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4岁裸捐1857万,她值得每个中国人尊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4岁裸捐1857万,她值得每个中国人尊重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她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

密歇根州立大学

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她说:

 “我天生来就是个教书的。”

她话语中的简单,

是在经历了一生磨难后

尚存的淡然。

这位之身海外

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

无论是才华还是影响力

都不逊色于杨绛先生的女学者,

一生灾难离奇,

用她自己的话说:

“我的忧患总是接连而至的。”

早年丧母,中年婚变,晚年丧女

当生离死别成了一生的主旋律,

她却仍有力气坚守在那里。

“死亡”让她在悲痛中思考,

于是她说:

“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

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她一生醉心于诗词,

执着于教书,

她所有的遭遇化成了笔下的词,

便是对王国维那句: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最痛却也最真实的诠释。

一生辗转海内外,

91岁还在带徒弟,

94岁裸捐1857万,

她的名字叫做叶嘉莹,

人们都尊称她一声“先生”

她的故事,

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讲完的。

01

1924年,

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祖父为光绪年间翻译进士;

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

母亲曾是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的老师。

受家族文化的影响熏陶

少年时期的叶嘉莹

就在诗词文学方面颇有造化

父亲教她英文,

姨母教她《论语》,

伯父在她10岁的时候,就出题让她作诗;

15岁,因为看见一只将死的蝴蝶,

叶嘉莹写下《秋碟》;

16岁,她又写下一首《咏莲》: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字里行间如此深刻,

悲悯之心在少年时期就显露无疑。

1941年,叶嘉莹顺利考取辅仁大学国文系

然而母亲却因疾病,

在由天津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去世了,

突如其来的灾难,

剥夺了她为梦想欣喜的机会,

她不曾设想,

自己在人生新篇章初起之时,

就差点被命运的当头一棒彻底击倒

......

就是在那一年,

母亲突然离世,

父亲又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西迁,

与家中断绝了音信;

于是,

17岁的叶嘉莹,

只好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

与伯父伯母一同艰难度日。

(叶嘉莹为母亲戴孝照片)

但在巨大的变故中,

年纪轻轻的叶嘉莹逐渐展现了过人的坚韧。

悲痛中,她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

不过

想必就算是含泪写下的《哭母诗》,

也表达不出当时心中苦楚的万分之一: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事后叶嘉莹回忆那段时关,她是这样讲的:

“我最痛苦的一段回忆,

大概就是听到钉子,

一下又一下敲进棺木的声音。”

02

不知是不是深受早年经历的影响

叶嘉莹后来的爱情经历也颇为坎坷

在大学读书时,

她几乎不与男生交流,

即便是别人主动追求,

也基本得不到她的回应。

后来,一位欣赏叶嘉莹的老师

将自己的堂弟赵钟荪介绍给了她。

然而之后的这段婚姻,

也并没能让她的生活变得容易分毫。

1948年叶嘉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

好景不长,

1949年,台湾的“白色恐怖”悄然蔓延,

赵钟荪因种种原因入狱。

此后不久,

叶嘉莹和刚出生4个月女儿也深陷牢狱之灾。

短暂的牢狱之灾也许在那个背景下不算什么

更可怕的

是随之而来的一切。

丈夫不在身边,

家庭,工作,住所都没有了。

叶嘉莹无奈只得带着女儿

到高雄的亲戚家避难,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

白天,她抱着女儿站在屋外以免打扰他人

夜里,由于亲戚家人实在太多,

她们母女也只好在走廊上打地铺。

之后的叶嘉莹,

带着女儿到台南

靠教书艰难为生。

她一边工作,一边带女儿,

还要一边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

苦苦盼着,这一切能早些过去。

但可惜,

命运并没有给她安排容易的情节,

三年过去了,

丈夫终于出狱归来

却不想为何性情大变,

喜怒无常,暴躁乖张 

……

叶嘉莹有没有绝望的时候,

有,

她甚至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但在最黑暗的日子里,

她遇到王安石的一首诗,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这首诗给了叶嘉莹很大的触动和鼓励

于是

面对生活的再三刁难

丈夫的弃之不顾,

叶嘉莹还是紧咬牙关,

一个人把所有都抗了下来。

03

1966年,

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

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

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1969年,

她成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定居温哥华。

1974年,叶嘉莹重回祖国大陆的时刻,

一口气写了1878字的长诗《祖国行》: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然而就在两年之后的1976年,

灾难再次不期而至

一场车祸

草率地带走了叶嘉莹大女儿和女婿

多年以后在一次演讲中,

叶嘉莹这样回忆道:

“1976年3月24日,

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

我半生漂泊,

辛辛苦苦维系了我的家庭,

而我大女儿跟我大女婿

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不幸。”  

04

1978年春,叶嘉莹给中国教育部写信,

申请回国教书,

次年,叶嘉莹回国,

先后到北大和南开教书;

此后每年的3月,

只要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

她就回到国内任教。

而到了国内,

她也并没有止步于南开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这些学校都有过她的足迹。

执教70余年,奔波30余年,

直到年迈再也受不住长距离辛苦

这才在南开大学落下脚。

一位学生回忆说:

