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手机凉了造车梦破了:董明珠再造新格力阻力不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机凉了造车梦破了:董明珠再造新格力阻力不少

在谋求多元化转型的路上,董明珠的“任性”并不是每次都有效。

“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家里用着格力空调,享受格力带来的美味佳肴。”这是董明珠想象中的格力未来。尽管努力造手机,并且个人进入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但种种不如意让外界对格力的认知仍然是空调大王。无悬念继续连任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接下来的五年不会轻松。

6月12日,长园集团股价“闪崩”,而格力集团声势浩大的要约收购,也因珠海国资委的否决而告终。之前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也遭到股东大会的否决,随后董明珠个人入股珠海银隆。然而董明珠入股只是给公司带去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最近一年来珠海银隆自身的发展和经营业绩却并不顺利,并县城频频上头条,似乎也预示着董明珠决策失败。

作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董明珠持股比例达17.46%。在董明珠的主持下,银隆加快扩张,投资700亿元在各地建产业园,进行内部管理模式变革,甚至冲刺IPO。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系列负面消息:银隆部分园区停产,存款挤压,拖欠员工工资,大量工厂员工离职,乃至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情况先后被曝光。而董明珠也被诸多业内人士吐槽并不了解电动车行业和相关技术。

从2012年,董明珠接替朱江洪坐上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身兼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格力集团董事长3职,格力进入董明珠时代,她也被不少人捧上神坛。不可否认,格力电器应收从1001.10亿元增长至1500.20亿元,净利润更是几倍增长。但空调业务不断壮大,格力却也遭遇行业增长天花板的尴尬,在谋求多元化转型的路上,董明珠的“任性”并不是每次都有效。

早在2003年时,格力集团曾进军厨具市场,却因为与母公司的品牌之争结束。董明珠在多元化之路上,选择了小家电业务,但直到2015年,格力生活电器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仅1.56%;晶弘冰箱、格力洗衣机同样没有很好的市场反响。近年来,格力瞄准的智能装备业务更是是投资大、收益慢的长线战略布局,无法很快看到结果。

如果说小家电、家电各色零部件,冰洗、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虽然业务占比小,但起码还能正常发展,那么格力手机则是大大的输家。2015年,董明珠大张旗鼓进军手机行业。董明珠亲自站台,宣传,甚至与小米雷军对赌,但是格力两代手机销量都非常惨淡。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格力或许会放弃手机业务时,格力第三代手机通过了工信部的入网许可。第三代格力手机或许仍免不了给供货商抵押货款、内部消化的命运。

迄今为止,格力的空调业务仍然占比高达8成,而且格力层层批发、层层分销的模式也备受诟病。随着格力进入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新能源等领域,甚至包括“做芯片”,董明珠的局越来越大。不过市场不可能给人多次试错的机会,决策失误只会让领导者失去威信,董明珠下一个任期的格力扩张之路会走的顺畅吗?只能交由时间来回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董明珠

  • 71岁连任的董明珠,还没找到格力接班人
  • 董明珠之后,格力接不住自己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机凉了造车梦破了:董明珠再造新格力阻力不少

在谋求多元化转型的路上,董明珠的“任性”并不是每次都有效。

“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家里用着格力空调,享受格力带来的美味佳肴。”这是董明珠想象中的格力未来。尽管努力造手机,并且个人进入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但种种不如意让外界对格力的认知仍然是空调大王。无悬念继续连任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的接下来的五年不会轻松。

6月12日,长园集团股价“闪崩”,而格力集团声势浩大的要约收购,也因珠海国资委的否决而告终。之前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也遭到股东大会的否决,随后董明珠个人入股珠海银隆。然而董明珠入股只是给公司带去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最近一年来珠海银隆自身的发展和经营业绩却并不顺利,并县城频频上头条,似乎也预示着董明珠决策失败。

作为珠海银隆第二大股东,董明珠持股比例达17.46%。在董明珠的主持下,银隆加快扩张,投资700亿元在各地建产业园,进行内部管理模式变革,甚至冲刺IPO。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系列负面消息:银隆部分园区停产,存款挤压,拖欠员工工资,大量工厂员工离职,乃至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情况先后被曝光。而董明珠也被诸多业内人士吐槽并不了解电动车行业和相关技术。

从2012年,董明珠接替朱江洪坐上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身兼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格力集团董事长3职,格力进入董明珠时代,她也被不少人捧上神坛。不可否认,格力电器应收从1001.10亿元增长至1500.20亿元,净利润更是几倍增长。但空调业务不断壮大,格力却也遭遇行业增长天花板的尴尬,在谋求多元化转型的路上,董明珠的“任性”并不是每次都有效。

早在2003年时,格力集团曾进军厨具市场,却因为与母公司的品牌之争结束。董明珠在多元化之路上,选择了小家电业务,但直到2015年,格力生活电器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仅1.56%;晶弘冰箱、格力洗衣机同样没有很好的市场反响。近年来,格力瞄准的智能装备业务更是是投资大、收益慢的长线战略布局,无法很快看到结果。

如果说小家电、家电各色零部件,冰洗、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虽然业务占比小,但起码还能正常发展,那么格力手机则是大大的输家。2015年,董明珠大张旗鼓进军手机行业。董明珠亲自站台,宣传,甚至与小米雷军对赌,但是格力两代手机销量都非常惨淡。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格力或许会放弃手机业务时,格力第三代手机通过了工信部的入网许可。第三代格力手机或许仍免不了给供货商抵押货款、内部消化的命运。

迄今为止,格力的空调业务仍然占比高达8成,而且格力层层批发、层层分销的模式也备受诟病。随着格力进入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新能源等领域,甚至包括“做芯片”,董明珠的局越来越大。不过市场不可能给人多次试错的机会,决策失误只会让领导者失去威信,董明珠下一个任期的格力扩张之路会走的顺畅吗?只能交由时间来回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