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会不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会不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我认为,要判断本轮房地产的调控是否进入后期阶段,应该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出台,例如限售等;二是长效机制,例如房地产税、空置税等出台。最近的不动产全国联网就是第一步,任何对财产进行登记确权的行为,都是在为征税做准备。

最近坏消息挺多。

一、5月经济指标不太好看,多项数据创新低;

二、美国政府重启贸易战,并威胁在500亿之外再追加2000亿;

三、A股遭遇“黑色星期二”,跌破2900点创两年来新低,千股跌停;

四、前天人民币汇率盘中跌破6.5整数大关,美联储加息而中国央行不跟的后果,正逐渐显现。

以上仿佛都说明一个问题: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而6月20日,国务院也召开会议,支持银行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能力。

此举被很多自媒体解读为“放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困难,又要重新启动房地产来救经济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毕竟2009年那一波4万亿,大家至今记忆犹新,而经验主义,往往是来得最直观、最容易的。

我无法判断中央会做怎样的决策,但通过个人分析判断,认为“重启房地产救经济”的可能性并不大,理由如下: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并没有想象中差

我们判断“会重启房地产”,一定有一个前提,就是“经济增长出了问题”。

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五月的个别经济数据不好看;二是跟美国的贸易战。

然而事实上,我们5月的经济指标并没有想象的糟糕,只是被媒体选择性进行了报道而已。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对5月经济指标的情况做了解释:“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

其中5月份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较多,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假日效应。去年端午节在5月,而今年在6月,仅假日消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就在1%以上。

二是因为国务院公布了7月1日起开始对汽车还有部分日用品降低关税,导致了消费延迟效应。

而固定资产投资回落0.9%,也是有原因的。

固定资产投资分三个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其中1-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4月快0.4%;房地产投资增长10.2%,比1-4月小幅回落0.1%,基础设施投资增场9.4%,回落3%。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所致。

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本来就有点过剩;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政府一些不必要的项目被叫停。这其实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结果。

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并没有大家所以为的那么糟糕。

贸易战并不会导致“重启房地产”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有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

其中消费是大头,大概占GDP的比重为59%左右;其次是投资,大概占GDP的比重为32%;最后才是出口,大概占GDP比重9%。

因此,中国的经济其实并不特别依赖于出口。

而美国虽然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但它在这9%当中的占比也是微乎其微的。500亿美元的出口额度,连中国0.1%的GDP都占不到。

这里,我们还要考虑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和贸易上升的大趋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而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决策者似乎对今年的经济困难早有预期。

2017年中国GDP增长6.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7年来首次回升,在这样良好的增长背景下,我们并没有贪功冒进,2018年的经济目标定为6.5%,其实已经留足了回旋的空间。

因此,只要6.5%的经济目标可以实现,那么仅仅因为贸易战就“重启房地产”是不可能的,毕竟日本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定向降准,与“重启房地产”无关

我在4月18日《央妈降准房价涨?先听听银行的人怎么说》这篇文章中,对央行定向降准这个事情做了阐述,也采访了三位银行专业人士,里面有专业的解答,这里就不再赘述,说几个新观点:

1、降准是为了保小微企业,保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

这次国务院支持银行定向降准,借贷是明确指向“小微企业”的,首先是因为小微企业本来就融资难融资贵,支持一下是正常合理的;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在保就业。

因为小微企业本身信用不足,纳税也不多,对财政的贡献不会特别大,但小微企业数量多,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个人判断更多是为了让就业充分,社会稳定。

2、释放一定的流动性,给市场一个稳定良好的预期。

央行被昵称为“央妈”,意思就是会呵护大家,但在宏观货币稳健中性、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钱荒”是必然的。

过去10年,我们的企业习惯了“大水漫灌”的经济增长方式,现在突然“停水”,导致很多企业发债也发不了,贷款也贷不了,分分钟要死给妈看。

而大局上,我们只希望企业变得“耐渴”,而不是真的要“渴死”一片,所以为什么美联储加息央行不跟?为什么会有定向降准?都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相信今年还会有多次的定向降准,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而在强监管之下,这个钱要想流入房地产,并没有那么容易。

3、定向降准搭配定向加息,房地产何谈“重启”?

与定向降准所释放的那点流动性想比,信贷和利率才是影响房地产和房价的重要因素。一边我们看到央行在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一边我们又看到银行对于房贷的利率在不断提高。

在这种悖论之下谈“房地产重启”,无疑避重就轻了。

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不会“重启房地产”

如果我们能站得再高一些,看得更长远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决定了不会“重启房地产”。

中国到底要什么?

有研究机构按照基准(概率50%)、积极(概率40%)、消极(概率10%)三种情况对中国经济走势做了模拟,按照概率最大的基准走势预判,中国的GDP将在2028年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50年,达到美国的1.4倍。而其中人均GDP将在2050年达到高收入国家较高水平,相当于美国的63%,欧盟的88%。至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功成。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不出现10%概率的消极增长,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中国将在未来的100年时间内,持续的领跑全球。(兴奋不兴奋?激动不激动?)这就是中国想要的!