“那个时候大家穿着清一色的(衣服),

男生和女生都很难分辨,

唯有叶先生在讲台上那儿一站,

从声音到她的这个手势、这个体态,

让我们耳目一新。没有见过,真是美啊。”

而叶嘉莹则表示:“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教书,

我可以随便讲,讲到哪里就是哪里。”

其实远不止大陆和台湾,

叶嘉莹的足迹遍布世界

横跨欧美亚三大洲,

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让全世界的人们

都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力量

更让人动容的是

这一切的费用,她都是一人承担

在国内讲课从来不要任何报酬。

当被人追问的时候

她也只是简单的一句:

“我是心甘情愿回来的,

不能跟国家要一分钱。”

叶先生曾说:

“诗词,是国魂,

可现在的青少年

一般都不太喜欢去读,”

为了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

叶嘉莹先生自199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后,

就马上投入到了国内古典文学的人才培养之中。

1993年,

她在南开创办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

(1997年改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

专门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用于国内古典诗词方面的人才培育。

纵使一生辛苦,从未尝过“轻松”是何等滋味

叶嘉莹先生也从不曾停下过脚步,

她曾半打趣地说自己:

“我虽然是老了,还是有这种痴心在。”

痴心,不易。

05

叶嘉莹先生曾在写过一首《浣溪沙》,

词中她说: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笔者认为,

都说“自古文人均傲骨”

而从叶嘉莹先生一生的经历中

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为一名卓越女性的傲骨;

从叶先生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中

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为一名学者巨匠的风范;

从叶先生笔下的诗词中

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为一名文人墨士的情怀。

龙应台曾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写道,

“叶嘉莹是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之一。”

但叶先生自己却说:

“我们在大时代的战乱变化之中,真是身不由己。

(命运)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

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这份“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拼尽全力”的勇气

是何等的伟大!

不是随波逐流,

没有自暴自弃,

却是拼尽全力。

前不久,

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裸捐1857万,

在南开设立奖学金,

建立研究所,

为的,

就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及其精神的传承。

她用诗词道尽了一生艰辛,

也希望用能在自己的余生

将诗词继续下去。

于她而言,

诗词虽说不完她的所有

却已是她这辈子认定的所有。

就像当初决定回国执教的她所说的那般:

“我要回国,我要把自己一生交给诗词!”

笔者想,最炽热的热忱与最忠诚的信仰,大概就是如此吧。 

作者:Lydia

来源:留通社

微信:留通社(ID: LiutongNews )

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英国

 商务合作:ads@herlandmag.ca

 欢迎投稿: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4岁裸捐1857万,她值得每个中国人尊重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她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

密歇根州立大学

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她说:

 “我天生来就是个教书的。”

她话语中的简单,

是在经历了一生磨难后

尚存的淡然。

这位之身海外

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

无论是才华还是影响力

都不逊色于杨绛先生的女学者,

一生灾难离奇,

用她自己的话说:

“我的忧患总是接连而至的。”

早年丧母,中年婚变,晚年丧女

当生离死别成了一生的主旋律,

她却仍有力气坚守在那里。

“死亡”让她在悲痛中思考,

于是她说:

“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

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她一生醉心于诗词,

执着于教书,

她所有的遭遇化成了笔下的词,

便是对王国维那句: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最痛却也最真实的诠释。

一生辗转海内外,

91岁还在带徒弟,

94岁裸捐1857万,

她的名字叫做叶嘉莹,

人们都尊称她一声“先生”

她的故事,

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讲完的。

01

1924年,

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祖父为光绪年间翻译进士;

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

母亲曾是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的老师。

受家族文化的影响熏陶

少年时期的叶嘉莹

就在诗词文学方面颇有造化

父亲教她英文,

姨母教她《论语》,

伯父在她10岁的时候,就出题让她作诗;

15岁,因为看见一只将死的蝴蝶,

叶嘉莹写下《秋碟》;

16岁,她又写下一首《咏莲》: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字里行间如此深刻,

悲悯之心在少年时期就显露无疑。

1941年,叶嘉莹顺利考取辅仁大学国文系

然而母亲却因疾病,

在由天津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去世了,

突如其来的灾难,

剥夺了她为梦想欣喜的机会,

她不曾设想,

自己在人生新篇章初起之时,

就差点被命运的当头一棒彻底击倒

......

就是在那一年,

母亲突然离世,

父亲又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西迁,

与家中断绝了音信;

于是,

17岁的叶嘉莹,

只好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

与伯父伯母一同艰难度日。

(叶嘉莹为母亲戴孝照片)

但在巨大的变故中,

年纪轻轻的叶嘉莹逐渐展现了过人的坚韧。

悲痛中,她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

不过

想必就算是含泪写下的《哭母诗》,

也表达不出当时心中苦楚的万分之一: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事后叶嘉莹回忆那段时关,她是这样讲的:

“我最痛苦的一段回忆,

大概就是听到钉子,

一下又一下敲进棺木的声音。”

