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所认识的吴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所认识的吴声

用了十年,这个当年许知远口中的当代宋教仁,终于把自己炼成了一个“新物种”。

▲吴声在吴晓波年终秀演讲

1、第一次见吴声,是在雍和宫边上的一个茶馆。大约是2008年的夏天。那个时候我在《经济观察报》,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不像现在这样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天,我,还有我的同事孟雷,约了著名时政评论家马立诚先生吃饭。电话响起,是许知远,曾经的同事,那张橙色新闻纸最早的主笔。老许说,我给你们带个新朋友去啊。不一会儿,他带着吴声进来,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宋教仁。吴声的衬衣扎进裤子,与一蓬长发、穿人字拖的许知远相比,完全不同的两种画风。

2、那是一次关于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聊天。本以为吴声对这样的主题不感兴趣,而且看他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寡言的人。但是,错。他太能说了。能说的我见多了,毕竟这是一个靠嘴的时代。不过,像吴声这样博闻强记且表达精确的,真是不多。那天,不知怎么就从中国改革聊到某年欧冠决赛曼联逆转拜仁,时间久了,一些细节像扑克牌一样洗在了一起。而吴声不假思索说出:1999年,诺坎普奇迹,拜仁1比0领先全场,伤停补时3分钟,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两名曼联替补连下两城。

3、不知道许知远为什么把吴声比做宋教仁,我也没有问过。现在想,或许是因为宋教仁不仅在政治上多有建树,在经济领域亦不乏见地,而且还是一个实干家?那个时候,吴声是凡客诚品的副总裁。凡客风头正健,吴声策划了韩寒代言等活动,是著名的“凡客体”缔造者。他帮助凡客奠定了中国互联网营销的领先位置。

4、2009年,我和孟雷、陈海等几个朋友商议着做一本杂志。那本杂志很特别,定位于商业地理,我们想从地理、文化角度关注现代商业社会,对中国商业文明进行新一轮“地理大发现”,这就是后来的《锦绣》杂志。这本杂志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商业计划书,就是吴声起草的。他熬了几个夜,把那本杂志的定位规划得极为浪漫高蹈,还梳理出了具体的运营模式和收入模式,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病毒营销、口碑传播、内容分发的设计,放到今天也不算过时。

▲吴声和他的场景实验室团队

5、 在电商和互联网界,吴声是站在潮头的人,但他对待传统却很温柔。我们策划《锦绣》的时候,正是中国纸媒的剧变时期,一大群被新技术吓破了胆的传统媒体人,丢盔弃甲,狼奔豕突,想要跑赢身后那场大洪水。当时普遍的观点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不能再搞原创内容了。新技术让所有人、所有机构都成为了内容生产者,门槛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低,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已经没有什么核心价值了。但身在互联网的吴声,却仍然相信“好内容”的价值。为了运营《锦绣》杂志,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吴声自告奋勇帮我们找钱,最后,他自己也变成了投资人之一。

6、有朋友说,吴声怎么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参加饭局也往往吃到一半就告辞,都说红围巾是大师标配,难道屁股坐不热也是大师标配?——不过,我相信他是真忙。筹备《锦绣》那一阵,我们讨论产品定位、公司构架、运营规划,开了很多次会,有时一聊就到深夜,他从来没有缺席。杂志临近创刊的时候,我们七八个主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起去五台山求佛祖保佑。在团队中,吴声是个总顾问型的角色,他也想去,无奈时间腾挪不开。我说你这么忙的人,算了吧,急急火火也不符合佛家的调性。吴声留下,其他几位坐动车先到太原,然后开车到台怀镇。没想到,我们刚到台怀,他就尾随而至,半夜进五爷庙上了香(神奇的是,山门已关,只有他一个人进去了,我们在外百无聊赖),然后花七百块钱雇辆车,夤夜赶回太原,第二天一早班机回北京开会。五台山下,留下几个“媒体老师”面面相觑:原来互联网人是这样的?

