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接近鄙视链顶端的姜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接近鄙视链顶端的姜文

对懂的人来说,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视若珍馐。

作者:骆一凡 编辑:申学舟 设计:张鹏飞

上世纪80年代末,还是演员的姜文曾参加过几次国外的电影节。当时在这些电影节上放映的国产影片让他很不满意,甚至着急得想赶紧跑掉,生怕让人知道他是这片里的演员。

“中国电影虽然有很多思考在里面,但节奏又慢,颜色也不好,很多电影的技术、手段都没有充分利用上。好多国外电影并不高级,思想性也一般,但是他们的技术做得非常好,就是要声有声,要色有色,光是声音和色彩,你就有很大的享受。”

中外电影的反差刺激了姜文,当时的他就对自己说,这种东西是能做好的,“于是我就一直在追求,起码把它做好”。

在今年上海电影节上,姜文已经是评委会主席。有人问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有什么变化。他回答说:“起码现在电影拍得让人乍一看还都像电影,样儿都没错。这其实是挺大一进步,以前连样儿都不是。”

说这话时的姜文已经执导过六部电影,在业内备受赞誉,技术上东西显然早已不是他要考虑的,个人趣味的表达和对电影的审美才是他的杀手锏。“比如能不能把故事讲清楚了,能不能有趣,这是技术。这不是事儿,我的电影技术肯定没问题。”

他的审美隐约出现在很多地方。与高晓松对话时,姜文提到自己最近在看的书是《资治通鉴》,在上节目《圆桌讲究派》聊创作时,随口举例的人则是,托尔斯泰,博尔赫斯,达利,梵高。

从他电影中的配乐也可以窥见一二。

7月13日上映的最新一部电影《邪不压正》中,王菲演唱的推广曲《偶遇》改编自英国作曲家柯兹1930 年创作的轻音乐作品《By the Sleepy Lagoon》。电影开场不久正邪两大人物密会时,配乐是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调曲622K第二乐章柔板》,这首音乐也同样用在《让子弹飞》中汤师爷告诫张麻子不能睡寡妇时。

时间再往前,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乡村骑士》、《一步之遥》里的《索尔维格之歌》等。拍摄《太阳照常升起》时,他把久石让的作曲一稿几乎全部推翻,跑到日本去跟久石让当面聊音乐,硬是逼着对方写出一首“比莫扎特好一点”的曲子来。

《邪不压正》的主演廖凡说,姜文拍电影“永远要更好的”。比如为了重现老北京胡同的瓦片房顶,跑到云南去搭了四万平米的房顶,再搞到一批跟老北京瓦片一样的瓦铺上。日军军服的颜色,腰带的样式,也经过仔细考究。又比如,电影的原著是张北海的《侠隐》,姜文花了10年时间才想明白剧本,期间续了两次版权。

作为导演的姜文总爱“皮一下”,也对此从来不过多解释。《邪不压正》中一幅画,角色们围绕它展开了1分钟的对话,但就是不告诉观众画的是谁。另一幕中,协和医院的医生对着一颗肾宣示,也只是蜻蜓点水地解释了缘由。只有懂的观众才知道,那幅画画的是朱元璋,那颗肾来自于梁启超。

这种手法几乎出现在姜文所有的电影中,这是他的表达趣味,也一定程度上让他每部作品都被大量的观众解读。“《让子弹飞》大伙儿都觉得好,其实是好多人的过分解读。我看着都吃惊,怎么成这样了?其实任何一个作品,当离开了创作者,面对欣赏者的时候,都是在表达自己。”姜文曾说。

久而久之,观看姜文的电影甚至成了一件需要仪式感的事。不久前《邪不压正》的首映礼上,黄渤看完电影后也说:“姜文导演的电影一上映,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过个小节,每过几年看一个姜文的电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邪不压正》破亿花了10小时43分钟,截至目前,首日累计票房1.21亿。但这部豆瓣开分8.2的电影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分数已经跌至7.1。

其中一条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姜文真他妈是个无限接近审美鄙视链顶端的男人。

早在18岁报考中戏时,姜文的审美意识和偏好就开始显现。在面试考场上,他背诵了一段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种不动声色的黑色幽默让老师折服。当时,其他同学背诵最多的文章是《回延安》。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从小在大院中成长,具备见多识广的条件和资源。

姜文出生于1963年的唐山,父亲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十岁前,他跟随父亲的部队,住在贵州省沿线的一个小镇里。

