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亿美元融资后,百姓网如何破壁“瓶中花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亿美元融资后,百姓网如何破壁“瓶中花园”?

百姓网就是互联网的“瓶中花园”,简单的生态链就已经自产自足。如今,百姓网打算在这个生态中添加新的角色,让这些角色融入原本的生态,建立新的生态关系,这就是它的“破壁”方式。

上周,百姓网公布了新一轮近亿美元融资消息。去年末听闻百姓网推出百姓联盟,想要打造生态的时候,预感他们或许融资将近,竟然料中,甚是巧合。既已如此,不如聊下百姓网的“生态”计划。

说到生态,第一个容易让人记起的可能是“大淘宝”生态。很多人,也包括一些业内人士都有一个认知,就是所谓生态一定要这个那个什么都有,而且要有很大的体量,非巨头不可为。其实这是对生态很大的误解,到底什么是生态?

1960年,有位叫大卫·拉蒂默的电子工程师在一个40公升大的球形瓶中倒了一些堆肥,插了一株紫鸭拓草的幼苗,并且在瓶中加了0.15公升的水。1972年,他又加了一次水,然后就把瓶口紧紧封死。偶尔转转瓶子,让阳光的照射均匀些,这就是拉蒂默在之后40多年里所干的事,而这株紫鸭拓草在这个没有外部水源、空气、养料的情况下至今依然生意盎然。一切都通过瓶中植物和微生物,在整个瓶中自我循环。

这个被称作“瓶中花园”的神奇瓶子,可能是地面上最简单的生态系统。因为所谓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和环境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所以,无论整个空间是大还是小,无论其中的物种是多还是少,一个完整的生态都可以保持自给自足的循环,神奇地维持着这样的平衡性。

其实纵观整个互联网,除非工具类项目,又有哪个不是在寻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只是有些生态系统需要强势的平台方来维持平衡,使得他们的生态看起来不这么明显,比如京东;有些是在生态中缺少一些关键角色,距离平衡点尚有距离,比如美团;而有些则达到盈亏平衡点,构成完整的生态,比如百姓网。

在三大分类信息平台中,百姓网百人级别的规模,不足58或赶集的零头,意味着对整个生态的外部干涉最少;多年的持续盈利,早已到达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点。所以,在建立生态的问题上,我倒是不完全赞同百姓网观点,因为在我看来,百姓网本身已是一个生态。

更进一步说,百姓网就是互联网的“瓶中花园”,简单的生态链就已经自产自足。瓶中的堆土是百姓网的平台,为生态提供基本环境;用户是那株紫鸭拓草,既发布需求信息,又获取需求信息;获取的广告收入被分解为运营费用和市场费用,从内部和外部为紫鸭拓草提供给养和能量,维持着整个瓶中生态的平衡。百姓网不但本就是生态,而且是成熟的生态,他的生态可以说就是分类信息这个商业模式的基本生态。

分类信息的“瓶中花园”看起来很健康,也很神奇,但终究是太小了。看着有限的空间,58和赶集率先打破了瓶壁,用疯狂的资本和疯狂的扩张,让分类信息这株紫鸭拓草疯长。但疯狂过后,渐高的植株对养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的动态平衡却尚未形成。因此,58和赶集才会不断需要资本注入,直到找到新的动态平衡点。

百姓网当时并没有破壁,因此,虽然单看百姓的那株紫鸭拓草,长得没有58和赶集这么茂盛,但百姓一直都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如今推出“百姓联盟”并不是建立生态的过程,而是“破壁”之举。百姓的破壁,选了一种与58和赶集不同的方式,这可以从“百姓联盟”的构成看出。

