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万医疗中“连续投保”消失了 医疗险产品开始差异化竞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万医疗中“连续投保”消失了 医疗险产品开始差异化竞争

百万医疗险产品与此前并无实质性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监管层一再提示百万医疗险的续保风险,市场上主流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条款和说明书上的“连续投保”字样销声匿迹。

“连续投保”是百万医疗险为了弥补无法保证续保的短板而采取的替代措施。保险公司选择以此来作为续保承诺就意味着产品并非保证续保。只是保险专业知识不足的消费者凭字面意思容易与保险专业术语“保证续保”混淆,这中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销售误导的根本原因。

为了避免这种误导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保险监管层一再发声说明,“连续投保”并非“保证续保”。主流百万医疗险公司随即调整用词,将“连续投保”隐去,只表示“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使用保险的情况而拒绝继续投保,并且不会单独调整被保险人保费”。实际上,此前公司对“连续投保”的解释即是如此。因此,百万医疗险产品与此前并无实质性变化。

在这里界面新闻要提醒保险消费者,保险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用词非常讲究,建议大家了解一款产品时一定要仔细看释义(即对某些术语的解释),而不能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想当然的理解,产生的误解只能引来纠纷。

实际上,百万医疗险问世以来,业界因其不能保证续保而“是否选择购买”上就一直有争议。作为短期健康险产品,根据去年原保监会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即指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也就是说,这实质上是短期健康险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

根据百万医疗险“鼻祖”众安在线公布的数据,去年尊享e生及蚂蚁金服好医保生态这两个产品贡献保费收入6.41亿元,被保用户数约140万人。

界面新闻记者与一些购买了短期健康险的消费者交流发现,可以预见的医疗风险和无可替代产品是他们选择购买这类产品的重要原因。市面上也就重疾险和医疗险能够解决医疗费用支出,重疾险是针对重大疾病的给付,而日常的住院费用除了医保之外还需要医疗险来报销。可市面上的医疗险普遍都是短期险,差别仅在于“是否包含门诊、私立医院等责任”,也就是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的区别,但是各产品普遍无法保证续保。消费者要解决日常住院医疗风险只能选择购买短期健康险。

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为什么不推出可以保证续保的健康险呢?界面新闻记者跟业界交流了解到以下三点原因。首先,健康风险随着投保人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理赔率和成本都会上升;其次,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费用快速攀升;再者通货膨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长也不可忽视。因此,保险公司无法在投保人进来投保时就给出一个既定的费率且保持恒久不变,医疗险普遍采取自然费率定价,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升高。正因如此,市面上才没有终身保证续保的健康险产品。

不过,为了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个别保险公司推出了定期医疗险产品,在一定年限内保证续保。譬如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由人保健康承保,保证续保6年;复星联合健康推出了乐享一生医疗险,保障直接设置为5年。这些定期医疗险产品短期内解决了消费者的保证续保需求,但五六年的时间相对于终身医疗需求来说,还是太短,到期之后保险公司依然会根据赔付情况做出费率条款和停售的调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万医疗中“连续投保”消失了 医疗险产品开始差异化竞争

百万医疗险产品与此前并无实质性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监管层一再提示百万医疗险的续保风险,市场上主流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条款和说明书上的“连续投保”字样销声匿迹。

“连续投保”是百万医疗险为了弥补无法保证续保的短板而采取的替代措施。保险公司选择以此来作为续保承诺就意味着产品并非保证续保。只是保险专业知识不足的消费者凭字面意思容易与保险专业术语“保证续保”混淆,这中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销售误导的根本原因。

为了避免这种误导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保险监管层一再发声说明,“连续投保”并非“保证续保”。主流百万医疗险公司随即调整用词,将“连续投保”隐去,只表示“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使用保险的情况而拒绝继续投保,并且不会单独调整被保险人保费”。实际上,此前公司对“连续投保”的解释即是如此。因此,百万医疗险产品与此前并无实质性变化。

在这里界面新闻要提醒保险消费者,保险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用词非常讲究,建议大家了解一款产品时一定要仔细看释义(即对某些术语的解释),而不能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想当然的理解,产生的误解只能引来纠纷。

实际上,百万医疗险问世以来,业界因其不能保证续保而“是否选择购买”上就一直有争议。作为短期健康险产品,根据去年原保监会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即指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也就是说,这实质上是短期健康险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

根据百万医疗险“鼻祖”众安在线公布的数据,去年尊享e生及蚂蚁金服好医保生态这两个产品贡献保费收入6.41亿元,被保用户数约140万人。

界面新闻记者与一些购买了短期健康险的消费者交流发现,可以预见的医疗风险和无可替代产品是他们选择购买这类产品的重要原因。市面上也就重疾险和医疗险能够解决医疗费用支出,重疾险是针对重大疾病的给付,而日常的住院费用除了医保之外还需要医疗险来报销。可市面上的医疗险普遍都是短期险,差别仅在于“是否包含门诊、私立医院等责任”,也就是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的区别,但是各产品普遍无法保证续保。消费者要解决日常住院医疗风险只能选择购买短期健康险。

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为什么不推出可以保证续保的健康险呢?界面新闻记者跟业界交流了解到以下三点原因。首先,健康风险随着投保人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理赔率和成本都会上升;其次,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费用快速攀升;再者通货膨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长也不可忽视。因此,保险公司无法在投保人进来投保时就给出一个既定的费率且保持恒久不变,医疗险普遍采取自然费率定价,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升高。正因如此,市面上才没有终身保证续保的健康险产品。

不过,为了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个别保险公司推出了定期医疗险产品,在一定年限内保证续保。譬如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由人保健康承保,保证续保6年;复星联合健康推出了乐享一生医疗险,保障直接设置为5年。这些定期医疗险产品短期内解决了消费者的保证续保需求,但五六年的时间相对于终身医疗需求来说,还是太短,到期之后保险公司依然会根据赔付情况做出费率条款和停售的调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