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解构亚马逊的语音帝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解构亚马逊的语音帝国

500余款Alexa中控设备,4.5万个技能,1.2万款连接设备,在过去4年间,亚马逊已经围绕Alexa发展起了三柄利剑,支撑起了亚马逊庞大的“语音帝国”,其聚合起的势能,使亚马逊构建起了强大的服务壁垒。

智东西 文 | 寓扬

前不久,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在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报告中指出,谷歌智能音箱出货量首次反超亚马逊,一季度谷歌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320万台,而亚马逊Echo系列为250万台。

▲注:数据来自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

一时间在行业引起一阵轰动,似乎谷歌开始在智能语音市场强势反击亚马逊的“老大哥”地位。确实,自2018 CES以来,无论是展会表现、广告宣传、合作伙伴生态,还是智能音箱销量,谷歌都呈现出不俗的发展。

但在智能语音生态上,谷歌要赶超亚马逊仍有很长的路。500余款Alexa中控设备,4.5万个技能,1.2万款连接设备,在过去4年间,亚马逊已经围绕Alexa发展起了三柄利剑,支撑起了亚马逊庞大的“语音帝国”,其聚合起的势能,使亚马逊构建起了强大的服务壁垒,即使没有低价促销策略,依然能带动生态的繁荣。

这种生态繁荣为亚马逊带来了极强的护城河,当Alexa服务广泛进入家家户户的每个智能终端后,用户将会增加对Alexa助手的黏性,进而导致设备商更愿意加入亚马逊朋友圈,在供需之间形成正向循环。与此同时,这种壁垒也将让其他公司(比如谷歌)在综合能力上处于弱势,很难在短期内对亚马逊进行超越。

亚马逊Alexa生态背后的三柄利剑就是:Alexa Voice Service、Alexa Skills Kit、Connected Devices,简单来说就是Alexa中控设备、技能(Skill)以及与连接设备(智能家居设备)。

Alexa生态的演进对我国智能语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年我国智能音箱市场也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巨头之间的价格战已成为常态,然而各家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这“三股力量”仍是关键。

亚马逊Alexa的三柄利剑

2014年秋,亚马逊低调的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最开始只是以99美金的价格向Prime会员出售,在取得不错的销量与反响的情况下,亚马逊开始在2015年夏天开放语音助手Alexa。

▲亚马逊第一代Echo

这一开放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方面开放Alexa语音助手给第三方智能硬件,即Alexa中控产品;一方面发布软件开发工具ASK(Alexa Skil Kit),方便开发者打造语音技能;另一方面为了让Alexa便的更加实用,亚马逊还和Nest、Ecobee、Sensi等智能家居公司一起探索Alexa的智能家居控制,扩展Alexa可以连接的智能设备。

通过我们观察,中控设备、技能(Skill)、连接设备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不同节奏的发展历程,以及爆发阶段,最终三者相辅相成,又进一步促成Alexa生态的大爆发,形成了今天的亚马逊“语音帝国”。

▲Alexa三柄利剑的增长趋势图

在Alexa生态中,率先实现突破的是技能,2017年2月底Alexa就已经拥有超过1万个语音技能了,随后开始进入爆发式发展,内容的丰富无疑推动Alexa进入更多中控设备,而更多设备的涌入,无疑又大大刺激大量开发者的卷入,进入2018年后技能开始爆炸性增长,到今年5月份已经达到4.5万个。

而搭载Alexa的第一批中控设备——典型的就是智能音箱,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刚刚走向市场,在芯片厂商与方案商的推动下,Alexa中控音箱产品在2017年高歌猛进,并形成200多个品牌500多款Alexa产品,也把Echo的销量推倒3000万的体量。

技能的丰富、Alexa中控设备的发展直接推动更多的智能家居设备支持Alexa。相比而言,Alexa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在2017年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并在2018年呈现爆炸式发展,据亚马逊称,目前Alexa可控制来自2000个品牌的1.2万个智能设备。