“百姓联盟”一共有微站联盟、信息联盟、商铺推广联盟8个产品,分为流量变现、信息赚钱、地推/电销创收、活动创收4个大类。

所谓的“百姓联盟”,实质上是为了在不扩张团队的情况下,通过外部的力量来提升百姓网在运营、市场、销售三端的力量,提升百姓网整体的竞争力。如果说当年58和赶集的做法是直接砸碎瓶子,用大量的阳光、水分、养分让这株紫鸭拓草勃发,那百姓网的做法就像是轻轻打开瓶口,播下一些新的种子,丢入一些小虫子,然后在旁边观察着紫鸭拓草的成长。在生态中添加新的角色,让这些角色融入原本的生态,建立新的生态关系,这就是百姓网的“破壁”方式。

虽然把整个联盟拆解开会感觉并不新鲜。信息相关的产品像是任务众包,销售相关的产品就是代理分销,市场相关的产品也不过是众多联盟中的其一。但百姓联盟的整个管理思路,透露出一种与58和赶集完全相反的味道,一种去中心化的味道。将原本58和赶集收拢的单位,释放到系统的外部,赋予这些单位自治的特性,形成各个相互依存的群集。这样的情况,和《失控》中所描写的蜂群有相似的特征。

百姓的做法有利有弊。比起强中心化的迅速扩张,生态的建立或许并不是这么这么迅速,但生态的自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特征,如果生态健康,可以在横向上自由地发展。当然还有些潜在的风险,在一个生态中引入一种新的生物结果都是未知的,而一次引入这么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会融入这个生态,还是破坏原有的生态,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百姓网需要有充足的准备,而新的融资中,必有一部分是为此而准备的。

百姓网的破壁方式是否比58和赶集更好,这个暂且不得而知。但在58已经上市,赶集眼看也要IPO的当口,再去走他们已经走过的路,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另辟蹊径,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这确实很像这家一直标榜精英团队,在营销上也喜欢耍些小聪明的公司所会想出扩张之路。百姓网的融资,或许将是给分类信息的最后一笔融资,之后无论58、赶集还是百姓,都将更注重垂直领域的深度挖掘。那么问题来了,紫鸭拓草的正确种植方式最后会是怎样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亿美元融资后,百姓网如何破壁“瓶中花园”?

百姓网就是互联网的“瓶中花园”,简单的生态链就已经自产自足。如今,百姓网打算在这个生态中添加新的角色,让这些角色融入原本的生态,建立新的生态关系,这就是它的“破壁”方式。

上周,百姓网公布了新一轮近亿美元融资消息。去年末听闻百姓网推出百姓联盟,想要打造生态的时候,预感他们或许融资将近,竟然料中,甚是巧合。既已如此,不如聊下百姓网的“生态”计划。

说到生态,第一个容易让人记起的可能是“大淘宝”生态。很多人,也包括一些业内人士都有一个认知,就是所谓生态一定要这个那个什么都有,而且要有很大的体量,非巨头不可为。其实这是对生态很大的误解,到底什么是生态?

1960年,有位叫大卫·拉蒂默的电子工程师在一个40公升大的球形瓶中倒了一些堆肥,插了一株紫鸭拓草的幼苗,并且在瓶中加了0.15公升的水。1972年,他又加了一次水,然后就把瓶口紧紧封死。偶尔转转瓶子,让阳光的照射均匀些,这就是拉蒂默在之后40多年里所干的事,而这株紫鸭拓草在这个没有外部水源、空气、养料的情况下至今依然生意盎然。一切都通过瓶中植物和微生物,在整个瓶中自我循环。

这个被称作“瓶中花园”的神奇瓶子,可能是地面上最简单的生态系统。因为所谓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和环境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所以,无论整个空间是大还是小,无论其中的物种是多还是少,一个完整的生态都可以保持自给自足的循环,神奇地维持着这样的平衡性。

其实纵观整个互联网,除非工具类项目,又有哪个不是在寻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只是有些生态系统需要强势的平台方来维持平衡,使得他们的生态看起来不这么明显,比如京东;有些是在生态中缺少一些关键角色,距离平衡点尚有距离,比如美团;而有些则达到盈亏平衡点,构成完整的生态,比如百姓网。