那时他家住的部队宿舍外有两个露天篮球场,每周放两次电影,当时的姜文只要躺在家里的床上,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外面放映的电影,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在《白毛女》里第一次看到芭蕾舞。他还用硬纸板、针盒,以及手电筒制作了自己最初的“电影”,自带解说,主要是战争片。

十岁后,姜文随全家迁居到北京,住在内务部街11号的部队大院中。当时,每周在北京的各个军队、政府机关的家属大院会有外国电影的内部放映。

姜文是受大院文化滋养的一代,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大院子女比普通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书籍、外来信息。如王朔、英达、梁左、陈佩斯、冯小刚、葛优,马未都、王中军、王中磊,还有更年轻辈的崔健、许晴、徐静蕾等都出自大院。

中学时他就可以模仿电影对白,一个人给四五个角色配音,把当时的同学都给听懵了,纷纷怂恿他去当演员。后来,在发小儿英达的鼓动下,姜文就真的去报考了中戏。

曾经《末代皇帝》剧组找到他演溥仪,但由于外形原因又被别人替代。毕业后他得到《末代皇后》中溥仪一角,为了一口气,不仅去查资料、看纪录片,还找到溥仪的弟弟溥杰,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跟弟弟姜武聊这个角色。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超乎所有人想象。

二十五年间,姜文演过皇帝、太监、农民、失足青年、将军、个体户、特务头子、中产阶级,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记全这些影视作品的名字,但所有人都记住了姜文。一次他坐的士,司机见了他脱口而出问道:“你就是那个演姜文的吧!”

三十岁时,姜文出演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该剧引发了街头巷尾的观剧热潮,成为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中国电视剧之一,也让姜文从电影演员变成家喻户晓的大众偶像。

在一次饭局上,王朔递过来一本《收获》杂志,里面有他的小说《动物凶猛》。夜深人静,姜文翻到这篇小说,七十年代的气味让他回到令人心醉神迷的少年时代。

那一年,演员姜文关掉了所有与外界的通讯工具,在一间六平米的小屋子里,在不舍昼夜中把6万字的《动物凶猛》改编成了9万字的剧本——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就与大院的时光有关。在电影里,大人们在政治斗争中遭受精神与肉身的双重碾压,而十几岁的小孩们,作为红色特权的享有者,得以在无人知晓的安全地带,任凭青春期的性困惑野蛮生长,以少年视角窥探青春岁月,享受到比平常人更为灿烂的阳光。

这样一部并非为了取悦大众,甚至是在冒犯主流叙事和常识的电影,在当时却大获全胜。在票价还不到10元一张的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创造了5000万的票房记录,位列当年内地票房的第三名。

姜文想做导演早就有迹可循。

在拍《芙蓉镇》时,姜文就很有想法,当时导演谢晋笑着说,“你这么多主意,不如以后自己当导演”。当时的另一位主演刘晓庆也鼓励姜文做导演,说服他放手一试。

几年之后,这种想法转变成了自信。1991年时,台湾影评人焦雄屏曾问姜文:“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最优秀?” 姜文说:“现在没有,以后会有。” 焦雄屏追问是谁,姜文说:“我”!

《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初需要一百万美元的投资,刘晓庆找到香港监制文隽,一起为支持姜文拍电影找投资。其中一个香港老板是做夜总会、赌船生意的,颇有江湖人士的豪爽,又欣赏姜文,就说好,愿意投。但是只投部分,不是全部。

于是刘晓庆和文隽为这部片继续筹资。最后筹到100万美金,由三家共同投资。一家是上面的香港老板,一家是刘晓庆后来在云南找到的,做烟草生意,还有一家是文隽在台湾找到的发行公司。

但姜文拍片超了预算,由一百万追加到了两百万美元,原先的三家没人愿意继续投了,还好最后找到了嘉禾公司的老板蔡永昌,看了样片后垫付了超额的预算。

而超预算的事,也在姜文那成了常态。到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只拍了三分之二,资金就断了,没法继续往下拍,文隽最后找到英皇的老板杨受成,才解了资金之急。 

王朔作为小说原作者,还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角色。《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机那天,赶巧是王朔生日,开机仪式现场贴着两行字:“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但王朔在事后回忆说,到卢沟桥拍第一场戏,他就后悔了:在北风呼啸的冬天拍夏天的戏份,鼻涕横流,斯文扫地。

