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A股目前及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的走势?我以为,从回顾1944年以来美元周期与股市的影响之经验类推入手,以人民币国际化视角分析股市可能的走向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美元国际化的启示
首先,从自研美元指数看,1944年以来,在1971年形成了第一个顶点,然后在1980年形成了第一个底点。事实上,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价格飙升,一直持续到了1980年,而在这10年期间美国通货膨胀、失业率高企,是严重滞涨期。股市可想而知,道指年均收盘指数从70年884涨至80年891,十年间最高975、最低759,这样的股市当然是差的。其次。1980年起伴随着里根新政与技术创新的推进下,美元见底并展开了长达20年的牛市,最终在2001年“9.11”事件那年见顶。而道指从1980年起上涨至2000年见顶,比美元见顶早一年,道指年均收盘指数从1980年的890上涨至约10800,这涨幅应该不小。最后,2001年起美元又展开第二轮贬值周期,目前看第二个底点的底部构建已处于后期。这期间美国经济又处于调整期,但通胀、失业情况要明显好过1971-1980年的那轮调整。同时,道指年均收盘指数也从2001年的约10800上涨至2014年的约16780。这样的幅度也是明显好过1971-1980年期间股市的表现。
为什么同样的美元贬值周期,对股市的影响会这样不同?我以为,关键差别在于美元国际化状态不同。
具体来说,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正式展开美元国际化进程,由于美元霸权处于纸币信用体系之下的建设期,加之美元回流等关键机制也要完善,这一期间美国自身问题还有相当部分需要自身消化,经济民生动荡,股市低迷是很正常的结果。而2001年至今的这轮贬值周期是建立在完善、成熟的美元霸权体系之下的,许多国内麻烦可以较好的通过货币这种形式向国外输出加以解决,同时恰当的战略运用也不时为美国在需要时补充大量的美元流动性,经济、股市的表现,如果不说好的话,但肯定是不会比1971-1980年期间烂。
人民币国际化与A股走势
纵观建国以来美元兑人民币走势,1970年前长期保持稳定。1970年后开始进入明显升值周期,并在1979年左右形成了第一个顶点。1979-1994年期间以贬值为主趋势。1994年伴随着汇改启动,期间2005年是升值步入加速期,1994年算起已持续升值20年。从本人的观察来看,目前人民币正在形成第二个顶点过程之中。考虑到人民币国际化是目前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本轮升值所形成的顶点很可能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启点,其地位相当于1971年时的美元。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与1971年开始美元国际化相比,目前开展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很大的劣势。坦率的说,尽管有改革红利与技术创新等有利因素,但考虑到中国经过多年的泡沫经济发展,各类经济社会矛盾处于积累期,经济周期顶部特征明显,加之人口等不利因素开始显现,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旅绝对不会是一路坦途。特别重要的是,因为没有一个成熟、可靠的人民币信誉担保与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投放能力之下,从经济周期与汇率的顶部往下走的过程中实现与美元脱钩,并且为人民币体系完成找锚、建锚的任务。客观的说,这些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风险水平是不低的,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
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失败了,这意味着什么?人民币会出现超预期、非可控型贬值,将导致多年超发的货币无法顺利向境外转移,却在境内开始泛滥显性化,经济结构调整难以推进,中国产品受到贸易壁垒、TPP协定围剿等不利影响,在海外丧失成本优势,在一次漫长的产能过剩危机中经济走向长期萧条。如果能够经历风雨,最终顺利实现国际化已属成功,但以美元国际化的先例来看,期间必然也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任何的投资决策都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就本人的看法而言,不管人民币国际化成功或者失败,未来中国经济调整期间所体现出的特点可能更多的与1971-1980年的美元贬值周期所体现出的特点相类似,至少目前绝不能排除。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道指在1971-1980年表现就是一种范例,牛市从何而来?特别是对于那种认为未来十年会复制美国1980年至2000年牛市的观点,本人更加不会认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