7、我一直有个疑问:南通人会做生意吗?一次,《锦绣》团队去太原拜访我们后来的投资人,一位很厚道的地产商。据说现在电影界、传媒界都非常怀念地产商、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因为他们不会干预你的创作。这位老板设宴款待我们,还请了一些大神级的人物给我们相面。我来者不拒,喝了一杯又一杯,很快离地三尺。吴声似不善饮,意思了一下。最后老板总结,问我们几个人的家乡是哪里。我是山东人,孟雷是山东人,陈海是贵州人。老板沉默。然后吴声说,他是江苏南通人。老板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这我就放心了,你们这里面总算有一个能做生意的人。

8、这一下,吴声成为了我们的偶像。那次见投资人回来,陈海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真诚地说,这次吴声表现最得体、最职业,而我们这些传统媒体的遗老遗少,要好好向吴声学习。几年后,“洗心革面”的陈海也成了一位互联网从业者,出任马蜂窝高管得心应手。顺便说一句,那是在我们中止杂志项目之后。当时几位主创陆续离开,但公司一直在,留下的小伙伴也是拼了,不做杂志,其他业务反而做得风生水起。

▲吴声在“一期一会”课堂

9、吴声曾经自我总结,说他每过四五年就会遇到挫折和打击。最大的打击来自于2012年。那时他已经离开凡客去到京东担任高级副总裁,但是一年左右就离开了。据说那年吴声上了五六次新浪首页,没有一篇是正面报道。“互联网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跌到谷底,一般人肯定受不了。”易观国际的创始人于扬说。看到这位在职场道路上飙车的朋友不小心跑掉了车轮,我们有些担心,约他在宏绣会馆吃饭,本意是宽慰他一下。没想到,他比我们每个人都要亢奋,屁股依然坐不热,身体上的软件和硬件一直在高速运转,似乎一刻也不会停歇。用吴声自己的话说,他每天都是从零到一的姿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10、吴声这样的人,应该做不了常规意义上的生意。他也给主持人李静做过顾问,还和罗振宇一起创办了罗辑思维,可以说有足够的互联网实战经验,但他显然更喜欢观念的冒险。这位思维半径绵长的弄潮者,最后选择了一条在我看来最适合他的创业之路——创立场景实验室,一个很难说清干什么的新物种。他从品牌操盘手摇身一变,成为新经济观念市场上的英雄,一边融合、提炼新的思想,一边实践着自己的商业理想。他简直是一个万花筒。每次见他,总是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迭代新知。他做的是关于未来的生意,对于他而言,观察未来、理解未来的最好方法,似乎就是自己成为未来。

11、吴声说,他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张良不仅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敢于博浪沙刺杀始皇,是真正的行动派。他是观察者,但他不愿意做一个旁观者,而是致力做一个更深度的参与者。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互联网有很多启蒙者,每天输出一打又一打的新概念,但大多没有实操意义,而吴声是那个能够站在制造业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究传统产业变革路径的人。这是吴声的独特价值,他不满足于连接,而是更热衷于帮助别人解决最紧迫最重大的问题。

12、大约是2012年的夏天,吴声担任陈凯歌新片《搜索》的顾问。公映之前,吴声邀请一帮媒体“大佬”去看片。其中,有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总编,更有互联网媒体的“大佬”。那是陈凯歌时隔多年再度拍摄现实题材影片,一部反映网络化生存状态的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人肉搜索引发的血案。吴声成为《搜索》顾问,自然与自己所处的行业位置有关。剧情不赘述。没有看的,建议还是去看一遍。那部影片告诉我们,在一个自由发表的互联网时代,你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你在亢奋的人群中将会身不由己。

我看完《搜索》的第一反应是:这部电影是陈凯歌对《无极》被网络恶搞的反击,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反互联网”的电影。但是后来陈导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批驳了我的观点,他说:“电影拍成以后,就成了社会公器。我不会在公器里夹带私恨。因为那样不牛逼,那样想我的人也不牛逼。”

