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化腾研究(上篇) ——企业家能量系列之十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化腾研究(上篇) ——企业家能量系列之十三

乖孩子马化腾如何变身互联网巨人?

文/李方

这个小哥大家都认识

Pony Ma——小马哥

要说中国业界有“二马”,应该都晓得

Jack Ma 是那个小丑孩马云

Pony Ma 就是这个小帅哥马化腾了

这二马近几年甚是了得

“中国首富”的交椅轮流坐

就像商量好了似的走马灯

别说TABLE里的L(雷军)E(周鸿祎)沾不上边

就是BAT里的B(百度李彦宏)一样差距甚大

大家知道腾讯有个QQ应该很早了

1999年腾讯QQ就出来了

不过开头模仿美国原创ICQ叫OICQ

后来ICQ不干,打官司赔钱,打成了QQ

很多85-90后都是伴随着QQ长大的

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只知道QQ

并不知道是谁做出来的。

正当QQ如日中天时

一场波及全国的互联网3q大战爆发

最紧张时,腾讯每天损失数千万用户

马化腾快急疯掉了(接近一夜白头水平)!

交战对方奇虎360差点没把QQ整死

在政府干预下

战争硝烟渐渐散去

最终坏事变好事

马化腾为世人所知,大概是从微信开始的

腾讯有很多业务板块,像腾讯游戏也是非常有名

可是真正促成腾讯帝国的动力还是因为微信

微信爆红后

腾讯才开始与阿里“1~2~1~”齐步走

从用户数到业务吞吐量才与阿里并驾齐驱

对于马化腾

瓜众们可能会关注几个焦点问题:

腾讯怎么起步的?

3Q大战怎么使中国互联网企业脱胎换骨?

微信怎么成就了腾讯帝国?

乖孩子马化腾如何变身互联网巨人?

腾讯怎么起步的?

1993年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至升任开发部主管。

该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润讯提升了马化腾的视野,以及给马化腾在管理上必要的启蒙。

1998年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注册公司的过程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

当时马化腾还没有从前一个公司出来,是以他母亲的名字注册的。注册手续也是他妈妈黄惠卿跑前跑后办理的。他母亲名义上拥有60%的股份,自然也就成了董事长,所以腾讯首任董事长是黄妈妈,一直到1999年风险投资进入时,才将股份完全转让给马化腾。

由于有前面在腾讯公司研发的积累,马化腾的目光仍然聚焦在通讯SMS(短消息服务)市场。

1996年,3个以色列大学生研发了一个互联网软件ICQ,该软件使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快速交流,一时风靡全球。

这个东西后来发展一般,可是给马化腾很好的启发。很快他的小团队搞出了OICQ,只是ICQ的中文翻版。

大家一直以为这是ICQ的中文授权版本,所以一下子在国内铺开。没成想发现后大为恼火,开始起诉腾讯。

这个侵权官司很简单,自然是腾讯输定,最终以归还人家OICQ域名+赔钱了事。可OICQ软件是腾讯开发的,换个名字接着用。大名鼎鼎的QQ就这样出世现身了!小企鹅的图标也伴随着QQ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时髦起来。

QQ很快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

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马化腾曾险些把Q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电信局还觉得价格太高没有达成交易。

他们哪知道犯了天大的错误:错失一个价值千亿的商业机会!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继续快速增长,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腾讯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 。

2004年6月16日,马化腾带领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至此,马化腾修成第一个正果。

3Q大战怎么使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脱胎换骨?

2010年,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空前迅猛,同时各大玩家之间的角力愈加显现。一时间,阴云密布,局势诡异,一场互联网企业大战蓄势待发。

这场大战有两个主战方:奇虎360与腾讯QQ,故命名为3Q大战。

与真正的战争类似:军事手段是政治经济手段的延续,当军阀间力量发展不平衡了,政治经济手段也搞不定时,战争就是唯一最终解决问题的手段。

当时是什么情况?

