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麦苳
美国的线上售票平台也开始打价格战了?
近日,万达旗下的美国第一大院线AMC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只要每月花19.95美元在AMC移动端订阅AMCStubs A-List,就可以每周去AMC影院免费观看最多3部院线电影(包括IMAX电影)。
也就是说,一个月花19.95美元(约129.58元人民币)就可以看12部院线新片。按一张电影票10美元(约64.98元人民币)的价格来算,只要订阅AMC服务,那么一张电影票的票价只有1.6美元(10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张票打了16%的折扣!
消息一出,外媒推测,AMC这是要与线上购票平台Movie Pass开撕了。
果不其然,Movie Pass听闻这件事后,立即吐槽对方抄袭自己。
Movie Pass是美国一款线上购买电影票的app,只要每个月花费9.95美元,就可以每天去合作院线观看1部上映电影,按1个月30部来算,相当于一张票的价格为0.33美元(不包括3D和IMAX电影),有网友号称它是美国版“淘票票”。
介于Movie Pass的服务只限于2D电影,而AMC这次打出了IMAX电影的宣传点很有吸引力,光这一点就已经让它紧张起来。
似乎闻到硝烟味了,有木有。
不过,这两家公司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售票平台也加入价格战?现在北美的电影市场也需要这种方式来抢观众了么?
一切还要从Movie Pass的诞生说起。
一场注定要到来的博弈
2011年,Netflix创始人之一Mitch Lowe看中了流媒体市场的潜力,创办了Movie Pass,希望能做线下版的Netflix。
Movie Pass创办目的,有这么几个。
1、对消费者来说:一次投入一笔固定费用,可以每个月无限次观影,且不用在意电影票的价格是否有浮动。
2、对院线来说:平台用户增多,会给影院提高上座率,影院票房收入会提高,方便接下来双方在价格上谈合作。
3、对制片方来说:票房提高后,片方的提成也随之增加,那么Movie Pass也有机会打入发行环节。
刚开始,它推送的服务是每个月50美元,可以去合作电影院无限观看2D电影。
这一举动在当时很超前,因为北美院线业务一直比较保守,有不少院线方认为Movie Pass简直滑稽可笑,首当其冲出来指责的就是AMC,明确表示拒绝合作。
因为它可能侵犯了院线方以下权利:
1、调整票价:长期售卖低价票,会让消费者觉得理所当然,可能会影响影院被动调整票价。
2、业务冲击:如果Movie Pass发展的好,那么影院本身包月观影的业务,将受到冲击。
3、主动权移位:观众的消费导向会随Movie Pass的价格来走,如果影院停止合作,消费者也不会终止使用Movie Pass,他们只会换另一家影院观影。
但这些都抵挡不住移动应用的浪潮,2013年Movie Pass已经为当地院线的上座率提高了64%,有美国90%左右的影院接受了Movie Pass。
这些成绩AMC都看在眼里,2014年AMC与Movie Pass达成了合作,当时AMC高层还表示,忽略流媒体的订阅业务是不明智的,言语颇有几分无奈。
2017年,Movie Pass被Helios and Matheson以 2700万美元收购,注册用户破百万。随即Movie Pass将月票价格下调至9.95美元。AMC的股票受到影响,当即决定彻底中断合作。
价格战给其他院线带来了什么影响?
AMC相关负责人称Movie Pass 9.95美元的月票价格,不利于长期运营,最终失望的还是消费者。
那AMC接下来是怎么做的?
没多久,它就在自家线上售票平台推出了月票服务AMC Stubs A-List,一个月付19.95美元,每周看最多看3部院线片,还包括IMAX电影。
这说明,Movie Pass让北美传统的院线方开始恐慌了。
不仅如此,老牌院线Cinemark也加入了“价格战”阵营,支付8.99美元可以每月观看一部2D影片,影院饮料零食享20%折扣。
而此时,Movie Pass已经一只脚踏进发行的圈子里了,影片《美国动物》的发行权被它以30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开始规划更长远的事情了。
Movie Pass的未来一定完美吗?
不一定,Movie Pass的硬伤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是亏本,Movie Pass先以全价从影院购买电影票,然后再换算成优惠价卖给观众。长期下来,它一直都是亏本的。而且不能保证每个订阅户每天都去看电影,如果只是每周看1部,或者每个月看1部,那么它的价值也就没有那么明显。
其次是忽略院线的声音,虽然Movie Pass现在可以跟片方谈广告推送,但他们的主营业务还是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里去。这就说明,依然不能缺少与主流院线的合作。比如,AMC旗下运营着659家电影院,占全美20%的电影屏幕。如果失去与主流院线的合作,也是笔不小的损失。
这场价格站打响的幕后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3年来的北美观影人次,2015年13.2亿,2016年13.15亿,2017年12.39亿,2017年的数字创下23年内最低记录。
不得不说,这样的趋势与流媒体的崛起有关,Netflix和亚马逊等流媒体公司改变着观众的观影习惯。他们合作一流的导演、演员,用电影级别的阵容拍摄“网大”“网剧”,这些作品极大的冲击了当今的电影市场。
而且,流媒体更主张观众在家里,用手机、电脑和平板随时随地的观看电影,分走了部分电影院的观众。
对AMC这样的传统院线来说,电影院的观众变少了,竞争对手却增多了。尤其像Movie Pass这样的新时代对手,反而更迅猛。
但综合来看,Movie Pass其实是让观众回到电影院,而且是让年轻观众回到电影院。Movie Pass的用户中有75%都是80后和90后,因为他们深受流媒体服务的影响,所以更愿意选择线上买票的方式。
归根结底,AMC是阻挡不住Movie Pass疯狂进展的步伐。在这场价格战中, AMC像极了一个传统的守旧者,一方面用“不变”来维护自己老大哥的尊严,另一方面又试着“变”来尝试创新。但总是慢人一步,显得有些扭捏。
如果Movie Pass解决了亏损的问题,开始盈利,甚至将来成为Netflix或亚马逊那样的巨头,那么它给整个电影市场带来的冲击,将远远不止一场“价格战”而已。
来源:我们有好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