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到白宫 “御用裁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到白宫 “御用裁缝”

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之际,幸存者之一、“美国现今最伟大裁缝”的马丁·格林菲尔德要让后代记住,是对自由的向往征服了野蛮。

今年1月27日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当天,约300名幸存者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参加活动,这些老者大部分都在90岁以上。

《纽约时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下一个十年幸存者不在人世了,这场“20世纪人类最大的梦魇”如何避免被后人所忘却?

当地时间2015年1月27日,波兰奥斯维辛,曾被关押在此的集中营幸存者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参加解放70周年纪念活动。图片来源:东方IC
 

被《GQ》杂志誉为“美国现今最伟大裁缝”的马丁·格林菲尔德是幸存者之一。2014年11月,86岁的他出版传记《Measure of a Man: From Auschwitz Survivor to Presidents' Tailor》,试图让属于自己的这一段回忆保存下来。

1928年8月9日,格林菲尔德出生于斯洛伐克小村Pavlovo(现属乌克兰)的犹太家庭里。1944年4月的一天,纳粹突然到来,把格林菲尔德一家抓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格林菲尔德回忆到,在第一天晚上,父亲就把一家人分散开,然后对他说:“我们必须分开,这样就不会因为看到彼此的不幸而遭受心理煎熬。记住,如果你活下来了,不要为苟活而内疚,要有所作为。”这是他们一家最后一次见面,父亲、母亲、两个姐妹和弟弟后来都被杀害了。

父亲的话至今铭刻在他心里。一个人会为自己是唯一幸存者感到内疚,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但父亲提前让他消除了心理负担。“这是一个当了父亲的人才会有的智慧。他的话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格林菲尔德说。

进入集中营后,格林菲尔德被派去负责洗纳粹党卫军的衣物。有一回他不小心搓断了一件衬衣的领子,挨了毒打,背部血肉模糊。另一个囚犯教他把捡回去的衬衣缝补好。格林菲尔德缝好后穿到了身上,给条纹监狱服打底。

格林菲尔德回忆说,“能活下来,这件衬衫应该也帮了不少忙”。党卫军以为这小孩的身份不一般,对他的态度大为转变。

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衣着体面不但会让人另眼相看,甚至还能救自己一命。那是他人生的第一堂课,冥冥中也成就了他的后半生。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死神会以多种面目降临。当他在和同伴一边砌墙一边说着话,对方会无缘无故被击毙,尸体就倒在旁边。

据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数据,从1940到1945年期间,约有11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被屠杀。格林菲尔德称,文明人无法理解有这种邪恶的现象。他身上至今仍留着A4406字样的刺青,这是纳粹给他的编号。

1945年1月份,苏联红军终于占领了波兰,纳粹溃败已成定局,党卫军展开了最后的灭绝行动“死亡行进”,期间15000人在转移途中死亡。

格林菲尔德还记得,在寒冷的冬夜里,他要张开嘴巴接住飘下来的雪花以解渴。人很虚弱但不敢倒下。如果背后传来枪声,说明那些跟不上的同伴已经被结束了生命。

到了晚上天最黑时,藏在衣兜里的一片面包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格林菲尔德最终被转移到了德国魏玛附近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有一天早上,因为吃了给兔子准备的菜,格林菲尔德被魏玛市长太太下令毒打,还被咒骂,“这畜生还敢偷兔子的食物!”当时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报复。

1945年4月12日,盟军解放了布亨瓦尔德集中营。格林菲尔德还幸运地和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握了手。后来艾森豪威尔将军当了总统后还成了他的第一个大客户。在格林菲尔德眼里,艾森豪威尔是他永远的英雄。

布亨瓦尔德集中营被解放的第二天,他准备拿起枪向魏玛市长的太太报仇,同伴在一边怂恿:“你开枪啊!”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扣动扳机,“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母亲抱着弟弟的样子,我不想成为另一个杀人恶魔”。

