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守着中国戏曲的宝矿 不做戏曲动画是种浪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守着中国戏曲的宝矿 不做戏曲动画是种浪费

在戏曲舞台上,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而在戏曲动画中,这些天马行空的脑洞将用极富创意的动画场景填满。

马驰作品

作者:李子涵

在中国戏曲学院第二教学楼二层的走廊上来回走走,你会发现墙壁上有部分画作署名为“八爪驴”。

戏曲动画《武松打店》

“八爪驴”是谁?居然管自己叫驴,还八爪驴。

刺猬君在教学楼里随便逮了个学生一问,原来这个Title属于新媒体艺术系动画专业老师马驰。

马驰作品

“之所以叫驴,是因为整天累得像头驴,八爪是觉得两只手不够用,希望自己有8只手。”本尊听说有人慕“名”而来,哈哈大笑。

马驰起这样一个笔名其实是一种自嘲,平时教学、行政、创作三座大山已经让他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但最近他又多了摊差事——陪毕业生拍照。

最近北京艳阳高照,吹在脸上的每一阵风都好似来自撒哈拉,但这丝毫吹不散毕业生们裹着学士服凹造型的热情。因为太受欢迎,马驰总是被学生们摆在C位,作为他们凹造型时的背景板。

马驰也很配合,用右手伸比了个“赞”,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但这绝不是卸下包袱后的轻松一笑,因为送走了这批毕业生,下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又提上了日程。

马上就要升入大四的刘子玥选择了马驰作为导师,她的毕设作品改编自京剧《白蛇传》,目前已经完成了剧本、场景、人设、分镜、动态分镜等前期工作。因为是戏曲学院,动画专业所有的毕业设计都离不开戏曲。

马驰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学生选择改编什么剧目,导师一般不会干涉,“中国戏曲是个宝库,里面的内容取之不尽,就算再过个100年也做不完。”守着中国戏曲这座IP富矿,动画专业的学生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但他们的压力也不小,毕竟要做好戏曲动画,还得多看戏曲,多确认几次眼神才能遇上对的人。

刘子玥之所以跟白素贞对上了眼,不仅是因为在学校看了京剧《白蛇传》,更源自于儿时对“宝塔镇蛇妖”的向往。在杭州长大的刘子玥从小就听大人讲述雷峰塔的传说,这让她下定决心把白娘子搬上自己的作品。

不同于原剧情的“水漫金山寺”,刘子玥则打算“水漫戏曲学院”。在她的构想里,白素贞和法海从屋内斗到屋外,从学校的小剧场打到周围的高楼大厦,最后白素贞施法要淹了戏曲学院,却被法海制止。有意思的是,作品的名字叫做《万泉寺肆佰号》,正好是戏曲学院的地址。

《万泉寺肆佰号》海报

据刘子玥介绍,第一版的人设比较写实,是完全参照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扮相创作的。在马驰的建议下,刘子玥对角色设计进行了多次精简,“比较直观的是把白素贞头上的红色大绒花变小了,把法海头上的僧帽去掉了。”

那么,这样的精简会不会与京剧表演传统相违背?马驰认为并不会,“适当的精简也是属于创作,而不是错误,错误是什么?比如在穿戴上,明明是个将军,应该踩厚底儿,你给画个薄底儿,应该穿铠甲,你给画个肚兜儿,这就不属于发挥了,这属于扭曲和误导。”

搞定了人设后,就该考虑让角色如何运动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包括“唱念做打”,在戏曲动画中,“唱念”可以配上原版戏曲唱腔,而“做打”完全照搬原作就没意思了,而这将留给动画创作者无限的发挥空间。

“在戏曲舞台上,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而在戏曲动画中,这些天马行空的脑洞将用极富创意的动画场景填满。它会自动形成一种创意,这种创意不是照搬别人的,它是中国独有的,所以说戏曲动画的价值太大了。”马驰感叹道。

由于京剧《白蛇传》中有不少武打场景,动画化后为了让角色打得更出彩儿,这没少让刘子玥掉头发。好在马驰及时出手相助,让整个片子的武术设计既好看又有京剧味儿。“马驰老师会武术哦!”刘子玥在一旁爆料。

戏曲动画《双下山》

马驰听了忙摆手,他可不是真的会武术,而是通过不断观察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模仿演员们的肢体动作。光说不练假把式,马驰的课堂,往往少不了舞枪弄棒。马驰给学生们当模特,学生们用画笔去记录马驰的动作。“动作一定要刻画到位,要不然没那个劲儿。”

