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唐人宫乐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簪花仕女图》
《捣练图》
等一系列传世唐风画作里的人物
都变成萌萌哒的大胖脸
《簪花仕女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如果在5·20这一天
把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配上“哥的胸肌”
如果在结束北漂生活后重新找回自我
并用画笔把自己的《北京女子图鉴》
分享给同样漂泊奋斗中的人们
……
这将是怎样一幅画面?
以上这些作品的创作者
叫“焦响乐”
一位你可能不知道其人是谁
却多半看过她作品的画师
焦响乐
唐风萌胖儿的诞生
近些年以漫画形式
对建立在中国古代画作
和传统题材基础上的再创作层出不穷
有穿越、COS、萌系……
@古书画复制人王赫 作品
插画师@阿尨along作品
萌萌喜庆的胖脸吉祥
细致入微的器物考证
焦响乐很显然属于
“超萌考据”的行列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玉环骑马马不支
黛玉骑马马不知
唐代女人的形象
衣着华美,长衣飘飘
体态丰厚,面颊圆润
不美?不萌?不动人?
在推出这套让人广泛熟知的大唐系列之前
她在《狸叔steven》中
那群仰着头,用鼻子看人的玉兔和嫦娥形象
便能看到以传统文化题材元素相关的创作
“我一直对中国风的东西很感兴趣,也渐渐尝试着找到自己的风格并创作,如果通过自己的画能让大家对传统的题材感兴趣,那是最好不过了。”
而对于像《唐人宫乐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到《捣练图》
等一系列唐风萌胖人物的漫画创作
焦响乐说灵感来源于自己的老公
因为老公胖到没脖子,自己又比较喜欢圆的可爱的造型,所以就画出来这个形象
考证、“伍仁”
画传统元素题材的漫画
既要满足画面轻松、好玩
又要对从人物的服饰、妆容
到各种器物的使用、造型有相对严谨的考证
我们看那些传世的唐代画作因为年代原因
很多细节变得模糊不清
这也让焦响乐在创作时遇到了不小的难度
“找参考书、上网看相关信息——搜寻唐代的历史风俗文化,与博物馆联系求证。其实很多画的也不是很准确,是以自己的理解再重新演绎的。”
除了自己学习
微博中每幅作品下面
众多大牛的改进留言也让焦响乐收获颇丰
“网友的留言对我帮助很大,很多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都是他们帮我改进的,他们都好厉害!”
以传统画作为基础进行创作
需要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再创作的过程
画面上每个人物肢体、表情所呈现的状态
以及背后的历史背景
均需画师吃透后
再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甚至是眼神进行表达
“初期并没有太多思考,越画越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识构架的不足,画面很多地方都是有历史背景的,现在会比较注意这些。”
有考证、当然也有好玩的地方
比如《唐人宫乐图》和《簪花仕女图》中那几只小狗
被焦响乐用“伍仁”替代了
“会在有些画里加一只兔子,打破一下古画沉闷的气氛,后来兔子的人气反而很高,就变成固定串场了,起名叫‘伍仁’。”
放大看一看
下面这两位就是“伍仁”了
不知道和五仁月饼有没有什么关系……
画画的初心
最初画宫乐图
焦响乐用了一个月时间
现在根据画面人物的多少
基本上以几星期作为画时单位
“最费劲的还是打草稿安排画面的时候……不提前构思好的话,画面就会很乱,还是要安排得当。”
焦响乐说自己是个死宅
当遇到没灵感下不去笔的时候
她选择看大师们的作品找灵感
现在很多自由画师
有时为了满足甲方需要
或观者的喜好会对自己风格作出一些改变
但焦响乐觉得,画画还是要有一定的坚持
且不要背离自己的初心
“画画的初心应该是取悦自己,自己画开心了其实最重要,取悦他人是其次,做出变化也是在绘画途中慢慢改变的,不会因为别人一句不喜欢我就马上改变我自己的风格。我的风格肯定也有人不喜欢,这个都很正常,我还是会做自己。”
其实观察焦响乐近期唐诗系列的作品
你会发现她对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愈来愈纯熟
让原本难懂的东西一下子生动起来
甚至周董的胸肌也被拿来作梗
“与其说借助传统表达当代,只是单纯觉得传统的东西如果能用现代的方式表达会更有趣一些。跟现代结合一下,会比较好理解让人接受。我现在也尝试在里面加入固定的角色——胖脸吉祥和那只永远也看不到正脸的兔子伍仁,让大家期待两人会有什么新的互动和表现。”
相比现在年轻人普遍的浮躁
通过与焦响乐的一问一答
你能够感觉到这位画师的沉稳
没有什么过于不切实际的目标
脚踏实地
不装
“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关于唐人审美这个问题,我还需要再学习学习再来回答。”
焦响乐曾在微博上晒出过一组
根据她“北漂”经历改编的漫画
她说年轻时谁都会很迷茫
关键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而画画就是她喜欢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可以专心画自己想画的内容
她说最想画故事漫画
一幅幅看似不动的画面
透过去
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交响乐般的大唐
好像就在眼前
▽横屏欣赏效果更佳▽
《节日》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