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之前饿了一晚上肚子,等到体检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抽血。抽血的时候本来就空腹,还抽了不少血,都怕自己会贫血有没有!我们初中、高中做生物实验的时候,都知道做化验只需要一点点标本样品就够,可是为啥抽血要抽那么多呢?
体检抽血量其实并不“大”
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体检的时候,需要抽血的检验就是血常规、肝功能两项。我们血常规的化验,只需要抽取3~5ml血液;而肝功能化验,需要的血量也只在5ml左右;即使是加上其他的检查,抽血量一般也会维持在2-20毫升左右,最多不会超过50毫升。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即使失去50ml血液,也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检验项目不同,所需化学试剂不同
血液检查中有各种不同的项目,但是针对不同的项目检查,可能需要不同种类的化学试剂、不同种类的检验方法来进行检查。有些检查需要用到血液中的血清,有些可能就要用到血液中的血浆,所以,为了能够做好全方位的检查,需要抽取的血液量就会相对较大。
防止出现失误,需要血液备用
医院的人流量很大,医生的任务比较繁重,同时,各项检测仪器也会频繁使用,虽然机器检测出现失误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为了以防万一,结果出现误差,剩余的血液会作为备用。如果一次只抽一点点血液,对于医生、患者来说即费力,又耽误时间。所以一次性多抽取一些血液,也是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来考虑的。
抽血后如何速止血、不留淤青?
在抽血完毕后,应该立刻松开拳头,并且用棉签、棉球等按压住针孔处,按压的时间要长一点,最好持续3~5分钟。如果在抽血的时候把袖子捋上去了,要记得在抽完血之后把衣袖放下来,这样能帮助止血。
另外,要记得一定不能揉搓针孔处,以免造成局部淤血出现"青紫",同时也不要去触摸穿刺点,以免感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