戏曲学院里,动画专业的学生也会有形体课,马驰也鼓励学生模仿戏曲演员的身法,这将对动画的镜头语言大有裨益。“但要求学生们学会戏曲演员舞台上的身法是不现实的,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他们能了解一些皮毛就不错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甭说他们,就拿我来说,也一直在学习中。”

刺猬君邀请刘子玥亮亮身段,小姑娘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太难了。”马驰在一边偷着乐,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戏曲动画《盗银壶》

把时间拨回17年前,马驰也和眼前的刘子玥一样,是一枚戏曲小白,当初他也是冲着“动画”这两个字报考的中国戏曲学院。如果非要说和戏曲有什么渊源,马驰想了想,说自己打小就爱看戏曲。

“我小时候爱看古装片,戏曲也是古装的,所以我也看戏曲,虽然看不懂。”带着对中国戏曲模糊的认知,马驰来到中国戏曲学院动画专业学习。从戏曲学院毕业之后,马驰进入了游戏行业,2010年,他回到母校任教,直至今日。

其间,依然有不少游戏圈、动漫圈的企业抛来橄榄枝,马驰没有再回头。“我觉得我离不开这儿。”身边有“中国戏曲”这样的文化瑰宝,不做戏曲动画是种浪费,马驰希望能够用动画的形式让中国戏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外界也会在无形中给你压力,你是戏曲学院,你所擅长的就应该是戏曲动画,如果做得好,外界不会说什么,如果做得差强人意那就成问题了。”马驰说。

马驰作品

马驰当然希望一代代的传承让更多的人投入戏曲动画的创作之中。不过由于戏曲动画还是偏小众,不少毕业生工作之后还是做着符合主流市场喜好的动画作品。“这是现实问题,我们的学生虽然没有继续做戏曲动画,戏曲对他们的文化熏陶将受益终身。”

刘子玥在谈到未来是否会坚持戏曲动画时也有些迟疑,“这个说不好,但戏曲动画在我心中是很有分量的,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在动画作品中加入戏曲元素。”

一旁的马驰露出欣慰的笑容。

遥想当年,《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国产动画巅峰之作都有着深刻的戏曲烙印,中国戏曲动画何时能重回C位呢?马驰望着在校门口拍照留念的毕业生们,他相信答案就在那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守着中国戏曲的宝矿 不做戏曲动画是种浪费

在戏曲舞台上,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而在戏曲动画中,这些天马行空的脑洞将用极富创意的动画场景填满。

马驰作品

作者:李子涵

在中国戏曲学院第二教学楼二层的走廊上来回走走,你会发现墙壁上有部分画作署名为“八爪驴”。

戏曲动画《武松打店》

“八爪驴”是谁?居然管自己叫驴,还八爪驴。

刺猬君在教学楼里随便逮了个学生一问,原来这个Title属于新媒体艺术系动画专业老师马驰。

马驰作品

“之所以叫驴,是因为整天累得像头驴,八爪是觉得两只手不够用,希望自己有8只手。”本尊听说有人慕“名”而来,哈哈大笑。

马驰起这样一个笔名其实是一种自嘲,平时教学、行政、创作三座大山已经让他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但最近他又多了摊差事——陪毕业生拍照。

最近北京艳阳高照,吹在脸上的每一阵风都好似来自撒哈拉,但这丝毫吹不散毕业生们裹着学士服凹造型的热情。因为太受欢迎,马驰总是被学生们摆在C位,作为他们凹造型时的背景板。

马驰也很配合,用右手伸比了个“赞”,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但这绝不是卸下包袱后的轻松一笑,因为送走了这批毕业生,下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又提上了日程。

马上就要升入大四的刘子玥选择了马驰作为导师,她的毕设作品改编自京剧《白蛇传》,目前已经完成了剧本、场景、人设、分镜、动态分镜等前期工作。因为是戏曲学院,动画专业所有的毕业设计都离不开戏曲。

马驰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学生选择改编什么剧目,导师一般不会干涉,“中国戏曲是个宝库,里面的内容取之不尽,就算再过个100年也做不完。”守着中国戏曲这座IP富矿,动画专业的学生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但他们的压力也不小,毕竟要做好戏曲动画,还得多看戏曲,多确认几次眼神才能遇上对的人。

刘子玥之所以跟白素贞对上了眼,不仅是因为在学校看了京剧《白蛇传》,更源自于儿时对“宝塔镇蛇妖”的向往。在杭州长大的刘子玥从小就听大人讲述雷峰塔的传说,这让她下定决心把白娘子搬上自己的作品。

