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资本支撑下 氪空间开启海外扩张誓要赶超WeWork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资本支撑下 氪空间开启海外扩张誓要赶超WeWork

为其他公司管理办公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科技创投媒体36氪体系内独立的联合办公品牌“氪空间”,首次走出内地,在香港、东京、新加坡、曼谷等地寻求项目拓展。

“今年还有10多亿元要花出去”,氪空间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成城在香港向界面新闻透露目标,目前每月新增联合办公面积5万平方米,到年底氪空间将拥有WeWork总面积的25%(50万平方米),到明年年底达到其总规模一半,到2020年底超过WeWork。

香港是氪空间全球化的第一站,他们已经租用了香港地产商华懋旗下的One Hennessy大楼11层-19层,作为香港首个项目,总办公面积约7711平方米,改造后有望年内正式营业,其他数个位于核心地段的项目处于前期阶段。

One Hennessy位于太古广场对面,属于甲级商厦,平均月租金超过800元/平方米,未来每个工位的价格有望超过10000港元/月;Wework在香港铜锣湾Tower 535项目主要服务大型企业,现一个私人工位价格在7800港元/月。

氪空间主要竞争对手是联合办公行业鼻祖WeWork,2010年诞生,利用经济危机后低迷房价签订长期租约,目前已经成长为美国第二大初创企业,在全球169个城市拥有380个项目。

2016年,WeWork进入中国,在上海、北京、杭州、香港4个城市有23个项目,两月前收购了中国本土品牌“裸心社”;氪空间2014年开始创业,2016年从母公司体系内独立,目前在10个城市拥有40多个项目。

WeWork的重心在欧美市场,其在中国内地的规模落后于氪空间,而氪空间也希望成为全球企业,其海外布局从亚太地区开始,然后布局WeWork大本营欧美市场。

扩张进度你追我赶,外资品牌雷格斯、中国“头部”联合办公品牌优客工场、SOHO3Q等企业均在进行规模扩张,前万科高管毛大庆领导的优客工场,以数次并购扩充规模,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传统地产商潘石屹则亲自奔走全国,为SOHO3Q拿项目站台。

规模扩张背后是资本大力支持。WeWork去年底接受软银44亿美元投资,估值已高达20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有望翻倍;氪空间去年完成了6亿元Pre-B轮融资,新一轮超过10亿元的融资还未正式宣布;优客工场、SOHO3Q则宣布了上市计划。

“这个行业合并意义不大。”刘成城坚决表态,氪空间不会采取并购方式扩张规模。一方面,按照目前中国数百家联合办公企业,拥有四万平方米规模的企业很少,而氪空间一个月在内地就可以拓展出四万平方米;另一方面,产品标准不一样,对方也更可能是亏损状态。

联合办公企业竞争的两大主线就是产品标准与增值服务体系。刘成城用氪空间此前在深圳关闭的项目举例,因为规模扩张的产品标准没有做出来,导致项目盈利不佳。

刘成城透露,氪空间产品标准主要由130个参数组成,其中财务敏感参数有30多个,用户体验敏感参数有30多个,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成熟,意味着要在财务敏感参数与用户体验敏感参数之间达成平衡,“供应链管理差异影响后续,是三个月租满还是六个月租满,甚至十个月。”

氪空间重视单个项目盈利,对于亏损项目坚决关闭,在以往项目中出现过三四次,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氪空间正在重新筹建项目。

“广州、深圳、香港处于同一等级。”刘成城认为,氪空间进入香港主要是需求驱动,一方面香港写字楼空置率很低,供应量较少,这是重要前提;另外,香港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小团队越来越多,未来广深港高铁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更多企业会前往香港开设南方总部。