拍摄正值冬天,剧组化冰融雪,硬生生制造出了夏天的热气升腾。

为了演员们回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那个年代,姜文把所有演员拉到北京大兴区的一个院子里,对他们进行封闭式训练。夏雨、宁静、陶虹、耿乐在满是文革宣传语的屋子里,穿着军装,听红色歌曲。

成片用了25万尺胶片,耗费惊人。当时国产电影的耗片比为1:3,而《阳光》达到1:15,创下了当时国内最高的耗片比记录。此外,电影里,米兰家里挂了一张照片,马小军一见就丢了魂,为了拍出这张照片的美,姜文一共拍了23040张备选。 

耗时两年,终于拍完了,送到电影局审查,电影局提出了七处修改意见。除了小台词要改动,有一处是要把在胡同内打架时的背景音乐《国际歌》去掉。

别的地方姜文都接受,但唯独去掉《国际歌》这个地方他不同意。因为这个场景是他对于童年最真实的记忆。每天早上八点半,广播里在播完新闻后,雷打不动放《国际歌》。尤其在夏天,本身就因为天气热人容易躁,再一听这种歌,立马想要找人打架。

他不想抹去这个细节。经过力争,电影局在这方面做出了让步,1995年,电影上映的时候,《国际歌》还是保留下来了,但是用打架动作的强音量弱化了歌声的音量。

1994年,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共同入围了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提名名单。最后《爱情万岁》胜出,《阳光灿烂的日子》让18岁的夏雨拿下最佳男主角。

当时的夏雨对于“影帝”毫无概念,又因为他自小就拿过很多滑板冠军,以为“影帝”和滑冰冠军没多大区别。 

“《阳光灿烂》对我来说,当然有很多弥漫的我能抓住的生活气味在里面,但其实那个片,最成熟的是王朔,包括里边对记忆的否定,我其实当时并不理解。我从(三十岁)才有意地把记忆、情感、真实有意地拆开。所以,《阳光灿烂》的成熟,可能有一半是蒙的,有一半是你比我还不成熟。”

同样是海外电影节获奖,姜文执导的第二部电影《鬼子来了》却让他差点再也做不了导演。

在与抗日有关的故事中,一向习惯于讲述英勇的中国人民,如何抵抗外来者的侵略,而《鬼子来了》的故事从一个叫马大三的农民和寡妇偷情开始讲起,逐步展现了当地活生生的农民——他们没有义正严辞的身影,反而,他们身上的私利、贪婪,或是懦弱,变得像污垢一样。

他们不敢得罪抗日游击队的人,也对于他们送来的两个日本俘虏尽量照顾,因为在他们的本能中,不敢得罪任何一方。里面的日本囚犯本来决定一死了之,但他很快就丧失了这种骄傲,而后来村民们开始同情这个日本囚犯。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 ,故事背景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年,发生在一个河北省的农村,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与当地农民的一段故事。

但对于姜文来说,改编就是重写。“你非常迷恋地看一遍,然后你必须把它关掉,不能再看了。然后凭你的记忆,写出一个剧本就有意思了”。电影与尤凤伟的小说大相径庭,甚至引发了一场官司,为此尤凤伟还专门写了《<鬼子来了>官司谈》。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姜文用了国内能买到的每一卷柯达黑白胶卷,一共50万英尺长,是一般长片所用胶片的五倍。最后成片花费了将近五百万美元,是原先预算的两倍。拍摄前,饰演农民的演员被姜文送去养猪,饰演日本军人的演员被他送进了武警训练基地。

2000年,《鬼子来了》在戛纳电影节收获了评审团大奖和金棕榈奖提名。姜文那时的妻子舍尼韦斯·桑德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戛纳电影节结束以后,我们去了法国南部旅行。我们每到一处,都有人把我们认出来。他们说,噢,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你了。祝贺你们!我们走进一家巴黎的咖啡店,人们就会放下咖啡,要和我们拍照。”

但从电影节归来后,《鬼子来了》被禁止在中国内地上映。

在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对《鬼子来了》的众多审查意见中写道:“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

甚至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姜文被禁影五年,不能再担任导演,也不允许出演大制作的电影。期间,姜文陆续参演了陆川导演的《寻枪》、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一直有个关于《寻枪》的导演不是陆川,而是姜文的传闻。传说中,新人导演陆川被独断专制的姜文夺了执导权,最后哭着打电话向出品人王中军告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夺取执导权”也只是个轶闻,但又由于《寻枪》中拥有大量姜文气质的表达,以至于让这种传闻愈演愈烈。

