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2018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15年新低,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正在严重萎缩。
从数据上看中国消费数据下降很快,六个钱包都买房了,但是消费者信心却异常的高,这是因为把买房也算上去了吗?
不过,房价还在不断上涨,而人民尤其年轻人已经没钱也不敢大肆消费了!
1社会购买力正在透支?
先做两点说明。其一,消费体现的是社会购买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既包括衣食文娱,也包括汽车家电,但不包括住房。购房一般被认为是投资性支出。其二,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虽然社消总额与GDP中的消费概念并不等同,但两者大部分重合。社消增速变化趋势,足以代表消费的变化趋势。
社消增速一路向下,这其中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购买力因素。
所谓结构性因素,指的是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增幅不及以往,加上城镇化已经完成过半,城镇化带来的额外消费增量越来越少,社消总额自然难以保持原有的高增长趋势。
在结构性因素之外,整个社会购买力不足,才是更加关键的问题。
2015年以来的这一轮房价上涨,究其本质,就是以货币宽松和政策优惠,通过去库存叠加棚改货币化,鼓励居民购房。
结果显而易见,房价一路高涨,居民杠杆率(居民部门债务余额/GDP)随之一路上扬: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时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短短十年,翻了两倍。
这几年,新增住房贷款不断创出新高,几乎撑起银行贷款的半壁江山:
2015年居民新增贷款3.87万亿,占当年全部贷款的33%。
2016年新增居民贷款6.33万亿,占总贷款的50.04%。
2017年的增幅虽然有所下滑,但也创下了7.13万亿的新高,占比高达52.7%。
要知道,在居民贷款里,高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而在短期贷款里,资金也多数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楼市。
与此同时,房价不断上涨,房贷负担不断加重,居民加杠杆有增无减,但可支配收入却如老牛耕田般挪步。
一快一慢,收入远远被债务抛下。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
一边是房价高涨、居民大幅加杠杆,一边是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力,结果是什么?
必然是消费的紧缩!
2房价暴涨:财富效应VS挤出效应
房价上涨,会产生三种效应:一是拉动效应,二是财富效应,三是挤出效应。
拉动效应好理解,房价上涨,能够拉动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这也是房地产能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关键所在。
所谓财富效应,当房价上涨,有房一族的房价市值随之水涨船高,以货币计价的财富也随之上升。即使不卖房,在这种财富效应之下,也有人会增加消费支出。
然而,财富效应,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货币幻觉。因为不卖房就无法兑现,它只是市值上的财富,类似股市里的浮盈。
尤其是随着限售政策的普及化,新房一般都要被冰冻两到五年。这期间即便房价大幅上涨,房子的市值也无法及时转化为直接的货币财富。挤出效应刚好相反。
当房价远远超出收入水平,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高于20时。即便居民能够挤上房价上涨的顺风车,也会因为首付和还贷压力,而被迫削减消费。
尤其是对于那些六个钱包凑首付的购房群体,消费挤压效应更加明显。掏空祖孙三代的积蓄,才勉强挤上房价上涨的列车。
且不说父母祖辈的养老、医疗负担重压在身,即便是归还房贷,都会压得喘不过气来,哪还有富余的资金进行消费?
财富效应,会让人们增加消费;挤出效应,则会削减消费。一增一减,到底谁的力量更强大?
消费数据已经提供了再清晰不过的证明。
3房贷把年轻人“贷”走了...
90后最近成为新一代“房奴”!刚毕业不忙着实习、进修、工作,确是拿着2000元的工资背负着成倍的房贷?
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南京、杭州、武汉等二线城市纷纷出现此类现象。那么,房子到底对消费和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
Amanda 35岁 某大型通讯公司
坐标深圳,2016年高位接盘了布吉地铁口的公寓,老公失业赋闲在家,自己的收入还不起房贷,有个女娃明年要上小学……
好在父母在内地条件还不错,都有退休金,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可以有钱袋子帮补一下,工作在某大型通讯公司的基层行政,级别很低,不太受领导待见,
自从背负了房贷,人也没有了底气,周围没有能深入聊聊的同事朋友,工作痛苦又不能轻易辞职,迷茫明天是什么样子?
小M 28岁 品牌推广
来魔都三年了,不到20k,14年6月毕业,7月买房,上学实习的存款及奖学金,男朋友工作三年的积蓄,家里凑了点,苏州买房付了首付。总价80w不到,43w纯商业贷款,每个月还不到3000。
贷款占我们收入很小的一部分,平时生活开支外,我们会买重疾险养老保险,好吧,保守得不像年轻人。迈向三十岁,还是有些迷茫,人生的转型期,职场不知道怎么走,最近一直在思考这种问题。
乔先生 35岁 工厂司机
坐标苏南某城市,打拼十年终于做成房奴,本来工资就不高,老婆生了孩子之后,压力更大了。
房贷100万出头,工资勉强可以对付,还完房贷剩下的钱买了奶粉尿布基本就没了。庆幸在房价暴涨之前买了房,现在看着均价2万多的房价,想想还真是后怕。
父母在老家,没有退休金和社保,平时还要补贴一点他们,真不知道以后孩子上学、老人生病该怎么办。白天工作结束,晚上就跑滴滴,老婆给定了指标,每晚6个小时跑到100块为止。
Maggie Zhang 92年 公司行政文员
“就在前几天,有个广州的朋友找我借钱,一开口就要10万,我问她借来干嘛,她说她要买房子。看中了佛山的一套房子,首付要30万,自己和老公只有10万,双方父母给7万,找我借10万,三个月内还。
首先,我当然没有10万这么多的闲钱,就算有我也不会轻易借给她,因为这件事情根本不合理。
她在广州已经供着一套房子了,一个公司的小职员,夫妻两人收入不过万把块,加上双方又是独生子女,父母都不富裕,更是拿不出多余钱来帮忙!
(注:图文资料来源房屋屋(ID:its-home)、华尔街见闻、你们的中产先生等)
来源:孟祥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