可以看出内容技能的丰富、Alexa中控设备的增长,最终推动亚马逊智能家居平台的发展,而更多智能家居产品的接入,进一步推动技能以及中控产品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像“滚雪球”一样让Alexa生态产生的势能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今天的语音帝国,并且这一平台仍在快速发展中。

然而,近两年市场仍过多的沉醉在亚马逊Echo突飞猛进的销量,亦或是技能的迅猛发展。但Alexa生态的繁荣正是这三柄利剑正向循环的结果,如果不把这三者放在一起来看,很容易陷入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而探讨Alexa生态的演进,对于我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智能语音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Alexa音箱困局:认证与生存

随着亚马逊Echo的畅销,亚马逊顺势在2016年开放Alexa语音助手,允许第三方音箱以及其他产品接入Alexa,并在亚马逊渠道进行销售。其中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在Alexa中控产品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Alexa中控产品——典型的是智能音箱——是生态繁荣的关键。

谈到Alexa智能音箱就必须谈最早亚马逊在2015年8月推出的开发者预览版Alexa Voice Service,简称AVS,为了保证Alexa产品的体验效果,想要接入Alexa的音箱必须要通过亚马逊的AVS认证。

但是传统的音箱品牌或者工厂并不具备开发智能音箱的能力,这里Alexa音箱的落地有两波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波是芯片厂商,一波是方案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科胜讯最早推出了通过亚马逊AVS认证的芯片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产品的远场语音交互。基于科胜讯的芯片方案,方案商根据不同品牌商的需求,将方案落地到产品中,通过他们的优化、测试,从而推动Alexa产品快速通过认证,进而在市场销售。

一位行业人士此前告诉我们,不通过方案商,90%的产品都很难通过亚马逊AVS认证,可见方案商在产品认证、落地环节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方面代表的企业就是Sugr米唐科技、Linkplay等。

但是他也指出,由于方案商经常同时负责多个产品的认证,往往导致认证缓慢,“经常两三个月下不来”,这也降低了产品的迭代速度。

正是在方案商、芯片商的推动下,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初,第三方Alexa产品——起初最多的是音箱——开始问世,接着随着整个产业链的成熟,产品落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到2017年就有一大波Alexa产品涌现。

据智东西从产业链获悉,目前在Alexa平台,有200多个品牌商约500个Alexa设备涌现,大大推动了Alexa中控设备的数目以及生态的繁荣。

但是据智东西了解,这一波做Alexa智能音箱的企业,只有少数活的不错,比如品牌方的Sonos智能音箱卖到七八十万台,在代工厂商中DOSS、君兰电子出货量也都在50万以上。但是大多数品牌企业并不赚钱。

原因无他,亚马逊有自己的Echo系列产品,并且会在主要节日低价促销自家产品,导致与Echo类似的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此外,尽管国内厂商尽可能将智能音箱的成本压到最低,但是受制于亚马逊平台等渠道费用,价格优势在亚马逊的强势补贴面前也并无优势。

第三方Alexa产品如何避开Echo产品的正面冲突,寻找差异化的空间并获得盈利,又是第三方Alexa产品生存的关键。

此外,蓝牙Alexa产品、带屏Alexa产品也是Alexa生态今年呈现出的两个发力点,来推动语音助手抢占更多硬件入口。

4.5万技能的内容王国

在2015年6月份,亚马逊发布了技能(Skill)开发工具ASK(Alexa Skills Kit),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Alexa平台上开发技能应用。而2016年Alexa技能数量只能算小有规模,进入2017年后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到2018年爆炸式增长来形容。

2016年1月份,Alexa才刚刚拥有135项技能,到同年6月份,短短的5月Alexa技能数目就增加到1000项。而到2016年11月份,这一数字就达到5000项。

