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纽约时报】奥巴马的国情咨文讲稿是这个男人给他写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纽约时报】奥巴马的国情咨文讲稿是这个男人给他写的

奥巴马刚发表了任内第6份国情咨文。为他写讲稿的男人刚34岁,高中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如今,奥巴马叫他“海明威”,但不全因为他的文风。

图片来源:网络

上周的某个晚上,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誉为“海明威”的首席白宫演讲稿撰写人科迪·基南(Cody Keenan)意识到自己得向人求助了。

之前,奥巴马在檀香山度假的时候,基南已经在附近一间酒店的房间里猫了15天,随后又在白宫西楼一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里待了7天,绞尽脑汁地想在空白的电脑屏幕上敲出一份6000字的国情咨文演讲稿初稿。这个孤独的过程最终让他失去了耐心。

于是,这个身材魁梧、高中时在橄榄球队当过四分卫的34岁男人走出自己在白宫的办公室,冒着寒冷的雨水,跋涉来到了他在这届政府里最亲密的朋友本杰明·罗德兹(Benjamin J. Rhodes)在附近的公寓。

那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但担任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曾经为奥巴马撰写过大量外交政策演讲稿的罗德兹还没有睡,正在为4岁的女儿朗读《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这两个男人各自倒了一杯纯麦苏格兰威士忌酒,然后就开始研究基南写的演讲稿。此时,罗德兹年幼的女儿已经在旁边安静地睡去。凌晨5点,一份更为简练的演讲稿草案已经在发送给奥巴马的路上。

“你已经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写了这么多天了,你最终还是得跟人聊一聊。”罗德兹说。“来一杯纯麦苏格兰威士忌也能管点用。”

本周二,奥巴马按计划要发表任期内倒数第二次国情咨文演讲,而演讲的底稿就是基南经过撰写、重写、修改,埋头写出来的。在所有那些对富人增税、对中产阶级减税的政策声明中,奥巴马朴实、亲民的讲话肯定要直面普通美国人的疾苦,而这种风格的演讲稿已经成了基南的一种标志。

曾经当过新闻记者、长期担任奥巴马顾问的大卫·阿克塞尔罗德(David Axelrod)说:“他让我想起过去一些在芝加哥新闻圈与我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们。那些写作者顽强,豁达,充满激情,能够给人们的经历赋予生命。”

基南谢绝为这篇报道接受采访,不是因为害羞,而是不愿意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的时候跳出来谈自己。

奥巴马曾经撰写过备受推崇的《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大部分演讲稿都是他自己亲自撰写的。通常来说,奥巴马看完基南撰写的初稿会有两种反应。如果喜欢,他会在句子和单词的空白处用细线轻轻标记出来。

另一种最坏的情况下,奥巴马会直接拿出一本黄色的信笺簿,亲自执笔,用整洁的字迹重新撰写整篇演讲稿。

身为总统演讲稿的主笔,基南承担了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几乎所有讲话的撰写任务。基南的前任、乔恩·费儒(Jon Favreau)因为擅长撰写充满希望和变革的宏篇大论而闻名,而基南则属于另一个不同的类型。他更关注普通人奋斗的故事,意在比喻,虽然困难,但在美国,凡事仍然有可能。

“今天,美国一位老师课外花时间来帮助一名有需要的学生,为把美国学生的毕业率提高到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这是奥巴马去年国情咨文的开场白,而它就是出自基南的手笔。

奥巴马接着说:“一位农夫在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农业出口最强劲的5年之后,正在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一位乡村医生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开出了第一张治疗哮喘的药方,而费用在孩子的母亲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一个男人从墓地下班之后坐公交回到家里,虽然累到骨头散架,但却依然对自己的儿子抱着远大的梦想。”

费儒描述基南说,他是那种看到一个精彩的汽车广告也会哽噎的人。

费儒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大家可能会以为科迪上辈子是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the United Auto Workers)的头儿,从小就在底特律长大,后来进了工厂工作。”

但事实上,基南出生于芝加哥,高中就读于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一个富裕的小镇里奇菲尔德。高中时代,基南是橄榄球四分卫,截球次数比触地得分还多;那时,他还曾经贪婪地阅读间谍小说;另外,他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他从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毕业后,21岁就来到华盛顿闯荡,只能窝在大学兄弟会一个兄弟的沙发上睡觉,但却依然志得意满。

