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动物世界》能让李易峰摘掉“流量小生”的标签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动物世界》能让李易峰摘掉“流量小生”的标签吗

韩延也太会调教演员了。

上影节十天,小编几乎住进了电影院。从国产片到引进片,近期的院线重点“审阅”了不少。

失望?有。

但,惊喜更多。

第一个惊喜,不,应该说惊艳的作品,来自导演韩延,来自演员李易峰,来自这部——

《动物世界》

上映日期:6月29日。

一般人看到“动物世界”四个字儿,耳边可能会响起那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交……”。

打住,在影迷和漫画迷这里,电影《动物世界》不太一样——它代表着热烈期待和隐隐的担忧。

为啥?原作太屌。

影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大师福本伸行的代表作《赌博默示录》。

漫画中,主角玩的是赌博游戏,参的却是复杂人性与阶级人生。

娱乐性与深度并存,说它是「神作」并不夸张。

在日本本土,这部漫画曾创下大卖1000万册的纪录。改编成动画与真人版电影后,口碑也不错。

因此,当得知它将被韩延搬上大银幕,还找来李易峰饰演男主“开司”时,小编的心情难免忐忑。

直到看完全片那一刻……我想向全世界宣布:韩延导演是我的one pick。

左:韩延  右:李易峰

《动物世界》的好看,从视觉到内涵层面都值得一说。

但让我最惊喜的是韩延对于原作精华部分的改编——“石头、剪刀、布”游戏。

想象一下:

男主郑开司因被老友欺骗而背上数百万债务。

为了病重昏迷的母亲和深爱的青梅竹马,他不得已登上“命运号”游轮,期望通过“玩游戏”来改变命运。

结果一上船,发现要玩的竟然是“石头剪刀布”!而且是船上好几百号人物一起玩!

太幼稚太简单了吧?科科,相反,太难!

先看游戏规则——

每个玩家拥有12张卡牌:

石头、剪刀、布,各四张。

同时每人肩扛三颗星,代表生命值。

两两对战,对战一次双方各消耗一张卡牌。

胜者将获得对方一颗星,败者自然失去一颗星。

平局则卡牌抵消,星不变动。

乍听起来,真如玩游戏般轻松。但再看看裁决胜利的标准,就感觉自己智商不够用了……

在4个小时的博弈中,选手必须出完所有牌,并且保留至少三颗星,才进入安全区。

少一颗星星,或者手上多出一张牌,就等着命运审判吧。

PS:别想着把牌扔掉或者藏起来,你以为规则制定者会这么傻?

一个从小玩到大的“石头剪刀布”,愣是被玩出S级难度。别不信,游戏过程堪称理工男的福音!

一上来,它考验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你应该能想到:如果找个信得过的搭档配合,两人不断打出平局直到卡牌耗光,那么大家都能带着三颗星走进安全区。岂不是双赢?

但问题就在于,去哪里找这个能托付信任的人?

牌易算,人心难测。人人都想获得更多星星,拿去买卖交易,从而大赚一笔。

于是,围绕着游戏开始暗自较劲。

出千、威逼、利诱、囤货……

“命运号”上没有道德,没有法律,没有任何社会属性的束缚,组局者甚至放任玩家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这哪里还是游戏,俨然一个残酷至极的斗兽场。

随着卡牌和星星数的游走变化,场上的局势也越来越难以看清。

男主郑开司面临多重考验——

一方面,他要根据场上牌型数目的变化去计算对手拥有什么牌,甚至可能出什么牌;

另一方面,他还要应对新出现的角色,去猜测其前来的目的和拥有的筹码。

既要算牌,又要算人;既考验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反向思维,又考验人在紧要关头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后头制造的“囚徒困境”……

看出来了吧,这根本就不是我们平常玩的“石头剪刀布”,而是一场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的高能博弈。

反转反转再反转……烧脑和悬疑感都有了,简直称得上“电影版《最强大脑》”!