为此,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在全球化的分工中,向产业链上游转移。

当前的世界分工,是围绕美国为核心展开的。其中美国占据顶尖科技、创新、技术,成为产业链的最上端;而欧洲、日本等占据产业链的中上端;中国占据中下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利润;剩下的是一些资源国。

但是中国会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也要逐渐增加,所以一旦我们失去利用价值,这些中低端的产业就会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同样劳动力密集且廉价的地方。

所以游戏规则必须改变,中国提出了制造业2025,通过产业升级,改变世界产业格局,让国民更富有,这就动摇了美欧日的利益。(其实,高铁这个问题上,我们就打败了欧洲和日本,只是欧日没有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本钱罢了。)

这才是特朗普要发动贸易战,遏制我们制造业2025的根本原因。

第二、转型消费强国,重新定义全球贸易格局。

当前中国消费在GDP的占比连续6年超过50%,可以说是一个消费大国,但还不算强国。一方面是跟美国消费占比7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二是我们的消费结构还比较低端。

所以,大家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十九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没有“消费升级”,就没有“产业升级”,而没有“产业升级”,我们就不能重新定义全球格局。而最近关于个税制度的改革,就是增加国民收入,转型消费社会的一个直接证据。

所以,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消费升级”,都注定了我们不能再通过房地产来引导经济发展,否则对中国就是万劫不复的道路。

当然,房地产会作为一个正常的“消费品”,带动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链”继续存在,这也是“房住不炒”的真正注解。

最后,做一个总结。

1、只要经济增长还在可控范围,那么不管是个别数据难看,还是贸易战预期,又或者央行定向降准,我都不认为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2、我们经济面临外部冲击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影响也肯定是有的,所以尽管我认为不会重启房地产,但对冲之下,应该也不会再继续打压房地产了。总体而言,对房地产还是中性偏利好的。

3、我认为,要判断本轮房地产的调控是否进入后期阶段,应该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出台,例如限售等;二是长效机制,例如房地产税、空置税等出台。最近的不动产全国联网就是第一步,任何对财产进行登记确权的行为,都是在为征税做准备。

4、最后我想放一段视频,是世界银行对中国GDP增长的统计和模拟,中国经济领跑世界是注定的事情,我辈应多努力!

来源:吴思竹

原标题:中国会不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会不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我认为,要判断本轮房地产的调控是否进入后期阶段,应该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出台,例如限售等;二是长效机制,例如房地产税、空置税等出台。最近的不动产全国联网就是第一步,任何对财产进行登记确权的行为,都是在为征税做准备。

最近坏消息挺多。

一、5月经济指标不太好看,多项数据创新低;

二、美国政府重启贸易战,并威胁在500亿之外再追加2000亿;

三、A股遭遇“黑色星期二”,跌破2900点创两年来新低,千股跌停;

四、前天人民币汇率盘中跌破6.5整数大关,美联储加息而中国央行不跟的后果,正逐渐显现。

以上仿佛都说明一个问题: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而6月20日,国务院也召开会议,支持银行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能力。

此举被很多自媒体解读为“放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困难,又要重新启动房地产来救经济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毕竟2009年那一波4万亿,大家至今记忆犹新,而经验主义,往往是来得最直观、最容易的。

我无法判断中央会做怎样的决策,但通过个人分析判断,认为“重启房地产救经济”的可能性并不大,理由如下: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并没有想象中差

我们判断“会重启房地产”,一定有一个前提,就是“经济增长出了问题”。

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五月的个别经济数据不好看;二是跟美国的贸易战。

然而事实上,我们5月的经济指标并没有想象的糟糕,只是被媒体选择性进行了报道而已。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对5月经济指标的情况做了解释:“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

其中5月份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较多,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假日效应。去年端午节在5月,而今年在6月,仅假日消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就在1%以上。

二是因为国务院公布了7月1日起开始对汽车还有部分日用品降低关税,导致了消费延迟效应。

而固定资产投资回落0.9%,也是有原因的。

固定资产投资分三个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其中1-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4月快0.4%;房地产投资增长10.2%,比1-4月小幅回落0.1%,基础设施投资增场9.4%,回落3%。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所致。

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本来就有点过剩;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政府一些不必要的项目被叫停。这其实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结果。

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并没有大家所以为的那么糟糕。

贸易战并不会导致“重启房地产”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有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

其中消费是大头,大概占GDP的比重为59%左右;其次是投资,大概占GDP的比重为32%;最后才是出口,大概占GDP比重9%。

因此,中国的经济其实并不特别依赖于出口。

而美国虽然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但它在这9%当中的占比也是微乎其微的。500亿美元的出口额度,连中国0.1%的GDP都占不到。

这里,我们还要考虑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和贸易上升的大趋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而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决策者似乎对今年的经济困难早有预期。