数据显示,氪空间主要客户40%-50%是本地小企业,另外有20%是大公司旗下的小团队,还有30%来自于其他城市的企业。

目前来看,联合办公企业营收80%左右来自租金差,10%左右来自于增值服务,还有10%来自于双创浪潮下的政府补贴。

公开资料透露,WeWork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已高达3.42亿美元,优客工场去年营业收入1.67亿元。截至2018年3月,优客工场在全球35座城市布局了160个共享办公空间,海外市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雅加达、纽约、洛杉矶等。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租金差,依赖于出租率的提升,WeWork一季度的整体出租率为82%,比去年同期的73%有了显著提升,截至5月末,WeWork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25.6万人。

如果仅仅是赚取租金差,联合办公则并不会成为一个有想象力的商业模型,与此前“二房东”无异 ,他们更想表现出对企业办公空间服务需求痛点的了解,通过企业业务延伸服务、整体空间运营服务来讲故事。

“最少要有5万个工位,才能讲讲增值服务的故事。”刘成城认为,目前氪空间的增长空间还有很大,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为个位数。

在规模基础上的运营数据经验,有助于联合办公企业向更高服务维度发展。wework运营的办公面积每年以两三倍的量增长,但是其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已从个数位提升至两位数,这意味着增值服务收入增速比办公面积增速要快。

无论是办公场地还是增值服务,按照标准的设计和流程规模化复制,这是联合办公企业第一阶段规模扩张的逻辑。

而要穿越经济周期,将租金波动、出租率下降的风险排除,联合办公企业的最终服务将延伸至“空间服务”:为所有企业设计、运营最为匹配需求、性价比最高的办公空间,即替其它公司管理办公空间。

“氪空间没有上市计划,增长远远没有结束。”刘成城认为,未来传统办公形式与联合办公将同时存在,后者大概会占30%甚至更高比例,以中国为例,北京、上海甲级写字楼保有量均超过1000万平方米,每个城市联合办公空间领域如果是300万平方米的规模,就还可以增长10-15年。

如此来看,这场规模赛刚刚开始,无论是WeWork、雷格斯,还是优客工场、氪空间、SOHO3Q,在规模扩张中总结与升级战略定位,发展机会和潜力将提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资本支撑下 氪空间开启海外扩张誓要赶超WeWork

为其他公司管理办公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科技创投媒体36氪体系内独立的联合办公品牌“氪空间”,首次走出内地,在香港、东京、新加坡、曼谷等地寻求项目拓展。

“今年还有10多亿元要花出去”,氪空间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成城在香港向界面新闻透露目标,目前每月新增联合办公面积5万平方米,到年底氪空间将拥有WeWork总面积的25%(50万平方米),到明年年底达到其总规模一半,到2020年底超过WeWork。

香港是氪空间全球化的第一站,他们已经租用了香港地产商华懋旗下的One Hennessy大楼11层-19层,作为香港首个项目,总办公面积约7711平方米,改造后有望年内正式营业,其他数个位于核心地段的项目处于前期阶段。

One Hennessy位于太古广场对面,属于甲级商厦,平均月租金超过800元/平方米,未来每个工位的价格有望超过10000港元/月;Wework在香港铜锣湾Tower 535项目主要服务大型企业,现一个私人工位价格在7800港元/月。

氪空间主要竞争对手是联合办公行业鼻祖WeWork,2010年诞生,利用经济危机后低迷房价签订长期租约,目前已经成长为美国第二大初创企业,在全球169个城市拥有380个项目。

2016年,WeWork进入中国,在上海、北京、杭州、香港4个城市有23个项目,两月前收购了中国本土品牌“裸心社”;氪空间2014年开始创业,2016年从母公司体系内独立,目前在10个城市拥有40多个项目。

WeWork的重心在欧美市场,其在中国内地的规模落后于氪空间,而氪空间也希望成为全球企业,其海外布局从亚太地区开始,然后布局WeWork大本营欧美市场。

扩张进度你追我赶,外资品牌雷格斯、中国“头部”联合办公品牌优客工场、SOHO3Q等企业均在进行规模扩张,前万科高管毛大庆领导的优客工场,以数次并购扩充规模,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传统地产商潘石屹则亲自奔走全国,为SOHO3Q拿项目站台。

