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不是药神》首日票房破3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不是药神》首日票房破3亿

阿里影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内容层面颇有动作。此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今年暑期档大热的《我不是药神》、即将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未来机器城》等背后都有阿里影业的身影。

作者 | 周琦

《我不是药神》的奇迹正在上演。

首先是票房。点映的两天时间里,该片累计观影人次破150万,票房超5000万。最终点映票房更是突破1.61亿,截至目前,上映首日票房已经突破3.08亿元。

截至7月5日晚8时,由阿里影业联合出品、淘票票联合发行的《我不是药神》,票房破3亿,用户口碑持续走高。

更重要的是口碑。从6月在上影节千人点映开始,该片的口碑就在行业内发酵,到上周末开始的全国点映后,好口碑更是延伸到了普通观影人群中。数据显示,目前该片的淘票票专业版灯塔“爆米花指数”创历史最高分96.7分,微博大V推荐度100%,V淘推荐度100%,并在淘票票热映影片中口碑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开分的豆瓣评分中,《我不是药神》9分的成绩成为十五年来第一部豆瓣评分超9分的国产电影。在6万多条评分中,五星率超过57%,四星率超过36%,一星二星加起来不到0.5%,几乎零差评的成绩堪称奇迹。

达到这样的成绩,除了电影本身的优质之外,幕后的操盘方也至关重要。

《我不是药神》的出品及联合出品方中,除了主创宁浩背后的花满山影业、坏猴子影业,徐峥的真乐道文化等之外,还有北京文化和阿里影业。其中,北京文化和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为该片的联合发行方。

事实上,阿里影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内容层面颇有动作。此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今年暑期档即将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未来机器城》等背后都有阿里影业的身影。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在此前也曾对《三声》(微信公众号ID: tosansheng)表示,阿里影业的策略是,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的“双轮驱动”。

“没有内容的公司不是一个好的互联网影业公司。”

灯塔试映提升宣发准确度

此次《我不是药神》上映,阿里影业凭借其平台优势整合域内域外资源,最大化“共振”宣发效果,对点映期间取得的成绩可谓功不可没。

一方面,在淘票票APP内部,针对暑期档举办了淘票票彩蛋节,在用户登陆、看预告片、点想看、发评论、玩小游戏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赢取彩蛋。在彩蛋节里一千万的兑换券投入,不仅拉动了整个暑期档的票房,也为《我不是药神》带来了巨大流量。

另一方面,在阿里大生态中,阿里影业也打通全平台资源,覆盖手淘、支付宝、淘票票、优酷等30家App,达到了近4亿的宣传资源曝光。根据淘票票提供的数据:影片点映期间淘票票出票占比均值51.6%,峰值85.3%,两天出票73.2万张,票房达2636万元。

《我不是药神》并非阿里影业与北京文化的首次合作。早在去年暑期档,双方就曾联合出品《战狼2》,创下破纪录的56.83亿票房奇迹。

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作为联合发行方也一战成名:当时,作为独家互联网联合发行平台,淘票票为《战狼2》制定了整体的网络售票策略,依靠生态、数据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在《战狼2》总票房占比40%的成绩,数量远超其他平台。

《战狼2》直接促成了二者针对电影联合投资、制作、宣发和衍生品授权开发等四方面的战略合作。根据淘票票的数据,在《战狼2》的票房里,每10张票就有4张由淘票票售出,远远领先于其他售票平台。

阿里影业线上宣发的优势也被越来越多的内容方所看到。

在今年春节档,淘票票为《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带来百万级的增量观众群体——他们来自于阿里生态下如手淘、支付宝等平台,淘票票通过与这些平台的联动的观影优惠,以及如“世界名侦探排行榜”这样的互动玩法,吸引了不少非观影人群走进影院。

数据显示,在春节档电影票房中,淘票票共赢得了春节档近50%的出票份额,并且在2018年第一季度已跃居在线售票平台首位,市场份额增长至43.6%。“背靠阿里巴巴生态中的海量用户和渠道资源,淘票票已基本实现对国内互联网用户的全覆盖。”

7月3日下午《我不是药神》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徐峥等主创出席,淘票票粉丝现场助威。

除了背靠阿里生态的全平台线上宣发优势,阿里影业在今年4月还推出了“灯塔”计划。      

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在此前曾表示:“传统的宣发分离模式已过时,打广告、抢排片这种单一的拉动,无法有效推动观众走进影院,欣赏影片。”他认为,互联网生态下的电影市场,正在转型,需要更为智能化、系统化和精准化的宣发模式。