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格局已瓜分完毕:以阿里为首的电子商务板块、以百度为首的搜索内容板块、以腾讯为主奇虎为辅的客户端应用板块。

在客户端应用板块,原本腾讯在做即时通讯IM,奇虎做网络安全,二者没有交集的。可是马化腾的胃口很大,客户端试图什么都做:网络游戏、新闻门户、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影音、播放,一个都不少。这就不说了。

从2010年初,就蔫不出溜地做了“QQ医生”,号称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接着就出了“QQ电脑管家”,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

这样就把360逼到了绝境。所以显然战火是腾讯方引起的。

关于3Q大战的过程很多媒体都详细报道过,恕不细述。在此只简单地回顾几个重要结点:

1.奇虎360通过免费杀毒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占领了PC桌面安全市场,让金山毒霸、瑞星杀毒等公司基本奄奄一息。

2.腾讯看到了这个市场的重要性,推出了同类型的腾讯电脑管家。由于腾讯强大的实力和巨大的用户规模,它进入安全市场参与竞争,把360逼到了死角。

3. 针对腾讯的撕逼,360推出了扣扣保镖。虽然这款软件用户比较喜欢,但是其可以屏蔽腾讯QQ上的广告等功能,相当于直接断了腾讯的财路。

4.大战进入白热化,腾讯宣布让用户二选一,要么留QQ,要么留360杀毒。

5.工信部调停,3Q大战结束。

后来腾讯打官司胜诉了,360被判赔偿腾讯损失。

也像真实战争一样,打起来对当政者损失没什么,倒霉的是双方的百姓;企业战争打起来,两方的损失另说,而两方的用户可是倒了血霉了。

这两个产品是每台电脑的必备:一个每天要用来沟通,一个每天要杀毒,缺一不可。二选一让用户怎么办?

今天腾讯掉了几千万用户,明天360少了上亿用户,那几天,战场上刀光闪闪,血流成河,双方都杀红了眼!事后再回顾,两位主要当事人马化腾、周鸿祎都觉得不可思议。双方都觉得不知搭错了那根神经,反正那些天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就像两个武林中人,你砍我一只胳膊,我就卸你一条腿,双方也不问为什么了。直到双方都鲜血淋漓,倒在地上无法再攻击……

这场大战谁赢了?

表面上腾讯打赢了官司,360陪了夫人又折兵,但社会舆论更多是倾向360一方。

一是360代表比较弱势一方,二是腾讯先侵占了人家地盘,三是360打着为广大客户保护隐私的旗号。所以舆论上360占了上风。

不管怎样,惨烈的战争休止后,双方冷静下来,对各自的未来战略都有了重新思考。

经过了这场风波,腾讯展开了反思,邀请专家做了很多次“诊断腾讯”的研讨会。可以看出,腾讯是真心希望结束大鱼吃小鱼的状态,为未来的企业制定下更加开放的战略。

“诊断腾讯”最早从 2011年 2月底开始举办,共有 10场,历时一个多月。专家在“诊断腾讯”的会上各抒己见,正望咨询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说,腾讯应从“开放平台”和“输出文化”两方面解决问题。

任何应用、服务不是非要自己单独做,可以和别人联手,兼并、收购也是一种办法。“腾讯不应该扼杀创新,而是要鼓励创新,培育那些有创新思想却没有资金和资源的人。”

马化腾曾经这样评论“3Q”大战:

“我把‘3Q’大战视为一次积极事件,它让我们很多潜在的问题提前暴露出来,这就像地震,通过不断挤压让危机爆发出来。”

马化腾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

“如果没有对手的发难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未来某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高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对于 360来说,这一战受伤也很重。

虽然在舆论上360暂时赢得了民意,也一度通过战役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了 360。但是,他们被迫迎战,涉险过关,其实只是让 360幸存下来。

他们毫无疑问给外界留下了“刺头青”和“非常好战”的印象,这对360公司的品牌形象肯定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事后,他们在公关上遭遇了系统性抹黑,在其他关系方面也遭遇了一些压力。

周鸿祎事后也总结说:

那一战我也成了知名的“红衣大炮”,成为一个知名的“斗士”。到今天,我也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会像以往那样在公关方面“肆意妄为”了,我希望给 360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

这些就是这场大战带来的积极效果!就像两个武士,打完仗休养生息后,段位悄然升级了。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在那之后,确实出现了新的景象:

企业从原来封闭的斗法转为开放的心态。像腾讯这样的巨无霸,以前看到别人好的客户端,上来就抢,做出自己的仿制品,把对方逼死。现在终于明白那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为什么不能创建一个新的生态,让大家共存共荣?中国互联网市场从那时开始,从1.0时代晋升为2.0时代!