小编在这里友情提醒:看电影时别瞎玩手机,千万不要错过开司老师的回顾讲解。不然你可能要准备二刷了。

小透露一下,小编已经买好票准备二刷。

真不是因为没看懂(虽然我回来恶补了漫画...),而是我对影片塑造人物、展示人性的手法颇有好感。

平时我们常讨论人的智商、情商,但你注意过所谓「逆商」吗?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指的是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至关重要,但偏偏少有人提及,影视作品中也难得体现。

而《动物世界》,则把逆境下的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并阐明一个道理:IQ、AQ兼具的人才可能笑到最后。

谁拥有最高AQ?当然是郑开司。

一开始,郑开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青年。

因为母亲重病,他生活窘迫,意志消沉。靠在游戏厅扮演小丑赚钱度日。爱情不敢碰,友情上还被坑惨了……

几百万债务逼迫他来到“命运号”,从而见识了一个鲜血淋漓的「动物世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里,只有利益,没有感情。

郑开司原本没有这些概念,直到遭遇欺骗、背叛等种种考验,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弱肉强食,什么叫“在动物世界里讲义气就是自杀”。

逆境之中,潜能被一步步开发出来,人也随之蜕变。

目标只有一个:活着走出动物世界。

在一般个人英雄主题的影片中,主角的成长往往伴随阵痛,而这种痛也导致他们发生裂变——

要么反客为主,“以黑制黑”,顺应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甚至利用法则将众人玩弄于鼓掌;

要么带着赤诚一次次冲撞南墙,最终伸张正义守得云开见月明。

非黑即白的成长我们见得太多,这也是为什么郑开司在一众大男主中显得尤为特别。

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孤胆英雄。他身上有着复杂的双面性。

一面天真,一面油滑;一面懵懂,一面敏锐;一面少年,一面世故;一面人,一面兽……

要真说起来,走进动物世界的每个人身上都隐有兽性,但只有郑开司是不同的。

当别人在规则驱使下尔虞我诈、消极颓废甚至杀人于无形时,只有他看穿了游戏天平两端真正的砝码。

一端是钱财名利,另一端仅仅只是性命吗?

不,是灵魂。是仅重21克,却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想获胜,想夺利,最快的捷径就是抛弃人类灵魂,利用动物本能去欺瞒、厮杀。很多人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但郑开司不愿意。

他坚决守住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灵魂,即使独自对抗世界,即使最终一败涂地,也不愿沦为彻底的动物。

这一把,郑开司赌赢了。

看到这里,观众也不知不觉了解了片名《动物世界》的深意——

挣脱文明的外衣,兽性亮出獠牙,人性被不断侵蚀。

霸道如虎豹,狡猾如狐狸,阴险如豺狼……人一步步沦为兽,游轮之上不是动物世界又是什么?

在韩延的设计中,如果郑开司也是动物,那他的属性是猩猩。因为,猩猩拥有感情和自尊,他最接近人类。

能把屌丝逆袭的文本拍出爽、燃、炸的观感,也许没有多难;但既要拍得燃、又能让观众惊艳,这对导演的想象力和执行力绝对是一种挑战。

这个挑战,韩延扛住了。

他用巧妙的方式十分精准地表现郑开司的「一体两面」:外表是碌碌无为普通人,内心住着热血澎湃的小丑。

因着心有小丑,眼前的世界才与众不同,甚至直接打破次元!

开篇第一幕,小丑在飞驰的地铁上大战怪兽。已经看得人瞠目结舌、欲罢不能。

而当郑开司登上“命运号”后,眼前的对手同样变幻为怪兽,凶残扑来之时,小丑再次变身,伴随着激烈的摇滚乐,独自杀出一条血路。

燃炸了!

