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野蛮人来了:一月只做30单的公司号称颠覆家装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野蛮人来了:一月只做30单的公司号称颠覆家装业?

“野蛮人来了”是聚焦那些可能改变传统行业规则的创业公司系列报道。首个报道对象是爱空间,它正试图从价格和服务等层面重塑家装行业的形象,但对如何达到规模它似乎还没找到很好的办法。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与一街之隔的宜家相比,位于北京望京桥的爱空间展馆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在1月中旬一个星期六的上午,这里门庭若市的场景,与那个全球家居巨头不相上下。在这个400平米的展厅内,顾客川流不息。

“我们工期已经排到五六月份了。”爱空间CEO陈炜向界面新闻记者称。这位清华大学MBA毕业的70后曾就职于业内知名的家居公司博洛尼,之后他还创业做过整体精装。

1月初,一则关于“小米装修”的新闻,让他和爱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家装行业的焦点。人们天然地对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涉足的任何领域都保持好奇。过去一年中,除了投资广州you+青年公寓外,雷军顺为基金也将一笔6000万资金投向了爱空间。

在了解陈炜和他的爱空间之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小米进军家装行业”。这家顶着小米光环的公司,在公布他们极具价格竞争力的装修方案后,外界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人们想知道这家公司想要颠覆什么,以及他们打算靠什么来颠覆。

中国家装行业过去长期处于“马路游击队”与中小型家装公司分食市场的局面,因为价格优势,二者几乎占到了过去90%的市场,但因为缺乏标准化流程,从设计到选材,再到室内装饰用品的选用,家庭装修复杂的环节让客户常常因为材料选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而头疼。

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80后家庭正成为家装业的主流消费者。与过去不同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热衷于服务式体验带来的新鲜刺激。

这些因素,都是陈炜和他的爱空间看准的机会。

在爱空间互联网家装体验馆内,“解放一代年轻人”的标语随处可见。过去长期涉足家装业的陈炜称,过去工程用料报价不透明,让消费者牺牲大量时间往返监工的体验太糟糕了。“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这个过程让装修变得痛苦,为什么不能让它像度假一样轻松简单?”

在爱空间的宣传资料中,给卫生间和卧室配上方便合适插座的人性化设计也被刻意凸现出来。与许多传统家装公司不同,陈炜称爱空间乐于站在客户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这也正为他们赢取更多年轻人的信赖。与小米粉丝效应类似,爱空间未来也寄希望于粉丝间的口碑传播。他们想通过这些颠覆的过去人们对家装业的整体看法。

“699元每平米,20天保证完工,家装界的小米”,这是爱空间正式亮相后喊出的口号,小米光环和高性价比服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低价格、短工期能否保质保量完工。

不少装修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按照传统家装行业的经验,699元的价格很难保证施工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此外爱空间公布的建材供应还囊括了科宝博洛尼、科勒、西门子、多乐士和马可波罗等8大一线品牌,更有不少人怀疑低价位和短工期只是噱头。

爱空间的做法是以成本价购入大品牌的标准化材料,再让经验丰富的研发和施工团队操盘设计和装修,而为了提升工程效率,爱空间目前采用自己养产业工人的模式,通过培训、食宿全包等高规格待遇来加强施工团队的效率。

之所以能让这些大品牌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进行供应,陈炜表示这有赖于自己多年来在家装行业积累的资源。而他也认为家装作为传统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优势也在于对行业资源的整合。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提升效率,爱空间还把家装过程分拆成近400多个小环节,然后寻找最合理的顺序进行组装,以便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这是目前大部分传统家装公司都没有做到的一点。

博洛尼木作产品市场总监杨大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家庭装修的硬装过程中,如果实行标准化的流程并采用经过培训的专业产业工人,20天的工期保质保量并不是困难的事。但他同时也认为,这样做势必会削减一定的利润空间。目前家装行业普遍的毛利率在25%左右,而随着近几年材料和人工成本的进一步透明,这个空间还在缩小。综合这些情况以及爱空间的施工模式,爱空间的利润率会更低。

“低利润的情况下,走量会是一条出路。”杨大斌认为,标准化流程带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会培养用户对企业品牌的信赖,与小米手机类似,薄利多销很可能也会是未来爱空间采用的模式。

其实在家装行业,爱空间的模式并不新鲜。陈炜的老东家博洛尼就曾经做过尝试,在2011年宣布采用“整体厨房+全屋定制”为核心的整体家居发展思路,传统的家装业务仅保留在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和君咨询战略咨询师张智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博洛尼当初尝试未能成功的一大关键原因,就在于博洛尼原有定位比较高。这样的定位很难吸引到庞大的用户群,在漏斗效应之下,能导入到整体家居的用户规模更是小之又小。