进入2017年后,2月底Alexa技能数目就达到1万项,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17年12月,亚马逊Alexa的技能数量已经突破2.7万项,10个月增长1.7万个技能。

进入2018年,Alexa技能增长进一步提速。2018年3月,技能数目为3.4万,但今年5月份,智东西了解到的最新数据已经是4.5万项,2个月增长约1万个技能。

通过与产业链人士沟通我们发现,亚马逊平台的支持、全球化的扩展、Alexa生态的繁荣、以及智能家居的发展都是Alexa技能的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亚马逊平台的支持以及国际化的扩展,亚马逊相继推出不少技能激励计划,比如Alexa Developer Rewards、Alexa技能挑战赛就是重要的两项,推动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Alexa生态的技能开发中。

第二点在于内容付费,也吸引了大量的内容服务商参与到Alexa平台。此外,随着智能家居的繁荣,大量WiFi设备的涌入也为Alexa平台带来大量的技能。

据了解,在Alexa技能平台中,工具类服务仍是核心,占到约一半左右,比如家居控制、通讯、连接服务等,其次是内容类、互动娱乐类等。

随着Alexa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智能家居的繁荣,其技能数目仍会保持快速的发展,而更多内容、服务的涌入,这推动Alexa助手近一步渗入更多设备。

连接设备达到1.2万款

Alexa生态最后一柄利剑便是连接设备——Work With Alexa,随着Echo等Alexa中控设备的大卖,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围绕Alexa生产周边的控制设备,比如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灯、智能窗帘等。

2015年夏天,亚马逊开始同一些智能家居厂商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的测试,如Nest,Ecobee,Sensi等。随着Echo销售的火爆以及亚马逊电商渠道的支持,201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WiFi设备接入到智能家居平台,可以用Alexa中控设备进行连接控制。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Alexa就可以控制超过4000个智能家居设备,而今年5月份,亚马逊在TechHive的一份声明中表示,Alexa已经可以控制来自2000多个品牌的1.2万款智能设备。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支持Alexa的连接设备便呈现迅猛发展。

智东西结合产业链信息粗略估算,深圳就有近百家WiFi模块方案商,至少有五百家厂商围绕Alexa生产周边设备,主要产品就是WiFi类的智能插座、开关等,近一年的出货量就超过3000万。

之所以Alexa的智能家居能够发展的如此迅猛,一方面源于以深圳为代表的众多厂商的涌入,另一方面方案商快速推动小家电产品开发的标准化、流程化,大大降低开发认证门槛。其中代表的WiFi方案商有涂鸦智能、Forrinx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支持Alexa的连接设备越来越多,亚马逊将认证外包给了美国的UL实验室,自身只进行蓝牙、车载设备的认证,这一定程度也提升了WiFi设备的认证速度。

但是在Alexa繁荣的连接设备下,也呈现着危机。这表现在大量的连接设备仍然以小家电为主,比如智能插座、开关、灯等,并且激烈的竞争,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亚马逊平台对这类产品的监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

据产业链人士透露,以WiFi插座为例,2017年WiFi模块的价格一般都在12元左右,而伴随着支持Alexa的WiFi插座的井喷,方案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今年WiFi模块的价格已经降到10元左右。

▲工厂中生产的WiFi模块

随之而来的是电路板(PCBA)价格的下降。原本2017年WiFi插座的电路板产品出厂价的成本在30元左右,但今年很多方案商已经将价格降到了22元左右。

WiFi插座工厂之间进一步竞争,导致多家产品成品出厂价都低于30元,加上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亚马逊平台的抽成,定价8~9美金(约50~60人民币)的WiFi插座已经利润微薄了。并且激烈的成本竞争导致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这又进一步恶化了行业竞争。