1947年9月,他登上了从不莱梅驶往纽约的“Ernie Pyle”号蒸汽船,在船上他兴奋地又哭又笑。当他到达纽约港见到自由女神像的那一刻,激动得“像获得新生一样”。年轻的他正摩拳擦掌投身新世界。

格林菲尔德在一个叫GGG的服装厂从打杂的干起,他很快掌握了剪布、缝接、做口袋、饰面、纽扣洞等技能。30年后,他买下了这个工厂,成立了“马丁·格林菲尔德”服装厂。

这个工厂就像个小小的“联合国”。现在一切的布局、设备都如一百年前的手工作坊一样。现有120名员工来自16个不同个国家,大多数是东欧裔,厂里的墙上还挂着他们祖国的国旗。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格林菲尔德已成为白宫和好莱坞的“御用裁缝”。他的客户名单中有奥巴马、艾森豪威尔、福特、克林顿、布隆伯格、内塔尼亚胡、NBA球星科比、奥尼尔以及20世纪两大流行歌王辛纳屈和杰克逊。

包括《不起的盖茨比》、《华尔街之狼》在内的130部获奖影视作品里的服装设计都由他参与。在这些戏服里,格林菲尔德最有感触的是那些黑帮角色的服装,这让他想起了那些在集中营中的岁月。

《大西洋帝国》里的服装是格林菲尔德的作品
 

现在这家工厂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两个儿子在打理,但他仍坚持每天早上很早起床,一如既往地穿好三件套后再去上班。

“对于在幼年就失去所有至亲的悲痛,他一直没有主动跟我们提起,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整个家庭也一直很和睦。”现年56岁的大儿子Jay向媒体表示,“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他还能很好地照顾母亲和我们两兄弟,真的很不容易。”

身为犹太教徒,格林菲尔德本人直到80岁那年才进行成人礼(一般犹太教徒安排在13岁进行)。在被问及当年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大屠杀中逃生时,他说,“相信是命运的安排。我很幸运自己能活下来,给这大人物做衣服,在这个世界留下些美好的东西。”

在格林菲尔德看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应该让世世代代记住:是对自由的向往征服了野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到白宫 “御用裁缝”

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之际,幸存者之一、“美国现今最伟大裁缝”的马丁·格林菲尔德要让后代记住,是对自由的向往征服了野蛮。

今年1月27日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当天,约300名幸存者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参加活动,这些老者大部分都在90岁以上。

《纽约时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下一个十年幸存者不在人世了,这场“20世纪人类最大的梦魇”如何避免被后人所忘却?

当地时间2015年1月27日,波兰奥斯维辛,曾被关押在此的集中营幸存者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参加解放70周年纪念活动。图片来源:东方IC
 

被《GQ》杂志誉为“美国现今最伟大裁缝”的马丁·格林菲尔德是幸存者之一。2014年11月,86岁的他出版传记《Measure of a Man: From Auschwitz Survivor to Presidents' Tailor》,试图让属于自己的这一段回忆保存下来。

1928年8月9日,格林菲尔德出生于斯洛伐克小村Pavlovo(现属乌克兰)的犹太家庭里。1944年4月的一天,纳粹突然到来,把格林菲尔德一家抓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格林菲尔德回忆到,在第一天晚上,父亲就把一家人分散开,然后对他说:“我们必须分开,这样就不会因为看到彼此的不幸而遭受心理煎熬。记住,如果你活下来了,不要为苟活而内疚,要有所作为。”这是他们一家最后一次见面,父亲、母亲、两个姐妹和弟弟后来都被杀害了。

父亲的话至今铭刻在他心里。一个人会为自己是唯一幸存者感到内疚,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但父亲提前让他消除了心理负担。“这是一个当了父亲的人才会有的智慧。他的话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格林菲尔德说。

进入集中营后,格林菲尔德被派去负责洗纳粹党卫军的衣物。有一回他不小心搓断了一件衬衣的领子,挨了毒打,背部血肉模糊。另一个囚犯教他把捡回去的衬衣缝补好。格林菲尔德缝好后穿到了身上,给条纹监狱服打底。