陈凯歌请大家对这部电影提意见。一些互联网媒体“大佬”就抢先发问,大意是:陈导,互联网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这部电影是不是夸大了互联网的负作用?电影中为什么没有展现互联网正能量的一面?还没等陈导说什么,就有传统媒体的“大佬”抢着反驳互联网媒体“大佬”: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互联网的正能量?为什么就不能揭示互联网的负能量?互联网本身的反智行为,互联网媒体的恶言恶行,只会比影片中更严重,影片展示的其实远远不够。

传统媒体向来以“社会公器”自居,其价值观和方法论,与网络媒体“多少都不够”的哲学相去甚远。在他们看来,网络舆论固然可以生成进步力量,但在更多时候往往没有节制,犹如一个野蛮人的世界。而互联网媒体则认为,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都可以成为编辑、评论员、专栏作家,“众私即大公”,由传统媒体决定哪些是新闻、哪些不是新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传统媒体垄断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神奇能力已经消失了,你们还牛逼什么呀。

这些网络媒体“大佬”与传统媒体“大佬”,平时多有往来,关系应该不错,但在评价《搜索》这部电影时,则是针锋相对。大家各有各的逻辑,各有各的理性。最后还是吴声做了一个“调和者”的角色。他总结说,传统媒体人和网络媒体人,本质上应该是一群人,无论介质如何转换,媒体人的使命理应一致。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共同任务,是在这个世界面临危机时,能够冷静思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确定、更理性的资讯和意见,能够简化世界而不是使问题更复杂。

然后,他把话题引向电影的营销推广,气氛和谐了,无论传统媒体人还是网络媒体人,一旦回到商业和消费,便充满了无穷的热忱与精力。于是把手言欢,大大出了一番主意。

▲吴声和创业者惺惺相惜,和他拥抱的是猫王收音机创始人曾德钧

13、前两年,我所在的公司与优客工场联合主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活动,吴声也是演讲嘉宾之一,是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邀请的。庆庆哥说:吴声是我创业路上的马克思。我相信毛大庆说的是真心话。吴声的《场景革命》一书,首先在商业地产领域成为爆款,而毛大庆的共享办公空间实践——“让平行世界的人相互遇见”,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场景革命》的启发。

14、吴声不仅仅是毛大庆创业路上的马克思。如今,在关于新经济的重要思想舞台上,吴声是一个不能缺席的人。很多新商业的活动,议题都出自吴声。有一次,吴晓波频道举办第一场“转型之战”大课,请吴声去讲。那天在深圳,一千多位焦虑的制造业主济济一堂,吴声开始了他的演讲秀。“炫丽的言词,排比的辞藻,新鲜得像我家岛上的杨梅般的案例,在急速的语速中,听众仿佛坐进了一个近乎晕眩的信息大转盘。一小时讲毕,场下掌声阵阵。他下台,就有十多个企业主追着他跑。”吴晓波的这段描述,其实也符合吴声在其他场合演讲的炽热情景。他说,吴声就像追风者一样,每次与他在一起,总能听到几个从未听说过的国内外新公司、新案例。

15、当然,这个追风者可不是仅仅靠嘴说出来的。吴声是一个造词专家,一个新概念制造者,但他挺反感“抖机灵”。这人脑回路固然清奇,但他那些新观念的果实,首先建立在他农民式的勤奋耕耘上。他场景实验室的同事告诉我,去纽约开会,顺便考察“新物种”,他一天能走访20多个代表性地标,诸如买手店、博物馆、咖啡馆、孵化器等等,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新鲜的商业形态。或者说,他更像一个追查真相的侦探,试图发现那些被日常经验遮蔽的东西。而出差回来,这哥们儿一下飞机就直奔公司开会,这时跟他一起回来的同事已经累瘫了,只能回家休息。不过开会之前,他会给每个同事分发自己带回来的礼物。这真是吴声的一个极大优点,我每次见他,总能带回来一两件礼物。他特别喜欢文创用品,是出了名的“本子控”,收集了众多限量款的文具。他会拿出自己喜欢的文具送给同事。我和我的原同事、得到App总编辑李翔所用的采访本,也都是吴声送的。本子是定制的,很精致,属于他崇尚的所谓“高级”物事。