对我国语音生态的借鉴

通过对亚马逊Alexa语音帝国背后的这三柄利剑的分析,不难发现任何一个语音平台的繁荣,背后一定是中控设备、技能(内容服务)、连接设备三者的共同发力。

反观我国的智能语音平台,无论是BAT,还是京东、小米、华为等,都只是在某一个点上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离整个生态的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今年是国内智能音箱飞速发展的一年,互联网巨头们都以低价策略掀起了价格战,这一定程度上推动智能音箱销量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内容服务、连接设备上与Alexa生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是智能语音产业链急需补齐的短板。

另外智东西也了解到,随着人们对智能音箱的新鲜感消失后,用户的使用黏性也开始下降,这时就更需要整个生态的培养,依靠多股力量共同推动智能语音产业的发展。

鉴于亚马逊平台许多第三方智能音箱不赚钱的现状,反观国内市场也是如此。一方面巨头采取低价促销的策略,99元、89元的低价已成为常态,这让很多平台的第三方企业难以获得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今年国内智能音箱竞争的加剧,“站队”现象已开始存在,一些互联网巨头开始收紧平台的开放程度,这都不利于智能语音生态的繁荣。

随着今年以智能音箱未代表的主控设备进一步发展,未来连接设备以及智能家居标准也会是语音平台之间竞争的关键,如何保证WiFi产品的品质,保证智能家居品类的丰富,同时又给予生态伙伴足够的利润空间,都将决定平台未来的走向。

此外,如何设置合理的中控设备认证标准、连接设备认证标准,以及蓝牙设备的认证标准,保证认证的效率与产品的迭代速度,对于国内语音平台之间的竞争都至关重要。

结语:用生态构建竞争后盾

Echo音箱销量超3000万,Alexa中控设备达到500款,技能数目达4.5万项,连接设备约1.2万款,亚马逊用3年半的时间,围绕着Alexa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语音帝国。

正是这三柄利剑的存在,亚马逊的语音生态仍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而对于我国的语音平台而言,如何把握好这三柄利剑为平台所用,才能真正聚合生态的力量,构建服务壁垒,从而引领未来的竞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亚马逊

5k
  • 西门子中国与亚马逊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联合创新团队
  • 亚马逊CEO年度股东信:2024年将继续降低服务成本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解构亚马逊的语音帝国

500余款Alexa中控设备,4.5万个技能,1.2万款连接设备,在过去4年间,亚马逊已经围绕Alexa发展起了三柄利剑,支撑起了亚马逊庞大的“语音帝国”,其聚合起的势能,使亚马逊构建起了强大的服务壁垒。

智东西 文 | 寓扬

前不久,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在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报告中指出,谷歌智能音箱出货量首次反超亚马逊,一季度谷歌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320万台,而亚马逊Echo系列为250万台。

▲注:数据来自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

一时间在行业引起一阵轰动,似乎谷歌开始在智能语音市场强势反击亚马逊的“老大哥”地位。确实,自2018 CES以来,无论是展会表现、广告宣传、合作伙伴生态,还是智能音箱销量,谷歌都呈现出不俗的发展。

但在智能语音生态上,谷歌要赶超亚马逊仍有很长的路。500余款Alexa中控设备,4.5万个技能,1.2万款连接设备,在过去4年间,亚马逊已经围绕Alexa发展起了三柄利剑,支撑起了亚马逊庞大的“语音帝国”,其聚合起的势能,使亚马逊构建起了强大的服务壁垒,即使没有低价促销策略,依然能带动生态的繁荣。

这种生态繁荣为亚马逊带来了极强的护城河,当Alexa服务广泛进入家家户户的每个智能终端后,用户将会增加对Alexa助手的黏性,进而导致设备商更愿意加入亚马逊朋友圈,在供需之间形成正向循环。与此同时,这种壁垒也将让其他公司(比如谷歌)在综合能力上处于弱势,很难在短期内对亚马逊进行超越。

亚马逊Alexa生态背后的三柄利剑就是:Alexa Voice Service、Alexa Skills Kit、Connected Devices,简单来说就是Alexa中控设备、技能(Skill)以及与连接设备(智能家居设备)。