格林菲尔德回忆说,“能活下来,这件衬衫应该也帮了不少忙”。党卫军以为这小孩的身份不一般,对他的态度大为转变。

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衣着体面不但会让人另眼相看,甚至还能救自己一命。那是他人生的第一堂课,冥冥中也成就了他的后半生。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死神会以多种面目降临。当他在和同伴一边砌墙一边说着话,对方会无缘无故被击毙,尸体就倒在旁边。

据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数据,从1940到1945年期间,约有11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被屠杀。格林菲尔德称,文明人无法理解有这种邪恶的现象。他身上至今仍留着A4406字样的刺青,这是纳粹给他的编号。

1945年1月份,苏联红军终于占领了波兰,纳粹溃败已成定局,党卫军展开了最后的灭绝行动“死亡行进”,期间15000人在转移途中死亡。

格林菲尔德还记得,在寒冷的冬夜里,他要张开嘴巴接住飘下来的雪花以解渴。人很虚弱但不敢倒下。如果背后传来枪声,说明那些跟不上的同伴已经被结束了生命。

到了晚上天最黑时,藏在衣兜里的一片面包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格林菲尔德最终被转移到了德国魏玛附近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有一天早上,因为吃了给兔子准备的菜,格林菲尔德被魏玛市长太太下令毒打,还被咒骂,“这畜生还敢偷兔子的食物!”当时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报复。

1945年4月12日,盟军解放了布亨瓦尔德集中营。格林菲尔德还幸运地和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握了手。后来艾森豪威尔将军当了总统后还成了他的第一个大客户。在格林菲尔德眼里,艾森豪威尔是他永远的英雄。

布亨瓦尔德集中营被解放的第二天,他准备拿起枪向魏玛市长的太太报仇,同伴在一边怂恿:“你开枪啊!”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扣动扳机,“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母亲抱着弟弟的样子,我不想成为另一个杀人恶魔”。

1947年9月,他登上了从不莱梅驶往纽约的“Ernie Pyle”号蒸汽船,在船上他兴奋地又哭又笑。当他到达纽约港见到自由女神像的那一刻,激动得“像获得新生一样”。年轻的他正摩拳擦掌投身新世界。

格林菲尔德在一个叫GGG的服装厂从打杂的干起,他很快掌握了剪布、缝接、做口袋、饰面、纽扣洞等技能。30年后,他买下了这个工厂,成立了“马丁·格林菲尔德”服装厂。

这个工厂就像个小小的“联合国”。现在一切的布局、设备都如一百年前的手工作坊一样。现有120名员工来自16个不同个国家,大多数是东欧裔,厂里的墙上还挂着他们祖国的国旗。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格林菲尔德已成为白宫和好莱坞的“御用裁缝”。他的客户名单中有奥巴马、艾森豪威尔、福特、克林顿、布隆伯格、内塔尼亚胡、NBA球星科比、奥尼尔以及20世纪两大流行歌王辛纳屈和杰克逊。

包括《不起的盖茨比》、《华尔街之狼》在内的130部获奖影视作品里的服装设计都由他参与。在这些戏服里,格林菲尔德最有感触的是那些黑帮角色的服装,这让他想起了那些在集中营中的岁月。

《大西洋帝国》里的服装是格林菲尔德的作品
 

现在这家工厂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两个儿子在打理,但他仍坚持每天早上很早起床,一如既往地穿好三件套后再去上班。

“对于在幼年就失去所有至亲的悲痛,他一直没有主动跟我们提起,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整个家庭也一直很和睦。”现年56岁的大儿子Jay向媒体表示,“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他还能很好地照顾母亲和我们两兄弟,真的很不容易。”

身为犹太教徒,格林菲尔德本人直到80岁那年才进行成人礼(一般犹太教徒安排在13岁进行)。在被问及当年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大屠杀中逃生时,他说,“相信是命运的安排。我很幸运自己能活下来,给这大人物做衣服,在这个世界留下些美好的东西。”

在格林菲尔德看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应该让世世代代记住:是对自由的向往征服了野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