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国贸三期顶楼停机坪启用 每年2000元就能享受直升机救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国贸三期顶楼停机坪启用 每年2000元就能享受直升机救援

位于国贸三期顶层的北京最高直升机停机坪启用,目前120正在与保险公司洽谈,争取能在今年内推出航空救援险。考虑普通市民的实际需求以及承受能力,保费金额将控制在每年2000元以内的“亲民价”。

图片来源:东方IC

1月6日,一架用于120航空医疗救援的贝尔429型直升机降落在330米高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顶层停机坪,这标志着北京城区内最高直升机停机坪的正式启用。

飞机接到命令后从北五环外的黄港村装机起飞,直到降落在国贸指定点,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此次京城制高点的“首飞”任务,意味着北京第一高楼急救航空通道从此打通。

美麟通航公司CEO何驰告诉界面新闻,直升机在应急救助方面具有地面车辆替代不了的作用。国内需求不断增长,技术也逐渐得到保障,但是“谁买单”的问题成为制约该项目的节点。

“目前来讲,国内主要依靠保险、慈善以及国家补贴维持这些公共服务。”何驰说,随着需求不断增加,技术改进以及制度更加完善,民用直升机将会迎来形式的改变,满足未来更多人的日常需求。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对北京晨报透露,目前120正在与保险公司洽谈,争取能在今年内推出航空救援险。考虑普通市民的实际需求以及承受能力,保费金额将控制在每年2000元以内的“亲民价”。

德国建立起世界最发达的救援网络,主要得益于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德国空中救援(DRF)每年的救援航班数量约四万左右,救援资金约25%来自捐献,2007年获得30万名赞助人的赞助,包括17万名个人、13万个家庭以及1.5万个社会组织。

这条北京第一高楼急救航空通道由120北京急救中心、华彬天星通航、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方合作开辟。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凭借优势地理条件,将承担国贸大厦及周边的航空医疗救援任务。北京急救中心今后将提供直升机上的急救设备和急救医护人员,华彬天星通航负责涉及飞机的机师、航线、直升机托管养护等。

“此次直升机降落国贸对于低空空域改革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何驰告诉界面新闻,“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满足市场需求将逐步允许民用直升机起降。”

何驰认为,此次航飞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军方和民航的相互支持,“能在三环内这样的位置着陆一架民用直升机反映出各方意识的改变与合作努力”。尽管目前民航低空飞行主要服务于应急救援,但何驰觉得,“前期民生运营印证其可行性,将为以后立体交通服务打下基础”。

据《北京晨报》报道,在此次首航启用之前,所有急救人员和机组人员都在北京密云接受了“双向培训”:一方面,急救医生教飞行员基本的急救技能;另一方面,急救医生也要接受机上的实际操作。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称,“该项目一年前就开始做了,每位机务人员要完成50学时的课程,拿到急救员证书才能上岗。”

国外早已开启直升机救援的先河。197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使用直升飞机抢救运送伤员。后来民间的美国救生直升机也在迅速增加,包括大型医院配备的直升机、大企业拥有的飞机、私人飞机等。1990年,美国拥有救生直升机的医院就已达到200个,而且以平均每年15个的速率不断递增。

据了解,此次120急救所使用的机型为贝尔429型直升机,紧急救援时可降落在国贸大厦330米顶层停机坪运送伤病人员。2014年8月14日,该飞机曾运送病人平稳降落安贞医院旁,完成急救任务。

从2012年开始,北京周边也开始了航空救援演习,加大了空中救援的力度。就在几天前,一名女游客在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摔伤,导致下肢骨折并暂时昏迷,999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后派出医疗直升机,救援队在20分钟后到达现场,对伤者进行简单治疗后将其抬上飞机送往附近医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国贸三期顶楼停机坪启用 每年2000元就能享受直升机救援

位于国贸三期顶层的北京最高直升机停机坪启用,目前120正在与保险公司洽谈,争取能在今年内推出航空救援险。考虑普通市民的实际需求以及承受能力,保费金额将控制在每年2000元以内的“亲民价”。

图片来源:东方IC

1月6日,一架用于120航空医疗救援的贝尔429型直升机降落在330米高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顶层停机坪,这标志着北京城区内最高直升机停机坪的正式启用。

飞机接到命令后从北五环外的黄港村装机起飞,直到降落在国贸指定点,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此次京城制高点的“首飞”任务,意味着北京第一高楼急救航空通道从此打通。

美麟通航公司CEO何驰告诉界面新闻,直升机在应急救助方面具有地面车辆替代不了的作用。国内需求不断增长,技术也逐渐得到保障,但是“谁买单”的问题成为制约该项目的节点。

“目前来讲,国内主要依靠保险、慈善以及国家补贴维持这些公共服务。”何驰说,随着需求不断增加,技术改进以及制度更加完善,民用直升机将会迎来形式的改变,满足未来更多人的日常需求。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对北京晨报透露,目前120正在与保险公司洽谈,争取能在今年内推出航空救援险。考虑普通市民的实际需求以及承受能力,保费金额将控制在每年2000元以内的“亲民价”。

德国建立起世界最发达的救援网络,主要得益于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德国空中救援(DRF)每年的救援航班数量约四万左右,救援资金约25%来自捐献,2007年获得30万名赞助人的赞助,包括17万名个人、13万个家庭以及1.5万个社会组织。

这条北京第一高楼急救航空通道由120北京急救中心、华彬天星通航、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方合作开辟。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凭借优势地理条件,将承担国贸大厦及周边的航空医疗救援任务。北京急救中心今后将提供直升机上的急救设备和急救医护人员,华彬天星通航负责涉及飞机的机师、航线、直升机托管养护等。

“此次直升机降落国贸对于低空空域改革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何驰告诉界面新闻,“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满足市场需求将逐步允许民用直升机起降。”

何驰认为,此次航飞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军方和民航的相互支持,“能在三环内这样的位置着陆一架民用直升机反映出各方意识的改变与合作努力”。尽管目前民航低空飞行主要服务于应急救援,但何驰觉得,“前期民生运营印证其可行性,将为以后立体交通服务打下基础”。

据《北京晨报》报道,在此次首航启用之前,所有急救人员和机组人员都在北京密云接受了“双向培训”:一方面,急救医生教飞行员基本的急救技能;另一方面,急救医生也要接受机上的实际操作。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称,“该项目一年前就开始做了,每位机务人员要完成50学时的课程,拿到急救员证书才能上岗。”

国外早已开启直升机救援的先河。197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使用直升飞机抢救运送伤员。后来民间的美国救生直升机也在迅速增加,包括大型医院配备的直升机、大企业拥有的飞机、私人飞机等。1990年,美国拥有救生直升机的医院就已达到200个,而且以平均每年15个的速率不断递增。

据了解,此次120急救所使用的机型为贝尔429型直升机,紧急救援时可降落在国贸大厦330米顶层停机坪运送伤病人员。2014年8月14日,该飞机曾运送病人平稳降落安贞医院旁,完成急救任务。

从2012年开始,北京周边也开始了航空救援演习,加大了空中救援的力度。就在几天前,一名女游客在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摔伤,导致下肢骨折并暂时昏迷,999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后派出医疗直升机,救援队在20分钟后到达现场,对伤者进行简单治疗后将其抬上飞机送往附近医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