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央就粮食安全向各位省长施压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央就粮食安全向各位省长施压了

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对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具体意见。

图片来源:CFP

在中国粮食产量十一年连续正增长的情况下,国务院最近向各省市政府一把手进一步施压,以确保粮食安全。

1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对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29条意见。意见强调,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

意见可概括为十条: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和责任,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切实保护种粮积极性,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增强粮食流通能力,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督考核。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学院副院长李丰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这是对2013年底中央经济会议工作把粮食安全作为连贯性政策的强化。在那次会议上,中央少有地将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并且指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国家统计局于去年12月4日发布公告,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万吨(6071亿公斤),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51.6亿公斤),增长0.9%。

这已是中国自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后,粮食生产第十一年连续增长了。

在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规划》)中,中国还确定了粮食生产的长远目标: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20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上述的最新数据,中国目前的粮食生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发改委设定的2020年的目标。

而且根据公开的数据,2009年到2013年的五年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也都在95%以上,分别是99.6%、99.1%、99.2%、97.7%、97%。但从数据也能看出,粮食自给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李丰说:“虽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整个国际背景之下,粮食的供给仍然是一种紧平衡。各方面因素影响有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国必须要强调危机意识。”

李丰分析《意见》还与大豆的自给率下降有关。根据2014年2月的一期《粮油市场报》,有文章指出2013/2014年度大豆自给率将下降至15.32%,较2012/2013年度下降1.81个百分点。李丰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谷物中的大米、玉米、小麦不能再失守了。他说:“从现在来看,玉米岌岌可危了,可能会继大豆的后尘。国家提出了粮食安全战略,就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谷物基本自给。”

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国内粮食市场运行有三个矛盾: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的矛盾;粮食农产品“地板价”不断上升,“天花板”不断下压,导致粮食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在1月8日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也认为,从粮食需求看,粮食总消费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粮食总体上处于紧平衡,优质粮食品种趋紧,但粮食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玉米、籼稻等品种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引导,更加注重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他还强调,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必须转变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李丰分析,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中国人口比较多,一旦出现粮荒,怎么来保证粮食的供给问题,或者是供给背景之下国际粮食高价之后怎么办,都是大问题。因此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加强省长负责制等首要是要保证粮食的基本供给,而粮食流通、销售等环节也都需要通过在省长责任制的大框架之下来保证。

1月8日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也指出,今年要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央就粮食安全向各位省长施压了

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对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具体意见。

图片来源:CFP

在中国粮食产量十一年连续正增长的情况下,国务院最近向各省市政府一把手进一步施压,以确保粮食安全。

1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对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29条意见。意见强调,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

意见可概括为十条: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和责任,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切实保护种粮积极性,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增强粮食流通能力,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督考核。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学院副院长李丰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这是对2013年底中央经济会议工作把粮食安全作为连贯性政策的强化。在那次会议上,中央少有地将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并且指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国家统计局于去年12月4日发布公告,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万吨(6071亿公斤),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51.6亿公斤),增长0.9%。

这已是中国自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后,粮食生产第十一年连续增长了。

在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规划》)中,中国还确定了粮食生产的长远目标: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20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而根据国家统计局上述的最新数据,中国目前的粮食生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发改委设定的2020年的目标。

而且根据公开的数据,2009年到2013年的五年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也都在95%以上,分别是99.6%、99.1%、99.2%、97.7%、97%。但从数据也能看出,粮食自给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李丰说:“虽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整个国际背景之下,粮食的供给仍然是一种紧平衡。各方面因素影响有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国必须要强调危机意识。”

李丰分析《意见》还与大豆的自给率下降有关。根据2014年2月的一期《粮油市场报》,有文章指出2013/2014年度大豆自给率将下降至15.32%,较2012/2013年度下降1.81个百分点。李丰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谷物中的大米、玉米、小麦不能再失守了。他说:“从现在来看,玉米岌岌可危了,可能会继大豆的后尘。国家提出了粮食安全战略,就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谷物基本自给。”

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国内粮食市场运行有三个矛盾: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的矛盾;粮食农产品“地板价”不断上升,“天花板”不断下压,导致粮食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适度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在1月8日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也认为,从粮食需求看,粮食总消费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粮食总体上处于紧平衡,优质粮食品种趋紧,但粮食消费增速有所放缓,玉米、籼稻等品种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引导,更加注重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他还强调,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必须转变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李丰分析,在这样大的背景之下,中国人口比较多,一旦出现粮荒,怎么来保证粮食的供给问题,或者是供给背景之下国际粮食高价之后怎么办,都是大问题。因此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加强省长负责制等首要是要保证粮食的基本供给,而粮食流通、销售等环节也都需要通过在省长责任制的大框架之下来保证。

1月8日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也指出,今年要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