在三大分类信息平台中,百姓网百人级别的规模,不足58或赶集的零头,意味着对整个生态的外部干涉最少;多年的持续盈利,早已到达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点。所以,在建立生态的问题上,我倒是不完全赞同百姓网观点,因为在我看来,百姓网本身已是一个生态。

更进一步说,百姓网就是互联网的“瓶中花园”,简单的生态链就已经自产自足。瓶中的堆土是百姓网的平台,为生态提供基本环境;用户是那株紫鸭拓草,既发布需求信息,又获取需求信息;获取的广告收入被分解为运营费用和市场费用,从内部和外部为紫鸭拓草提供给养和能量,维持着整个瓶中生态的平衡。百姓网不但本就是生态,而且是成熟的生态,他的生态可以说就是分类信息这个商业模式的基本生态。

分类信息的“瓶中花园”看起来很健康,也很神奇,但终究是太小了。看着有限的空间,58和赶集率先打破了瓶壁,用疯狂的资本和疯狂的扩张,让分类信息这株紫鸭拓草疯长。但疯狂过后,渐高的植株对养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的动态平衡却尚未形成。因此,58和赶集才会不断需要资本注入,直到找到新的动态平衡点。

百姓网当时并没有破壁,因此,虽然单看百姓的那株紫鸭拓草,长得没有58和赶集这么茂盛,但百姓一直都维持着生态的平衡。如今推出“百姓联盟”并不是建立生态的过程,而是“破壁”之举。百姓的破壁,选了一种与58和赶集不同的方式,这可以从“百姓联盟”的构成看出。

“百姓联盟”一共有微站联盟、信息联盟、商铺推广联盟8个产品,分为流量变现、信息赚钱、地推/电销创收、活动创收4个大类。

所谓的“百姓联盟”,实质上是为了在不扩张团队的情况下,通过外部的力量来提升百姓网在运营、市场、销售三端的力量,提升百姓网整体的竞争力。如果说当年58和赶集的做法是直接砸碎瓶子,用大量的阳光、水分、养分让这株紫鸭拓草勃发,那百姓网的做法就像是轻轻打开瓶口,播下一些新的种子,丢入一些小虫子,然后在旁边观察着紫鸭拓草的成长。在生态中添加新的角色,让这些角色融入原本的生态,建立新的生态关系,这就是百姓网的“破壁”方式。

虽然把整个联盟拆解开会感觉并不新鲜。信息相关的产品像是任务众包,销售相关的产品就是代理分销,市场相关的产品也不过是众多联盟中的其一。但百姓联盟的整个管理思路,透露出一种与58和赶集完全相反的味道,一种去中心化的味道。将原本58和赶集收拢的单位,释放到系统的外部,赋予这些单位自治的特性,形成各个相互依存的群集。这样的情况,和《失控》中所描写的蜂群有相似的特征。

百姓的做法有利有弊。比起强中心化的迅速扩张,生态的建立或许并不是这么这么迅速,但生态的自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特征,如果生态健康,可以在横向上自由地发展。当然还有些潜在的风险,在一个生态中引入一种新的生物结果都是未知的,而一次引入这么多的生物,这些生物会融入这个生态,还是破坏原有的生态,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百姓网需要有充足的准备,而新的融资中,必有一部分是为此而准备的。

百姓网的破壁方式是否比58和赶集更好,这个暂且不得而知。但在58已经上市,赶集眼看也要IPO的当口,再去走他们已经走过的路,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另辟蹊径,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这确实很像这家一直标榜精英团队,在营销上也喜欢耍些小聪明的公司所会想出扩张之路。百姓网的融资,或许将是给分类信息的最后一笔融资,之后无论58、赶集还是百姓,都将更注重垂直领域的深度挖掘。那么问题来了,紫鸭拓草的正确种植方式最后会是怎样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