02

不知是不是深受早年经历的影响

叶嘉莹后来的爱情经历也颇为坎坷

在大学读书时,

她几乎不与男生交流,

即便是别人主动追求,

也基本得不到她的回应。

后来,一位欣赏叶嘉莹的老师

将自己的堂弟赵钟荪介绍给了她。

然而之后的这段婚姻,

也并没能让她的生活变得容易分毫。

1948年叶嘉莹结婚随丈夫迁居台湾

好景不长,

1949年,台湾的“白色恐怖”悄然蔓延,

赵钟荪因种种原因入狱。

此后不久,

叶嘉莹和刚出生4个月女儿也深陷牢狱之灾。

短暂的牢狱之灾也许在那个背景下不算什么

更可怕的

是随之而来的一切。

丈夫不在身边,

家庭,工作,住所都没有了。

叶嘉莹无奈只得带着女儿

到高雄的亲戚家避难,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

白天,她抱着女儿站在屋外以免打扰他人

夜里,由于亲戚家人实在太多,

她们母女也只好在走廊上打地铺。

之后的叶嘉莹,

带着女儿到台南

靠教书艰难为生。

她一边工作,一边带女儿,

还要一边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

苦苦盼着,这一切能早些过去。

但可惜,

命运并没有给她安排容易的情节,

三年过去了,

丈夫终于出狱归来

却不想为何性情大变,

喜怒无常,暴躁乖张 

……

叶嘉莹有没有绝望的时候,

有,

她甚至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但在最黑暗的日子里,

她遇到王安石的一首诗,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这首诗给了叶嘉莹很大的触动和鼓励

于是

面对生活的再三刁难

丈夫的弃之不顾,

叶嘉莹还是紧咬牙关,

一个人把所有都抗了下来。

03

1966年,

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

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

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1969年,

她成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定居温哥华。

1974年,叶嘉莹重回祖国大陆的时刻,

一口气写了1878字的长诗《祖国行》: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然而就在两年之后的1976年,

灾难再次不期而至

一场车祸

草率地带走了叶嘉莹大女儿和女婿

多年以后在一次演讲中,

叶嘉莹这样回忆道:

“1976年3月24日,

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

我半生漂泊,

辛辛苦苦维系了我的家庭,

而我大女儿跟我大女婿

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不幸。”  

04

1978年春,叶嘉莹给中国教育部写信,

申请回国教书,

次年,叶嘉莹回国,

先后到北大和南开教书;

此后每年的3月,

只要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

她就回到国内任教。

而到了国内,

她也并没有止步于南开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这些学校都有过她的足迹。

执教70余年,奔波30余年,

直到年迈再也受不住长距离辛苦

这才在南开大学落下脚。

一位学生回忆说:

“那个时候大家穿着清一色的(衣服),

男生和女生都很难分辨,

唯有叶先生在讲台上那儿一站,

从声音到她的这个手势、这个体态,

让我们耳目一新。没有见过,真是美啊。”

而叶嘉莹则表示:“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教书,

我可以随便讲,讲到哪里就是哪里。”

其实远不止大陆和台湾,

叶嘉莹的足迹遍布世界

横跨欧美亚三大洲,

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让全世界的人们

都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力量

更让人动容的是

这一切的费用,她都是一人承担

在国内讲课从来不要任何报酬。

当被人追问的时候

她也只是简单的一句:

“我是心甘情愿回来的,

不能跟国家要一分钱。”

叶先生曾说:

“诗词,是国魂,

可现在的青少年

一般都不太喜欢去读,”

为了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

叶嘉莹先生自199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后,

就马上投入到了国内古典文学的人才培养之中。

1993年,

她在南开创办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

(1997年改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

专门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用于国内古典诗词方面的人才培育。

纵使一生辛苦,从未尝过“轻松”是何等滋味

叶嘉莹先生也从不曾停下过脚步,

她曾半打趣地说自己:

“我虽然是老了,还是有这种痴心在。”

痴心,不易。

05

叶嘉莹先生曾在写过一首《浣溪沙》,

词中她说: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笔者认为,

都说“自古文人均傲骨”

而从叶嘉莹先生一生的经历中

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为一名卓越女性的傲骨;

从叶先生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中

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为一名学者巨匠的风范;

从叶先生笔下的诗词中

我们看到的是她身为一名文人墨士的情怀。

龙应台曾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写道,

“叶嘉莹是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之一。”

但叶先生自己却说:

“我们在大时代的战乱变化之中,真是身不由己。

(命运)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

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这份“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拼尽全力”的勇气

是何等的伟大!

不是随波逐流,

没有自暴自弃,

却是拼尽全力。

前不久,

94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裸捐1857万,

在南开设立奖学金,

建立研究所,

为的,

就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及其精神的传承。

她用诗词道尽了一生艰辛,

也希望用能在自己的余生

将诗词继续下去。

于她而言,

诗词虽说不完她的所有

却已是她这辈子认定的所有。

就像当初决定回国执教的她所说的那般:

“我要回国,我要把自己一生交给诗词!”

笔者想,最炽热的热忱与最忠诚的信仰,大概就是如此吧。 

作者:Lydia

来源:留通社

微信:留通社(ID: LiutongNews )

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英国

 商务合作:ads@herlandmag.ca

 欢迎投稿: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到朋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