而“灯塔”正是为电影片方宣发公司服务的,是一个全程可视化数据驱动,规模化资源投放,可量化宣发效果的一站式营销平台。其将为片方提供多维度的影片数据和智能推荐推广计划,让宣发高效、精准地触达用户。

此次《我不是药神》正是灯塔试映的第一次试水。

事实上,在电影上映前,主创团队曾对是否做大规模点映有一定顾虑。但在灯塔试映后,影片的“爆米花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给了团队信心,也才有了如今点映1.61亿票房的成绩。

“《我不是药神》片方通过灯塔试映会,不仅了解到受众对影片的整体评价、哪类细分受众对影片评价最好,还知道了哪些元素和影片的信息最有效,以及影片的口碑方向和市场独特性方向。” 灯塔负责人表示。

“互联网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将产生巨大影响。”李捷在此前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 tosansheng)采访时就曾表示,互联网票务平台已经开始影响用户观影决策。

“互联网促使更多导演和制片人,掌握利用网络渠道分析电影和用户的能力。把制作、完片、票房、宣传、发行等的风险通过制度、机制、能力控制到最小。”

阿里影业的内容雄心

在近两年国产电影票房的Top10中,除《后来的我们》外,其他九部电影都有阿里影业和淘票票的参与,且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超过320亿的电影票房中,阿里影业和淘票票参与的电影票房总和更是高达110亿,超过三分之一。

这样的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阿里影业对内容的一整套投资逻辑——有正能量、有影响力的内容,是阿里影业对电影的要求和标准。

不论是新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还是此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等榜上有名的作品,都是通过正向的价值观导向触达最广泛的受众,并与之产生了内在的共鸣。“阿里影业合作的影片,也是让观众有敬意,让电影人有尊严的电影。”主创徐峥在《我不是药神》首映礼映后表示。

“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是未来电影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要一起努力的方向。”樊路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7年以来国产电影票房Top10

除了看中优质内容和传递正能量,淘票票还坚持自己的平台属性,不参与争抢存量用户的零和游戏,而是全力提升增量用户:从《战狼》到《芳华》再到《药神》,淘票票在发行上都坚持用优质内容和巧妙的营销手法,把平时不怎么看电影的人拉进影院。

优质内容也离不开优质的创作者。

事实上,青年导演正站上电影行业的舞台,这个暑期档《动物世界》的导演韩延,此前在戛纳备受瞩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导演毕赣等,都凭借其才华备受瞩目。此次阿里影业参投的《我不是药神》,其导演文牧野也是一位80后,作为宁浩坏猴子影业“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签约导演,《药神》是他的首部长篇电影作品。

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宁浩表示,“选择与文牧野导演合作,原因是,我反复研究了他之前的短片,觉得他就是有那种天赋一样敏感的触觉和超级强的现实主义刻画能力,他会比我拍得更好。”这部影片从剧本到上映历时三年,全部商业化的电影运作流程让导演可以专注创作,无需担心资金等其他问题。而由宁浩监制、徐峥主演的团队也不会过多干涉创作,让导演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这种创作理念与阿里影业追求电影精品化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阿里影业的规划中,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影视产业上下游资源:一方面继续通过阿里巴巴的品牌、大数据、生态等资源优势,继续为影视行业提供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另一方面还会持续重视优质内容制作,积极投入对导演编剧的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阿里影业早在其成立之初的2015年就推出了扶持青年电影导演的“A计划”,目前“A计划”已完成《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追踪》、《在码头》等多部影片,其中不乏在各大电影节的获奖作品。

“做内容的话,我认为好的电影,在风格上需要有一定的自信。” 樊路远认为,在未来,一方面要把每个电影当成精品来做、大力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电影行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是阿里影业坚持的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的“双轮驱动”战略。

阿里影业将自身定位为影视行业的“打工者”,试图通过加大在全产业链条的投入,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生态化的宣发营销优势、丰富内容商业渠道,成为了爆款电影“收割机器”。此外,还不断保持和上游内容的积极互动,持续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增量,成为优质电影的助力者和孵化者。

“未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预计阿里影业将给内容方和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不是药神》首日票房破3亿