2017年中国GDP增长6.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7年来首次回升,在这样良好的增长背景下,我们并没有贪功冒进,2018年的经济目标定为6.5%,其实已经留足了回旋的空间。

因此,只要6.5%的经济目标可以实现,那么仅仅因为贸易战就“重启房地产”是不可能的,毕竟日本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定向降准,与“重启房地产”无关

我在4月18日《央妈降准房价涨?先听听银行的人怎么说》这篇文章中,对央行定向降准这个事情做了阐述,也采访了三位银行专业人士,里面有专业的解答,这里就不再赘述,说几个新观点:

1、降准是为了保小微企业,保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

这次国务院支持银行定向降准,借贷是明确指向“小微企业”的,首先是因为小微企业本来就融资难融资贵,支持一下是正常合理的;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在保就业。

因为小微企业本身信用不足,纳税也不多,对财政的贡献不会特别大,但小微企业数量多,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个人判断更多是为了让就业充分,社会稳定。

2、释放一定的流动性,给市场一个稳定良好的预期。

央行被昵称为“央妈”,意思就是会呵护大家,但在宏观货币稳健中性、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钱荒”是必然的。

过去10年,我们的企业习惯了“大水漫灌”的经济增长方式,现在突然“停水”,导致很多企业发债也发不了,贷款也贷不了,分分钟要死给妈看。

而大局上,我们只希望企业变得“耐渴”,而不是真的要“渴死”一片,所以为什么美联储加息央行不跟?为什么会有定向降准?都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相信今年还会有多次的定向降准,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而在强监管之下,这个钱要想流入房地产,并没有那么容易。

3、定向降准搭配定向加息,房地产何谈“重启”?

与定向降准所释放的那点流动性想比,信贷和利率才是影响房地产和房价的重要因素。一边我们看到央行在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一边我们又看到银行对于房贷的利率在不断提高。

在这种悖论之下谈“房地产重启”,无疑避重就轻了。

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不会“重启房地产”

如果我们能站得再高一些,看得更长远一点,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决定了不会“重启房地产”。

中国到底要什么?

有研究机构按照基准(概率50%)、积极(概率40%)、消极(概率10%)三种情况对中国经济走势做了模拟,按照概率最大的基准走势预判,中国的GDP将在2028年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50年,达到美国的1.4倍。而其中人均GDP将在2050年达到高收入国家较高水平,相当于美国的63%,欧盟的88%。至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功成。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不出现10%概率的消极增长,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中国将在未来的100年时间内,持续的领跑全球。(兴奋不兴奋?激动不激动?)这就是中国想要的!

为此,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在全球化的分工中,向产业链上游转移。

当前的世界分工,是围绕美国为核心展开的。其中美国占据顶尖科技、创新、技术,成为产业链的最上端;而欧洲、日本等占据产业链的中上端;中国占据中下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利润;剩下的是一些资源国。

但是中国会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也要逐渐增加,所以一旦我们失去利用价值,这些中低端的产业就会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同样劳动力密集且廉价的地方。

所以游戏规则必须改变,中国提出了制造业2025,通过产业升级,改变世界产业格局,让国民更富有,这就动摇了美欧日的利益。(其实,高铁这个问题上,我们就打败了欧洲和日本,只是欧日没有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本钱罢了。)

这才是特朗普要发动贸易战,遏制我们制造业2025的根本原因。

第二、转型消费强国,重新定义全球贸易格局。

当前中国消费在GDP的占比连续6年超过50%,可以说是一个消费大国,但还不算强国。一方面是跟美国消费占比7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第二是我们的消费结构还比较低端。

所以,大家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十九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没有“消费升级”,就没有“产业升级”,而没有“产业升级”,我们就不能重新定义全球格局。而最近关于个税制度的改革,就是增加国民收入,转型消费社会的一个直接证据。

所以,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消费升级”,都注定了我们不能再通过房地产来引导经济发展,否则对中国就是万劫不复的道路。

当然,房地产会作为一个正常的“消费品”,带动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链”继续存在,这也是“房住不炒”的真正注解。

最后,做一个总结。

1、只要经济增长还在可控范围,那么不管是个别数据难看,还是贸易战预期,又或者央行定向降准,我都不认为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2、我们经济面临外部冲击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影响也肯定是有的,所以尽管我认为不会重启房地产,但对冲之下,应该也不会再继续打压房地产了。总体而言,对房地产还是中性偏利好的。

3、我认为,要判断本轮房地产的调控是否进入后期阶段,应该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出台,例如限售等;二是长效机制,例如房地产税、空置税等出台。最近的不动产全国联网就是第一步,任何对财产进行登记确权的行为,都是在为征税做准备。

4、最后我想放一段视频,是世界银行对中国GDP增长的统计和模拟,中国经济领跑世界是注定的事情,我辈应多努力!

来源:吴思竹

原标题:中国会不会重新启动房地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