与此相对,爱空间则是希望利用亲民的低价,来尽可能的吸引庞大的用户群。

因为价格优势,缺乏规则的中小型家装公司过去始终占据市场90%的份额。陈炜希望未来爱空间能够利用专业服务重塑行业规则,他从一开始就区别于老东家博洛尼等品牌公司——他希望成为家装业的小米,让那些对性价比更看重的客户使用他的产品。

这家公司目前除去施工队外,已经有五十多名员工。订单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陈炜开始担心施工方面的压力,现在如果去爱空间申请装修,工期也得排在五六个月之后了。陈炜称在北京市场,一个月能接300单以上的生意已算是最大装修公司,爱空间未来目标是一个月500单,成为北京最大的家装公司。

但他们目前每个月仅能完成30单装修,“未来除了扩张规模外,也会尝试与其他家装品牌,或者房企合作。”陈炜说。不过在目前,他还没有透露更具体的计划。

如何扩大规模看起来成了爱空间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随后而来的当然就是扩大规模之后,如何继续保持既已形成的口碑。

另一个问题则是爱空间的利润率。按照目前的趋势,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增长——这几乎是不可逆的,会进一步侵蚀爱空间本就不高的利润率。

不过爱空间似乎并不打算仅仅依靠家装来赚钱。在获取用户信赖、培养品牌效应之后,带动随后的软装销售来获取利润是被陈炜看作更关键的问题。与硬装相比,家具、家居用品的销售也是未来可能的利润空间。

爱空间的股东之一雷军名下的小米,正在尝试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整体布局。最近,他们刚刚发布了包含多功能网关、人体感应器、门窗传感器、无线开关、门铃、小米智能模块和扬声器的小米智能家庭套装。陈炜表示,未来也很可能会用到小米的家居产品。

接下来的几年市场表现,才是对爱空间真正的考验。陈炜需要平衡规模、利润和口碑,还需要判断在什么时候切入利润率更高的软装市场,以至开始进行家具和家居用品的销售。在这些环节上的闪失,都有可能影响到爱空间这条“颠覆之路”的前景。

“我们现在只是被盲目捧了一把,很多人是冲着雷军和这种性价比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品牌做好。”陈炜承认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野蛮人来了:一月只做30单的公司号称颠覆家装业?

“野蛮人来了”是聚焦那些可能改变传统行业规则的创业公司系列报道。首个报道对象是爱空间,它正试图从价格和服务等层面重塑家装行业的形象,但对如何达到规模它似乎还没找到很好的办法。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与一街之隔的宜家相比,位于北京望京桥的爱空间展馆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在1月中旬一个星期六的上午,这里门庭若市的场景,与那个全球家居巨头不相上下。在这个400平米的展厅内,顾客川流不息。

“我们工期已经排到五六月份了。”爱空间CEO陈炜向界面新闻记者称。这位清华大学MBA毕业的70后曾就职于业内知名的家居公司博洛尼,之后他还创业做过整体精装。

1月初,一则关于“小米装修”的新闻,让他和爱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家装行业的焦点。人们天然地对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涉足的任何领域都保持好奇。过去一年中,除了投资广州you+青年公寓外,雷军顺为基金也将一笔6000万资金投向了爱空间。

在了解陈炜和他的爱空间之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小米进军家装行业”。这家顶着小米光环的公司,在公布他们极具价格竞争力的装修方案后,外界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人们想知道这家公司想要颠覆什么,以及他们打算靠什么来颠覆。

中国家装行业过去长期处于“马路游击队”与中小型家装公司分食市场的局面,因为价格优势,二者几乎占到了过去90%的市场,但因为缺乏标准化流程,从设计到选材,再到室内装饰用品的选用,家庭装修复杂的环节让客户常常因为材料选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而头疼。

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80后家庭正成为家装业的主流消费者。与过去不同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热衷于服务式体验带来的新鲜刺激。

这些因素,都是陈炜和他的爱空间看准的机会。

在爱空间互联网家装体验馆内,“解放一代年轻人”的标语随处可见。过去长期涉足家装业的陈炜称,过去工程用料报价不透明,让消费者牺牲大量时间往返监工的体验太糟糕了。“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这个过程让装修变得痛苦,为什么不能让它像度假一样轻松简单?”