16、《场景革命》出版前,吴声精打细磨了许久,还是有点儿忐忑。他曾带着书的样稿去找李翔请教。在李翔看来,那是吴声总结出来的一个特别有洞察的概念,“当时也正好赶上了整个互联网流量变得很贵,大家都在寻找新的获取用户、转化用户的方式,这时候提出来场景的说法,要回到一个真实的用户场景中去获取用户,包括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就很有现实意义。”也就是从那之后,你就经常能看到各种这样的问题:你的用户场景是什么?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你的产品?产品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还有一次,在慧谷家族创始人陈婷组织的饭局上谈到这本书,那位在我看来贯通了古今中外的商业思想家吴伯凡对吴声说,甭管写得怎样,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概念,已经很了不起了。

▲吴声和彭锦洲、路伟在成都言几又体验店

17、这个现实世界是庞杂的,互联社会产生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创新汹涌澎湃,需要有人去梳理;机会窗口稍纵即逝,需要有人去思考。吴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中国的新经济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无人区,越是在这个时候,商业方法就变得越重要、越珍贵。他希望在为这个商业世界抽丝剥茧的同时,发现那些巨变中不会改变的底层逻辑。《场景革命》后,他一口气又写了两本书,《超级IP》和《新物种爆炸》。我的朋友中有很多靠码字为生的人,结果“最能说”的吴声成了那个最勤奋的写作者。

18、我觉得在北京这地方,一天能做两件事就算得上效率很高。而吴声一天能见七八拨人开八九个会。李翔说,吴声老师是北京798及大望京地区人缘、口才、思想铁人三项前三名。我觉得,至少还要加上“体能”和“勤奋度”这两项吧。此外李翔还说,吴声真是一个超级慷慨的人,有很强的同理心。我认同。我和吴声都参加了一个媒体人和企业家组成的读书会,在那个读书会的微信群中,如果有谁需要什么人的联系方式,第一个跳出来牵线的,往往就是吴声。朋友们组织的论坛,如果遇到演讲嘉宾“放鸽子”,找到吴声,他会放下所有事情帮你救场。

19、我发现吴声不像以前那么滔滔不绝了。据他自己说,是在领教工坊做私人董事会领教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倾听。这个私人董事会小组叫1307,成员是来自十几个不同行业的隐形冠军。五年前成立之时,共同目标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吴声给我们一些媒体人也主持过私董会,那个看似简单的三步逻辑里,最妙的是,每一步都以“提问”的方式推动。以最会解决问题而著称的吴声,不能给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提出好问题。“问出好问题,有足够的耐心,答案自己就浮现了。”他找到了“倾听”这个方法,这个法门也完全颠覆了他自己。要特别祝贺他。

20、在紧盯那些最前沿事物的同时,吴声热衷于商业与人文、商业与艺术的连接。他的身体里一定藏着一个追求极致的工匠或者艺术家。仲伟志搜神记创立之前,在世茂大厦楼下星巴克,听他从短视频讲到新零售再到什么明星IP,跨度之大让我这个自以为很跨界的人也感到晕眩。但是,他参与研究或投资的项目,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有着共同的底层逻辑。他一直致力于让不平行的世界相互遇见、相互连接。用了十年,这个当年许知远口中的当代宋教仁,终于把自己炼成了一个“新物种”。

▲吴声每年一度的“新物种爆炸”原创商业方法发布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仲伟志搜神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所认识的吴声