美国记者何伟对姜文当时的处境是这样描述的“戛纳的大奖让他变成了电影中的囚徒”。在这种持续的沉寂中,姜文努力地重新回到电影。

《寻枪》之后,他如同被继续放逐般,远走西北,出演了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沙漠中的生死大战,不再试图挑战任何官方的话语。

在现场拍摄中,日本演员中井贵一说:姜文被捧得太高,连何平导演在现场都要被他指挥,拍完还要问下姜文老师的意见。在日本怎么能这样呢,从来都是导演最大。

作为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已是七年之后。电影的名字出自圣经《旧约》“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七年的积蓄,他以一种改天换地的激情,让道具组实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

为了拍出姜文理想中颜色特别绚烂的故事,《太阳照常升起》历时一年,花了一千万美元。从云南到甘肃,将三百多立方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不远千里运到外景地,数十辆卡车托载一只铁甲船从金沙江下游一直运抵高原湖。1000公里外藏式房屋的木框架被立到了云南哈尼族村寨的广场,装上了哈尼式的草顶。甚至于一双从河流上游漂来的绣花鞋,姜文也要求,它们必须几乎并列,有形有款的排列。

“他甚至要求西红柿嫁接在仙人掌上。”制片人王小柱说。

在拍片现场,他不断提出新的方案,宁可造成道具、时间、人力的种种浪费,也要不断推翻重来。甚至于姜文会让和他合作的“大师级”人物感到难堪。拍摄期间,他一直不满意配乐,让久石让不断地改,逼得久石让几欲崩溃,三度摔门走人。

当然,最后出来的音乐成了经典,还在下一部作品《让子弹飞》里继续沿用。

对懂的人来说,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视若珍馐。影评人焦雄屏和剪辑大师廖庆松一同观看了《太阳照常升起》,他们兴高采烈地讨论姜文布下的迷阵,并称赞姜文是在“冒着更大的挑战,探讨中国大地和民族魂的底蕴。” 窦文涛也说,姜文好像能把他梦见的东西拍出来,甚至包括这个颜色都对。

然而,影片中略微变形的,充满彩色奇异鸟的世界,并不是观众所习惯的世界,他们并未拿到解密的钥匙,于是纷纷以“看不懂”为名,放弃了进入这片繁复世界的好奇。

《太阳照常升起》虽然口碑尚可,但票房惨淡。“我7年没拍戏了,我准备拍完这部戏,真正找个坐标,然后开始正经玩。这回算一次火力侦察,可能火药用得猛了点,咣当一炸。”姜文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确实对于07年中国观众来说,《太阳》太突如其来、太没做好准备、太另类。”

尽管后来的《让子弹飞》被重新抛向人群欢呼的上空,《一步之遥》又再次坠落,穿过这些高低起伏的市场反响,是他一再布下迷阵,等待观众穿行而至,在最个人化的创作中,不断回到逝去的美好时代——虽然每部作品都引来诸多解读,但大众几乎没有真正懂过姜文。

在最新一期的《圆桌讲究派》中,窦文涛问他拍电影超出预算怎么办。姜文理所当然地来了一句:什么叫预算?这一幕截图后,在社交网络上作为表情包、作为梗被大肆传播。

但很少人了解这句话的上下文。“导演就是请观众吃饭,你老是说这菜太贵,那菜太贵,没意思,对吧。一顿饭能贵到哪儿去,一电影能贵到哪儿去?”

“娱乐是什么,就是你能让我为此去抢票,你让我为此去翻墙进去,为我让我去扒着墙,踩着砖头看,这叫牛X。你娱乐不是站街呀,大哥,这是出台站街是两回事。不是说小曲难唱口难开,陪着大哥吃饭这个叫娱乐,那叫贱。”

《一步之遥》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十分惨淡,但在当时接受采访时姜文仍然觉得这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俗人是要往高处走的。给人点好东西吃,他会记着你原来对人尊重来着,您天天想着接地气,掏人兜里的钱,人家进步着,回头一看 ,孙子,你当时给我拍什么烂电影看,你这人不靠谱。”姜文说。

“那要是你这么好心好意,他还不受用呢?”窦文涛问他。

“没关系,给他点时间,来得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姜文

  • 一月电影:《你好旧时光》、光线《白夜行》立项,姜文有了新项目
  • 演而优则导的三次浪潮:姜文破局、大咖组盘、腰部演员自救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接近鄙视链顶端的姜文