电影里是郑开司的「颅内高潮」,电影外则是韩延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观众带来的一场场视觉奇观。

这个脑洞开的实在漂亮。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特效部分由数支国际顶尖视效团队完成:

The Third Floor(代表作:《蜘蛛侠》《银河护卫队》《美国队长》);

维塔工作室(代表作:《魔戒三部曲》《金刚》《阿凡达》《复仇者联盟);

Rising Sun Pictures(代表作:《雷神》《饥饿游戏》《X战警》);

……

看到这样高精尖的团队,你可能和小编最初一样,先想到两个字——烧钱。

没错,钱是烧了,可烧得特别值。

以往我们看华语大片,总有种“大而空”的感觉,空有花架子,却连故事都讲不透。

《动物世界》却完全不同,无论是打破次元的飙车戏,小丑大战怪兽的热血杀戮,还是鲸鱼从天空坠入海洋的奇幻浪漫……

每一场视效奇观都不是为了烧钱而烧钱,而是为叙事和人物服务。

它们承担起让观众身临其境、甚至走入人物内心的重任。每一次肾上腺素飙升,都仿佛又离郑开司更近一层。

这种对影片的掌控力,以及影片中浸染的创作者的蓬勃生命力和野心,才是电影工业水准的真正体现,也是构成影片“燃”气质的基本要诀。

如果你还在哀叹中国导演青黄不接,不妨去看看《动物世界》——至少在韩延这里,我看到了年轻导演最该有的那股心气。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韩延也太会调教演员了。

影片剧情冲突几乎集中在男主郑开司身上,因此李易峰的表演尤为重要。

他聪明地设计了一些小细节,比如蹭鼻子、打响指、抹嘴角,这无疑让角色更鲜活。

同时,长达一年多时间泡在剧组塑造角色,也让他和角色的气质愈加接近,甚至有微妙的重合感。

片中有几幕,郑开司暂占上风时得意的笑,失望愤怒到极点时的反击,威逼利诱他人时抽烟的样子……

不只脸好看,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最有内容最迷人的李易峰。

这才是一个演员该有的样子。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我在六号桌等你。”

相信我,看完电影你就知道这句话的妙处……

而现在小编只想说,我会在电影院等着《动物世界》第二部上演。也许不只第二部,还有第三部乃至更多的衍生作品……

只要坚持品质,再久我们观众也等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动物世界》能让李易峰摘掉“流量小生”的标签吗

韩延也太会调教演员了。

上影节十天,小编几乎住进了电影院。从国产片到引进片,近期的院线重点“审阅”了不少。

失望?有。

但,惊喜更多。

第一个惊喜,不,应该说惊艳的作品,来自导演韩延,来自演员李易峰,来自这部——

《动物世界》

上映日期:6月29日。

一般人看到“动物世界”四个字儿,耳边可能会响起那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交……”。

打住,在影迷和漫画迷这里,电影《动物世界》不太一样——它代表着热烈期待和隐隐的担忧。

为啥?原作太屌。

影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大师福本伸行的代表作《赌博默示录》。

漫画中,主角玩的是赌博游戏,参的却是复杂人性与阶级人生。

娱乐性与深度并存,说它是「神作」并不夸张。

在日本本土,这部漫画曾创下大卖1000万册的纪录。改编成动画与真人版电影后,口碑也不错。

因此,当得知它将被韩延搬上大银幕,还找来李易峰饰演男主“开司”时,小编的心情难免忐忑。

直到看完全片那一刻……我想向全世界宣布:韩延导演是我的one pick。

左:韩延  右:李易峰

《动物世界》的好看,从视觉到内涵层面都值得一说。

但让我最惊喜的是韩延对于原作精华部分的改编——“石头、剪刀、布”游戏。

想象一下:

男主郑开司因被老友欺骗而背上数百万债务。

为了病重昏迷的母亲和深爱的青梅竹马,他不得已登上“命运号”游轮,期望通过“玩游戏”来改变命运。

结果一上船,发现要玩的竟然是“石头剪刀布”!而且是船上好几百号人物一起玩!

太幼稚太简单了吧?科科,相反,太难!