Alexa生态的演进对我国智能语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年我国智能音箱市场也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巨头之间的价格战已成为常态,然而各家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这“三股力量”仍是关键。

亚马逊Alexa的三柄利剑

2014年秋,亚马逊低调的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最开始只是以99美金的价格向Prime会员出售,在取得不错的销量与反响的情况下,亚马逊开始在2015年夏天开放语音助手Alexa。

▲亚马逊第一代Echo

这一开放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方面开放Alexa语音助手给第三方智能硬件,即Alexa中控产品;一方面发布软件开发工具ASK(Alexa Skil Kit),方便开发者打造语音技能;另一方面为了让Alexa便的更加实用,亚马逊还和Nest、Ecobee、Sensi等智能家居公司一起探索Alexa的智能家居控制,扩展Alexa可以连接的智能设备。

通过我们观察,中控设备、技能(Skill)、连接设备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不同节奏的发展历程,以及爆发阶段,最终三者相辅相成,又进一步促成Alexa生态的大爆发,形成了今天的亚马逊“语音帝国”。

▲Alexa三柄利剑的增长趋势图

在Alexa生态中,率先实现突破的是技能,2017年2月底Alexa就已经拥有超过1万个语音技能了,随后开始进入爆发式发展,内容的丰富无疑推动Alexa进入更多中控设备,而更多设备的涌入,无疑又大大刺激大量开发者的卷入,进入2018年后技能开始爆炸性增长,到今年5月份已经达到4.5万个。

而搭载Alexa的第一批中控设备——典型的就是智能音箱,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刚刚走向市场,在芯片厂商与方案商的推动下,Alexa中控音箱产品在2017年高歌猛进,并形成200多个品牌500多款Alexa产品,也把Echo的销量推倒3000万的体量。

技能的丰富、Alexa中控设备的发展直接推动更多的智能家居设备支持Alexa。相比而言,Alexa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在2017年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并在2018年呈现爆炸式发展,据亚马逊称,目前Alexa可控制来自2000个品牌的1.2万个智能设备。

可以看出内容技能的丰富、Alexa中控设备的增长,最终推动亚马逊智能家居平台的发展,而更多智能家居产品的接入,进一步推动技能以及中控产品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像“滚雪球”一样让Alexa生态产生的势能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今天的语音帝国,并且这一平台仍在快速发展中。

然而,近两年市场仍过多的沉醉在亚马逊Echo突飞猛进的销量,亦或是技能的迅猛发展。但Alexa生态的繁荣正是这三柄利剑正向循环的结果,如果不把这三者放在一起来看,很容易陷入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而探讨Alexa生态的演进,对于我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智能语音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Alexa音箱困局:认证与生存

随着亚马逊Echo的畅销,亚马逊顺势在2016年开放Alexa语音助手,允许第三方音箱以及其他产品接入Alexa,并在亚马逊渠道进行销售。其中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在Alexa中控产品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Alexa中控产品——典型的是智能音箱——是生态繁荣的关键。

谈到Alexa智能音箱就必须谈最早亚马逊在2015年8月推出的开发者预览版Alexa Voice Service,简称AVS,为了保证Alexa产品的体验效果,想要接入Alexa的音箱必须要通过亚马逊的AVS认证。

但是传统的音箱品牌或者工厂并不具备开发智能音箱的能力,这里Alexa音箱的落地有两波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波是芯片厂商,一波是方案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科胜讯最早推出了通过亚马逊AVS认证的芯片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产品的远场语音交互。基于科胜讯的芯片方案,方案商根据不同品牌商的需求,将方案落地到产品中,通过他们的优化、测试,从而推动Alexa产品快速通过认证,进而在市场销售。

一位行业人士此前告诉我们,不通过方案商,90%的产品都很难通过亚马逊AVS认证,可见方案商在产品认证、落地环节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方面代表的企业就是Sugr米唐科技、Linkplay等。

