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悦
短短十年多的时间已能证明,当选秀歌手走出电视荧幕,多数人会被埋没在娱乐制造的热闹潮水中,进而逐渐被舞台和观众遗忘,只有少数人能走到最后的聚光灯下,这已是选秀造神后的另一种残酷现实。
作为曾经的选秀歌手,如今的签约音乐人,许钧可能是为数不多对音乐真人秀依然感恩的一个。距离登上央视《中国好歌曲》的舞台已过去3年多,他演唱原创歌曲《自己》的现场视频,依然会在反复播放时震撼着人心。发布了首张专辑《万松岭》后,许钧的音乐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从杭州来到了北京,接着做他的音乐,做新的专辑。
这位在2015年凭借参加《中国好歌曲》而一炮而红的29岁叛逆青年,以为签约公司以后来北京发展,就是不停地写歌和录音,但很快对现实恍然大悟:大多数时间,人们在这里都是交际,混关系。
社交、圈子……这些概念对于过去的许钧来说,完全不存在于他的音乐生活中。
不懂社交、不混圈子的许钧,有着谁也拦不住的倔脾气。朋友拉许钧去聚会,通常他是坚决不去。他也早就认了这个事实,“就是不爱混圈子,这是我自己身上的特质,改不了,就不爱这个。”
没来北京之前,多数与许钧相识的人,对他的评价已然两极分化。一拨人会认为,许钧在音乐上就是个天才;另外一拨人就觉得,许钧太不好接触了,“这哥们儿就是个傻子”。
“我就这样”,许钧没想过改变自己。不管在哪儿,就算是北京,他始终保持着某种与热闹隔绝的状态,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音乐里。
也许就是这份在旁人看来执拗的执着,让许钧始终被幸运眷顾着。2014年,和人群时刻保持距离的许钧,在和乐队巡演到上海时,被来自《中国好歌曲》的导演给发现了。
许钧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怀疑,他托朋友从侧面证实,朋友告诉他,没准是个好机会。
回想起那时整个人的状态,许钧能记起来的,就剩下了“迷茫”两个字。他说:开心是开心,但是能一辈子这么玩闹下去吗?不能,真的迷茫。
于是26岁的许钧,难得为自己做了一回决定:去试一次。把五六首歌发给了《中国好歌曲》,多是英文歌,被选中的是唯一的那首中文歌,就是后来现场演唱的《自己》。
“第一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阳升起不用太在意这一手的遗憾用一片面包解决你的不安别担心没人经过你的未来没人驻足你的现在”
相信对《中国好歌曲》熟悉的观众,对许钧的这首《自己》也绝不会陌生,它被许多人列入了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歌单榜首。当这第一段歌词从“第一”开始被许钧悄然唱出时,许多人的心跳就已然被他富有磁性的嗓音抓住了。
接下来的时间,唯有等待着泪点在某一时刻到来。电视画面里,许钧回想起当时创作《自己》的那一幕,写歌写到看见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一片面包解决饥饿,生活的艰辛虽然苦涩,但是拥有音乐的内心无比满足。
《自己》首唱四年以后,依然有歌迷不厌其烦地用歌曲评论分享着他们的故事:每当脆弱的时候就来听一遍《自己》,每次都跟着第一句歌词开始哭,直到副歌部分哭成了泪人,一曲结束时整个人也彻底在压力中解脱了。
同样,四年前站在舞台上首唱《自己》的许钧,也在最后时刻哭了。他穿一件黑色短袖衫,两臂伸出白色的袖子,戴一副黑框眼镜,能看得出硬朗的男子汉一面,但眼泪还是夺眶而出。
面对着电视镜头,许钧对着观众说:想成为一个像太阳一样的人,用音乐去温暖大家。这一幕后来被反复播放,成为歌迷心中难忘的瞬间。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来不善言辞的他,恰恰是生活中缺少阳光的那一个。
朋友说,许钧想要的认真与固执,存在于做出好音乐的过程中,所以在音乐之外的人情世故,会显得特别蛮力还有些愣。但这都不代表他不重情谊,反而他是最重感情的那一个。
录完新专辑,许钧对音乐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认识。作为歌手、主唱和创作人的他,顿时觉得这些身份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作品。而这些作品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集众人之力凝练出的最终产物。
所以他毅然决定,就把专辑定为《事实上我没有名字》,以此献给那些为做音乐而疯狂的幕后英雄们。
2018年6月,北京首唱会到了最后,许钧站在台上一个个念他们的名字,希望他们都被所有人记住,唯独刻意不提及自己。台底下有圈内好友在嘀咕:见过酷的,这么酷的真没见过,连“自己”都不在乎了。
这一句不在乎“自己”,恰好和许钧的成名曲《自己》,遥相呼应。绝非巧合那么简单,而是反复历练后的另一种得到。唯有在时间的长河里不停地自我打磨,才能越发接近自己最想要的东西。除此之外,别无他愿。
对于快30岁的许钧来说,就是不受干扰、固执己见地,做自己的音乐。只有这样,他才会在若干年后,回想起那个高中便辍学回家玩乐队的叛逆少年,感谢他当年的勇敢、莽撞、孩子气。
因为,正是那个许钧才让今天的他,对音乐如此偏执、疯狂,从不后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