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又一重大改革:外资加油站上限取消,市场竞争烽烟再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又一重大改革:外资加油站上限取消,市场竞争烽烟再起

外资在“便利店+加油站”商业模式上的经验,逼迫国内油品零售商必须转型升级,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也必须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做好工作。这是应对外资挑战的根本出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6月28日以第18号令,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正式取消了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至此,石油下游环节完全开放。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上议论纷纷。

油品市场迎来“燃烧的炸弹”

从国家层面上,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将深化下游竞争性环节改革,提升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这意味在下游市场,将有更多企业主体参与进来以提供高质量成品油服务。本次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第18号令,正是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但对于业内来说,对于国内石油下游环节销售领域完全开放,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靴子真的落地,对油品销售领域带来的冲击,无异于给本来竞争几乎白热化的油品市场又投放了一颗燃烧的炸弹。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约在10万座,其中中石油下属加油站约有2.2万座,占比21.38%;中石化下属加油站约有3.1万座,占比31.61%;其他社会加油站4.55万座。

在中国加油站占比中,中石油和中石化两桶油的总量占比达到了53%,而民营、外资、中海油及中化等加油站总体占比在47%。近两年来,随着加油站利润逐渐上升,两大集团也加大了在零售加油站的投资力度,使其在全国占比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对于民营加油站和外资及其它企业来说,面对着国内巨大的油品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巨大吸引,他们不甘心,而是一直在寻求通过各种方式,争得更多市场份额。

国际石油公司乐观回应

对于中国此番宣布取消国际油品零售商30个加油站的数量限制,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做出了乐观回应。

以壳牌为例,该公司去年在中国市场已经有1200多座加油站,在国内12个省市进行了布局。

去年5月,在壳牌浙江宁波三站开业庆典上,记者曾采访壳牌中国零售业务总裁陈翠薇女士,她认为,虽然国内目前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加油站日趋饱和,但比起发达国家市场,中国还有很多市场空间可以做得更好。

鉴于壳牌在中国打造的良好品牌信誉度,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汽车拥有程度都表明,现在是扩大加油站规模的好时机。壳牌将继续看好中国零售市场。

壳牌公司表示,30个加油站数量限制的取消,将为国际油品零售品牌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顾客也将有更多不同的选择。公司将继续采用包括合资公司、全资公司或者运营商的业务模式,采取哪种模式取决于哪种最有竞争力并能为顾客提供最佳选择。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说明,我们可以通过与合资公司伙伴合作或者我们自己的全资公司有效地为顾客服务。我们乐于采取现有的各种商业模式,服务更多顾客。

同样,BP公司也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步伐。今年6月中旬,BP集团油品亚太区首席运营官霍安迪(Andy Holmes)莅临中国,并向石油Link表示:在未来5年,BP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在过去半年中,这已经是BP第二次宣布在中国新增加油站了。细心的人更会发现,BP上一次如此大规模在中国布局加油站业务,还是在2001年。

据了解,截至目前,BP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油碧辟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广东市场经营500座加油站,与中石化合资在浙江地区经营着200多座加油站。未来五年,BP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据悉,新增的1000座加油站中,其中有500座与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合作运营。今年2月,BP已经与东明石化签订了合资协议,将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开展高端品牌成品油和便利店业务。

对于取消加油站30座的上限,BP中国加油站零售业务总裁郝涵娜(Hanna Hofer),表示:我们欢迎新的相关措施的出台。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最终这会让消费者从中受益,拥有多样化的选择并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BP致力于拓展我们在中国更多城市的高端燃油和便利店服务。

另外一家在中国成功开展了加油站业务的国际石油公司道达尔,此番也表达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道达尔在中国的加油站业务始于2005年,其中方合作伙伴为中化集团。目前,两家公司合作创立并经营着两大零售网络,拥有数百座加油站。其中,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主要覆盖华北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和河北省,而中化道达尔油品有限公司则主要服务华南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而对30个加油站数量限制的取消,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梁定伟(Ting Wee Liang)则表示:“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消费者随之也将享受到更有竞争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道达尔对这一新规定非常欢迎,它将有助于道达尔加速在中国零售业务的布局。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并积极开发新的渠道,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但在另一方面,问题也来了。以壳牌、BP和道达尔为代表的外资近两年大举进军中国成品油市场,再加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刚刚宣布的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对于中国成品油领域会带来哪些变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是挑战还是机遇呢?

