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一期《查理周刊》是如何辗转来到美国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一期《查理周刊》是如何辗转来到美国的?

新一期的《查理周刊》在美国一份难求,上周,终于有20份期刊悄悄进入纽约部分书店。

图片来源:网络

法国《查理周刊》1月7日遭遇恐怖袭击后,美国社会和舆论有着不同的思考。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对恐怖袭击事件进行谴责,表示美国将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帮助法国将这些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随后美国各大媒体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与谴责。就在大部分媒体都在刊登“我是查理”的时候,《纽约时报》却于1月9日发布了一篇名为《我不是查理》的专栏文章,该文章指出,人们以言论自由的名义将遇害的《查理周刊》编辑们当成烈士赞美,不无道理。但是,《查理周刊》已经超越了讽刺的范畴升级到对宗教的侮辱和亵渎。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美联社等媒体还发表声明称,将不再刊登伤害宗教感情的漫画。

这一举动引起人们热议,多数人认为,《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态度是对恐怖袭击遇害者缺乏同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然《查理周刊》拥有刊发政治漫画、甚至粗暴漫画的自由,那么《纽约时报》也有表达“我不是查理”、不转登其漫画的自由。

而CNN、福克斯以及《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则表示,这是一场对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袭击,而这一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永远无法被消灭。

无论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引发怎样的争论,至少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无论正方还是反方,大家都想看看《查理周刊》到底画了些什么。

界面此前报道,1月14日,被编译成多种语言、向全世界近30个国家公开发行的最新一期《查理周刊》,在刚刚发行几小时后便销售一空,使得这份原先仅印6万份、销量仅为3万份的期刊被加印到700万份。

对于许多纽约人甚至是美国人来说,2014年9月26日刚刚开放的主营法文和英文出版刊物的Albertine书店,是买到《查理周刊》最大的希望,但是,这些满怀期待与好奇的读者看到的,却是贴在Albertine门口这样的一则告示:“对不起,这里没有《查理周刊》。”

这或许是Albertine的店员回答了成百上千次的问题。据《国际商业时报》报道,原本店员还会让那些纷至沓来的顾客们“过几天再来看看”,直到最后他们自己也无法明确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出售《查理周刊》。

当然,还包括纽约大街小巷的书店和报摊,他们也被那些没有看过《查理周刊》的读者问了个遍。在那里,那句传遍全球的“我是查理”已经变成了“查理在哪里”。

波士顿大学教授珍妮·肯迪格也是来到Albertine寻找《查理周刊》的人之一。她表示,如果找到就一定会购买,如果没有找到,她会捐款给《查理周刊》。

美国的期刊经销商们也曾经试图直接与《查理周刊》的经销商进行联系,结果证明想要发售这份期刊并非易事。但事实上,《查理周刊》已经悄悄地来到美国。

Albertine以及Book Culture两家书店可以算是比较幸运,他们与圣马丁取得联系,寻求帮助。圣马丁拥有一个专门为法侨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网站,并有机会接触到拥有法国政府支持的Uni-Press机构,这个机构致力于将法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1月16日上午,Uni-Presse位于美国东岸的代表凯瑟琳·拉米收到了联邦快递寄到纽约的20份《查理周刊》。

拉米和圣马丁希望可以将超过1,500份期刊散发到美国各个城市,并将第一站定为纽约。

当天中午11点30分,拉米来到Albertine,交给店员一个白色信封,没有过多询问,因为大家都对信封里的东西心知肚明,随后,店员撤下了此前贴在窗户上的告示。

拉米交给店员两份期刊,他们决定将其中一份放在书架中间的窗沿上留存,而另一份则提供给读者进店翻阅。因为目前Albertine还没有得到可以出售的《查理周刊》。

随后,拉米前往自己的下一站——位于中央花园附近的Book Culture,途中,拉米向CNN记者强调,Uni-Press只提供期刊给那些在销售过程中能够保证“无差价”的书店。

1月14日,《查理周刊》被一抢而空后,在线购物网站ebay上出现了期刊竞拍,原价仅为3.5美元的《查理周刊》,价格一路飙到近2万美元。“我不想再看到类似的疯狂销售,”拉米表示,“这一点我必须向各个商家明确。”

拉米同样带给Book Culture两份《查理周刊》,“太棒了,”书店老板德布林表示,“我要拿给每个来到书店的人看。”虽然他希望获得更多份期刊用于销售,但能够提前拥有这两份对他来说也颇为重要。在之后的几天,人们将在Book Culture门口看到“我是查理”的标志,意味着这里有《查理周刊》可以浏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一期《查理周刊》是如何辗转来到美国的?