用了十年,这个当年许知远口中的当代宋教仁,终于把自己炼成了一个“新物种”。

▲吴声在吴晓波年终秀演讲

1、第一次见吴声,是在雍和宫边上的一个茶馆。大约是2008年的夏天。那个时候我在《经济观察报》,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不像现在这样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天,我,还有我的同事孟雷,约了著名时政评论家马立诚先生吃饭。电话响起,是许知远,曾经的同事,那张橙色新闻纸最早的主笔。老许说,我给你们带个新朋友去啊。不一会儿,他带着吴声进来,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宋教仁。吴声的衬衣扎进裤子,与一蓬长发、穿人字拖的许知远相比,完全不同的两种画风。

2、那是一次关于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聊天。本以为吴声对这样的主题不感兴趣,而且看他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寡言的人。但是,错。他太能说了。能说的我见多了,毕竟这是一个靠嘴的时代。不过,像吴声这样博闻强记且表达精确的,真是不多。那天,不知怎么就从中国改革聊到某年欧冠决赛曼联逆转拜仁,时间久了,一些细节像扑克牌一样洗在了一起。而吴声不假思索说出:1999年,诺坎普奇迹,拜仁1比0领先全场,伤停补时3分钟,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两名曼联替补连下两城。

3、不知道许知远为什么把吴声比做宋教仁,我也没有问过。现在想,或许是因为宋教仁不仅在政治上多有建树,在经济领域亦不乏见地,而且还是一个实干家?那个时候,吴声是凡客诚品的副总裁。凡客风头正健,吴声策划了韩寒代言等活动,是著名的“凡客体”缔造者。他帮助凡客奠定了中国互联网营销的领先位置。

4、2009年,我和孟雷、陈海等几个朋友商议着做一本杂志。那本杂志很特别,定位于商业地理,我们想从地理、文化角度关注现代商业社会,对中国商业文明进行新一轮“地理大发现”,这就是后来的《锦绣》杂志。这本杂志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商业计划书,就是吴声起草的。他熬了几个夜,把那本杂志的定位规划得极为浪漫高蹈,还梳理出了具体的运营模式和收入模式,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病毒营销、口碑传播、内容分发的设计,放到今天也不算过时。

▲吴声和他的场景实验室团队

5、 在电商和互联网界,吴声是站在潮头的人,但他对待传统却很温柔。我们策划《锦绣》的时候,正是中国纸媒的剧变时期,一大群被新技术吓破了胆的传统媒体人,丢盔弃甲,狼奔豕突,想要跑赢身后那场大洪水。当时普遍的观点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不能再搞原创内容了。新技术让所有人、所有机构都成为了内容生产者,门槛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低,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已经没有什么核心价值了。但身在互联网的吴声,却仍然相信“好内容”的价值。为了运营《锦绣》杂志,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吴声自告奋勇帮我们找钱,最后,他自己也变成了投资人之一。

6、有朋友说,吴声怎么一天到晚忙忙活活的,参加饭局也往往吃到一半就告辞,都说红围巾是大师标配,难道屁股坐不热也是大师标配?——不过,我相信他是真忙。筹备《锦绣》那一阵,我们讨论产品定位、公司构架、运营规划,开了很多次会,有时一聊就到深夜,他从来没有缺席。杂志临近创刊的时候,我们七八个主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起去五台山求佛祖保佑。在团队中,吴声是个总顾问型的角色,他也想去,无奈时间腾挪不开。我说你这么忙的人,算了吧,急急火火也不符合佛家的调性。吴声留下,其他几位坐动车先到太原,然后开车到台怀镇。没想到,我们刚到台怀,他就尾随而至,半夜进五爷庙上了香(神奇的是,山门已关,只有他一个人进去了,我们在外百无聊赖),然后花七百块钱雇辆车,夤夜赶回太原,第二天一早班机回北京开会。五台山下,留下几个“媒体老师”面面相觑:原来互联网人是这样的?

