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YouTube广告投放安全问题再现 虚假医疗视频也加上了贴片广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YouTube广告投放安全问题再现 虚假医疗视频也加上了贴片广告

即使在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谷歌进行程序化购买,也不能有效识别投放的媒介内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广告效果。

今年5月和6月,丰田、梅赛德斯奔驰、开发平台Wix、Lemonade保险、SAATVA床垫等公司赫然发现,自家的品牌广告,被投放在令人反感的YouTube视频中。

这些视频是共同特点是涉及不科学的医疗概念。视频声称,艾滋病毒(HIV)不会导致艾滋病,并且必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毒,比病毒本身更危险。这些虚假的“科普”视频传播了错误的医疗观念,很可能会对观众造成危险的健康后果。

事实上,关于谷歌以及旗下YouTube程序化购买带来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品牌投放数字广告的困扰。

早在2017年初,谷歌就爆发过一次颇为麻烦的“广告门”事件——奔驰、迪士尼和《卫报》的广告内容,出现在极端组织ISIS和纳粹支持者的YouTube视频中。这些广告主都是通过谷歌广告程序化购买平台DoubleClick AdX投放的。

而《纽约时报》调查发现,至少有100家广告主的品牌信息,被投放在了涉及恐怖组织宣传、虚假新闻等负面内容中。随后,包括沃尔玛、星巴克、百事可乐、奔驰、大众、《卫报》、麦当劳、奥迪等在内超过250个品牌,对谷歌进行了抵制——暂停在YouTube上投放广告。

谷歌的欧洲负责人Matt Brittin曾经解释称,每分钟都会有400小时的用户生成内容上传到YouTube,每天都会有数千网站加入到谷歌的广告联盟,辨别安全的广告投放环境会很困难。更何况,谷歌不想在这一过程中限制言论自由。

但谷歌也在寻求更积极的解决方案。谷歌称将会用更多的人手和技术,仔细审查有问题的广告内容。2017年底,YouTube首席执行官Susan Wojcicki表示,到当年为止,该平台将有总共1万名员工手动审查内容。

品牌们的不信任并没有被彻底消除。这引发的广告行业更深层次的焦虑是:即使在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谷歌进行程序化购买,也不能有效识别投放的媒介内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广告效果。在追求技术的同时,消费者是否真的能够被“精准”打动?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界面营销频道微信公众号“看你卖”(kannimai)。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YouTube

1.8k
  • 马斯克旗下X据悉下周将推出智能电视APP,外形模仿YouTube电视
  • “YouTube第一网红”MrBeast计划未来数月开设抖音等中国社交平台账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YouTube广告投放安全问题再现 虚假医疗视频也加上了贴片广告

即使在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谷歌进行程序化购买,也不能有效识别投放的媒介内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广告效果。

今年5月和6月,丰田、梅赛德斯奔驰、开发平台Wix、Lemonade保险、SAATVA床垫等公司赫然发现,自家的品牌广告,被投放在令人反感的YouTube视频中。

这些视频是共同特点是涉及不科学的医疗概念。视频声称,艾滋病毒(HIV)不会导致艾滋病,并且必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毒,比病毒本身更危险。这些虚假的“科普”视频传播了错误的医疗观念,很可能会对观众造成危险的健康后果。

事实上,关于谷歌以及旗下YouTube程序化购买带来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品牌投放数字广告的困扰。

早在2017年初,谷歌就爆发过一次颇为麻烦的“广告门”事件——奔驰、迪士尼和《卫报》的广告内容,出现在极端组织ISIS和纳粹支持者的YouTube视频中。这些广告主都是通过谷歌广告程序化购买平台DoubleClick AdX投放的。

而《纽约时报》调查发现,至少有100家广告主的品牌信息,被投放在了涉及恐怖组织宣传、虚假新闻等负面内容中。随后,包括沃尔玛、星巴克、百事可乐、奔驰、大众、《卫报》、麦当劳、奥迪等在内超过250个品牌,对谷歌进行了抵制——暂停在YouTube上投放广告。

谷歌的欧洲负责人Matt Brittin曾经解释称,每分钟都会有400小时的用户生成内容上传到YouTube,每天都会有数千网站加入到谷歌的广告联盟,辨别安全的广告投放环境会很困难。更何况,谷歌不想在这一过程中限制言论自由。

但谷歌也在寻求更积极的解决方案。谷歌称将会用更多的人手和技术,仔细审查有问题的广告内容。2017年底,YouTube首席执行官Susan Wojcicki表示,到当年为止,该平台将有总共1万名员工手动审查内容。

品牌们的不信任并没有被彻底消除。这引发的广告行业更深层次的焦虑是:即使在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谷歌进行程序化购买,也不能有效识别投放的媒介内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广告效果。在追求技术的同时,消费者是否真的能够被“精准”打动?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界面营销频道微信公众号“看你卖”(kannimai)。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