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短期来看,余额宝的收益率,可能仍将处于4%以下区间,同期的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超越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并持续分流余额宝等规模庞大货币基金份额。

最近大家可能都发现了,余额宝的收益率正在不断走低,目前已经进入3%收益率的时代。

很多小伙伴都云里雾里的,不禁想问,余额宝收益率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收益率是由金融市场决定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先说决定性因素—金融市场。说的小白一点,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低,与当前金融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高度相关。如果金融市场资金面在一定时期,持续紧张,那么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会持续走高。

原理在于利率的市场定价。如果资金面紧张了,作为资金的需求方,必然会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现金货币拆借,借钱是要给利息的,如果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都缺钱,那么当然是资金供不应求,按照竞价规则来讲,谁更迫切一点需要钱,就要多花点成本,给更高的利率。高价者先得,这是定价规则。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将持续走高,直到达到一个资金面平衡的状况,

那么反过来说,就是现在的情况,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是说那些平时经常在资金市场进行拆借的金融机构等主体,现在不差钱了。资金面不紧张了,宽松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借钱的人少人了,资金供过于求了,按照金融市场定价规则,收益率就要下行,以寻找买家,也就是资金需求方。

可以形象的说,余额宝4%的收益率,对应的就是资金需求方4%的融资成本,那么现在既然不差钱,或者还能以更低的利率融到钱,那么4%的成本就太高了,必须不断降低,以达到这些资金需求主体认为合适的价码,从而促成交易,实现货币基金的使命。

这也是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那么,为啥这些资金需求方不差钱了呢?

我们还记得央行在4月25日,实施了一次定向降准,释放了几千亿的流动性,用于金融机构偿还MLF,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的资金面紧张问题。

而就在6月1日,央行又发布重磅政策,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这个政策听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很好理解,中期借贷便利,就是说央行可以允许商业银行将自己的高流动性信用等级高的,比如国债,央行票据,AAA级公司信用债等作为担保品,向央行进行质押,换取货币现金。

这个新政,就扩大了这个可以质押的范围,新增的担保品主要包括:一是不低于AA级的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二是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三是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这就是说,不仅仅是国债,其他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也能质押,这就让那些手握巨大数额等级相对较低债券的银行,可以将其质押,换取央行提供的货币现金。

特别注意一点,央行通过MLF输送给金融机构的现金,借款利率只有2.5%!

看到这儿,您就不难理解,为啥金融机构都不从货币基金借钱了吧。有更低的借贷利率,为啥我要选择更高的?

从这些角度来看,余额宝的收益率下滑,确实与当前货币市场资金面宽松有直接关系。

其实,从央行的角度上来讲,作为货币的大管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当然要考虑一个合适的市场利率,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如果市场上利率太高,特别是金融机构获取基础货币的成本太高,将直接导致贷款利率上行,提升了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当然是对经济不利的。

央行一直强调推进利率市场化,就是让市场来给利率定价,余额宝收益率降低,也正是利率市场化定价的结果。

除此之外,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强力推动的金融风险防控,也是货币基金,特别是余额宝收益率下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余额宝最近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动作,包括此前一直不断降低的购买额度,余额宝新接入两只货币基金,限制余额宝每日提现额度等等,这每一步,都是倾向于降低余额宝作为万亿资产集中于一的货币基金的风险。

资金的过度集中,特别是聚集于一只货币基金,监管认为,这可能存在很高的风险,所以在监管的压力下,余额宝进行了调整。

据媒体报道,余额宝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现金资产从56.65%升至61.03%。而债券投资的占比例却少了3.2%。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余额宝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挤兑风险,为了适应监管要求,防范资金过度集中可能酝酿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主动持有现金,降低债券投资来应对。持有现金增多,当然能提升货币支付能力,预防恐慌挤兑,降低了风险,但同样降低了收益率,因为本来这部分现金用来买债券的话,可能获得更高收益。

由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短期与资金面松紧程度高度相关,中长期与央行的货币政策高度相关,而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货币基金收益率上行或者下行都是正常的。

短期来看,余额宝的收益率,可能仍将处于4%以下区间,同期的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超越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并持续分流余额宝等规模庞大货币基金份额。

