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曾经被刘德华成就的宁浩,如今也给青年导演带来了“黄金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曾经被刘德华成就的宁浩,如今也给青年导演带来了“黄金时代”

“坏猴子计划”目的是为了集结当下有志青年电影人,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顾名思义,就是扶持新导演拍电影。

撰写|数娱君

“其实现在是个人,就是可以做导演。”

在6月17日新浪主办的“青年导演的黄金时代”论坛活动上,导演宁浩一脸坦诚地说到。

“你看我,我也没学过导演,我是学图片出身的。”他在现场拿自己打起了趣,引来了一片笑声。

近年来,导演门槛越来越低,只要和演艺圈沾点边就想进来分一杯羹,伴随而来的还有影片质量的每况愈下。

素来有“小钢炮”之称的冯小刚就曾针对此现象直言不讳,“大爷别捡垃圾了,来当导演吧。”

但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现状,在宁浩那里却成为了一件可以被理解和认同的事情。

“人人皆有此权利。”他在论坛上说到。

“影像和视听是一种语言,其实跟笔写字是一个意思,谁不能写书或者写小说?全世界的文盲不多了。”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影像是自由的,只不过拍的好不好不一定。所以我更倾向于拍得有个性的,关注不同方位的作品。”

于是,热衷于寻找“个性”的宁浩就创造了有名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

“坏猴子计划”目的是为了集结当下有志青年电影人,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顾名思义,就是扶持新导演拍电影。

但是对此,宁浩也有不同看法。“我没有觉得这是一种推行计划,我们更像是合作团体,觉得是大家在一起弄一件事。”

在2016年“坏猴子计划”开展以后,宁浩前后签约了13位导演。

其中,就包括拍出电影《绣春刀》的导演路阳。

左:张震 右:路阳

在《绣春刀》之前,路阳导演因为处女作《盲人电影院》还获得过釜山电影节的“最受欢迎奖”。

但是,在业内的锋芒初露并没有为他接下来的电影计划争取到太多的关注和投资。

在拍摄第一部《绣春刀》时,金主们普遍认为古装电影市场不好,路阳用了2年多的时间才找到投资,最后敲定的投资规模只有3千万。

拍摄时长也由原本的90天压缩到67天。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路阳的《绣春刀》一经上映就大放异彩,在豆瓣评分7.5,超23万人打分,成为了当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2016年,路阳主动找上宁浩请求加入“坏猴子计划”,并邀请他担任《绣春刀2》的监制,宁浩爽快的答应了。

合作的过程漫长且严苛。路阳把剧本改到第四稿,宁浩才终于满意,决定投入拍摄。

于是,《绣春刀2》的制作成本从3000万提到了8000万,票房也由第一部的9000多万变成了2.65亿,豆瓣口碑7.3,基本与第一部持平。

路阳是第一个在“坏猴子计划”中大展身手的导演。但是认识宁浩之前,他就已经拍过长篇,拿过大奖,积累了不少电影导演的经验了。

而除他以外,“坏猴子计划”中却基本都是些初出茅庐没拍过长篇电影的新人。

比如正在筹备电影《甜美生活》的导演牛涵,电影《云水》的导演曾赠。

左二:曾赠 右二:牛涵

在没加入宁浩的队伍之前,百度百科上几乎都找不到他们的作品和痕迹。

还有即将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在此之前,文牧野也只拍过几部没什么水花的短片而已。

这次新浪潮论坛,文牧野也来到了现场。

被问起加入“坏猴子计划”的缘由,文牧野笑着说:“有一天朋友说宁浩导演想见一下我,然后我就去了,去了吃了顿火锅,就加入了。”

虽然加入的过程说起来轻松又简单,但是在宁浩找上文牧野之前,就已经看完了他所有的短片。

“我看他短片的时候就觉得他非常有才华,就是一直没有契机合作。”宁浩说。

在经过和文牧野长期的接触和交流后,两个人决定合作拍摄《我不是药神》,而这片也将成为文牧野执导的第一部长篇电影。

除了宁浩,主演徐峥也加入了监制的行列。

有两位大咖作陪,在增加《我不是药神》热度的同时,无形中也会给新人导演带来很大的压力。

“压力是有的,但是重点在于你不能含糊。你一定要做最了解你作品的人,这时候压力就会是最小的。”文牧野说道。

在新人导演面前,有一个能力强大的监制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捷径。

但是,总是大包大揽面面俱到的监制,也会对新人导演的创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损伤。