新一期的《查理周刊》在美国一份难求,上周,终于有20份期刊悄悄进入纽约部分书店。

图片来源:网络

法国《查理周刊》1月7日遭遇恐怖袭击后,美国社会和舆论有着不同的思考。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对恐怖袭击事件进行谴责,表示美国将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帮助法国将这些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随后美国各大媒体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与谴责。就在大部分媒体都在刊登“我是查理”的时候,《纽约时报》却于1月9日发布了一篇名为《我不是查理》的专栏文章,该文章指出,人们以言论自由的名义将遇害的《查理周刊》编辑们当成烈士赞美,不无道理。但是,《查理周刊》已经超越了讽刺的范畴升级到对宗教的侮辱和亵渎。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美联社等媒体还发表声明称,将不再刊登伤害宗教感情的漫画。

这一举动引起人们热议,多数人认为,《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态度是对恐怖袭击遇害者缺乏同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然《查理周刊》拥有刊发政治漫画、甚至粗暴漫画的自由,那么《纽约时报》也有表达“我不是查理”、不转登其漫画的自由。

而CNN、福克斯以及《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则表示,这是一场对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袭击,而这一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永远无法被消灭。

无论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引发怎样的争论,至少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无论正方还是反方,大家都想看看《查理周刊》到底画了些什么。

界面此前报道,1月14日,被编译成多种语言、向全世界近30个国家公开发行的最新一期《查理周刊》,在刚刚发行几小时后便销售一空,使得这份原先仅印6万份、销量仅为3万份的期刊被加印到700万份。

对于许多纽约人甚至是美国人来说,2014年9月26日刚刚开放的主营法文和英文出版刊物的Albertine书店,是买到《查理周刊》最大的希望,但是,这些满怀期待与好奇的读者看到的,却是贴在Albertine门口这样的一则告示:“对不起,这里没有《查理周刊》。”

这或许是Albertine的店员回答了成百上千次的问题。据《国际商业时报》报道,原本店员还会让那些纷至沓来的顾客们“过几天再来看看”,直到最后他们自己也无法明确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出售《查理周刊》。

当然,还包括纽约大街小巷的书店和报摊,他们也被那些没有看过《查理周刊》的读者问了个遍。在那里,那句传遍全球的“我是查理”已经变成了“查理在哪里”。

波士顿大学教授珍妮·肯迪格也是来到Albertine寻找《查理周刊》的人之一。她表示,如果找到就一定会购买,如果没有找到,她会捐款给《查理周刊》。

美国的期刊经销商们也曾经试图直接与《查理周刊》的经销商进行联系,结果证明想要发售这份期刊并非易事。但事实上,《查理周刊》已经悄悄地来到美国。

Albertine以及Book Culture两家书店可以算是比较幸运,他们与圣马丁取得联系,寻求帮助。圣马丁拥有一个专门为法侨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网站,并有机会接触到拥有法国政府支持的Uni-Press机构,这个机构致力于将法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1月16日上午,Uni-Presse位于美国东岸的代表凯瑟琳·拉米收到了联邦快递寄到纽约的20份《查理周刊》。

拉米和圣马丁希望可以将超过1,500份期刊散发到美国各个城市,并将第一站定为纽约。

当天中午11点30分,拉米来到Albertine,交给店员一个白色信封,没有过多询问,因为大家都对信封里的东西心知肚明,随后,店员撤下了此前贴在窗户上的告示。

拉米交给店员两份期刊,他们决定将其中一份放在书架中间的窗沿上留存,而另一份则提供给读者进店翻阅。因为目前Albertine还没有得到可以出售的《查理周刊》。

随后,拉米前往自己的下一站——位于中央花园附近的Book Culture,途中,拉米向CNN记者强调,Uni-Press只提供期刊给那些在销售过程中能够保证“无差价”的书店。

1月14日,《查理周刊》被一抢而空后,在线购物网站ebay上出现了期刊竞拍,原价仅为3.5美元的《查理周刊》,价格一路飙到近2万美元。“我不想再看到类似的疯狂销售,”拉米表示,“这一点我必须向各个商家明确。”

拉米同样带给Book Culture两份《查理周刊》,“太棒了,”书店老板德布林表示,“我要拿给每个来到书店的人看。”虽然他希望获得更多份期刊用于销售,但能够提前拥有这两份对他来说也颇为重要。在之后的几天,人们将在Book Culture门口看到“我是查理”的标志,意味着这里有《查理周刊》可以浏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