不同于原剧情的“水漫金山寺”,刘子玥则打算“水漫戏曲学院”。在她的构想里,白素贞和法海从屋内斗到屋外,从学校的小剧场打到周围的高楼大厦,最后白素贞施法要淹了戏曲学院,却被法海制止。有意思的是,作品的名字叫做《万泉寺肆佰号》,正好是戏曲学院的地址。

《万泉寺肆佰号》海报

据刘子玥介绍,第一版的人设比较写实,是完全参照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扮相创作的。在马驰的建议下,刘子玥对角色设计进行了多次精简,“比较直观的是把白素贞头上的红色大绒花变小了,把法海头上的僧帽去掉了。”

那么,这样的精简会不会与京剧表演传统相违背?马驰认为并不会,“适当的精简也是属于创作,而不是错误,错误是什么?比如在穿戴上,明明是个将军,应该踩厚底儿,你给画个薄底儿,应该穿铠甲,你给画个肚兜儿,这就不属于发挥了,这属于扭曲和误导。”

搞定了人设后,就该考虑让角色如何运动了。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包括“唱念做打”,在戏曲动画中,“唱念”可以配上原版戏曲唱腔,而“做打”完全照搬原作就没意思了,而这将留给动画创作者无限的发挥空间。

“在戏曲舞台上,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而在戏曲动画中,这些天马行空的脑洞将用极富创意的动画场景填满。它会自动形成一种创意,这种创意不是照搬别人的,它是中国独有的,所以说戏曲动画的价值太大了。”马驰感叹道。

由于京剧《白蛇传》中有不少武打场景,动画化后为了让角色打得更出彩儿,这没少让刘子玥掉头发。好在马驰及时出手相助,让整个片子的武术设计既好看又有京剧味儿。“马驰老师会武术哦!”刘子玥在一旁爆料。

戏曲动画《双下山》

马驰听了忙摆手,他可不是真的会武术,而是通过不断观察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模仿演员们的肢体动作。光说不练假把式,马驰的课堂,往往少不了舞枪弄棒。马驰给学生们当模特,学生们用画笔去记录马驰的动作。“动作一定要刻画到位,要不然没那个劲儿。”

戏曲学院里,动画专业的学生也会有形体课,马驰也鼓励学生模仿戏曲演员的身法,这将对动画的镜头语言大有裨益。“但要求学生们学会戏曲演员舞台上的身法是不现实的,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他们能了解一些皮毛就不错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甭说他们,就拿我来说,也一直在学习中。”

刺猬君邀请刘子玥亮亮身段,小姑娘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太难了。”马驰在一边偷着乐,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戏曲动画《盗银壶》

把时间拨回17年前,马驰也和眼前的刘子玥一样,是一枚戏曲小白,当初他也是冲着“动画”这两个字报考的中国戏曲学院。如果非要说和戏曲有什么渊源,马驰想了想,说自己打小就爱看戏曲。

“我小时候爱看古装片,戏曲也是古装的,所以我也看戏曲,虽然看不懂。”带着对中国戏曲模糊的认知,马驰来到中国戏曲学院动画专业学习。从戏曲学院毕业之后,马驰进入了游戏行业,2010年,他回到母校任教,直至今日。

其间,依然有不少游戏圈、动漫圈的企业抛来橄榄枝,马驰没有再回头。“我觉得我离不开这儿。”身边有“中国戏曲”这样的文化瑰宝,不做戏曲动画是种浪费,马驰希望能够用动画的形式让中国戏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外界也会在无形中给你压力,你是戏曲学院,你所擅长的就应该是戏曲动画,如果做得好,外界不会说什么,如果做得差强人意那就成问题了。”马驰说。

马驰作品

马驰当然希望一代代的传承让更多的人投入戏曲动画的创作之中。不过由于戏曲动画还是偏小众,不少毕业生工作之后还是做着符合主流市场喜好的动画作品。“这是现实问题,我们的学生虽然没有继续做戏曲动画,戏曲对他们的文化熏陶将受益终身。”

刘子玥在谈到未来是否会坚持戏曲动画时也有些迟疑,“这个说不好,但戏曲动画在我心中是很有分量的,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在动画作品中加入戏曲元素。”

一旁的马驰露出欣慰的笑容。

遥想当年,《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国产动画巅峰之作都有着深刻的戏曲烙印,中国戏曲动画何时能重回C位呢?马驰望着在校门口拍照留念的毕业生们,他相信答案就在那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