但是他也指出,由于方案商经常同时负责多个产品的认证,往往导致认证缓慢,“经常两三个月下不来”,这也降低了产品的迭代速度。

正是在方案商、芯片商的推动下,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初,第三方Alexa产品——起初最多的是音箱——开始问世,接着随着整个产业链的成熟,产品落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到2017年就有一大波Alexa产品涌现。

据智东西从产业链获悉,目前在Alexa平台,有200多个品牌商约500个Alexa设备涌现,大大推动了Alexa中控设备的数目以及生态的繁荣。

但是据智东西了解,这一波做Alexa智能音箱的企业,只有少数活的不错,比如品牌方的Sonos智能音箱卖到七八十万台,在代工厂商中DOSS、君兰电子出货量也都在50万以上。但是大多数品牌企业并不赚钱。

原因无他,亚马逊有自己的Echo系列产品,并且会在主要节日低价促销自家产品,导致与Echo类似的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此外,尽管国内厂商尽可能将智能音箱的成本压到最低,但是受制于亚马逊平台等渠道费用,价格优势在亚马逊的强势补贴面前也并无优势。

第三方Alexa产品如何避开Echo产品的正面冲突,寻找差异化的空间并获得盈利,又是第三方Alexa产品生存的关键。

此外,蓝牙Alexa产品、带屏Alexa产品也是Alexa生态今年呈现出的两个发力点,来推动语音助手抢占更多硬件入口。

4.5万技能的内容王国

在2015年6月份,亚马逊发布了技能(Skill)开发工具ASK(Alexa Skills Kit),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Alexa平台上开发技能应用。而2016年Alexa技能数量只能算小有规模,进入2017年后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到2018年爆炸式增长来形容。

2016年1月份,Alexa才刚刚拥有135项技能,到同年6月份,短短的5月Alexa技能数目就增加到1000项。而到2016年11月份,这一数字就达到5000项。

进入2017年后,2月底Alexa技能数目就达到1万项,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到2017年12月,亚马逊Alexa的技能数量已经突破2.7万项,10个月增长1.7万个技能。

进入2018年,Alexa技能增长进一步提速。2018年3月,技能数目为3.4万,但今年5月份,智东西了解到的最新数据已经是4.5万项,2个月增长约1万个技能。

通过与产业链人士沟通我们发现,亚马逊平台的支持、全球化的扩展、Alexa生态的繁荣、以及智能家居的发展都是Alexa技能的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亚马逊平台的支持以及国际化的扩展,亚马逊相继推出不少技能激励计划,比如Alexa Developer Rewards、Alexa技能挑战赛就是重要的两项,推动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Alexa生态的技能开发中。

第二点在于内容付费,也吸引了大量的内容服务商参与到Alexa平台。此外,随着智能家居的繁荣,大量WiFi设备的涌入也为Alexa平台带来大量的技能。

据了解,在Alexa技能平台中,工具类服务仍是核心,占到约一半左右,比如家居控制、通讯、连接服务等,其次是内容类、互动娱乐类等。

随着Alexa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智能家居的繁荣,其技能数目仍会保持快速的发展,而更多内容、服务的涌入,这推动Alexa助手近一步渗入更多设备。

连接设备达到1.2万款

Alexa生态最后一柄利剑便是连接设备——Work With Alexa,随着Echo等Alexa中控设备的大卖,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围绕Alexa生产周边的控制设备,比如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灯、智能窗帘等。

2015年夏天,亚马逊开始同一些智能家居厂商进行智能家居控制的测试,如Nest,Ecobee,Sensi等。随着Echo销售的火爆以及亚马逊电商渠道的支持,201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WiFi设备接入到智能家居平台,可以用Alexa中控设备进行连接控制。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Alexa就可以控制超过4000个智能家居设备,而今年5月份,亚马逊在TechHive的一份声明中表示,Alexa已经可以控制来自2000多个品牌的1.2万款智能设备。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支持Alexa的连接设备便呈现迅猛发展。