对于自己的监制宁浩,文牧野形容他是一面“镜子”。

“宁导不会通过他的风格要求每一个导演向他认为对的方向走,而是告诉你,你走的方向是不是适合你自己的方向。”

于是,在宁浩的指导和文牧野的坚持下,《我不是药神》诞生了。

徐峥在电影发布会上还表示,“这是我演员生涯迄今为止最满意的表演作品,我相信这部电影有成为一部爆款的潜质。”

徐峥的话就像一句预言。捧红了路阳和《绣春刀2》的宁浩,说不定紧接着还要再次捧红一部《我不是药神》。

而这么具有伯乐精神的他,在十几年前还是新人的时候,其实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当年的宁浩,从北电摄影系出来,别人都在当摄影师拍图片,而他却跑去拍各种MV。

对影像的热爱也促使他开始涉猎电影行业。

从北电毕业后,宁浩先后执导了两部电影《香火》和《绿草地》。

其中《绿草地》还入选了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

然而,这种小成本小众影片拍出来的名气还不足以支撑他拍摄体量更大的电影。

刚巧就在2006年,刘德华认为当时电影行业太不景气,推行了一个“亚洲新星导计划”,并拿出一千多万资助6位新人导演。

初出茅庐的宁浩就在资助名单中。

于是,宁浩拿着刘德华给的二百万元,就这样拍出了那部口碑炸裂惊艳观众的《疯狂的石头》。

在《疯狂的石头》刚上映时,宁浩苦于宣传无门,刘德华还带着一班记者参加了首映会,为宁浩撑场。

于是,更多的曝光和热度也让《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宁浩还凭借它获得了华表奖优秀新人导演和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等多个奖项。

宁浩也就此和黄渤、徐峥成为了“电影界的铁三角”。

《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后,宁浩又再次邀请他们两个拍摄了《疯狂的赛车》,这部1000万成本的电影最终取得了过亿的票房。

宁浩变成了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还赢得了“鬼才导演”的称号。

接下来,《无人区》、《黄金大劫案》、《心花路放》,宁浩的电影作品票房一部比一部高,他也成功在商业文艺片的领域摸索出来一条崭新的道路来。

而再看看曾经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就和如今的“坏猴子电影计划”一样,它成就了宁浩,也带领宁浩成就了新人导演。

“因为新的创作者才能给未来力量。”宁浩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曾经被刘德华成就的宁浩,如今也给青年导演带来了“黄金时代”

“坏猴子计划”目的是为了集结当下有志青年电影人,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顾名思义,就是扶持新导演拍电影。

撰写|数娱君

“其实现在是个人,就是可以做导演。”

在6月17日新浪主办的“青年导演的黄金时代”论坛活动上,导演宁浩一脸坦诚地说到。

“你看我,我也没学过导演,我是学图片出身的。”他在现场拿自己打起了趣,引来了一片笑声。

近年来,导演门槛越来越低,只要和演艺圈沾点边就想进来分一杯羹,伴随而来的还有影片质量的每况愈下。

素来有“小钢炮”之称的冯小刚就曾针对此现象直言不讳,“大爷别捡垃圾了,来当导演吧。”

但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的现状,在宁浩那里却成为了一件可以被理解和认同的事情。

“人人皆有此权利。”他在论坛上说到。

“影像和视听是一种语言,其实跟笔写字是一个意思,谁不能写书或者写小说?全世界的文盲不多了。”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影像是自由的,只不过拍的好不好不一定。所以我更倾向于拍得有个性的,关注不同方位的作品。”

于是,热衷于寻找“个性”的宁浩就创造了有名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

“坏猴子计划”目的是为了集结当下有志青年电影人,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顾名思义,就是扶持新导演拍电影。

但是对此,宁浩也有不同看法。“我没有觉得这是一种推行计划,我们更像是合作团体,觉得是大家在一起弄一件事。”

在2016年“坏猴子计划”开展以后,宁浩前后签约了13位导演。

其中,就包括拍出电影《绣春刀》的导演路阳。

左:张震 右:路阳

在《绣春刀》之前,路阳导演因为处女作《盲人电影院》还获得过釜山电影节的“最受欢迎奖”。

但是,在业内的锋芒初露并没有为他接下来的电影计划争取到太多的关注和投资。

在拍摄第一部《绣春刀》时,金主们普遍认为古装电影市场不好,路阳用了2年多的时间才找到投资,最后敲定的投资规模只有3千万。

拍摄时长也由原本的90天压缩到67天。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路阳的《绣春刀》一经上映就大放异彩,在豆瓣评分7.5,超23万人打分,成为了当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2016年,路阳主动找上宁浩请求加入“坏猴子计划”,并邀请他担任《绣春刀2》的监制,宁浩爽快的答应了。