阿里影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内容层面颇有动作。此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今年暑期档大热的《我不是药神》、即将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未来机器城》等背后都有阿里影业的身影。

作者 | 周琦

《我不是药神》的奇迹正在上演。

首先是票房。点映的两天时间里,该片累计观影人次破150万,票房超5000万。最终点映票房更是突破1.61亿,截至目前,上映首日票房已经突破3.08亿元。

截至7月5日晚8时,由阿里影业联合出品、淘票票联合发行的《我不是药神》,票房破3亿,用户口碑持续走高。

更重要的是口碑。从6月在上影节千人点映开始,该片的口碑就在行业内发酵,到上周末开始的全国点映后,好口碑更是延伸到了普通观影人群中。数据显示,目前该片的淘票票专业版灯塔“爆米花指数”创历史最高分96.7分,微博大V推荐度100%,V淘推荐度100%,并在淘票票热映影片中口碑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开分的豆瓣评分中,《我不是药神》9分的成绩成为十五年来第一部豆瓣评分超9分的国产电影。在6万多条评分中,五星率超过57%,四星率超过36%,一星二星加起来不到0.5%,几乎零差评的成绩堪称奇迹。

达到这样的成绩,除了电影本身的优质之外,幕后的操盘方也至关重要。

《我不是药神》的出品及联合出品方中,除了主创宁浩背后的花满山影业、坏猴子影业,徐峥的真乐道文化等之外,还有北京文化和阿里影业。其中,北京文化和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为该片的联合发行方。

事实上,阿里影业自去年以来就在内容层面颇有动作。此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今年暑期档即将上映的《西虹市首富》、《未来机器城》等背后都有阿里影业的身影。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在此前也曾对《三声》(微信公众号ID: tosansheng)表示,阿里影业的策略是,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的“双轮驱动”。

“没有内容的公司不是一个好的互联网影业公司。”

灯塔试映提升宣发准确度

此次《我不是药神》上映,阿里影业凭借其平台优势整合域内域外资源,最大化“共振”宣发效果,对点映期间取得的成绩可谓功不可没。

一方面,在淘票票APP内部,针对暑期档举办了淘票票彩蛋节,在用户登陆、看预告片、点想看、发评论、玩小游戏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赢取彩蛋。在彩蛋节里一千万的兑换券投入,不仅拉动了整个暑期档的票房,也为《我不是药神》带来了巨大流量。

另一方面,在阿里大生态中,阿里影业也打通全平台资源,覆盖手淘、支付宝、淘票票、优酷等30家App,达到了近4亿的宣传资源曝光。根据淘票票提供的数据:影片点映期间淘票票出票占比均值51.6%,峰值85.3%,两天出票73.2万张,票房达2636万元。

《我不是药神》并非阿里影业与北京文化的首次合作。早在去年暑期档,双方就曾联合出品《战狼2》,创下破纪录的56.83亿票房奇迹。

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作为联合发行方也一战成名:当时,作为独家互联网联合发行平台,淘票票为《战狼2》制定了整体的网络售票策略,依靠生态、数据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在《战狼2》总票房占比40%的成绩,数量远超其他平台。

《战狼2》直接促成了二者针对电影联合投资、制作、宣发和衍生品授权开发等四方面的战略合作。根据淘票票的数据,在《战狼2》的票房里,每10张票就有4张由淘票票售出,远远领先于其他售票平台。

阿里影业线上宣发的优势也被越来越多的内容方所看到。

在今年春节档,淘票票为《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带来百万级的增量观众群体——他们来自于阿里生态下如手淘、支付宝等平台,淘票票通过与这些平台的联动的观影优惠,以及如“世界名侦探排行榜”这样的互动玩法,吸引了不少非观影人群走进影院。

数据显示,在春节档电影票房中,淘票票共赢得了春节档近50%的出票份额,并且在2018年第一季度已跃居在线售票平台首位,市场份额增长至43.6%。“背靠阿里巴巴生态中的海量用户和渠道资源,淘票票已基本实现对国内互联网用户的全覆盖。”

7月3日下午《我不是药神》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徐峥等主创出席,淘票票粉丝现场助威。

除了背靠阿里生态的全平台线上宣发优势,阿里影业在今年4月还推出了“灯塔”计划。      

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在此前曾表示:“传统的宣发分离模式已过时,打广告、抢排片这种单一的拉动,无法有效推动观众走进影院,欣赏影片。”他认为,互联网生态下的电影市场,正在转型,需要更为智能化、系统化和精准化的宣发模式。