先看游戏规则——

每个玩家拥有12张卡牌:

石头、剪刀、布,各四张。

同时每人肩扛三颗星,代表生命值。

两两对战,对战一次双方各消耗一张卡牌。

胜者将获得对方一颗星,败者自然失去一颗星。

平局则卡牌抵消,星不变动。

乍听起来,真如玩游戏般轻松。但再看看裁决胜利的标准,就感觉自己智商不够用了……

在4个小时的博弈中,选手必须出完所有牌,并且保留至少三颗星,才进入安全区。

少一颗星星,或者手上多出一张牌,就等着命运审判吧。

PS:别想着把牌扔掉或者藏起来,你以为规则制定者会这么傻?

一个从小玩到大的“石头剪刀布”,愣是被玩出S级难度。别不信,游戏过程堪称理工男的福音!

一上来,它考验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你应该能想到:如果找个信得过的搭档配合,两人不断打出平局直到卡牌耗光,那么大家都能带着三颗星走进安全区。岂不是双赢?

但问题就在于,去哪里找这个能托付信任的人?

牌易算,人心难测。人人都想获得更多星星,拿去买卖交易,从而大赚一笔。

于是,围绕着游戏开始暗自较劲。

出千、威逼、利诱、囤货……

“命运号”上没有道德,没有法律,没有任何社会属性的束缚,组局者甚至放任玩家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这哪里还是游戏,俨然一个残酷至极的斗兽场。

随着卡牌和星星数的游走变化,场上的局势也越来越难以看清。

男主郑开司面临多重考验——

一方面,他要根据场上牌型数目的变化去计算对手拥有什么牌,甚至可能出什么牌;

另一方面,他还要应对新出现的角色,去猜测其前来的目的和拥有的筹码。

既要算牌,又要算人;既考验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反向思维,又考验人在紧要关头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后头制造的“囚徒困境”……

看出来了吧,这根本就不是我们平常玩的“石头剪刀布”,而是一场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的高能博弈。

反转反转再反转……烧脑和悬疑感都有了,简直称得上“电影版《最强大脑》”!

小编在这里友情提醒:看电影时别瞎玩手机,千万不要错过开司老师的回顾讲解。不然你可能要准备二刷了。

小透露一下,小编已经买好票准备二刷。

真不是因为没看懂(虽然我回来恶补了漫画...),而是我对影片塑造人物、展示人性的手法颇有好感。

平时我们常讨论人的智商、情商,但你注意过所谓「逆商」吗?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指的是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至关重要,但偏偏少有人提及,影视作品中也难得体现。

而《动物世界》,则把逆境下的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并阐明一个道理:IQ、AQ兼具的人才可能笑到最后。

谁拥有最高AQ?当然是郑开司。

一开始,郑开司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青年。

因为母亲重病,他生活窘迫,意志消沉。靠在游戏厅扮演小丑赚钱度日。爱情不敢碰,友情上还被坑惨了……

几百万债务逼迫他来到“命运号”,从而见识了一个鲜血淋漓的「动物世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里,只有利益,没有感情。

郑开司原本没有这些概念,直到遭遇欺骗、背叛等种种考验,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弱肉强食,什么叫“在动物世界里讲义气就是自杀”。

逆境之中,潜能被一步步开发出来,人也随之蜕变。

目标只有一个:活着走出动物世界。

在一般个人英雄主题的影片中,主角的成长往往伴随阵痛,而这种痛也导致他们发生裂变——

要么反客为主,“以黑制黑”,顺应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甚至利用法则将众人玩弄于鼓掌;

要么带着赤诚一次次冲撞南墙,最终伸张正义守得云开见月明。

非黑即白的成长我们见得太多,这也是为什么郑开司在一众大男主中显得尤为特别。

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孤胆英雄。他身上有着复杂的双面性。

一面天真,一面油滑;一面懵懂,一面敏锐;一面少年,一面世故;一面人,一面兽……

要真说起来,走进动物世界的每个人身上都隐有兽性,但只有郑开司是不同的。

当别人在规则驱使下尔虞我诈、消极颓废甚至杀人于无形时,只有他看穿了游戏天平两端真正的砝码。

一端是钱财名利,另一端仅仅只是性命吗?