综合分析,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上限,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从有利的方面分析,其好处在于:

1、市场尚有空间,竞争更加充分,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多价格实惠。自2009年起,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国内汽车保有量随后出现了“井喷式”爆发,而这一爆发至今依旧在持续。

到2018年,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也仅有130辆左右,低于全球180辆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提高,油品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空间。随着外资加油站上限放开,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虽然壳牌、BP和道达尔等国际巨头都表示,会提供高端燃油产品,但是中国对油品升级要求越来越严格,高端环保油品正成为一个大趋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油品销售巨头也必然会在高端领域参与竞争。以往出现的国企和民营企业两方对立的价格战,今后将会出现国企、外资、民营三足鼎立的局面。竞争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必然是在消费高端油品的同时,也带来价格上的实惠。

2、外资进入,逼迫国内油站转型升级,有利于消费者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今后加油站的人流量越来越大,加油站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对加油站的安全性、便捷性、服务质量等有更高需求,这为能够提供高端服务的运营商提供了机遇。

更令加油站运营商期待的是,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不仅仅会带来成品油消费量的增加,还将催生出加油站行业一个全新的盈利增长点——非油业务的爆发。届时,除了提供燃油,加油站也将成为非油品类零售生活服务的重要终端。

例如提供购物、餐饮、车辆美容等。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加油站,有近40~50%的利润来源于加油站便利店的零售业务,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高。因此“便利店+加油站”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还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外资在“便利店+加油站”商业模式上的经验,逼迫国内油品零售商必须转型升级,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也必须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做好工作。这是应对外资挑战的根本出路。

同时,近年来以“喂喂车”等为代表的智慧油站风起云涌,也会在今后成为加油站发展的主流。消费者在竞争中也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更加优质的服务网。

3、民企与外资合作,引领行业升级。无论是壳牌还是BP,都在一定的场合表示,今后在加油站领域,既有独资模式,又有合作模式。对于民企来说,虽然在去年以来的价格战中领先了一步,但是品牌上的先天不足短板,是今后一个时期难以弥补的缺陷。

要想在外资进入中国限制取消后,继续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寻求其它的生存之道和生存空间。而选择与外资合作,借用外企国际大品牌优势,是引领民企油站行业升级的重要选择之道。

不仅在品牌上可以合作,同时引进外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理念,必然会促进民企的强身健体,会让民营加油站旧貌换新颜,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如果从不利的方面来分析,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上限,必然带来的是外资的涌入和加油站数量与规模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必然更加白热化。面对着外资的涌入,曾经在国内市场狼烟四起的价格战中吃尽苦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国企,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其市场利润肯定会受损。

但是中石油、中石化等有着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虽然短期看利益受损,但可以下游损失上游补,在竞争中会倒逼提升服务质量,在智慧油站之路上步伐会越来越快,这也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正在全面布局的战略思路。

但对于虽有网点、数量优势的民营加油站则不然,虽然民营企业已经有着相当大的规模,也有着和国有企业相比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品牌影响力先天劣势,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架构,在外资涌入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和外资、国企真刀真枪的市场白刃战中,部分民营加油站如果继续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不做改变,必然会倒下去。因此,对于民营民企加油站来说,改变、改变、改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又一重大改革:外资加油站上限取消,市场竞争烽烟再起

外资在“便利店+加油站”商业模式上的经验,逼迫国内油品零售商必须转型升级,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也必须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做好工作。这是应对外资挑战的根本出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6月28日以第18号令,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正式取消了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至此,石油下游环节完全开放。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上议论纷纷。

油品市场迎来“燃烧的炸弹”

从国家层面上,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将深化下游竞争性环节改革,提升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这意味在下游市场,将有更多企业主体参与进来以提供高质量成品油服务。本次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第18号令,正是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但对于业内来说,对于国内石油下游环节销售领域完全开放,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靴子真的落地,对油品销售领域带来的冲击,无异于给本来竞争几乎白热化的油品市场又投放了一颗燃烧的炸弹。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约在10万座,其中中石油下属加油站约有2.2万座,占比21.38%;中石化下属加油站约有3.1万座,占比31.61%;其他社会加油站4.55万座。

在中国加油站占比中,中石油和中石化两桶油的总量占比达到了53%,而民营、外资、中海油及中化等加油站总体占比在47%。近两年来,随着加油站利润逐渐上升,两大集团也加大了在零售加油站的投资力度,使其在全国占比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对于民营加油站和外资及其它企业来说,面对着国内巨大的油品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巨大吸引,他们不甘心,而是一直在寻求通过各种方式,争得更多市场份额。

国际石油公司乐观回应

对于中国此番宣布取消国际油品零售商30个加油站的数量限制,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做出了乐观回应。

以壳牌为例,该公司去年在中国市场已经有1200多座加油站,在国内12个省市进行了布局。

去年5月,在壳牌浙江宁波三站开业庆典上,记者曾采访壳牌中国零售业务总裁陈翠薇女士,她认为,虽然国内目前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加油站日趋饱和,但比起发达国家市场,中国还有很多市场空间可以做得更好。

鉴于壳牌在中国打造的良好品牌信誉度,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汽车拥有程度都表明,现在是扩大加油站规模的好时机。壳牌将继续看好中国零售市场。

壳牌公司表示,30个加油站数量限制的取消,将为国际油品零售品牌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顾客也将有更多不同的选择。公司将继续采用包括合资公司、全资公司或者运营商的业务模式,采取哪种模式取决于哪种最有竞争力并能为顾客提供最佳选择。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说明,我们可以通过与合资公司伙伴合作或者我们自己的全资公司有效地为顾客服务。我们乐于采取现有的各种商业模式,服务更多顾客。