7、我一直有个疑问:南通人会做生意吗?一次,《锦绣》团队去太原拜访我们后来的投资人,一位很厚道的地产商。据说现在电影界、传媒界都非常怀念地产商、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因为他们不会干预你的创作。这位老板设宴款待我们,还请了一些大神级的人物给我们相面。我来者不拒,喝了一杯又一杯,很快离地三尺。吴声似不善饮,意思了一下。最后老板总结,问我们几个人的家乡是哪里。我是山东人,孟雷是山东人,陈海是贵州人。老板沉默。然后吴声说,他是江苏南通人。老板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这我就放心了,你们这里面总算有一个能做生意的人。

8、这一下,吴声成为了我们的偶像。那次见投资人回来,陈海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真诚地说,这次吴声表现最得体、最职业,而我们这些传统媒体的遗老遗少,要好好向吴声学习。几年后,“洗心革面”的陈海也成了一位互联网从业者,出任马蜂窝高管得心应手。顺便说一句,那是在我们中止杂志项目之后。当时几位主创陆续离开,但公司一直在,留下的小伙伴也是拼了,不做杂志,其他业务反而做得风生水起。

▲吴声在“一期一会”课堂

9、吴声曾经自我总结,说他每过四五年就会遇到挫折和打击。最大的打击来自于2012年。那时他已经离开凡客去到京东担任高级副总裁,但是一年左右就离开了。据说那年吴声上了五六次新浪首页,没有一篇是正面报道。“互联网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跌到谷底,一般人肯定受不了。”易观国际的创始人于扬说。看到这位在职场道路上飙车的朋友不小心跑掉了车轮,我们有些担心,约他在宏绣会馆吃饭,本意是宽慰他一下。没想到,他比我们每个人都要亢奋,屁股依然坐不热,身体上的软件和硬件一直在高速运转,似乎一刻也不会停歇。用吴声自己的话说,他每天都是从零到一的姿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10、吴声这样的人,应该做不了常规意义上的生意。他也给主持人李静做过顾问,还和罗振宇一起创办了罗辑思维,可以说有足够的互联网实战经验,但他显然更喜欢观念的冒险。这位思维半径绵长的弄潮者,最后选择了一条在我看来最适合他的创业之路——创立场景实验室,一个很难说清干什么的新物种。他从品牌操盘手摇身一变,成为新经济观念市场上的英雄,一边融合、提炼新的思想,一边实践着自己的商业理想。他简直是一个万花筒。每次见他,总是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迭代新知。他做的是关于未来的生意,对于他而言,观察未来、理解未来的最好方法,似乎就是自己成为未来。

11、吴声说,他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张良不仅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敢于博浪沙刺杀始皇,是真正的行动派。他是观察者,但他不愿意做一个旁观者,而是致力做一个更深度的参与者。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互联网有很多启蒙者,每天输出一打又一打的新概念,但大多没有实操意义,而吴声是那个能够站在制造业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究传统产业变革路径的人。这是吴声的独特价值,他不满足于连接,而是更热衷于帮助别人解决最紧迫最重大的问题。

12、大约是2012年的夏天,吴声担任陈凯歌新片《搜索》的顾问。公映之前,吴声邀请一帮媒体“大佬”去看片。其中,有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总编,更有互联网媒体的“大佬”。那是陈凯歌时隔多年再度拍摄现实题材影片,一部反映网络化生存状态的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人肉搜索引发的血案。吴声成为《搜索》顾问,自然与自己所处的行业位置有关。剧情不赘述。没有看的,建议还是去看一遍。那部影片告诉我们,在一个自由发表的互联网时代,你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你在亢奋的人群中将会身不由己。

我看完《搜索》的第一反应是:这部电影是陈凯歌对《无极》被网络恶搞的反击,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反互联网”的电影。但是后来陈导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批驳了我的观点,他说:“电影拍成以后,就成了社会公器。我不会在公器里夹带私恨。因为那样不牛逼,那样想我的人也不牛逼。”