在爱空间的宣传资料中,给卫生间和卧室配上方便合适插座的人性化设计也被刻意凸现出来。与许多传统家装公司不同,陈炜称爱空间乐于站在客户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这也正为他们赢取更多年轻人的信赖。与小米粉丝效应类似,爱空间未来也寄希望于粉丝间的口碑传播。他们想通过这些颠覆的过去人们对家装业的整体看法。

“699元每平米,20天保证完工,家装界的小米”,这是爱空间正式亮相后喊出的口号,小米光环和高性价比服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低价格、短工期能否保质保量完工。

不少装修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按照传统家装行业的经验,699元的价格很难保证施工每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此外爱空间公布的建材供应还囊括了科宝博洛尼、科勒、西门子、多乐士和马可波罗等8大一线品牌,更有不少人怀疑低价位和短工期只是噱头。

爱空间的做法是以成本价购入大品牌的标准化材料,再让经验丰富的研发和施工团队操盘设计和装修,而为了提升工程效率,爱空间目前采用自己养产业工人的模式,通过培训、食宿全包等高规格待遇来加强施工团队的效率。

之所以能让这些大品牌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进行供应,陈炜表示这有赖于自己多年来在家装行业积累的资源。而他也认为家装作为传统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优势也在于对行业资源的整合。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提升效率,爱空间还把家装过程分拆成近400多个小环节,然后寻找最合理的顺序进行组装,以便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这是目前大部分传统家装公司都没有做到的一点。

博洛尼木作产品市场总监杨大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家庭装修的硬装过程中,如果实行标准化的流程并采用经过培训的专业产业工人,20天的工期保质保量并不是困难的事。但他同时也认为,这样做势必会削减一定的利润空间。目前家装行业普遍的毛利率在25%左右,而随着近几年材料和人工成本的进一步透明,这个空间还在缩小。综合这些情况以及爱空间的施工模式,爱空间的利润率会更低。

“低利润的情况下,走量会是一条出路。”杨大斌认为,标准化流程带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会培养用户对企业品牌的信赖,与小米手机类似,薄利多销很可能也会是未来爱空间采用的模式。

其实在家装行业,爱空间的模式并不新鲜。陈炜的老东家博洛尼就曾经做过尝试,在2011年宣布采用“整体厨房+全屋定制”为核心的整体家居发展思路,传统的家装业务仅保留在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和君咨询战略咨询师张智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博洛尼当初尝试未能成功的一大关键原因,就在于博洛尼原有定位比较高。这样的定位很难吸引到庞大的用户群,在漏斗效应之下,能导入到整体家居的用户规模更是小之又小。

与此相对,爱空间则是希望利用亲民的低价,来尽可能的吸引庞大的用户群。

因为价格优势,缺乏规则的中小型家装公司过去始终占据市场90%的份额。陈炜希望未来爱空间能够利用专业服务重塑行业规则,他从一开始就区别于老东家博洛尼等品牌公司——他希望成为家装业的小米,让那些对性价比更看重的客户使用他的产品。

这家公司目前除去施工队外,已经有五十多名员工。订单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陈炜开始担心施工方面的压力,现在如果去爱空间申请装修,工期也得排在五六个月之后了。陈炜称在北京市场,一个月能接300单以上的生意已算是最大装修公司,爱空间未来目标是一个月500单,成为北京最大的家装公司。

但他们目前每个月仅能完成30单装修,“未来除了扩张规模外,也会尝试与其他家装品牌,或者房企合作。”陈炜说。不过在目前,他还没有透露更具体的计划。

如何扩大规模看起来成了爱空间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随后而来的当然就是扩大规模之后,如何继续保持既已形成的口碑。

另一个问题则是爱空间的利润率。按照目前的趋势,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增长——这几乎是不可逆的,会进一步侵蚀爱空间本就不高的利润率。

不过爱空间似乎并不打算仅仅依靠家装来赚钱。在获取用户信赖、培养品牌效应之后,带动随后的软装销售来获取利润是被陈炜看作更关键的问题。与硬装相比,家具、家居用品的销售也是未来可能的利润空间。

爱空间的股东之一雷军名下的小米,正在尝试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整体布局。最近,他们刚刚发布了包含多功能网关、人体感应器、门窗传感器、无线开关、门铃、小米智能模块和扬声器的小米智能家庭套装。陈炜表示,未来也很可能会用到小米的家居产品。

接下来的几年市场表现,才是对爱空间真正的考验。陈炜需要平衡规模、利润和口碑,还需要判断在什么时候切入利润率更高的软装市场,以至开始进行家具和家居用品的销售。在这些环节上的闪失,都有可能影响到爱空间这条“颠覆之路”的前景。

“我们现在只是被盲目捧了一把,很多人是冲着雷军和这种性价比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品牌做好。”陈炜承认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