合作的过程漫长且严苛。路阳把剧本改到第四稿,宁浩才终于满意,决定投入拍摄。

于是,《绣春刀2》的制作成本从3000万提到了8000万,票房也由第一部的9000多万变成了2.65亿,豆瓣口碑7.3,基本与第一部持平。

路阳是第一个在“坏猴子计划”中大展身手的导演。但是认识宁浩之前,他就已经拍过长篇,拿过大奖,积累了不少电影导演的经验了。

而除他以外,“坏猴子计划”中却基本都是些初出茅庐没拍过长篇电影的新人。

比如正在筹备电影《甜美生活》的导演牛涵,电影《云水》的导演曾赠。

左二:曾赠 右二:牛涵

在没加入宁浩的队伍之前,百度百科上几乎都找不到他们的作品和痕迹。

还有即将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在此之前,文牧野也只拍过几部没什么水花的短片而已。

这次新浪潮论坛,文牧野也来到了现场。

被问起加入“坏猴子计划”的缘由,文牧野笑着说:“有一天朋友说宁浩导演想见一下我,然后我就去了,去了吃了顿火锅,就加入了。”

虽然加入的过程说起来轻松又简单,但是在宁浩找上文牧野之前,就已经看完了他所有的短片。

“我看他短片的时候就觉得他非常有才华,就是一直没有契机合作。”宁浩说。

在经过和文牧野长期的接触和交流后,两个人决定合作拍摄《我不是药神》,而这片也将成为文牧野执导的第一部长篇电影。

除了宁浩,主演徐峥也加入了监制的行列。

有两位大咖作陪,在增加《我不是药神》热度的同时,无形中也会给新人导演带来很大的压力。

“压力是有的,但是重点在于你不能含糊。你一定要做最了解你作品的人,这时候压力就会是最小的。”文牧野说道。

在新人导演面前,有一个能力强大的监制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捷径。

但是,总是大包大揽面面俱到的监制,也会对新人导演的创作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损伤。

对于自己的监制宁浩,文牧野形容他是一面“镜子”。

“宁导不会通过他的风格要求每一个导演向他认为对的方向走,而是告诉你,你走的方向是不是适合你自己的方向。”

于是,在宁浩的指导和文牧野的坚持下,《我不是药神》诞生了。

徐峥在电影发布会上还表示,“这是我演员生涯迄今为止最满意的表演作品,我相信这部电影有成为一部爆款的潜质。”

徐峥的话就像一句预言。捧红了路阳和《绣春刀2》的宁浩,说不定紧接着还要再次捧红一部《我不是药神》。

而这么具有伯乐精神的他,在十几年前还是新人的时候,其实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当年的宁浩,从北电摄影系出来,别人都在当摄影师拍图片,而他却跑去拍各种MV。

对影像的热爱也促使他开始涉猎电影行业。

从北电毕业后,宁浩先后执导了两部电影《香火》和《绿草地》。

其中《绿草地》还入选了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

然而,这种小成本小众影片拍出来的名气还不足以支撑他拍摄体量更大的电影。

刚巧就在2006年,刘德华认为当时电影行业太不景气,推行了一个“亚洲新星导计划”,并拿出一千多万资助6位新人导演。

初出茅庐的宁浩就在资助名单中。

于是,宁浩拿着刘德华给的二百万元,就这样拍出了那部口碑炸裂惊艳观众的《疯狂的石头》。

在《疯狂的石头》刚上映时,宁浩苦于宣传无门,刘德华还带着一班记者参加了首映会,为宁浩撑场。

于是,更多的曝光和热度也让《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宁浩还凭借它获得了华表奖优秀新人导演和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等多个奖项。

宁浩也就此和黄渤、徐峥成为了“电影界的铁三角”。

《疯狂的石头》大获成功后,宁浩又再次邀请他们两个拍摄了《疯狂的赛车》,这部1000万成本的电影最终取得了过亿的票房。

宁浩变成了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还赢得了“鬼才导演”的称号。

接下来,《无人区》、《黄金大劫案》、《心花路放》,宁浩的电影作品票房一部比一部高,他也成功在商业文艺片的领域摸索出来一条崭新的道路来。

而再看看曾经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就和如今的“坏猴子电影计划”一样,它成就了宁浩,也带领宁浩成就了新人导演。

“因为新的创作者才能给未来力量。”宁浩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