担保费,每笔借款加收2%到3%的“上架费”,都属于交易费范畴。与Lending club盈利模式相比,在向个人投资者收取的服务费和向机构投资者收取的管理费方面,不透明的国内平台不敢轻易试水。值得强调的是,去担保和担保是两种互相排斥的盈利模式,之所以说这两种不能长期共存,根本原因在于对待信用上一个必须全盘认可,一个全盘否定。

从成长性来看,Lending club和陆金所都保持的很强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有区别的。Lending club的增长伴随着模式的改变,从本票模式、银行模式向证券模式层层递进,最后爆发。但在国内,陆金所的增长来源于国内投资渠道过窄,在监管还没有出台的状态下,靠本息保障吸引大部分用户。因此,陆金所在交易规模上属于全球第一,但是这种第一在监管政策出台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里,规模是规模,增长是增长。规模可以给你估值,增长潜力意味着上市后的股价。投资者更愿意的是发行价格后的利润空间,天花板效应下的陆金所,中国的市场是加分项,从担保模式转变到去担保模式的商业模式变化让其打了折扣。

第二急,抢中小微企业的套子?P2P、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银行三国杀

P2P存在的意义是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上,中央默认了P2P的野蛮增长,但没有放任。未来,P2P、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银行围绕中小微企业的借款人必有一场恶战。

首先,阿里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前海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存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在安全性方面,如果企业从银行能快速贷上款为什么还要投P2P呢?在与银行的竞争上,P2P显然没有优势。在信用数据上,没有BAT的实力。因此,对P2P的一个启示就是,深度和银行合作。一般而言,银行有严格的风控和放款流程,中小微要等1~3个月才能拿到贷款,91旺财把银行的优质债权放到P2P平台来卖,既让企业快速拿到贷款,又避免和银行直接冲突。

其次,在P2P发展过程中,小贷公司和P2P抱团取暖只是临时抱佛脚。现在P2P的高利率主要因为较高的风险溢价和刚性成本。从运营成本,国内征信的先天劣势让P2P向O2O方向发展,这让债权的获取成本很高。国内一些平台和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合作,就是牺牲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在风险溢价中,没有信用数据的P2P平台显然先天不足,大量的线下人员让很多平台现在都在亏损之中。

中小微企业是一个蛋糕,在这场三国杀中,银行和对接银行债权的91旺财或会占得优势。与此相反,和担保公司合作的P2P平台有可能被市场淘汰。监管政策还没出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谁赢得中小企业谁就能最终上市。

第三急,征信急不得 路演的陆金所或欲速则不达

大数据不是你想买就能卖的。在央行通过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下列业务,可以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一)审核个人贷款申请的;(二)审核个人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的;(三)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的;(四)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的;(五)受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申请或其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信用状况的。

第十三条,除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之外,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书面授权可以通过在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以及担保申请书中增加相应条款取得。这就是为什么P2P平台没有用户征信数据的缘由,这也是所有P2P未来需要啃掉的骨头。商业银行查询的时候尚有门槛,P2P平台想查询,跟登山一样。如鲠在喉的征信问题是困扰P2P发展的大问题,既咽不下,又吐不出,更急不得。

征信不明可以用靠山,但靠山总有分的时候。从陆金所的业务来看,就是平安融资担保的担保业务网络化。平安集团只是背书,掩盖不了陆金所是用信誉担保吸收资金用于放贷的生意。只要盈收大于坏账,陆金所就能存在下去。哪怕坏账多于盈收,银行的资金池会把这部分坏账消化掉,用新账还旧账。Lending club没有陆金所一样的干爹,所以在资本市场受宠。离了干爹的陆金所,投资者会掏钱认购100亿美元吗?

最后,陆金所低调路演,91金融IPO实施阶段,未来互联网金融在A股上市,还是在H股上市,清晰的商业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问题,完善征信系统,是P2P的“三急”,就是上市急不得。每一个路演都会兜售一种概念,猎豹上市的时候用的是“小奇虎”,lending club上市的时候,包装成一种“一个新类别的资产”,陆金所的上市故事是什么呢?大概YY了三种:“P2P里的平安”,独立上市还得靠干爹吃饭;“孙子公司的逆袭”,这个最对投资人的胃口。“中国的lending club”,投资人对这种最不买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陆金所

2.7k
  • 短期承压不改长期价值,如何正确看待陆金所控股(NYSE LU/06623.HK)年报价值?
  • 陆金所控股2023年业绩快报发布:持续改革,做精做实普惠金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首轮融资就低调路演?天花板下的陆金所或欲速则不达

眼下,监管层对A股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单独上市有限制,而登陆美股又需变更股权架构,陆金所最后只剩H股一条大腿可以抱,但它现在路演是不是太着急了?

互联网金融遭遇寒流的现状下,陆金所低调路演算得上没有脚铐的舞蹈。100亿刺红的美元下,投资者把未来的价值当成现金来看待。资本市场趋之若鹜之下,“互联网金融”上演出了一出一个人唱主角的《变色龙》,陆金所像那个永远戴着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监管层对A股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单独上市有限制,登陆美股又需变更股权架构,最后,只剩H股一条大腿可以抱的陆金所,路演是不是太着急了?

