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海报凝驻光影四十——中外合拍越发“合拍”

海报是“电影的脸庞”。第21届上影节精心策划了“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展”,通过“传承”、“荣耀”等主题的板块,以海报及配套展品,致敬优秀与经典,缅怀大师与前辈,传递自信与力量,激发使命与担当。其中“开拓”板块的海报梳理了中外合拍片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以协作方式参与电影合拍可谓1.0时代。新世纪初,随着一大批香港电影人在CEPA背景下北上以及中外合作大片的涌现,中国合拍片迎来2.0时代。2015年到来的中国电影国际计划和片单战略合作,则促成了中外合拍片的第三次浪潮。

张亚婷 · 评论(0)

  • 《哪吒闹海》(1979)
    取材于《封神演义》,民族气息浓郁,在海外市场深受欢迎。

  • 《少林寺》(1982)
    在河南少林寺实地拍摄,改革开放后首部内地与香港地区合拍的功夫片,国内外市场均引起了巨大反响。
    (海报为埃塞俄比亚版本)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
    中日合拍片,在海外多个国家放映。

  • 《变脸》(1995)
    内地与香港地区合拍,在美国等地创造了票房佳绩。

  • 《英雄》(2002)
    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后首部商业大片,发行到多个国家,尤其在北美市场获得巨大商业成功。

  • 《功夫》(2004)
    中、美合拍,在海外多个国家放映,收获票房佳绩和舆论好评。

  • 《辛亥革命》(2011)
    影片是成龙演出的第100部电影,在北美等地广泛放映。

  • 《一代宗师》(2012)
    内地与香港地区合拍,在美、法等国收获媒体好评和票房佳绩。

  • 《智取威虎山》(3D)(2014)
    内地与香港地区合拍,该片成功使用3D技术,为红色经典文化增添了时代内涵。

  • 《狼图腾》(2014)
    中、法合拍,在海外多国放映,收获票房佳绩和舆论好评。

  • 《山河故人》(2015)
    中、法合拍,在澳大利亚等地制作,成功输出海外多个国家。

  • 《湄公河行动》(2016)
    内地与香港地区合拍,创造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国际化制作的成功范例。

  • 《长城》(2016)
    中、美合拍,总投资超过10亿,开拓了华语大片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 《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
    中、美合拍,为中国元素纪录片的国际制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更多图片报道

评论(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