而“灯塔”正是为电影片方宣发公司服务的,是一个全程可视化数据驱动,规模化资源投放,可量化宣发效果的一站式营销平台。其将为片方提供多维度的影片数据和智能推荐推广计划,让宣发高效、精准地触达用户。

此次《我不是药神》正是灯塔试映的第一次试水。

事实上,在电影上映前,主创团队曾对是否做大规模点映有一定顾虑。但在灯塔试映后,影片的“爆米花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表现优异,给了团队信心,也才有了如今点映1.61亿票房的成绩。

“《我不是药神》片方通过灯塔试映会,不仅了解到受众对影片的整体评价、哪类细分受众对影片评价最好,还知道了哪些元素和影片的信息最有效,以及影片的口碑方向和市场独特性方向。” 灯塔负责人表示。

“互联网对中国电影工业化将产生巨大影响。”李捷在此前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 tosansheng)采访时就曾表示,互联网票务平台已经开始影响用户观影决策。

“互联网促使更多导演和制片人,掌握利用网络渠道分析电影和用户的能力。把制作、完片、票房、宣传、发行等的风险通过制度、机制、能力控制到最小。”

阿里影业的内容雄心

在近两年国产电影票房的Top10中,除《后来的我们》外,其他九部电影都有阿里影业和淘票票的参与,且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超过320亿的电影票房中,阿里影业和淘票票参与的电影票房总和更是高达110亿,超过三分之一。

这样的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阿里影业对内容的一整套投资逻辑——有正能量、有影响力的内容,是阿里影业对电影的要求和标准。

不论是新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还是此前的《战狼2》《红海行动》《唐探2》等榜上有名的作品,都是通过正向的价值观导向触达最广泛的受众,并与之产生了内在的共鸣。“阿里影业合作的影片,也是让观众有敬意,让电影人有尊严的电影。”主创徐峥在《我不是药神》首映礼映后表示。

“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是未来电影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要一起努力的方向。”樊路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7年以来国产电影票房Top10

除了看中优质内容和传递正能量,淘票票还坚持自己的平台属性,不参与争抢存量用户的零和游戏,而是全力提升增量用户:从《战狼》到《芳华》再到《药神》,淘票票在发行上都坚持用优质内容和巧妙的营销手法,把平时不怎么看电影的人拉进影院。

优质内容也离不开优质的创作者。

事实上,青年导演正站上电影行业的舞台,这个暑期档《动物世界》的导演韩延,此前在戛纳备受瞩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导演毕赣等,都凭借其才华备受瞩目。此次阿里影业参投的《我不是药神》,其导演文牧野也是一位80后,作为宁浩坏猴子影业“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签约导演,《药神》是他的首部长篇电影作品。

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宁浩表示,“选择与文牧野导演合作,原因是,我反复研究了他之前的短片,觉得他就是有那种天赋一样敏感的触觉和超级强的现实主义刻画能力,他会比我拍得更好。”这部影片从剧本到上映历时三年,全部商业化的电影运作流程让导演可以专注创作,无需担心资金等其他问题。而由宁浩监制、徐峥主演的团队也不会过多干涉创作,让导演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这种创作理念与阿里影业追求电影精品化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阿里影业的规划中,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影视产业上下游资源:一方面继续通过阿里巴巴的品牌、大数据、生态等资源优势,继续为影视行业提供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另一方面还会持续重视优质内容制作,积极投入对导演编剧的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阿里影业早在其成立之初的2015年就推出了扶持青年电影导演的“A计划”,目前“A计划”已完成《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追踪》、《在码头》等多部影片,其中不乏在各大电影节的获奖作品。

“做内容的话,我认为好的电影,在风格上需要有一定的自信。” 樊路远认为,在未来,一方面要把每个电影当成精品来做、大力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电影行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是阿里影业坚持的新基础设施+优质内容的“双轮驱动”战略。

阿里影业将自身定位为影视行业的“打工者”,试图通过加大在全产业链条的投入,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生态化的宣发营销优势、丰富内容商业渠道,成为了爆款电影“收割机器”。此外,还不断保持和上游内容的积极互动,持续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增量,成为优质电影的助力者和孵化者。

“未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预计阿里影业将给内容方和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