规模扩张背后是资本大力支持。WeWork去年底接受软银44亿美元投资,估值已高达20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有望翻倍;氪空间去年完成了6亿元Pre-B轮融资,新一轮超过10亿元的融资还未正式宣布;优客工场、SOHO3Q则宣布了上市计划。

“这个行业合并意义不大。”刘成城坚决表态,氪空间不会采取并购方式扩张规模。一方面,按照目前中国数百家联合办公企业,拥有四万平方米规模的企业很少,而氪空间一个月在内地就可以拓展出四万平方米;另一方面,产品标准不一样,对方也更可能是亏损状态。

联合办公企业竞争的两大主线就是产品标准与增值服务体系。刘成城用氪空间此前在深圳关闭的项目举例,因为规模扩张的产品标准没有做出来,导致项目盈利不佳。

刘成城透露,氪空间产品标准主要由130个参数组成,其中财务敏感参数有30多个,用户体验敏感参数有30多个,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成熟,意味着要在财务敏感参数与用户体验敏感参数之间达成平衡,“供应链管理差异影响后续,是三个月租满还是六个月租满,甚至十个月。”

氪空间重视单个项目盈利,对于亏损项目坚决关闭,在以往项目中出现过三四次,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氪空间正在重新筹建项目。

“广州、深圳、香港处于同一等级。”刘成城认为,氪空间进入香港主要是需求驱动,一方面香港写字楼空置率很低,供应量较少,这是重要前提;另外,香港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小团队越来越多,未来广深港高铁开通后,粤港澳大湾区更多企业会前往香港开设南方总部。

数据显示,氪空间主要客户40%-50%是本地小企业,另外有20%是大公司旗下的小团队,还有30%来自于其他城市的企业。

目前来看,联合办公企业营收80%左右来自租金差,10%左右来自于增值服务,还有10%来自于双创浪潮下的政府补贴。

公开资料透露,WeWork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已高达3.42亿美元,优客工场去年营业收入1.67亿元。截至2018年3月,优客工场在全球35座城市布局了160个共享办公空间,海外市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雅加达、纽约、洛杉矶等。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租金差,依赖于出租率的提升,WeWork一季度的整体出租率为82%,比去年同期的73%有了显著提升,截至5月末,WeWork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25.6万人。

如果仅仅是赚取租金差,联合办公则并不会成为一个有想象力的商业模型,与此前“二房东”无异 ,他们更想表现出对企业办公空间服务需求痛点的了解,通过企业业务延伸服务、整体空间运营服务来讲故事。

“最少要有5万个工位,才能讲讲增值服务的故事。”刘成城认为,目前氪空间的增长空间还有很大,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为个位数。

在规模基础上的运营数据经验,有助于联合办公企业向更高服务维度发展。wework运营的办公面积每年以两三倍的量增长,但是其增值服务收入占比已从个数位提升至两位数,这意味着增值服务收入增速比办公面积增速要快。

无论是办公场地还是增值服务,按照标准的设计和流程规模化复制,这是联合办公企业第一阶段规模扩张的逻辑。

而要穿越经济周期,将租金波动、出租率下降的风险排除,联合办公企业的最终服务将延伸至“空间服务”:为所有企业设计、运营最为匹配需求、性价比最高的办公空间,即替其它公司管理办公空间。

“氪空间没有上市计划,增长远远没有结束。”刘成城认为,未来传统办公形式与联合办公将同时存在,后者大概会占30%甚至更高比例,以中国为例,北京、上海甲级写字楼保有量均超过1000万平方米,每个城市联合办公空间领域如果是300万平方米的规模,就还可以增长10-15年。

如此来看,这场规模赛刚刚开始,无论是WeWork、雷格斯,还是优客工场、氪空间、SOHO3Q,在规模扩张中总结与升级战略定位,发展机会和潜力将提升。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