智东西结合产业链信息粗略估算,深圳就有近百家WiFi模块方案商,至少有五百家厂商围绕Alexa生产周边设备,主要产品就是WiFi类的智能插座、开关等,近一年的出货量就超过3000万。

之所以Alexa的智能家居能够发展的如此迅猛,一方面源于以深圳为代表的众多厂商的涌入,另一方面方案商快速推动小家电产品开发的标准化、流程化,大大降低开发认证门槛。其中代表的WiFi方案商有涂鸦智能、Forrinx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支持Alexa的连接设备越来越多,亚马逊将认证外包给了美国的UL实验室,自身只进行蓝牙、车载设备的认证,这一定程度也提升了WiFi设备的认证速度。

但是在Alexa繁荣的连接设备下,也呈现着危机。这表现在大量的连接设备仍然以小家电为主,比如智能插座、开关、灯等,并且激烈的竞争,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亚马逊平台对这类产品的监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

据产业链人士透露,以WiFi插座为例,2017年WiFi模块的价格一般都在12元左右,而伴随着支持Alexa的WiFi插座的井喷,方案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今年WiFi模块的价格已经降到10元左右。

▲工厂中生产的WiFi模块

随之而来的是电路板(PCBA)价格的下降。原本2017年WiFi插座的电路板产品出厂价的成本在30元左右,但今年很多方案商已经将价格降到了22元左右。

WiFi插座工厂之间进一步竞争,导致多家产品成品出厂价都低于30元,加上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亚马逊平台的抽成,定价8~9美金(约50~60人民币)的WiFi插座已经利润微薄了。并且激烈的成本竞争导致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这又进一步恶化了行业竞争。

对我国语音生态的借鉴

通过对亚马逊Alexa语音帝国背后的这三柄利剑的分析,不难发现任何一个语音平台的繁荣,背后一定是中控设备、技能(内容服务)、连接设备三者的共同发力。

反观我国的智能语音平台,无论是BAT,还是京东、小米、华为等,都只是在某一个点上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离整个生态的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今年是国内智能音箱飞速发展的一年,互联网巨头们都以低价策略掀起了价格战,这一定程度上推动智能音箱销量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内容服务、连接设备上与Alexa生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是智能语音产业链急需补齐的短板。

另外智东西也了解到,随着人们对智能音箱的新鲜感消失后,用户的使用黏性也开始下降,这时就更需要整个生态的培养,依靠多股力量共同推动智能语音产业的发展。

鉴于亚马逊平台许多第三方智能音箱不赚钱的现状,反观国内市场也是如此。一方面巨头采取低价促销的策略,99元、89元的低价已成为常态,这让很多平台的第三方企业难以获得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今年国内智能音箱竞争的加剧,“站队”现象已开始存在,一些互联网巨头开始收紧平台的开放程度,这都不利于智能语音生态的繁荣。

随着今年以智能音箱未代表的主控设备进一步发展,未来连接设备以及智能家居标准也会是语音平台之间竞争的关键,如何保证WiFi产品的品质,保证智能家居品类的丰富,同时又给予生态伙伴足够的利润空间,都将决定平台未来的走向。

此外,如何设置合理的中控设备认证标准、连接设备认证标准,以及蓝牙设备的认证标准,保证认证的效率与产品的迭代速度,对于国内语音平台之间的竞争都至关重要。

结语:用生态构建竞争后盾

Echo音箱销量超3000万,Alexa中控设备达到500款,技能数目达4.5万项,连接设备约1.2万款,亚马逊用3年半的时间,围绕着Alexa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语音帝国。

正是这三柄利剑的存在,亚马逊的语音生态仍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而对于我国的语音平台而言,如何把握好这三柄利剑为平台所用,才能真正聚合生态的力量,构建服务壁垒,从而引领未来的竞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