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前海合作论坛系列报道
理查德·约翰·罗伯茨是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现任美国新英格兰生物实验室首席科学官。他于2016年创立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联盟(简称LSA),推行“科学无边界”并汇集世界各顶级科学奖项得主,共同探讨和引领人类未来科学发展方向,协助其获得科研资源的平衡调配和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在前海合作论坛上,罗伯茨受邀到访深圳,并围绕科学做了主旨演讲。
▌中国做科学研究的方式不同在哪里?
“科学仍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进步,必须要创新。创新需要基础,我在中国看到的创新基本上是从外到内,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做科学研究的方式是非常不一样的。”罗伯茨举了世界各地的三个案例:
一个是英国剑桥科学家医学联盟。这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英国医学理事会赞助成立的实验室,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和生物技术,同时,它的运营者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个实验室的宗旨是给年轻人创造他们认为合适的科研条件。实验室安排了足够的预算为科学家支付科研经费。“这个实验室催生了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超过20个诺贝尔奖获奖者在这个实验室学习过、获益过。”罗伯茨说,另一个是贝尔实验室。在这里学习的人有非常大的自由性,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四位贝尔实验室的人员获得了诺奖。
罗伯茨介绍,第三个是硅谷。“这里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人在工作,其中有一些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获得了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许多顶尖奖项。这里有很多年轻人,可以自由地研究和创造着他们自认为有意思的课题。”
▌推动创新需要培育年轻科学家
“科学要靠年轻人。绝大部分的诺奖获得者或其他奖项的获得者,他们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时都很年轻。”罗伯茨指出,就数学而言,得奖者一般不到25岁。一般来说数学家做最重要的研究都是25岁之前;物理学绝大部分重要发现都是在发现者不到30岁的时候发现;生物学和化学是不到40岁。“我的突破性发现是在33岁。那时我在实验室发现了很多酶,觉得这些酶很有意思,它们非常有用,很快就催生了这个行业很多的私人投资,大大推进了生物科学领域的进步。我刚去公司的时候,公司只有4个人,现在有550人,每年能赚2.5亿美金。然而这些发现并不是我当时为了逐利才做的。”
在罗伯茨看来,年轻人的活力是关键,因为无所畏惧。年轻人会有一些巨大、重大的科学发现也是因为他们的无惧。“他们才不管有人跟他们说这个科学发现是不可能的,只会勇往直前。如果想要推动创新的话,一定要好好培育这些年轻的科学家,给他们自由,让他们选择觉得很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做某个老人家觉得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这些老科学家一直监督他们、逼着他们做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
他还表示,失败非常重要,这是取得重要发现的关键。“我最喜欢年轻的研究人员跟我说,我做了你让我做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没有成功。失败是件非常好的事,犯错了才会学习。”
罗伯茨还提到,不应该因为人们在高端杂志上发表论文就给他们钱,在高端杂志上发表论文并不是一件好事,发表的论文是没有用的。必须要相信这些正在努力的科学家。官僚主义是科学之敌而不是科学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