对懂的人来说,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视若珍馐。

作者:骆一凡 编辑:申学舟 设计:张鹏飞

上世纪80年代末,还是演员的姜文曾参加过几次国外的电影节。当时在这些电影节上放映的国产影片让他很不满意,甚至着急得想赶紧跑掉,生怕让人知道他是这片里的演员。

“中国电影虽然有很多思考在里面,但节奏又慢,颜色也不好,很多电影的技术、手段都没有充分利用上。好多国外电影并不高级,思想性也一般,但是他们的技术做得非常好,就是要声有声,要色有色,光是声音和色彩,你就有很大的享受。”

中外电影的反差刺激了姜文,当时的他就对自己说,这种东西是能做好的,“于是我就一直在追求,起码把它做好”。

在今年上海电影节上,姜文已经是评委会主席。有人问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有什么变化。他回答说:“起码现在电影拍得让人乍一看还都像电影,样儿都没错。这其实是挺大一进步,以前连样儿都不是。”

说这话时的姜文已经执导过六部电影,在业内备受赞誉,技术上东西显然早已不是他要考虑的,个人趣味的表达和对电影的审美才是他的杀手锏。“比如能不能把故事讲清楚了,能不能有趣,这是技术。这不是事儿,我的电影技术肯定没问题。”

他的审美隐约出现在很多地方。与高晓松对话时,姜文提到自己最近在看的书是《资治通鉴》,在上节目《圆桌讲究派》聊创作时,随口举例的人则是,托尔斯泰,博尔赫斯,达利,梵高。

从他电影中的配乐也可以窥见一二。

7月13日上映的最新一部电影《邪不压正》中,王菲演唱的推广曲《偶遇》改编自英国作曲家柯兹1930 年创作的轻音乐作品《By the Sleepy Lagoon》。电影开场不久正邪两大人物密会时,配乐是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调曲622K第二乐章柔板》,这首音乐也同样用在《让子弹飞》中汤师爷告诫张麻子不能睡寡妇时。

时间再往前,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乡村骑士》、《一步之遥》里的《索尔维格之歌》等。拍摄《太阳照常升起》时,他把久石让的作曲一稿几乎全部推翻,跑到日本去跟久石让当面聊音乐,硬是逼着对方写出一首“比莫扎特好一点”的曲子来。

《邪不压正》的主演廖凡说,姜文拍电影“永远要更好的”。比如为了重现老北京胡同的瓦片房顶,跑到云南去搭了四万平米的房顶,再搞到一批跟老北京瓦片一样的瓦铺上。日军军服的颜色,腰带的样式,也经过仔细考究。又比如,电影的原著是张北海的《侠隐》,姜文花了10年时间才想明白剧本,期间续了两次版权。

作为导演的姜文总爱“皮一下”,也对此从来不过多解释。《邪不压正》中一幅画,角色们围绕它展开了1分钟的对话,但就是不告诉观众画的是谁。另一幕中,协和医院的医生对着一颗肾宣示,也只是蜻蜓点水地解释了缘由。只有懂的观众才知道,那幅画画的是朱元璋,那颗肾来自于梁启超。

这种手法几乎出现在姜文所有的电影中,这是他的表达趣味,也一定程度上让他每部作品都被大量的观众解读。“《让子弹飞》大伙儿都觉得好,其实是好多人的过分解读。我看着都吃惊,怎么成这样了?其实任何一个作品,当离开了创作者,面对欣赏者的时候,都是在表达自己。”姜文曾说。

久而久之,观看姜文的电影甚至成了一件需要仪式感的事。不久前《邪不压正》的首映礼上,黄渤看完电影后也说:“姜文导演的电影一上映,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过个小节,每过几年看一个姜文的电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邪不压正》破亿花了10小时43分钟,截至目前,首日累计票房1.21亿。但这部豆瓣开分8.2的电影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分数已经跌至7.1。

其中一条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姜文真他妈是个无限接近审美鄙视链顶端的男人。

早在18岁报考中戏时,姜文的审美意识和偏好就开始显现。在面试考场上,他背诵了一段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种不动声色的黑色幽默让老师折服。当时,其他同学背诵最多的文章是《回延安》。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从小在大院中成长,具备见多识广的条件和资源。

