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百度音乐正式更名为千千音乐,消息一经发布,旗帜鲜明的“三大派”就在社交平台展开了广泛讨论。
一众用户开始缅怀曾经的“千千静听”,另一类开始吐槽百度,还有一类已经对手机中的APP进行了升级,并开始吐槽新的“千千音乐”。
△“缅怀派”
△“吐槽百度派”
△“吐槽千千音乐派”
6月19日,太合音乐集团官方宣布旗下百度音乐正式进行品牌升级,百度音乐将更名为“千千音乐”,同时启用全新的LOGO和域名,以便更好地与太合音乐上下游全产业链相融合。百度音乐的APP端及PC端等产品功能保持不变,人格化、场景化、智能化的“音乐伴侣”发展战略不变,继续依托“太合+百度”的双生态体系。
2006年,音乐播放软件千千静听被百度收购,2013年7月19日正式更名为百度音乐,当时还曾引起一波老用户的强烈反对。2002年,一位名叫郑南岭的人本着兴趣爱好想开发了一个MP3软件,他个人非常喜欢《千千阙歌》,所以后来这款软件的名字被定为了“千千静听”。
“一手好牌被打烂了。”这是不少人对百度音乐收购千千静听后数年发展之路的评价。依托千千静听的口碑,注入百度MP3,彼时又是国内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原本拥有无限可能。然而随着数字音乐在国内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腾讯阿里海洋三大阵营的版权大战之中,百度音乐主动或被动的退出了国内数字音乐的主战场。
2015年12月3日,百度与太合音乐集团宣布百度旗下的百度音乐将与太合音乐集团合并,合并后致力于打造一家全新的互联网音乐机构,合并后百度音乐的品牌和服务保持不变。在百度音乐和太合音乐宣布合并后,太合宣布挖来了原网易云音乐高级总监、网易云音乐创造者之一王磊,他于2016年担任重组后的百度音乐总经理。
对于太合这样一家围绕“音乐内容生产”和“艺人服务”的公司来说,To B业务(企业及机构)和To P业务(音乐专业用户)的运营都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没有To C的服务。为了更有效的为C端用户服务,纳百度音乐入太合旗下有动力。C端流量入口补足后,同时也促使太合以百度音乐作为支点之一,加速各个板块之间的布局。
如今,国内的数字音乐市场玩家包括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五大平台)、网易旗下的网易云音乐、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和太合旗下的千千音乐。很明显,活跃用户规模方面,腾讯系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以及网易云音乐也稳居前四。
对于千千音乐在目前数字音乐平台的发展态势,太合音乐集团董事长钱实穆去年1月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表示:“腾讯音乐的播放器现在的使用用户肯定是最大的,但围绕播放器的平台来做的话,运营模式与发力点与我们肯定不一样。
对于大部分友商而言,大量购买音乐版权的使用权即可,而不是以资产的角度去生产。这就像我们在盖一栋大楼,这栋大楼我们本身是业主,也有租户。这些购买音乐版权的友商则是做二房东,我来把楼层包了,二房东的注意力是更多的租金、租给更多的租户,然后去包更多的楼,这是他们的方向。而太合音乐集团除了租户以外,还有开发。所以,在版权分发上,各家在版权‘护城河’的理念下,对版权应用和开发的方向不同。”
近几年来,太合加速了投资并购的速度。尤其是对“新”版权资源的投资,并购场景音乐提供商Lava Radio以及投资现场音乐品牌Mao Livehouse,也显示出了其对场景消费的重点布局。在钱实穆看来,多场景、多频次、长周期是音乐产品版权的三个特性,相比较其他数字音乐平台,太合作为多渠道分发商,将成为千千音乐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
同时,太合音乐也在通过“百度音乐人”扩大自身的音乐人扶持计划。去年,百度音乐推出了“伴星计划”,并于4月份启动了前往英国阿比路录音室的“录音纪行”。此前,音乐财经也有关注到百度音乐联手慕音乐全面发力儿歌、禅乐细分市场的消息。
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刘鑫表示:“我相信在千千音乐总经理王磊的带领下,千千音乐会更加地包容开放,突破原有局限,充分发挥太合音乐的服务集群价值。太合音乐希望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布局,因此定位也就不仅仅在播放器层面。”
对于未来,太合官方表示千千音乐将推行差异化运营,除提供大众化类型的音乐内容外,还将在细分音乐领域着重发力,整合相关音乐人,进一步拓展垂直用户群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