从中长期来看,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或将受到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浮动,但波动范围将进一步缩小,整体收益率趋势或将仍有下行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短期来看,余额宝的收益率,可能仍将处于4%以下区间,同期的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超越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并持续分流余额宝等规模庞大货币基金份额。

最近大家可能都发现了,余额宝的收益率正在不断走低,目前已经进入3%收益率的时代。

很多小伙伴都云里雾里的,不禁想问,余额宝收益率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收益率是由金融市场决定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先说决定性因素—金融市场。说的小白一点,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低,与当前金融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高度相关。如果金融市场资金面在一定时期,持续紧张,那么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会持续走高。

原理在于利率的市场定价。如果资金面紧张了,作为资金的需求方,必然会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现金货币拆借,借钱是要给利息的,如果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都缺钱,那么当然是资金供不应求,按照竞价规则来讲,谁更迫切一点需要钱,就要多花点成本,给更高的利率。高价者先得,这是定价规则。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将持续走高,直到达到一个资金面平衡的状况,

那么反过来说,就是现在的情况,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就是说那些平时经常在资金市场进行拆借的金融机构等主体,现在不差钱了。资金面不紧张了,宽松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借钱的人少人了,资金供过于求了,按照金融市场定价规则,收益率就要下行,以寻找买家,也就是资金需求方。

可以形象的说,余额宝4%的收益率,对应的就是资金需求方4%的融资成本,那么现在既然不差钱,或者还能以更低的利率融到钱,那么4%的成本就太高了,必须不断降低,以达到这些资金需求主体认为合适的价码,从而促成交易,实现货币基金的使命。

这也是余额宝收益率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那么,为啥这些资金需求方不差钱了呢?

我们还记得央行在4月25日,实施了一次定向降准,释放了几千亿的流动性,用于金融机构偿还MLF,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的资金面紧张问题。

而就在6月1日,央行又发布重磅政策,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这个政策听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很好理解,中期借贷便利,就是说央行可以允许商业银行将自己的高流动性信用等级高的,比如国债,央行票据,AAA级公司信用债等作为担保品,向央行进行质押,换取货币现金。

这个新政,就扩大了这个可以质押的范围,新增的担保品主要包括:一是不低于AA级的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二是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三是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这就是说,不仅仅是国债,其他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也能质押,这就让那些手握巨大数额等级相对较低债券的银行,可以将其质押,换取央行提供的货币现金。

特别注意一点,央行通过MLF输送给金融机构的现金,借款利率只有2.5%!

看到这儿,您就不难理解,为啥金融机构都不从货币基金借钱了吧。有更低的借贷利率,为啥我要选择更高的?

从这些角度来看,余额宝的收益率下滑,确实与当前货币市场资金面宽松有直接关系。

其实,从央行的角度上来讲,作为货币的大管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当然要考虑一个合适的市场利率,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如果市场上利率太高,特别是金融机构获取基础货币的成本太高,将直接导致贷款利率上行,提升了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当然是对经济不利的。

央行一直强调推进利率市场化,就是让市场来给利率定价,余额宝收益率降低,也正是利率市场化定价的结果。

除此之外,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强力推动的金融风险防控,也是货币基金,特别是余额宝收益率下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余额宝最近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动作,包括此前一直不断降低的购买额度,余额宝新接入两只货币基金,限制余额宝每日提现额度等等,这每一步,都是倾向于降低余额宝作为万亿资产集中于一的货币基金的风险。

资金的过度集中,特别是聚集于一只货币基金,监管认为,这可能存在很高的风险,所以在监管的压力下,余额宝进行了调整。

据媒体报道,余额宝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现金资产从56.65%升至61.03%。而债券投资的占比例却少了3.2%。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余额宝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挤兑风险,为了适应监管要求,防范资金过度集中可能酝酿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主动持有现金,降低债券投资来应对。持有现金增多,当然能提升货币支付能力,预防恐慌挤兑,降低了风险,但同样降低了收益率,因为本来这部分现金用来买债券的话,可能获得更高收益。

由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短期与资金面松紧程度高度相关,中长期与央行的货币政策高度相关,而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货币基金收益率上行或者下行都是正常的。

短期来看,余额宝的收益率,可能仍将处于4%以下区间,同期的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超越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并持续分流余额宝等规模庞大货币基金份额。

从中长期来看,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或将受到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浮动,但波动范围将进一步缩小,整体收益率趋势或将仍有下行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