姜文出生于1963年的唐山,父亲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十岁前,他跟随父亲的部队,住在贵州省沿线的一个小镇里。

那时他家住的部队宿舍外有两个露天篮球场,每周放两次电影,当时的姜文只要躺在家里的床上,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外面放映的电影,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在《白毛女》里第一次看到芭蕾舞。他还用硬纸板、针盒,以及手电筒制作了自己最初的“电影”,自带解说,主要是战争片。

十岁后,姜文随全家迁居到北京,住在内务部街11号的部队大院中。当时,每周在北京的各个军队、政府机关的家属大院会有外国电影的内部放映。

姜文是受大院文化滋养的一代,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大院子女比普通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书籍、外来信息。如王朔、英达、梁左、陈佩斯、冯小刚、葛优,马未都、王中军、王中磊,还有更年轻辈的崔健、许晴、徐静蕾等都出自大院。

中学时他就可以模仿电影对白,一个人给四五个角色配音,把当时的同学都给听懵了,纷纷怂恿他去当演员。后来,在发小儿英达的鼓动下,姜文就真的去报考了中戏。

曾经《末代皇帝》剧组找到他演溥仪,但由于外形原因又被别人替代。毕业后他得到《末代皇后》中溥仪一角,为了一口气,不仅去查资料、看纪录片,还找到溥仪的弟弟溥杰,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跟弟弟姜武聊这个角色。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超乎所有人想象。

二十五年间,姜文演过皇帝、太监、农民、失足青年、将军、个体户、特务头子、中产阶级,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记全这些影视作品的名字,但所有人都记住了姜文。一次他坐的士,司机见了他脱口而出问道:“你就是那个演姜文的吧!”

三十岁时,姜文出演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该剧引发了街头巷尾的观剧热潮,成为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中国电视剧之一,也让姜文从电影演员变成家喻户晓的大众偶像。

在一次饭局上,王朔递过来一本《收获》杂志,里面有他的小说《动物凶猛》。夜深人静,姜文翻到这篇小说,七十年代的气味让他回到令人心醉神迷的少年时代。

那一年,演员姜文关掉了所有与外界的通讯工具,在一间六平米的小屋子里,在不舍昼夜中把6万字的《动物凶猛》改编成了9万字的剧本——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就与大院的时光有关。在电影里,大人们在政治斗争中遭受精神与肉身的双重碾压,而十几岁的小孩们,作为红色特权的享有者,得以在无人知晓的安全地带,任凭青春期的性困惑野蛮生长,以少年视角窥探青春岁月,享受到比平常人更为灿烂的阳光。

这样一部并非为了取悦大众,甚至是在冒犯主流叙事和常识的电影,在当时却大获全胜。在票价还不到10元一张的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创造了5000万的票房记录,位列当年内地票房的第三名。

姜文想做导演早就有迹可循。

在拍《芙蓉镇》时,姜文就很有想法,当时导演谢晋笑着说,“你这么多主意,不如以后自己当导演”。当时的另一位主演刘晓庆也鼓励姜文做导演,说服他放手一试。

几年之后,这种想法转变成了自信。1991年时,台湾影评人焦雄屏曾问姜文:“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最优秀?” 姜文说:“现在没有,以后会有。” 焦雄屏追问是谁,姜文说:“我”!

《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初需要一百万美元的投资,刘晓庆找到香港监制文隽,一起为支持姜文拍电影找投资。其中一个香港老板是做夜总会、赌船生意的,颇有江湖人士的豪爽,又欣赏姜文,就说好,愿意投。但是只投部分,不是全部。

于是刘晓庆和文隽为这部片继续筹资。最后筹到100万美金,由三家共同投资。一家是上面的香港老板,一家是刘晓庆后来在云南找到的,做烟草生意,还有一家是文隽在台湾找到的发行公司。

但姜文拍片超了预算,由一百万追加到了两百万美元,原先的三家没人愿意继续投了,还好最后找到了嘉禾公司的老板蔡永昌,看了样片后垫付了超额的预算。

而超预算的事,也在姜文那成了常态。到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只拍了三分之二,资金就断了,没法继续往下拍,文隽最后找到英皇的老板杨受成,才解了资金之急。 

王朔作为小说原作者,还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角色。《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机那天,赶巧是王朔生日,开机仪式现场贴着两行字:“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但王朔在事后回忆说,到卢沟桥拍第一场戏,他就后悔了:在北风呼啸的冬天拍夏天的戏份,鼻涕横流,斯文扫地。