第一急,别里科夫的陆金所戴不起Lending club 的套子

别里科夫是谁呢?千方百计的隐藏自己,给自己套上一个又一个套子,自己欲盖弥彰,反而醒目地暴露在众人的面前。别里科夫的陆金所,在中国戴得起Lending club 的套子吗?从成长性和盈利状况可以说明两个公司商业模式的不同,路演时机的把握上感觉陆金所有点操之过急了。另外,除了监管政策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外,不清晰的盈利模式算是影响投资人的一个最大的瓶颈。

目前,陆金所的盈利模式主要靠担保费和对借款人的上架费。每笔担保服务加收1%到2%的担保费,每笔借款加收2%到3%的“上架费”,都属于交易费范畴。与Lending club盈利模式相比,在向个人投资者收取的服务费和向机构投资者收取的管理费方面,不透明的国内平台不敢轻易试水。值得强调的是,去担保和担保是两种互相排斥的盈利模式,之所以说这两种不能长期共存,根本原因在于对待信用上一个必须全盘认可,一个全盘否定。

从成长性来看,Lending club和陆金所都保持的很强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有区别的。Lending club的增长伴随着模式的改变,从本票模式、银行模式向证券模式层层递进,最后爆发。但在国内,陆金所的增长来源于国内投资渠道过窄,在监管还没有出台的状态下,靠本息保障吸引大部分用户。因此,陆金所在交易规模上属于全球第一,但是这种第一在监管政策出台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里,规模是规模,增长是增长。规模可以给你估值,增长潜力意味着上市后的股价。投资者更愿意的是发行价格后的利润空间,天花板效应下的陆金所,中国的市场是加分项,从担保模式转变到去担保模式的商业模式变化让其打了折扣。

第二急,抢中小微企业的套子?P2P、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银行三国杀

P2P存在的意义是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上,中央默认了P2P的野蛮增长,但没有放任。未来,P2P、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银行围绕中小微企业的借款人必有一场恶战。

首先,阿里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前海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的存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在安全性方面,如果企业从银行能快速贷上款为什么还要投P2P呢?在与银行的竞争上,P2P显然没有优势。在信用数据上,没有BAT的实力。因此,对P2P的一个启示就是,深度和银行合作。一般而言,银行有严格的风控和放款流程,中小微要等1~3个月才能拿到贷款,91旺财把银行的优质债权放到P2P平台来卖,既让企业快速拿到贷款,又避免和银行直接冲突。

其次,在P2P发展过程中,小贷公司和P2P抱团取暖只是临时抱佛脚。现在P2P的高利率主要因为较高的风险溢价和刚性成本。从运营成本,国内征信的先天劣势让P2P向O2O方向发展,这让债权的获取成本很高。国内一些平台和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合作,就是牺牲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在风险溢价中,没有信用数据的P2P平台显然先天不足,大量的线下人员让很多平台现在都在亏损之中。

中小微企业是一个蛋糕,在这场三国杀中,银行和对接银行债权的91旺财或会占得优势。与此相反,和担保公司合作的P2P平台有可能被市场淘汰。监管政策还没出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谁赢得中小企业谁就能最终上市。

第三急,征信急不得 路演的陆金所或欲速则不达

大数据不是你想买就能卖的。在央行通过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下列业务,可以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一)审核个人贷款申请的;(二)审核个人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的;(三)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的;(四)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后风险管理的;(五)受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贷款申请或其作为担保人,需要查询其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信用状况的。

第十三条,除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之外,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书面授权可以通过在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以及担保申请书中增加相应条款取得。这就是为什么P2P平台没有用户征信数据的缘由,这也是所有P2P未来需要啃掉的骨头。商业银行查询的时候尚有门槛,P2P平台想查询,跟登山一样。如鲠在喉的征信问题是困扰P2P发展的大问题,既咽不下,又吐不出,更急不得。

征信不明可以用靠山,但靠山总有分的时候。从陆金所的业务来看,就是平安融资担保的担保业务网络化。平安集团只是背书,掩盖不了陆金所是用信誉担保吸收资金用于放贷的生意。只要盈收大于坏账,陆金所就能存在下去。哪怕坏账多于盈收,银行的资金池会把这部分坏账消化掉,用新账还旧账。Lending club没有陆金所一样的干爹,所以在资本市场受宠。离了干爹的陆金所,投资者会掏钱认购100亿美元吗?

最后,陆金所低调路演,91金融IPO实施阶段,未来互联网金融在A股上市,还是在H股上市,清晰的商业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问题,完善征信系统,是P2P的“三急”,就是上市急不得。每一个路演都会兜售一种概念,猎豹上市的时候用的是“小奇虎”,lending club上市的时候,包装成一种“一个新类别的资产”,陆金所的上市故事是什么呢?大概YY了三种:“P2P里的平安”,独立上市还得靠干爹吃饭;“孙子公司的逆袭”,这个最对投资人的胃口。“中国的lending club”,投资人对这种最不买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