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频繁查征信到底影不影响贷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频繁查征信到底影不影响贷款?

征信报告上,会显示征信查询原因。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等几种类型。

作者:宋琳琳

网上很多文章,都把“频繁查征信”描述为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会影响办信用卡和贷款!

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不同查询,影响不同

 

征信报告上,会显示征信查询原因。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等几种类型。

1.本人查询

自己去当地人民银行的柜台查询征信,或者通过一些网络渠道查询征信情况,都属于本人查询。

这种查询不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

2.贷后管理

指贷款下款后或信用卡下卡后,银行的征信管理活动。有时候你可能并不知情,征信报告上就出现了很多查询记录。

银行进行贷后管理,是为了随时了解你的财务状况。比如:你有没有在别的银行有逾期?有没有大量贷款?

如果银行在贷后环节,认为你存在巨大风险,可能会给你的信用卡降额,甚至冻结。

如果你的征信状况良好,可能还会给你提额。

这类查询也不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

3.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

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的查询类型来了。

大量申卡,频繁贷款,会被认为很缺钱。银行救急不救穷,不愿意给这类人下卡和贷款。

一般来说,一年有6次以上此类查询,就和申卡or贷款绝缘了。

4.担保资格审查

也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为你的朋友缺钱,以此类推你也没啥经济实力。

这个逻辑,和芝麻分里某个评价维度一样。你的人脉也在影响你的信任值。

是否有必要自查征信?

好贷君的建议是:需要查,但不要太频繁。一般半年一次就好。

定期了解自己的征信情况,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不小心造成了逾期。如果发现及时,是可以和银行协商撤销的。或者出现被贷款等情况,也及时向银行提出异议。

另外,了解自己的征信情况,申卡或者申贷时做到心中有数。

频繁自查征信,会有什么坏处呢?浪费钱啊!

按照规定,柜台查询每年有两次免费的机会。第三次开始就要收费了。

不过,网络渠道查询没有限定次数。但是有延迟,有时候可能不准确。

减少贷后管理的查询 

减少贷后管理查询,有三种办法:

第一,避免选择那些喜欢“贷后管理”的银行咯。据反馈,建行、交行、农行查询比较频繁,基本一月一次。

第二,直接致电对你进行“贷后管理”的银行,申请减少频次。一般都会接受。

第三,如果你没有在某银行申请过贷款or办过信用卡,它却以“贷后管理”为由查询你的征信记录,这是违规的!你可以到人民银行投诉。

不止央行有征信报告 

除了央行征信,还有一些征信产品你也要了解一下。

一类是大数据征信产品。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等下卡,也会参考这个数据。

还有一类是P2P黑名单。虽说许多网贷不查央行征信,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业联盟。如果你屡次申请不下,可能已经上了它们的黑名单!现在有了百行征信公司,P2P黑名单可能还会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频繁查征信到底影不影响贷款?

征信报告上,会显示征信查询原因。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等几种类型。

作者:宋琳琳

网上很多文章,都把“频繁查征信”描述为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会影响办信用卡和贷款!

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不同查询,影响不同

 

征信报告上,会显示征信查询原因。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等几种类型。

1.本人查询

自己去当地人民银行的柜台查询征信,或者通过一些网络渠道查询征信情况,都属于本人查询。

这种查询不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

2.贷后管理

指贷款下款后或信用卡下卡后,银行的征信管理活动。有时候你可能并不知情,征信报告上就出现了很多查询记录。

银行进行贷后管理,是为了随时了解你的财务状况。比如:你有没有在别的银行有逾期?有没有大量贷款?

如果银行在贷后环节,认为你存在巨大风险,可能会给你的信用卡降额,甚至冻结。

如果你的征信状况良好,可能还会给你提额。

这类查询也不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

3.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

会对你造成负面影响的查询类型来了。

大量申卡,频繁贷款,会被认为很缺钱。银行救急不救穷,不愿意给这类人下卡和贷款。

一般来说,一年有6次以上此类查询,就和申卡or贷款绝缘了。

4.担保资格审查

也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为你的朋友缺钱,以此类推你也没啥经济实力。

这个逻辑,和芝麻分里某个评价维度一样。你的人脉也在影响你的信任值。

是否有必要自查征信?

好贷君的建议是:需要查,但不要太频繁。一般半年一次就好。

定期了解自己的征信情况,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不小心造成了逾期。如果发现及时,是可以和银行协商撤销的。或者出现被贷款等情况,也及时向银行提出异议。

另外,了解自己的征信情况,申卡或者申贷时做到心中有数。

频繁自查征信,会有什么坏处呢?浪费钱啊!

按照规定,柜台查询每年有两次免费的机会。第三次开始就要收费了。

不过,网络渠道查询没有限定次数。但是有延迟,有时候可能不准确。

减少贷后管理的查询 

减少贷后管理查询,有三种办法:

第一,避免选择那些喜欢“贷后管理”的银行咯。据反馈,建行、交行、农行查询比较频繁,基本一月一次。

第二,直接致电对你进行“贷后管理”的银行,申请减少频次。一般都会接受。

第三,如果你没有在某银行申请过贷款or办过信用卡,它却以“贷后管理”为由查询你的征信记录,这是违规的!你可以到人民银行投诉。

不止央行有征信报告 

除了央行征信,还有一些征信产品你也要了解一下。

一类是大数据征信产品。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等下卡,也会参考这个数据。

还有一类是P2P黑名单。虽说许多网贷不查央行征信,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业联盟。如果你屡次申请不下,可能已经上了它们的黑名单!现在有了百行征信公司,P2P黑名单可能还会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