基南很快就在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M. Kennedy)的办公室里平步青云,随后进入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the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继续深造。2007年,他加入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成为演讲稿撰写小组的成员,随后进入白宫,接手毕业典礼演讲和悼词的撰写工作。2012年,奥巴马赢得连任后不久,费儒离开,去撰写电视剧本,基南正式接替了他的工作。

奥巴马现在之所以在把基南叫做“海明威”,不小的原因是因为基南经常蓄着一把浓密的胡须、然后又刮掉。基恩通过工作关系结识了不少出入白宫的人,包括喜剧演员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Zach Galifianakis)和史蒂芬·考伯特(Stephen Colbert)。

“我去华盛顿的时候,我们会去喝几杯美味的古风鸡尾酒。”考伯特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告诉他,‘你就好比《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里的山姆·希朋(Sam Seaborn)。”他指的是罗伯·劳(Rob Lowe)在剧中扮演的白宫公关室副主任。“我的意思是,科迪·基南听起来就像一个虚构的名字。”

2009年的白宫记者协会(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晚宴上,基恩打扮成海盗,坐在奥巴马的身旁,在总统办公室拍了一张照片。奥巴马有一次开玩笑说,他愿意会一会美国最凶恶的敌人。当时他还展示过这张照片。

奥巴马曾经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不仅倚重基南对外传递我的愿景,而且还倚重他帮助我讲好这个美国故事。”

“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奥巴马还说。“但他心也够狠的。我和他的女朋友都很高兴,他终于剃掉了那把海明威式的大胡子。”

白宫的助手们说,已经连续两年了,奥巴马现在已经不再需要拿出黄色信笺簿,重新改写基南的初稿。

“连续两年,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奥巴马高级顾问丹·法伊弗(Dan Pfeiffer)说。“很多时候,第一稿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所有的演讲稿撰写人撰写国情咨文的时候都能做到这一点。”

周二,全美国人都将有机会来判断,他们是否同意奥巴马对基南初稿的评价。

(译者:程胜涛)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OBAM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纽约时报】奥巴马的国情咨文讲稿是这个男人给他写的

奥巴马刚发表了任内第6份国情咨文。为他写讲稿的男人刚34岁,高中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如今,奥巴马叫他“海明威”,但不全因为他的文风。

图片来源:网络

上周的某个晚上,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誉为“海明威”的首席白宫演讲稿撰写人科迪·基南(Cody Keenan)意识到自己得向人求助了。

之前,奥巴马在檀香山度假的时候,基南已经在附近一间酒店的房间里猫了15天,随后又在白宫西楼一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里待了7天,绞尽脑汁地想在空白的电脑屏幕上敲出一份6000字的国情咨文演讲稿初稿。这个孤独的过程最终让他失去了耐心。

于是,这个身材魁梧、高中时在橄榄球队当过四分卫的34岁男人走出自己在白宫的办公室,冒着寒冷的雨水,跋涉来到了他在这届政府里最亲密的朋友本杰明·罗德兹(Benjamin J. Rhodes)在附近的公寓。

那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但担任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曾经为奥巴马撰写过大量外交政策演讲稿的罗德兹还没有睡,正在为4岁的女儿朗读《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这两个男人各自倒了一杯纯麦苏格兰威士忌酒,然后就开始研究基南写的演讲稿。此时,罗德兹年幼的女儿已经在旁边安静地睡去。凌晨5点,一份更为简练的演讲稿草案已经在发送给奥巴马的路上。

“你已经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写了这么多天了,你最终还是得跟人聊一聊。”罗德兹说。“来一杯纯麦苏格兰威士忌也能管点用。”

本周二,奥巴马按计划要发表任期内倒数第二次国情咨文演讲,而演讲的底稿就是基南经过撰写、重写、修改,埋头写出来的。在所有那些对富人增税、对中产阶级减税的政策声明中,奥巴马朴实、亲民的讲话肯定要直面普通美国人的疾苦,而这种风格的演讲稿已经成了基南的一种标志。