同样,BP公司也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步伐。今年6月中旬,BP集团油品亚太区首席运营官霍安迪(Andy Holmes)莅临中国,并向石油Link表示:在未来5年,BP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在过去半年中,这已经是BP第二次宣布在中国新增加油站了。细心的人更会发现,BP上一次如此大规模在中国布局加油站业务,还是在2001年。

据了解,截至目前,BP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油碧辟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广东市场经营500座加油站,与中石化合资在浙江地区经营着200多座加油站。未来五年,BP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据悉,新增的1000座加油站中,其中有500座与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合作运营。今年2月,BP已经与东明石化签订了合资协议,将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开展高端品牌成品油和便利店业务。

对于取消加油站30座的上限,BP中国加油站零售业务总裁郝涵娜(Hanna Hofer),表示:我们欢迎新的相关措施的出台。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最终这会让消费者从中受益,拥有多样化的选择并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BP致力于拓展我们在中国更多城市的高端燃油和便利店服务。

另外一家在中国成功开展了加油站业务的国际石油公司道达尔,此番也表达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道达尔在中国的加油站业务始于2005年,其中方合作伙伴为中化集团。目前,两家公司合作创立并经营着两大零售网络,拥有数百座加油站。其中,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主要覆盖华北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和河北省,而中化道达尔油品有限公司则主要服务华南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

而对30个加油站数量限制的取消,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梁定伟(Ting Wee Liang)则表示:“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消费者随之也将享受到更有竞争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道达尔对这一新规定非常欢迎,它将有助于道达尔加速在中国零售业务的布局。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并积极开发新的渠道,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但在另一方面,问题也来了。以壳牌、BP和道达尔为代表的外资近两年大举进军中国成品油市场,再加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刚刚宣布的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对于中国成品油领域会带来哪些变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是挑战还是机遇呢?

综合分析,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上限,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从有利的方面分析,其好处在于:

1、市场尚有空间,竞争更加充分,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多价格实惠。自2009年起,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国内汽车保有量随后出现了“井喷式”爆发,而这一爆发至今依旧在持续。

到2018年,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也仅有130辆左右,低于全球180辆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提高,油品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空间。随着外资加油站上限放开,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虽然壳牌、BP和道达尔等国际巨头都表示,会提供高端燃油产品,但是中国对油品升级要求越来越严格,高端环保油品正成为一个大趋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油品销售巨头也必然会在高端领域参与竞争。以往出现的国企和民营企业两方对立的价格战,今后将会出现国企、外资、民营三足鼎立的局面。竞争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必然是在消费高端油品的同时,也带来价格上的实惠。

2、外资进入,逼迫国内油站转型升级,有利于消费者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今后加油站的人流量越来越大,加油站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对加油站的安全性、便捷性、服务质量等有更高需求,这为能够提供高端服务的运营商提供了机遇。

更令加油站运营商期待的是,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不仅仅会带来成品油消费量的增加,还将催生出加油站行业一个全新的盈利增长点——非油业务的爆发。届时,除了提供燃油,加油站也将成为非油品类零售生活服务的重要终端。

例如提供购物、餐饮、车辆美容等。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加油站,有近40~50%的利润来源于加油站便利店的零售业务,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高。因此“便利店+加油站”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还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外资在“便利店+加油站”商业模式上的经验,逼迫国内油品零售商必须转型升级,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也必须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做好工作。这是应对外资挑战的根本出路。

同时,近年来以“喂喂车”等为代表的智慧油站风起云涌,也会在今后成为加油站发展的主流。消费者在竞争中也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更加优质的服务网。

3、民企与外资合作,引领行业升级。无论是壳牌还是BP,都在一定的场合表示,今后在加油站领域,既有独资模式,又有合作模式。对于民企来说,虽然在去年以来的价格战中领先了一步,但是品牌上的先天不足短板,是今后一个时期难以弥补的缺陷。

要想在外资进入中国限制取消后,继续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寻求其它的生存之道和生存空间。而选择与外资合作,借用外企国际大品牌优势,是引领民企油站行业升级的重要选择之道。

不仅在品牌上可以合作,同时引进外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理念,必然会促进民企的强身健体,会让民营加油站旧貌换新颜,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如果从不利的方面来分析,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上限,必然带来的是外资的涌入和加油站数量与规模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必然更加白热化。面对着外资的涌入,曾经在国内市场狼烟四起的价格战中吃尽苦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国企,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其市场利润肯定会受损。

但是中石油、中石化等有着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虽然短期看利益受损,但可以下游损失上游补,在竞争中会倒逼提升服务质量,在智慧油站之路上步伐会越来越快,这也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正在全面布局的战略思路。

但对于虽有网点、数量优势的民营加油站则不然,虽然民营企业已经有着相当大的规模,也有着和国有企业相比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品牌影响力先天劣势,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架构,在外资涌入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和外资、国企真刀真枪的市场白刃战中,部分民营加油站如果继续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不做改变,必然会倒下去。因此,对于民营民企加油站来说,改变、改变、改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