(未完待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马化腾

  • “有所为,有所不为”,马化腾2023年ESG报告谈及大模型的向善决策
  • 微博:对“马化腾变老照”相关典型谣言予以辟除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化腾研究(上篇) ——企业家能量系列之十三

乖孩子马化腾如何变身互联网巨人?

文/李方

这个小哥大家都认识

Pony Ma——小马哥

要说中国业界有“二马”,应该都晓得

Jack Ma 是那个小丑孩马云

Pony Ma 就是这个小帅哥马化腾了

这二马近几年甚是了得

“中国首富”的交椅轮流坐

就像商量好了似的走马灯

别说TABLE里的L(雷军)E(周鸿祎)沾不上边

就是BAT里的B(百度李彦宏)一样差距甚大

大家知道腾讯有个QQ应该很早了

1999年腾讯QQ就出来了

不过开头模仿美国原创ICQ叫OICQ

后来ICQ不干,打官司赔钱,打成了QQ

很多85-90后都是伴随着QQ长大的

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只知道QQ

并不知道是谁做出来的。

正当QQ如日中天时

一场波及全国的互联网3q大战爆发

最紧张时,腾讯每天损失数千万用户

马化腾快急疯掉了(接近一夜白头水平)!

交战对方奇虎360差点没把QQ整死

在政府干预下

战争硝烟渐渐散去

最终坏事变好事

马化腾为世人所知,大概是从微信开始的

腾讯有很多业务板块,像腾讯游戏也是非常有名

可是真正促成腾讯帝国的动力还是因为微信

微信爆红后

腾讯才开始与阿里“1~2~1~”齐步走

从用户数到业务吞吐量才与阿里并驾齐驱

对于马化腾

瓜众们可能会关注几个焦点问题:

腾讯怎么起步的?

3Q大战怎么使中国互联网企业脱胎换骨?

微信怎么成就了腾讯帝国?

乖孩子马化腾如何变身互联网巨人?

腾讯怎么起步的?

1993年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做编程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至升任开发部主管。

该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润讯提升了马化腾的视野,以及给马化腾在管理上必要的启蒙。

1998年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注册公司的过程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

当时马化腾还没有从前一个公司出来,是以他母亲的名字注册的。注册手续也是他妈妈黄惠卿跑前跑后办理的。他母亲名义上拥有60%的股份,自然也就成了董事长,所以腾讯首任董事长是黄妈妈,一直到1999年风险投资进入时,才将股份完全转让给马化腾。

由于有前面在腾讯公司研发的积累,马化腾的目光仍然聚焦在通讯SMS(短消息服务)市场。

1996年,3个以色列大学生研发了一个互联网软件ICQ,该软件使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快速交流,一时风靡全球。

这个东西后来发展一般,可是给马化腾很好的启发。很快他的小团队搞出了OICQ,只是ICQ的中文翻版。

大家一直以为这是ICQ的中文授权版本,所以一下子在国内铺开。没成想发现后大为恼火,开始起诉腾讯。

这个侵权官司很简单,自然是腾讯输定,最终以归还人家OICQ域名+赔钱了事。可OICQ软件是腾讯开发的,换个名字接着用。大名鼎鼎的QQ就这样出世现身了!小企鹅的图标也伴随着QQ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时髦起来。

QQ很快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

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马化腾曾险些把Q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电信局还觉得价格太高没有达成交易。

他们哪知道犯了天大的错误:错失一个价值千亿的商业机会!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继续快速增长,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腾讯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 。

2004年6月16日,马化腾带领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至此,马化腾修成第一个正果。

3Q大战怎么使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脱胎换骨?

2010年,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空前迅猛,同时各大玩家之间的角力愈加显现。一时间,阴云密布,局势诡异,一场互联网企业大战蓄势待发。

这场大战有两个主战方:奇虎360与腾讯QQ,故命名为3Q大战。

与真正的战争类似:军事手段是政治经济手段的延续,当军阀间力量发展不平衡了,政治经济手段也搞不定时,战争就是唯一最终解决问题的手段。

当时是什么情况?

