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福布斯都会公布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因其数据库庞大,跟踪时间长,政商界历来看重,视其为全球商业力量变迁的风向标。
今年榜单前十,中美两国企业包揽前十名。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连续6年蝉联榜单前两名。摩根大通银行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分列第3、4名。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5、美国银行排名第6、富国银行排名第7、苹果排名第8、中国银行排名第9、中国平安排名第10。
去年榜单前十,中国企业只占了四席,今年再添新成员,终于与美国平分秋色。这个新闯入者,就是中国平安。
难怪榜单出来后,有人惊呼:黑马来了,中国平安!以前跻身前十的中国企业都属于银行系统,中国平安这次入局,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平安确乎有点黑马的意味。
但如果你知道中国平安已经连续第十四年入围,稳扎稳打,一步步升上来,又不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意外事件,毋宁说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今年63岁的马明哲,在中国平安三十而立的历史节点上,用这份可圈可点的榜单,彰显中国第一险企的光荣与梦想。路遥知马力。马明哲凭借他的实力、魄力和定力,今天为中国企业再争得一份荣耀。
1、马明哲的实力
《福布斯》评选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其排名是以营业收入、利润、资产和市值的综合评分为依据。那些收入高但利润低,或规模庞大但市值有限的企业,都无法名列前茅,因此,这是一份名副其实的全球企业实力排行榜。
中国平安力压荷兰皇家壳牌、丰田汽车、埃克森美孚、三星电子等豪强,是对其实力最好的确证。
2017年,中国平安营业收入达人民币8908.82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人民币999.78亿元,同比增长38.2%;公司总资产超6.4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体量增大意味着增速放缓,很多大企业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马明哲的厉害之处,就在他让巨头平安也能像创业公司一样跑步前进。
2017年平安的股价大幅上涨,A股涨了101.4%,H股涨了114.1%,市值突破1.2万亿,居全球保险集团第一位。市场投资者的信任,让本来就实力不俗的马明哲更是如虎添翼。
2、马明哲的魄力
我们看一个企业家有没有魄力,重要的不是看他对其他企业做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对自己的企业做了什么。
马明哲的魄力就在于,最近几年,平安的基本面明明很好,2015年、2016年、2017年在“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分别排32、20、16,但就是在看似最高枕无忧的关口,马明哲还是选择自我革命,强力推进“金融+科技”战略,并孵育出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医保科技、陆金所等多家独角兽。
其中,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医保科技估值分别达到74亿美元、88亿美元,平安好医生更是在5月份成功上市,近期迎来三连涨的小高潮,花旗、摩通不约而同发布报告,力推这只独角兽。
一边稳稳地驾驭着传统老牌险企,另一边为它注入科技创新的硅谷基因,在本来就宽广的大道又开辟了无数条通往未来的分支,这就是马明哲的魄力。
3、马明哲的定力
过去三十年,很多企业销声匿迹,但平安却是一棵常青树,得益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国际化的公司治理,经住历史的风浪,一路向前。
从1988年深圳蛇口的小企业,到如今全球保险界巨擘,过去15年平安的总资产、净利润更是实现惊人的近30%增长率,掌舵人马明哲的定力,由此可见一般。
曾有人问马明哲,平安有数十家子公司,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种业务,“你只有两只手,怎么忙得过来?”马明哲回答说:“我两只手都是空的。我只是站在他们背后,思考公司明年、后年的战略方向,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把精力聚焦在今天,平安就没有明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