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全勤,一直是汉堡球迷最为骄傲的事,这支球队是唯一从元年开始参加德甲且不降级的。然而5月12日德甲最后一轮,汉堡虽然主场2-1击败了门兴格拉德巴赫,但还是无法阻止他们跌入德乙联赛的命运,55年后首次降级。球迷愤怒不满,向看台投掷烟火,球场混乱不堪,防爆警察出动,比赛被迫暂停……
而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文/ 张 媛媛,编辑/赵 晴、宋 鑫宇
愤怒的烟火
火光冲天,黑烟滚滚,是这个赛季德甲收官战汉堡主场人民公园球场的情景。
在比赛临近结束阶段,尽管汉堡队暂时2-1领先对手门兴格拉德巴赫,但从另一个赛场传来,保级对手沃尔夫斯堡已经在末轮取胜,所以汉堡排名联赛倒数第二,将历史上首次降入德乙,愤怒的汉堡球迷开始往球场内投掷烟火,最终几近失火。
汉堡已经连续四个赛季深陷降级区,曾多次在升降级附加赛中逃出生天,球迷积怨已久。这场胜利就这样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些球迷试图通过烟火来表达来这种出离的愤怒。
比赛现场燃放烟火,也并不是汉堡球迷的独创,在各国联赛里,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球迷们燃放烟火的确经常在转播镜头中见到,有时小打小闹,有时有组织有规模。
陪你看那烟花雨,落在这地球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那场著名的“烟花德比”,国米球员马特拉齐和米兰球员鲁伊·科斯塔并肩看烟花的场景也成为米兰德比史上的经典画面,两种颜色一百年的故事,仿佛都交汇在灿若星河的烟花里。那只是机缘巧合里风云际会时一段美丽的故事,供人感慨。多数时候,所谓烟火,只是气氛娱乐后的一地狼藉和玩脱时找上门的警察。
小烟火大危害
这些烟火,究竟有多高的危险系数呢?
在国外,烟火主要以危险等级分类,从最高级1.1G到最低的1.4G。球迷主要使用的烟筒、闪光弹以及点火棒,属于最低的1.4G。也是市面上常见的消费类烟火,购买渠道开放,很容易得到。
其中,汉堡球迷扔进场内的是一种名为点火棒的烟火。知名烟火生产商向生态圈记者解释:“红色火苗,冒着白烟的是点火棒。点火棒本来是用来点烟花的,火苗的持续时间会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很容易造成火灾,或者可以说它是一种小型的火把。”
球迷使用的另一种烟火名为烟筒,点燃后散发这黑色浓烟,它遮挡视线,引起恐慌。显然无论哪一种烟火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是因为如此,即使是开闭幕式和婚庆用到的燃点更低的冷光烟火,也出现的越来越少了。
2008年北京奥运,这一串大脚印烟花,让人记忆犹新
球迷是如何把烟火带入球场的?
烟花难道不是严禁携带吗。当然是,但是屡禁不止。
在这一点上,各国联赛都是明令禁止球迷携带烟花入场,有的是政府法律法规针对球迷的明令禁止,像2014年俄超由政府出台球迷法令试图整治足球流氓。但更多的只是俱乐部和球场的规定或是当地政府的治安条例,例如2017年英国足球联赛(EFL)下属的72家俱乐部签定条约,对在球场燃放烟火的球迷进行处罚,违者需面临最少三个赛季禁止进入球场的处罚。
所以就算一般客场球迷不知道在别国携带烟花究竟只是违规,还是涉嫌违法,当然他们也许并不关心这个法律维度上的概念,但起码都知道这一行为是被禁止的。
然而不同国家规定的执行力度又非常不同,有像土超联赛或一些小国联赛,规定完全形同虚设的,即使也有像中国这样从交通环节把控携带易燃物的。也会被有此想法的球迷,通过各种手段躲过安检。
另一方面,欧洲许多俱乐部的确实在安检方面做的很差。以西甲为例,所谓安检以目测为主,手检为辅,连我们地铁的力度都及不上,所以如果你想带,主观上是绝对可以实现的。
一名亚泰球迷向生态圈记者表示:“以前我们主场并没有安检,只有巡逻检查的人,但很少能看到烟花,我只在几年前对辽宁时见到过一次。”
开赛前球迷一般都集中在赛前半小时入场,以汉堡俱乐部的人民公园球场为例,最多同时可容纳55000,以15/16赛季的上座率65%计算,将对35750人进行安检,需要每秒完成20人的安检,在半小时内精细的安检在时间上显然并不允许。
如果我们计算诺坎普、伯纳乌、安联球场这样级别球场的可容纳人数和上座率,会是一个更加无法实现的数字,所以哪怕俱乐部一再因此接到罚单,最后都只能咽下去。
在英国或德国顶级联赛的体育场,为了能够立即识别出闹事者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均装有先进的闭路电视设备。
很明显汉堡的球迷们知道并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汉堡和门兴的比赛进行到第87分钟时,汉堡球迷看台上出现了黑色的帷幕,球迷们在黑布后面更换装扮,准备烟花。从换装到面具,并没有留下直接证据。
这些烟花,原本应该是球迷们期望球队保级成功后用来庆祝的
因此我们能经常见到,因为球迷燃放烟火,俱乐部收到各种金额的罚单,但很少能听到球迷因为燃放烟火受到惩处,除非是造成严重骚乱和损失的,这也促使球迷一再有恃无恐。
但对于究竟要咽下去的是多大的苦果,俱乐部也许在心里层面并没有预估。
烟花德比确实经典,但背后买单的还是国际米兰俱乐部
所谓烟花,绚烂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这些烟火可以被定义娱乐气氛,可以称之为对秩序的破坏,可以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违禁品,也可以上升到足球流氓的道德层面,也有人认为是恐怖分子的行为。
这些烟火除了安全隐患之外,同时也并不环保。这也是国内近年来因为PM2.5居高不下,一些地方选择禁止燃放烟火的原因。即便国外这样的顾虑很少,也会由此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说选择烟火是一种相当不环保的庆祝方式。
这个不可控的危险项,显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和意愿,终会逐渐被淘汰。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更有创意的玩法,无论是庆祝还是泄愤。
这些宣泄情绪的产品,正在市场上逐渐初现雏形,南非世界杯就曾推出呜呜祖拉,有声浪又环保。如果你想追求庆祝的视觉效果,无人机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西安就曾尝试无人机做开幕首秀,然而,下面这场千万级招商的无人机表演,却因为设备问题而遭到了各方嘲笑,可见,无人机庆祝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想象一下,汉堡停摆的钟声旁,飞起来自无人机的愤怒和嘲笑……
美丽而绚烂的烟花,就夹在违法与激情的禁区之间,带给我们精彩回忆,也成为了球场的安全隐患。
体育无疑是饱含激情的,但这激情的宣泄,需要一个尺度。死忠球迷是值得赞赏的,但足球流氓又是各个体育场所唾弃的。只有合理把控尺度,合理发挥烟花或无人机的功能,才能让我们更加激情的欣赏到精彩的比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