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格局已瓜分完毕:以阿里为首的电子商务板块、以百度为首的搜索内容板块、以腾讯为主奇虎为辅的客户端应用板块。

在客户端应用板块,原本腾讯在做即时通讯IM,奇虎做网络安全,二者没有交集的。可是马化腾的胃口很大,客户端试图什么都做:网络游戏、新闻门户、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影音、播放,一个都不少。这就不说了。

从2010年初,就蔫不出溜地做了“QQ医生”,号称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接着就出了“QQ电脑管家”,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

这样就把360逼到了绝境。所以显然战火是腾讯方引起的。

关于3Q大战的过程很多媒体都详细报道过,恕不细述。在此只简单地回顾几个重要结点:

1.奇虎360通过免费杀毒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占领了PC桌面安全市场,让金山毒霸、瑞星杀毒等公司基本奄奄一息。

2.腾讯看到了这个市场的重要性,推出了同类型的腾讯电脑管家。由于腾讯强大的实力和巨大的用户规模,它进入安全市场参与竞争,把360逼到了死角。

3. 针对腾讯的撕逼,360推出了扣扣保镖。虽然这款软件用户比较喜欢,但是其可以屏蔽腾讯QQ上的广告等功能,相当于直接断了腾讯的财路。

4.大战进入白热化,腾讯宣布让用户二选一,要么留QQ,要么留360杀毒。

5.工信部调停,3Q大战结束。

后来腾讯打官司胜诉了,360被判赔偿腾讯损失。

也像真实战争一样,打起来对当政者损失没什么,倒霉的是双方的百姓;企业战争打起来,两方的损失另说,而两方的用户可是倒了血霉了。

这两个产品是每台电脑的必备:一个每天要用来沟通,一个每天要杀毒,缺一不可。二选一让用户怎么办?

今天腾讯掉了几千万用户,明天360少了上亿用户,那几天,战场上刀光闪闪,血流成河,双方都杀红了眼!事后再回顾,两位主要当事人马化腾、周鸿祎都觉得不可思议。双方都觉得不知搭错了那根神经,反正那些天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就像两个武林中人,你砍我一只胳膊,我就卸你一条腿,双方也不问为什么了。直到双方都鲜血淋漓,倒在地上无法再攻击……

这场大战谁赢了?

表面上腾讯打赢了官司,360陪了夫人又折兵,但社会舆论更多是倾向360一方。

一是360代表比较弱势一方,二是腾讯先侵占了人家地盘,三是360打着为广大客户保护隐私的旗号。所以舆论上360占了上风。

不管怎样,惨烈的战争休止后,双方冷静下来,对各自的未来战略都有了重新思考。

经过了这场风波,腾讯展开了反思,邀请专家做了很多次“诊断腾讯”的研讨会。可以看出,腾讯是真心希望结束大鱼吃小鱼的状态,为未来的企业制定下更加开放的战略。

“诊断腾讯”最早从 2011年 2月底开始举办,共有 10场,历时一个多月。专家在“诊断腾讯”的会上各抒己见,正望咨询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说,腾讯应从“开放平台”和“输出文化”两方面解决问题。

任何应用、服务不是非要自己单独做,可以和别人联手,兼并、收购也是一种办法。“腾讯不应该扼杀创新,而是要鼓励创新,培育那些有创新思想却没有资金和资源的人。”

马化腾曾经这样评论“3Q”大战:

“我把‘3Q’大战视为一次积极事件,它让我们很多潜在的问题提前暴露出来,这就像地震,通过不断挤压让危机爆发出来。”

马化腾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

“如果没有对手的发难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未来某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高度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对于 360来说,这一战受伤也很重。

虽然在舆论上360暂时赢得了民意,也一度通过战役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了 360。但是,他们被迫迎战,涉险过关,其实只是让 360幸存下来。

他们毫无疑问给外界留下了“刺头青”和“非常好战”的印象,这对360公司的品牌形象肯定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事后,他们在公关上遭遇了系统性抹黑,在其他关系方面也遭遇了一些压力。

周鸿祎事后也总结说:

那一战我也成了知名的“红衣大炮”,成为一个知名的“斗士”。到今天,我也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会像以往那样在公关方面“肆意妄为”了,我希望给 360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

这些就是这场大战带来的积极效果!就像两个武士,打完仗休养生息后,段位悄然升级了。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在那之后,确实出现了新的景象:

企业从原来封闭的斗法转为开放的心态。像腾讯这样的巨无霸,以前看到别人好的客户端,上来就抢,做出自己的仿制品,把对方逼死。现在终于明白那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为什么不能创建一个新的生态,让大家共存共荣?中国互联网市场从那时开始,从1.0时代晋升为2.0时代!

(未完待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