拍摄正值冬天,剧组化冰融雪,硬生生制造出了夏天的热气升腾。

为了演员们回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那个年代,姜文把所有演员拉到北京大兴区的一个院子里,对他们进行封闭式训练。夏雨、宁静、陶虹、耿乐在满是文革宣传语的屋子里,穿着军装,听红色歌曲。

成片用了25万尺胶片,耗费惊人。当时国产电影的耗片比为1:3,而《阳光》达到1:15,创下了当时国内最高的耗片比记录。此外,电影里,米兰家里挂了一张照片,马小军一见就丢了魂,为了拍出这张照片的美,姜文一共拍了23040张备选。 

耗时两年,终于拍完了,送到电影局审查,电影局提出了七处修改意见。除了小台词要改动,有一处是要把在胡同内打架时的背景音乐《国际歌》去掉。

别的地方姜文都接受,但唯独去掉《国际歌》这个地方他不同意。因为这个场景是他对于童年最真实的记忆。每天早上八点半,广播里在播完新闻后,雷打不动放《国际歌》。尤其在夏天,本身就因为天气热人容易躁,再一听这种歌,立马想要找人打架。

他不想抹去这个细节。经过力争,电影局在这方面做出了让步,1995年,电影上映的时候,《国际歌》还是保留下来了,但是用打架动作的强音量弱化了歌声的音量。

1994年,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共同入围了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提名名单。最后《爱情万岁》胜出,《阳光灿烂的日子》让18岁的夏雨拿下最佳男主角。

当时的夏雨对于“影帝”毫无概念,又因为他自小就拿过很多滑板冠军,以为“影帝”和滑冰冠军没多大区别。 

“《阳光灿烂》对我来说,当然有很多弥漫的我能抓住的生活气味在里面,但其实那个片,最成熟的是王朔,包括里边对记忆的否定,我其实当时并不理解。我从(三十岁)才有意地把记忆、情感、真实有意地拆开。所以,《阳光灿烂》的成熟,可能有一半是蒙的,有一半是你比我还不成熟。”

同样是海外电影节获奖,姜文执导的第二部电影《鬼子来了》却让他差点再也做不了导演。

在与抗日有关的故事中,一向习惯于讲述英勇的中国人民,如何抵抗外来者的侵略,而《鬼子来了》的故事从一个叫马大三的农民和寡妇偷情开始讲起,逐步展现了当地活生生的农民——他们没有义正严辞的身影,反而,他们身上的私利、贪婪,或是懦弱,变得像污垢一样。

他们不敢得罪抗日游击队的人,也对于他们送来的两个日本俘虏尽量照顾,因为在他们的本能中,不敢得罪任何一方。里面的日本囚犯本来决定一死了之,但他很快就丧失了这种骄傲,而后来村民们开始同情这个日本囚犯。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 ,故事背景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年,发生在一个河北省的农村,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与当地农民的一段故事。

但对于姜文来说,改编就是重写。“你非常迷恋地看一遍,然后你必须把它关掉,不能再看了。然后凭你的记忆,写出一个剧本就有意思了”。电影与尤凤伟的小说大相径庭,甚至引发了一场官司,为此尤凤伟还专门写了《<鬼子来了>官司谈》。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姜文用了国内能买到的每一卷柯达黑白胶卷,一共50万英尺长,是一般长片所用胶片的五倍。最后成片花费了将近五百万美元,是原先预算的两倍。拍摄前,饰演农民的演员被姜文送去养猪,饰演日本军人的演员被他送进了武警训练基地。

2000年,《鬼子来了》在戛纳电影节收获了评审团大奖和金棕榈奖提名。姜文那时的妻子舍尼韦斯·桑德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戛纳电影节结束以后,我们去了法国南部旅行。我们每到一处,都有人把我们认出来。他们说,噢,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你了。祝贺你们!我们走进一家巴黎的咖啡店,人们就会放下咖啡,要和我们拍照。”

但从电影节归来后,《鬼子来了》被禁止在中国内地上映。

在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对《鬼子来了》的众多审查意见中写道:“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

甚至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姜文被禁影五年,不能再担任导演,也不允许出演大制作的电影。期间,姜文陆续参演了陆川导演的《寻枪》、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一直有个关于《寻枪》的导演不是陆川,而是姜文的传闻。传说中,新人导演陆川被独断专制的姜文夺了执导权,最后哭着打电话向出品人王中军告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夺取执导权”也只是个轶闻,但又由于《寻枪》中拥有大量姜文气质的表达,以至于让这种传闻愈演愈烈。