不,是灵魂。是仅重21克,却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想获胜,想夺利,最快的捷径就是抛弃人类灵魂,利用动物本能去欺瞒、厮杀。很多人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但郑开司不愿意。

他坚决守住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灵魂,即使独自对抗世界,即使最终一败涂地,也不愿沦为彻底的动物。

这一把,郑开司赌赢了。

看到这里,观众也不知不觉了解了片名《动物世界》的深意——

挣脱文明的外衣,兽性亮出獠牙,人性被不断侵蚀。

霸道如虎豹,狡猾如狐狸,阴险如豺狼……人一步步沦为兽,游轮之上不是动物世界又是什么?

在韩延的设计中,如果郑开司也是动物,那他的属性是猩猩。因为,猩猩拥有感情和自尊,他最接近人类。

能把屌丝逆袭的文本拍出爽、燃、炸的观感,也许没有多难;但既要拍得燃、又能让观众惊艳,这对导演的想象力和执行力绝对是一种挑战。

这个挑战,韩延扛住了。

他用巧妙的方式十分精准地表现郑开司的「一体两面」:外表是碌碌无为普通人,内心住着热血澎湃的小丑。

因着心有小丑,眼前的世界才与众不同,甚至直接打破次元!

开篇第一幕,小丑在飞驰的地铁上大战怪兽。已经看得人瞠目结舌、欲罢不能。

而当郑开司登上“命运号”后,眼前的对手同样变幻为怪兽,凶残扑来之时,小丑再次变身,伴随着激烈的摇滚乐,独自杀出一条血路。

燃炸了!

电影里是郑开司的「颅内高潮」,电影外则是韩延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观众带来的一场场视觉奇观。

这个脑洞开的实在漂亮。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特效部分由数支国际顶尖视效团队完成:

The Third Floor(代表作:《蜘蛛侠》《银河护卫队》《美国队长》);

维塔工作室(代表作:《魔戒三部曲》《金刚》《阿凡达》《复仇者联盟);

Rising Sun Pictures(代表作:《雷神》《饥饿游戏》《X战警》);

……

看到这样高精尖的团队,你可能和小编最初一样,先想到两个字——烧钱。

没错,钱是烧了,可烧得特别值。

以往我们看华语大片,总有种“大而空”的感觉,空有花架子,却连故事都讲不透。

《动物世界》却完全不同,无论是打破次元的飙车戏,小丑大战怪兽的热血杀戮,还是鲸鱼从天空坠入海洋的奇幻浪漫……

每一场视效奇观都不是为了烧钱而烧钱,而是为叙事和人物服务。

它们承担起让观众身临其境、甚至走入人物内心的重任。每一次肾上腺素飙升,都仿佛又离郑开司更近一层。

这种对影片的掌控力,以及影片中浸染的创作者的蓬勃生命力和野心,才是电影工业水准的真正体现,也是构成影片“燃”气质的基本要诀。

如果你还在哀叹中国导演青黄不接,不妨去看看《动物世界》——至少在韩延这里,我看到了年轻导演最该有的那股心气。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韩延也太会调教演员了。

影片剧情冲突几乎集中在男主郑开司身上,因此李易峰的表演尤为重要。

他聪明地设计了一些小细节,比如蹭鼻子、打响指、抹嘴角,这无疑让角色更鲜活。

同时,长达一年多时间泡在剧组塑造角色,也让他和角色的气质愈加接近,甚至有微妙的重合感。

片中有几幕,郑开司暂占上风时得意的笑,失望愤怒到极点时的反击,威逼利诱他人时抽烟的样子……

不只脸好看,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最有内容最迷人的李易峰。

这才是一个演员该有的样子。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我在六号桌等你。”

相信我,看完电影你就知道这句话的妙处……

而现在小编只想说,我会在电影院等着《动物世界》第二部上演。也许不只第二部,还有第三部乃至更多的衍生作品……

只要坚持品质,再久我们观众也等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