曾经当过新闻记者、长期担任奥巴马顾问的大卫·阿克塞尔罗德(David Axelrod)说:“他让我想起过去一些在芝加哥新闻圈与我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们。那些写作者顽强,豁达,充满激情,能够给人们的经历赋予生命。”

基南谢绝为这篇报道接受采访,不是因为害羞,而是不愿意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的时候跳出来谈自己。

奥巴马曾经撰写过备受推崇的《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大部分演讲稿都是他自己亲自撰写的。通常来说,奥巴马看完基南撰写的初稿会有两种反应。如果喜欢,他会在句子和单词的空白处用细线轻轻标记出来。

另一种最坏的情况下,奥巴马会直接拿出一本黄色的信笺簿,亲自执笔,用整洁的字迹重新撰写整篇演讲稿。

身为总统演讲稿的主笔,基南承担了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几乎所有讲话的撰写任务。基南的前任、乔恩·费儒(Jon Favreau)因为擅长撰写充满希望和变革的宏篇大论而闻名,而基南则属于另一个不同的类型。他更关注普通人奋斗的故事,意在比喻,虽然困难,但在美国,凡事仍然有可能。

“今天,美国一位老师课外花时间来帮助一名有需要的学生,为把美国学生的毕业率提高到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这是奥巴马去年国情咨文的开场白,而它就是出自基南的手笔。

奥巴马接着说:“一位农夫在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农业出口最强劲的5年之后,正在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一位乡村医生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开出了第一张治疗哮喘的药方,而费用在孩子的母亲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一个男人从墓地下班之后坐公交回到家里,虽然累到骨头散架,但却依然对自己的儿子抱着远大的梦想。”

费儒描述基南说,他是那种看到一个精彩的汽车广告也会哽噎的人。

费儒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大家可能会以为科迪上辈子是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the United Auto Workers)的头儿,从小就在底特律长大,后来进了工厂工作。”

但事实上,基南出生于芝加哥,高中就读于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一个富裕的小镇里奇菲尔德。高中时代,基南是橄榄球四分卫,截球次数比触地得分还多;那时,他还曾经贪婪地阅读间谍小说;另外,他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他从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毕业后,21岁就来到华盛顿闯荡,只能窝在大学兄弟会一个兄弟的沙发上睡觉,但却依然志得意满。

基南很快就在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M. Kennedy)的办公室里平步青云,随后进入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the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继续深造。2007年,他加入奥巴马的竞选团队,成为演讲稿撰写小组的成员,随后进入白宫,接手毕业典礼演讲和悼词的撰写工作。2012年,奥巴马赢得连任后不久,费儒离开,去撰写电视剧本,基南正式接替了他的工作。

奥巴马现在之所以在把基南叫做“海明威”,不小的原因是因为基南经常蓄着一把浓密的胡须、然后又刮掉。基恩通过工作关系结识了不少出入白宫的人,包括喜剧演员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Zach Galifianakis)和史蒂芬·考伯特(Stephen Colbert)。

“我去华盛顿的时候,我们会去喝几杯美味的古风鸡尾酒。”考伯特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告诉他,‘你就好比《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里的山姆·希朋(Sam Seaborn)。”他指的是罗伯·劳(Rob Lowe)在剧中扮演的白宫公关室副主任。“我的意思是,科迪·基南听起来就像一个虚构的名字。”

2009年的白宫记者协会(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晚宴上,基恩打扮成海盗,坐在奥巴马的身旁,在总统办公室拍了一张照片。奥巴马有一次开玩笑说,他愿意会一会美国最凶恶的敌人。当时他还展示过这张照片。

奥巴马曾经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不仅倚重基南对外传递我的愿景,而且还倚重他帮助我讲好这个美国故事。”

“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奥巴马还说。“但他心也够狠的。我和他的女朋友都很高兴,他终于剃掉了那把海明威式的大胡子。”

白宫的助手们说,已经连续两年了,奥巴马现在已经不再需要拿出黄色信笺簿,重新改写基南的初稿。

“连续两年,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奥巴马高级顾问丹·法伊弗(Dan Pfeiffer)说。“很多时候,第一稿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所有的演讲稿撰写人撰写国情咨文的时候都能做到这一点。”

周二,全美国人都将有机会来判断,他们是否同意奥巴马对基南初稿的评价。

(译者:程胜涛)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OBAMA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