美国记者何伟对姜文当时的处境是这样描述的“戛纳的大奖让他变成了电影中的囚徒”。在这种持续的沉寂中,姜文努力地重新回到电影。

《寻枪》之后,他如同被继续放逐般,远走西北,出演了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沙漠中的生死大战,不再试图挑战任何官方的话语。

在现场拍摄中,日本演员中井贵一说:姜文被捧得太高,连何平导演在现场都要被他指挥,拍完还要问下姜文老师的意见。在日本怎么能这样呢,从来都是导演最大。

作为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已是七年之后。电影的名字出自圣经《旧约》“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七年的积蓄,他以一种改天换地的激情,让道具组实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

为了拍出姜文理想中颜色特别绚烂的故事,《太阳照常升起》历时一年,花了一千万美元。从云南到甘肃,将三百多立方米的藏式房屋、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不远千里运到外景地,数十辆卡车托载一只铁甲船从金沙江下游一直运抵高原湖。1000公里外藏式房屋的木框架被立到了云南哈尼族村寨的广场,装上了哈尼式的草顶。甚至于一双从河流上游漂来的绣花鞋,姜文也要求,它们必须几乎并列,有形有款的排列。

“他甚至要求西红柿嫁接在仙人掌上。”制片人王小柱说。

在拍片现场,他不断提出新的方案,宁可造成道具、时间、人力的种种浪费,也要不断推翻重来。甚至于姜文会让和他合作的“大师级”人物感到难堪。拍摄期间,他一直不满意配乐,让久石让不断地改,逼得久石让几欲崩溃,三度摔门走人。

当然,最后出来的音乐成了经典,还在下一部作品《让子弹飞》里继续沿用。

对懂的人来说,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视若珍馐。影评人焦雄屏和剪辑大师廖庆松一同观看了《太阳照常升起》,他们兴高采烈地讨论姜文布下的迷阵,并称赞姜文是在“冒着更大的挑战,探讨中国大地和民族魂的底蕴。” 窦文涛也说,姜文好像能把他梦见的东西拍出来,甚至包括这个颜色都对。

然而,影片中略微变形的,充满彩色奇异鸟的世界,并不是观众所习惯的世界,他们并未拿到解密的钥匙,于是纷纷以“看不懂”为名,放弃了进入这片繁复世界的好奇。

《太阳照常升起》虽然口碑尚可,但票房惨淡。“我7年没拍戏了,我准备拍完这部戏,真正找个坐标,然后开始正经玩。这回算一次火力侦察,可能火药用得猛了点,咣当一炸。”姜文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确实对于07年中国观众来说,《太阳》太突如其来、太没做好准备、太另类。”

尽管后来的《让子弹飞》被重新抛向人群欢呼的上空,《一步之遥》又再次坠落,穿过这些高低起伏的市场反响,是他一再布下迷阵,等待观众穿行而至,在最个人化的创作中,不断回到逝去的美好时代——虽然每部作品都引来诸多解读,但大众几乎没有真正懂过姜文。

在最新一期的《圆桌讲究派》中,窦文涛问他拍电影超出预算怎么办。姜文理所当然地来了一句:什么叫预算?这一幕截图后,在社交网络上作为表情包、作为梗被大肆传播。

但很少人了解这句话的上下文。“导演就是请观众吃饭,你老是说这菜太贵,那菜太贵,没意思,对吧。一顿饭能贵到哪儿去,一电影能贵到哪儿去?”

“娱乐是什么,就是你能让我为此去抢票,你让我为此去翻墙进去,为我让我去扒着墙,踩着砖头看,这叫牛X。你娱乐不是站街呀,大哥,这是出台站街是两回事。不是说小曲难唱口难开,陪着大哥吃饭这个叫娱乐,那叫贱。”

《一步之遥》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十分惨淡,但在当时接受采访时姜文仍然觉得这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俗人是要往高处走的。给人点好东西吃,他会记着你原来对人尊重来着,您天天想着接地气,掏人兜里的钱,人家进步着,回头一看 ,孙子,你当时给我拍什么烂电影看,你这人不靠谱。”姜文说。

“那要是你这么好心好意,他还不受用呢?”窦文涛问他。

“没关系,给他点时间,来得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