陈凯歌请大家对这部电影提意见。一些互联网媒体“大佬”就抢先发问,大意是:陈导,互联网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这部电影是不是夸大了互联网的负作用?电影中为什么没有展现互联网正能量的一面?还没等陈导说什么,就有传统媒体的“大佬”抢着反驳互联网媒体“大佬”: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互联网的正能量?为什么就不能揭示互联网的负能量?互联网本身的反智行为,互联网媒体的恶言恶行,只会比影片中更严重,影片展示的其实远远不够。

传统媒体向来以“社会公器”自居,其价值观和方法论,与网络媒体“多少都不够”的哲学相去甚远。在他们看来,网络舆论固然可以生成进步力量,但在更多时候往往没有节制,犹如一个野蛮人的世界。而互联网媒体则认为,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都可以成为编辑、评论员、专栏作家,“众私即大公”,由传统媒体决定哪些是新闻、哪些不是新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传统媒体垄断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神奇能力已经消失了,你们还牛逼什么呀。

这些网络媒体“大佬”与传统媒体“大佬”,平时多有往来,关系应该不错,但在评价《搜索》这部电影时,则是针锋相对。大家各有各的逻辑,各有各的理性。最后还是吴声做了一个“调和者”的角色。他总结说,传统媒体人和网络媒体人,本质上应该是一群人,无论介质如何转换,媒体人的使命理应一致。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共同任务,是在这个世界面临危机时,能够冷静思考,能够为读者提供更确定、更理性的资讯和意见,能够简化世界而不是使问题更复杂。

然后,他把话题引向电影的营销推广,气氛和谐了,无论传统媒体人还是网络媒体人,一旦回到商业和消费,便充满了无穷的热忱与精力。于是把手言欢,大大出了一番主意。

▲吴声和创业者惺惺相惜,和他拥抱的是猫王收音机创始人曾德钧

13、前两年,我所在的公司与优客工场联合主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活动,吴声也是演讲嘉宾之一,是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邀请的。庆庆哥说:吴声是我创业路上的马克思。我相信毛大庆说的是真心话。吴声的《场景革命》一书,首先在商业地产领域成为爆款,而毛大庆的共享办公空间实践——“让平行世界的人相互遇见”,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场景革命》的启发。

14、吴声不仅仅是毛大庆创业路上的马克思。如今,在关于新经济的重要思想舞台上,吴声是一个不能缺席的人。很多新商业的活动,议题都出自吴声。有一次,吴晓波频道举办第一场“转型之战”大课,请吴声去讲。那天在深圳,一千多位焦虑的制造业主济济一堂,吴声开始了他的演讲秀。“炫丽的言词,排比的辞藻,新鲜得像我家岛上的杨梅般的案例,在急速的语速中,听众仿佛坐进了一个近乎晕眩的信息大转盘。一小时讲毕,场下掌声阵阵。他下台,就有十多个企业主追着他跑。”吴晓波的这段描述,其实也符合吴声在其他场合演讲的炽热情景。他说,吴声就像追风者一样,每次与他在一起,总能听到几个从未听说过的国内外新公司、新案例。

15、当然,这个追风者可不是仅仅靠嘴说出来的。吴声是一个造词专家,一个新概念制造者,但他挺反感“抖机灵”。这人脑回路固然清奇,但他那些新观念的果实,首先建立在他农民式的勤奋耕耘上。他场景实验室的同事告诉我,去纽约开会,顺便考察“新物种”,他一天能走访20多个代表性地标,诸如买手店、博物馆、咖啡馆、孵化器等等,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新鲜的商业形态。或者说,他更像一个追查真相的侦探,试图发现那些被日常经验遮蔽的东西。而出差回来,这哥们儿一下飞机就直奔公司开会,这时跟他一起回来的同事已经累瘫了,只能回家休息。不过开会之前,他会给每个同事分发自己带回来的礼物。这真是吴声的一个极大优点,我每次见他,总能带回来一两件礼物。他特别喜欢文创用品,是出了名的“本子控”,收集了众多限量款的文具。他会拿出自己喜欢的文具送给同事。我和我的原同事、得到App总编辑李翔所用的采访本,也都是吴声送的。本子是定制的,很精致,属于他崇尚的所谓“高级”物事。

16、《场景革命》出版前,吴声精打细磨了许久,还是有点儿忐忑。他曾带着书的样稿去找李翔请教。在李翔看来,那是吴声总结出来的一个特别有洞察的概念,“当时也正好赶上了整个互联网流量变得很贵,大家都在寻找新的获取用户、转化用户的方式,这时候提出来场景的说法,要回到一个真实的用户场景中去获取用户,包括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就很有现实意义。”也就是从那之后,你就经常能看到各种这样的问题:你的用户场景是什么?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你的产品?产品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还有一次,在慧谷家族创始人陈婷组织的饭局上谈到这本书,那位在我看来贯通了古今中外的商业思想家吴伯凡对吴声说,甭管写得怎样,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概念,已经很了不起了。

▲吴声和彭锦洲、路伟在成都言几又体验店

17、这个现实世界是庞杂的,互联社会产生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创新汹涌澎湃,需要有人去梳理;机会窗口稍纵即逝,需要有人去思考。吴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中国的新经济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无人区,越是在这个时候,商业方法就变得越重要、越珍贵。他希望在为这个商业世界抽丝剥茧的同时,发现那些巨变中不会改变的底层逻辑。《场景革命》后,他一口气又写了两本书,《超级IP》和《新物种爆炸》。我的朋友中有很多靠码字为生的人,结果“最能说”的吴声成了那个最勤奋的写作者。

18、我觉得在北京这地方,一天能做两件事就算得上效率很高。而吴声一天能见七八拨人开八九个会。李翔说,吴声老师是北京798及大望京地区人缘、口才、思想铁人三项前三名。我觉得,至少还要加上“体能”和“勤奋度”这两项吧。此外李翔还说,吴声真是一个超级慷慨的人,有很强的同理心。我认同。我和吴声都参加了一个媒体人和企业家组成的读书会,在那个读书会的微信群中,如果有谁需要什么人的联系方式,第一个跳出来牵线的,往往就是吴声。朋友们组织的论坛,如果遇到演讲嘉宾“放鸽子”,找到吴声,他会放下所有事情帮你救场。

19、我发现吴声不像以前那么滔滔不绝了。据他自己说,是在领教工坊做私人董事会领教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倾听。这个私人董事会小组叫1307,成员是来自十几个不同行业的隐形冠军。五年前成立之时,共同目标是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吴声给我们一些媒体人也主持过私董会,那个看似简单的三步逻辑里,最妙的是,每一步都以“提问”的方式推动。以最会解决问题而著称的吴声,不能给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提出好问题。“问出好问题,有足够的耐心,答案自己就浮现了。”他找到了“倾听”这个方法,这个法门也完全颠覆了他自己。要特别祝贺他。

20、在紧盯那些最前沿事物的同时,吴声热衷于商业与人文、商业与艺术的连接。他的身体里一定藏着一个追求极致的工匠或者艺术家。仲伟志搜神记创立之前,在世茂大厦楼下星巴克,听他从短视频讲到新零售再到什么明星IP,跨度之大让我这个自以为很跨界的人也感到晕眩。但是,他参与研究或投资的项目,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有着共同的底层逻辑。他一直致力于让不平行的世界相互遇见、相互连接。用了十年,这个当年许知远口中的当代宋教仁,终于把自己炼成了一个“新物种”。

▲吴声每年一度的“新物种爆炸”原创商业方法发布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仲伟志搜神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